首頁>Club>
在實際生產中用的特別少,成本又高。
4
回覆列表
  • 1 # 愷易物聯網

    近年來,農業生產領域物聯網應用實踐主要集中在設施農業生產環境監控、土壤墒情監測、農產品質量溯源以及糧食儲運等環節,應用開展得有聲有色,不過實施過程也暴露出農業領域物聯網應用推廣存在的三方面問題,也就是題目中所支出的農業物聯網不接地氣的原因:

    ——現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制約物聯網應用規模化發展。目前,中國農業基本是包乾到戶、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不適合物聯網應用的大規模推廣。個體農戶要部署諸如土壤養分檢測和配方施肥的應用只能自購裝置,這樣單體使用的方式,成本高,風險大,效益也不明顯。目前,設施農業發展得較有起色,也是由於大棚或果園的小範圍和可控性,易於管理,且能夠在成本和效益之間找到平衡。然而真正的農業生產應用應該是面向大面積的室外田地而非大棚,而室外大田缺乏統一的大面積的規劃和管理,這種生產經營方式是阻礙農業物聯網應用大範圍推廣的根本問題。

    ——物聯網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高造成應用推廣困難。物聯網應用首先要部署感測器,農用感測器多為土壤監測、水質監測等化學類感測器,而感測器成本較高則是難以突破的瓶頸。如測溫度、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的感測器價格昂貴,後期維護成本又高,而農作物利潤率普遍較低,因此物聯網應用部署投入產出比不高,使得農民部署意願不強。所以物聯網應用對普通農作物目前還不適用,只能用於對成本不敏感的農作物,如稀有花卉、水果、藥材等的種植。

    ——物聯網技術產品尚不成熟,裝置效能遠遠低於應用預期。和環保等其他行業應用領域一樣,感測器的可靠性、穩定性、精準度等效能指標不能滿足應用需求,產品總體質量水平亟待提升。如土壤墒情監測感測器、二氧化碳濃度的感測器、葉表面分析儀等技術和裝置還不成熟,且裝置需要長期暴露在農田自然環境之下,經受烈日狂風暴雨,經常出現故障,嚴重影響使用。部分使用者的口碑顯示,同類感測器裝置,國外進口產品三年才需要進行維護,而國內產品三個月即需要維護,效能差距較大。雖然國內產品價格上佔優勢,但由於嚴重影響應用實施的效果,極大地挫傷了使用者使用的積極性。用於生豬溯源的耳標掉標率高,且RFID受溼度影響識讀距離不穩定,且經常誤讀。此外,產品(包括軟體)在易操作性方面也有待提高。

  • 2 # 三農小崔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農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是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感測器、溼度感測器、pH值感測器、光感測器、CO2感測器,養分檢測感測器等裝置,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溼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EC值等引數,透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數參與到自動控制中,自動調節相關引數,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端控制的實現使種植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不同區域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採用無線網路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週期、提高經濟效益。

    但是現在的物聯網應用還只侷限在收集資料和人工輔助控制上。因為沒有現成的大量資料來進行資料分析,不能得出相關的結論來指導生產。比如我想分析一下最近一週番茄是否會得白粉病,我知道現在的溫度溼度等氣象資料,但是不知道怎麼樣的溫溼度條件,連續幾天的狀態下才會引起白粉病原菌萌發,所以也就無從預測病害的發生。

    假如白粉病發生了,現在的影象處理系統也無法對比出現在得的是白粉病還是其他什麼病。

    總之,一是沒有大量資料積累,二是現在的感測技術不達標,達標的又太貴。限制了農業物聯網的應用。

  • 3 # E生態eco

    在這裡,著重回答下農業物聯網感測器價格高的問題。

    利益相關,結合自身回答這個問題。

    便宜的東西(如花花草草感測器),解決不了問題。貴的東西能解決問題,但是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成本去轉化研究,因為不僅要保證它能用,還要保證它好用(資料精準、穩定、連續、實時、可靠等)。

    一個感測器的研發意味著需要投資特別大,而且現在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多少人或企業願意在沒有市場收益的情況下去投入?一款田間感測器研發成本大概是300萬起。

    第一代研發出來還需要培育潛在客戶,潛在客戶還需要應用至少1~3個生育期才會知道感測器穩定與否。

    那麼第二代還需要改進,每改進一次的成本大約50~200萬不等。這還沒有到量產階段。再匹配不同場景(天南地北)去測試,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去驗證,這部分的費用是另外算的。每一代測試都需要50~100萬。

    如果公司只投入一個引數的物聯網裝置研發,那麼就需要在該裝置中盈利,假設400萬的成本費用,一年1000臺,那麼該產品需要4萬一臺才可以收回成本。

    問題來了,能賣出去多少呢?都是誰用呢?

    單純硬體成本並不高。主要來自於研發、市場體量小、應用認知提升、測試反饋等等這些看不到的環節。

    多說幾點:

    2010~2015,全國先後建成了不計其數的農業物聯網示範專案,以大螢幕、系統平臺(軟體展示)、田間基礎設施(現有的氣象站、宣傳牌、插針式墒情裝置為主)來體現;由於都沒有清晰的認知,基本上建成後都是為了專案驗收而做,極少產生很好的生產指導意義。

    很多比較務實的主體就意識到:咦,資料呢?資料如何用呢?生產單位從經驗種植轉移到資料種植了嗎?

    原來,我們現階段,沒有匹配性的研發物聯網終端裝置,可被監測引數就那麼多(降雨量、空氣溫溼度、二氧化碳、土壤水分、土壤溫度、鹽分、PH….),但是根據生產環境的不同需要各自匹配其工況環境。

    拿土壤水分來說,研究作物需水規律是可以幫助生產提升的。那就意味著,需要同一個位置、多個深度(10cm一層)連續24小時,覆蓋整個生育期的監測,才可以逐步掌握有效降雨量、土壤入滲速率(砂土與壤土的水分入滲速率不同,所以灌溉時的灌溉量及灌溉時間就需要做匹配),而且還需要知道作物實際吸水根系隨作物生育期不同的動態分佈;才可以知道作物的耗水量、耗水規律,也就知道了需要給它儲備的的水量等等可量化的指標。

    這單單是一個土壤水分哦,還有很多引數依然是按照現有的結構、方式、原理進行開發生產,但是未來的農業種植需求是需要替代經驗的,因此那些可被測量的引數都需要在不同程度做重新研發。

    其次,從物聯網技術的行業深度應用來說。

    比如:機械加工需要物聯網,如加工過程需要知道生產線上實時溫度的變化,來控制生產質量。那直接安裝一個溫度感測器就可以解決問題。

    溫度感測器加上通訊儲存就是一個基本的物聯網終端,那如何用呢?當溫度大於80℃時,系統平臺會發出警報,然後人去解決問題。

    那問題來了:如何定義物聯網觀測的要素是一個問題,如何根據需要準確設定這個閾值又是一個行業深度的事情!

    看似簡單的事情,實際上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深扎到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去研究。

  • 4 # 徐陽陽0412

    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在的農業自動化專案,多以政府試點專案為主,大多是以展示為目的,而各地水利局,林業局,科技局多有專案資,對這類專案扶持很大,對政績也是一種宣傳,造成了現在的農業自動化公司報價是虛高,裡面當然有利益輸送在裡面,實打實來算成本一般農民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沒有人這麼幹罷了,我是從業了5年離職自己創業的,就拿常見的閥門控制器來說,不管你是有線還是無線,一個成本價沒有一家能超過500快錢,但是報價沒有低於1500的,一個專案一般也有50個左右,只是賣硬體都能回本,而且很多公司沒有產品,從別家買入再去報價招標就形成了成本很高的樣子。我自己創業到現在我敢說我的裝置從PCb到打樣到成品都是自己的,成本也比別人低,產品絕對不比任何一家差,但是我就在我們新疆本地來說我卻進不去,原因很簡單,本地大大小小至少上百家做這個的,每個公司都長期養著各種科員,主任等,你沒錢沒關心進不去,產品再好也沒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的人了,打工和創業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