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hakan

    藩鎮問題主要是弱化了中央集權。

    整個唐朝300年間,西北方和北方的軍事壓力都比較大,所以蕃鎮的格局在早期主要設立在西北部和北方,並且士兵主要是職業軍人,兵源來自破產農民和無業遊民。唐玄宗初期,唐朝國力達到了巔峰,疆域也非常遼闊,由於當時的技術和交通問題,很多事情如果由中央直接決策並實施的話,效率會非常低下,而中央也會壓力山大。所以為了提高處事效率和降低中央的負擔,當時唐玄宗設立了蕃鎮,軍事和政務分別由不同的人擔任,軍事方面由節度使擔任,而政務由朝廷指派的採訪使擔任,一開始蕃鎮的兵力就有50萬人。所以,藩鎮制度早期還是比較穩定的,朝廷也容易掌控。

    隨著邊境壓力增加,國內矛盾的惡化,加上唐玄宗的驕奢淫逸,首先爆發了安史之亂,這就導致更多的農民破產,無業遊民增加;同時,為了平亂,很多蕃鎮都進行了軍事擴張,招兵買馬,但即使如此,安史之亂還是經歷8年才被平定。這次動亂不僅體現了唐朝管理體制出現嚴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沉重地打擊了中央集權,各蕃鎮的職業軍人增加了不少,將領也得到了嘉獎和升職(主要是中層將領),這給整個王朝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此時估計各蕃鎮的兵力達到了百萬之眾。按照常理,戰亂結束應該就要立即裁軍,讓各部的軍人回家種田經商。但是,問題來了,將士們出生入死才平定叛亂,皇帝就開始“過河拆橋”,這會引起各部不滿;而且,就算是裁軍,那麼這些職業軍人的去向也是一個大問題(土地兼併是封建王朝的本質,越到後面大地主階級的土地越多,而農民的土地越少,很難讓地主階級把自己的田地還給農民),這些退役將士得不到妥善安排那就是不穩定的因素。所以,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基本上維持了蕃鎮現狀,因此,蕃鎮更加強大了。

    隨著時間發展,中央財政和軍力都出現了問題(要維持百萬大軍還有這麼多將領官員,武器裝備,糧草軍餉),唐朝已經不堪重負了,而且,強大的蕃鎮威脅了唐朝的統治。到了唐德宗(唐肅宗的孫子)和順宗時期,他們開始為削蕃積蓄實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以後,唐憲宗開始武力打擊蕃鎮,打擊目標是那幾個實力強大、節度使不聽調令又有野心的蕃鎮。很快,這幾個蕃鎮的節度使便被收拾了(其實也不容易,後面會提到),而朝廷也名義上掌控了這些蕃鎮。為什麼說是名義上呢?因為節度使雖然被收拾了,但原來的中層將領和幹部還在,不可能都換了吧?如果都換了,那可能會導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士兵譁變,或者戰鬥力大減被外敵趁虛而入,更何況唐憲宗在打擊這些蕃鎮的時候明確地下令了,只懲首惡,不追求其他人的罪責。對於蕃鎮而言,服從朝廷管制和服從節度使管制沒什麼兩樣,所以唐憲宗才能進行得比較順利。如果真早硬碰硬,那後果會很嚴重,不僅打不下來、空耗國力,還可能導致其他蕃鎮人人自危,聯合反抗。所以,唐憲宗雖然把各個蕃鎮都收拾了一遍,但蕃鎮制度依然沒變,各蕃鎮的實力也沒有得到根本的削弱,加強中央集權的目標也沒有實現。

    到了唐朝後期,土地兼併現象更加嚴重,而為了維持財政收入,朝廷只能透過各種方式增加稅收,導致中原地區破產農民和無業遊民苦不堪言,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在黃巢的帶領下,農民起義軍又一次攻陷了長安。為了平叛,各藩鎮只能聽從朝廷的命令出錢出糧出兵,好不容易終於平定了農民起義,但朝廷掌控的中原地區已不復昔日的繁華,唐朝中央的實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此消彼長,周邊蕃鎮的實力則加強了,既然朝廷羸弱不堪,那麼蕃鎮也就不需要這個拖油瓶了,因此各自為政,唐朝開始名存實亡了。

    總的來說,蕃鎮問題是一個演變的過程。在早期,蕃鎮為中央抵擋了很多壓力和麻煩。在中後期,蕃鎮為朝廷平定那些不聽號令的強大蕃鎮以及平定叛亂和農民起義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到了後期,唐朝積重難返,土地被地主大量兼併,國家財政收入急劇減少,與此同時大量農民破產,無業遊民也急劇增加,此時各蕃鎮反而相對穩定和諧,因此不搭理唐朝中央這個拖油瓶也就順理成章了,此時藩鎮割據才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而在此之前,大部分蕃鎮都能服從朝廷的管理和命令。

    得民心者得天下。農民是整個社會階級中數量最龐大的階級,因此對朝廷而言,得到地主階級和氏族的擁護可以讓他們解燃眉之急;但如果失去了農民的擁護,那很快就會被他們推翻而滅亡。這是一個矛盾的兩面,如何平衡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要得到地主和氏族暫時的擁護比較容易,但要得到農民的擁護需要時間。而一旦朝廷不能再為地主階級和氏族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也很快就會被新王朝取而代之。作為統治者,必須要掌握維護統治最重要的手段,即對國家經濟,軍事和政治的掌控,做到賞罰分明,既不因喜以謬賞,也不以怒而濫刑。這些是國家神器,是維護國家安定、百姓富足的根本,而不能被氏族和大地主等少部分階級掌握。

  • 2 # 均是天涯淪落人

    唐朝疆域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其軍事實力的不斷膨脹,疆土的不斷向外擴張造成的。在唐朝時期世界各地都有強大的王朝在擴張發展,由於唐王朝的勢力不斷膨脹,極易與周邊的強大王朝爆發衝突與矛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只能不斷的加強周邊的軍事力量,以此來維護邊疆的穩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唐王朝逐漸開始由盛轉衰,財政方面逐漸顯得捉襟見肘,但是邊防的確不能夠放鬆,因此軍餉是必不可少的,一處兩處的軍鎮尚且可以解決糧餉問題,但是面對數量眾多的軍鎮局面,唐王朝的領導者只能選擇將權利下放,讓大家自尋出路解決燃眉之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難免人心浮動,從而產生其他的想法。

    隨著唐王朝的日暮西山,對邊鎮的控制愈發力不從心,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只能選擇獨立自尋生路,至於忠君愛國的想法在生存面前都成為了虛妄,亂世是梟雄者的天堂,很多野心家趁機自立想要奪取天下,自然也使局面越大混亂,面對這樣的情況縱然唐王朝的領導者早已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最後直到王朝崩潰。

  • 3 # 月光下魔術師34309

    唐末皇帝無為主要是兩個方面,1宦官欖權廢立皇帝甚至弒君,皇帝在宮中的權都被家臣制約了,2在外安史之亂後各地的軍政財三方面都是各地為主不聽中央,藩鎮各自為政!剿滅藩鎮又起來個一直反覆再說皇帝也沒權懶得理。難得幾個有雄心壯志的不是吃丹藥掛了就是命短,宣宗把朝政理理一個嘻宗懿宗又搞亂了,最後朱溫一看你們不行還是我自己來吧。唐朝就結束了!不是皇帝無為是他們面對強悍宦官跟不理中央的藩鎮節度使沒法子有辦法

  • 4 # 可可潘琴

    蕃王。一般都是封建皇帝分給王子們的封地。

    唐朝的時候封建很多的王子封地。唐的公主基本上是用來和親的。鞏固與外邦的聯絡。大多數都是與這個西域少數民族聯姻。鞏固中央政權。在唐朝的時候也是常年累月的打仗但是在外邦侵犯這塊呢基本上還是做的比較好的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與穩定。對內的格局勢力就是比較麻煩。都是皇帝的子孫。為了鞏固中央政權。他們中央必須依靠兄弟子弟的封建王朝。但是封建的王朝呢得到了土地,賦稅,還有兵權,地方管理權,權利相對於中央來說還是比較大的。這對於中央集權來說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性。唐朝為什麼100年都一直被這件事困擾著呢?地方權力大於中央的權利。中央沒有權利駕馭地方政權。都被藩王們所利用了。中央得不到地方的支援,又不得不接受地方的支援。所以很矛盾。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個人觀點。

  • 5 # 大運河時空

    謝邀!主要有三點,不能、不敢、不行。先說不能,唐朝時邊境形勢比較複雜,再加上經過前朝的戰亂以及自己借少數民族的兵馬實現的立國等措施,少數民族對中央正統王朝的覬覦達到了頂峰,而唐朝李家開疆拓土的意識的本領都比較高強,唐朝開始一直呈擴張態勢,但擴張時中央的兵力有限或者是朝廷怕害怕手握重兵的皇室和將領,不得已給了地方極大的權力,設定了藩鎮,上馬管兵下馬管民,並且在設定初期確實起到了巨大作用,實現了領土的擴張與鞏固,中央還不用投入太多,所以整個唐朝都以為這是一個鞏固地方擴充套件勢力非常不錯的方式。第二是不敢,到了藩鎮規模已經很大,朝廷意識到非控制不可的時候,藩鎮們已經都已發展成了龐然大物,再到了安史之亂之後,藩鎮的發展更是比前期有過之而無不足,有的財力和軍力甚至已超過了中央,即便皇帝有心撤藩,已然不敢,生怕牽一髮而動全身,無法收場。第三是不行,在後期,各地的藩鎮已然成為國中之國,此消彼長,中央的實力卻連連下滑,中間出過幾個有雄心的皇帝,卻是力量達不到,只能是聽之任之,無可奈何了。所以,面對藩鎮割據的局面,不是皇帝想不到看不到,也有皇帝去嘗試撤藩之類的手段,但奈何給予藩鎮太多的權力,尾大不掉,已然無法採取有針對的措施了,對外就顯得是毫無作為。

  • 6 # 清水空流

    應該說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中央政府的實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減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統一之外。實際對上對地方藩鎮已經沒有任何統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鎮也只是表面上認‘’上面‘’這個大唐皇帝。實際上卻是自行其事。藩鎮割據的出現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產。而唐朝之所以無法結束藩鎮割據是不能也沒有辦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唐朝之所以又延續一百多年,還多虧了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以後,皇帝徹底不信任朝臣,宦官主政時代來臨。唐朝中央政府的實力的減弱,軍事權力實際控制在宦官手裡,而財政還是人事也不是皇帝完全控制,這樣就造成沒有能力消滅各個藩鎮。而地方藩鎮不繳納賦稅。大唐的租庸調製已經破產。兩稅制又不足以充實國庫收入。也就是說,在財神政和經濟上唐朝政府也無能力征繳了。沒錢如何消滅藩鎮,國家禁軍戰鬥力下降。迫不得已用以藩制藩的策略,調一個藩鎮去打另一個藩鎮。但是唐代規定,藩兵出藩打仗要多付一倍的工資,這些錢都是朝廷出,本來就沒有錢,這下就更加財政緊張。而且打下來的地方還不一定就歸復朝廷。德宗朝還發生了涇原兵變,調去平叛的藩兵就是因為錢沒有給足,自己造了反。 各地藩鎮連成利益共同體,彼此照應,而且對朝廷裡主張削藩的大臣進行恐怖暗殺(武元衡被殺)協調策略共同對付朝廷。使得朝廷也不敢削藩了。河北三鎮簡直就是國中之國了。

    但藩鎮割據卻也延續了大唐的國祚。其最大的‘’益處‘’就是,藩鎮為唐朝基本抵禦了地方民間起義,少數部族叛與入侵。因為依靠唐朝中央政府自己已經沒有這樣的實力來了。說不好早就亡了。雖然藩鎮主觀是為了自己想,但客觀上延續了唐朝的壽命。藩鎮對朝廷的要求無非是三點:不繳納賦稅,自給自足。保持軍隊的獨立。藩鎮權力的內部消化解決。再從雙方衝突來說。都是朝廷削藩持“進攻”態勢,而藩鎮則是防守反擊型的,維持現狀就行。衝突原因基本上就是藩鎮的上一任節度使去世了,要立自己兒子接班,或者嫡系將領。要求朝廷“加封”(承認),一開始朝廷不認,那就打,誰贏了聽誰的,後來朝廷衰弱,也就成立了橡皮圖章了。但地方藩鎮又必須需要朝廷的認可。雙方算是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而朱溫滅唐以後,各個藩鎮立即各自稱帝。也就是五代十國。

    唐朝中央禁軍的衰弱。太監亂政,中樞機構混亂。財政破產,以及必須依靠藩鎮抵禦外來入侵都使得唐朝無法徹底消滅藩鎮。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本來,開疆拓土自高祖開始,李唐的本領不弱。眾所周知隨末亂象初,李唐先下手為強,已然呈擴張態勢。但擴張的同時,唐中央領導集體也顧慮了手握重兵的藩鎮將領潛在的犯上作亂的危害,只是出於中央兵馬的數目有限才不得不給地方勢力極大的權力,以安撫地方勢力,這必然形成藩鎮勢力。

    藩鎮權力在握,在設定初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實現了鞏固政權、減少中央財政撥款、維護地方治安、使人民安居樂業、各層休養生息的功能,形成初期確實功不可沒。

    但隨著藩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犯上作亂跡象彰顯時,朝廷已無能為力,此時藩鎮實力強大到能與中央集權叫板的地步,安祿山、史思明帶頭起鬨,皇帝(唐明皇李隆基)老兒只好落荒而逃,被逼賜死妃子(楊玉環貴妃)、當了太上皇,落下千古笑柄!想撤藩,可能嗎?說實話是藩鎮想撤銷中央以代之,沒實力說話不算數!

    此後一言難盡了,安史之亂後,疆域遼闊的李唐邊境形勢紛亂複雜,連續的戰亂,外教的介入,朝庭內部的紛爭,經濟中心的南移對削弱藩鎮割據勢力都有影響,而北方少數民族對唐中央政權的覬覦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也是當務之急,怎麼辦,睜隻眼、閉隻眼了!誰叫李唐王朝祖宗沒先見之明,非設定藩鎮呢?

  • 8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唐朝中期土地兼併使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出現,唐玄宗為打擊邊境的少數民族政權建立藩鎮。藩鎮的兵力越來越多,中央的力量反而弱於藩鎮,導致安史之亂爆發。

    本來安史之亂時可以解決藩鎮問題,唐肅宗在靈武登基時,宦官李輔國、妃子張良娣幫助很大,內宮勢力逐漸控制朝廷。官軍奪回長安後,朝廷裡文武大佬都受到宦官的打壓,名相李泌看到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局勢穩定之後就隱居山林過起了閒雲野鶴般的生活了。郭子儀武將中功勳最大,一直是功高不震主的典型,誰又知道宦官帶人挖了他家祖墳,只能忍了。其他將領像僕固懷恩等看此情景,為避免兔死狗烹紛紛做了一件事情,“留寇”自重。

    僕固懷恩追擊史朝義到莫州,田承嗣看到安史叛軍氣數已盡,騙史朝義去幽州,自己押著史朝義家眷投降僕固懷恩。名義上田承嗣投降了,卻稱病不肯出城,並以重金賄賂。此時僕固懷恩也害怕會被朝廷削去兵權,暗中與田承嗣、李寶臣、李懷仙、薛嵩等安史叛將聯絡,引為外援。四人後來也到僕固懷恩軍中謝罪,表示願意效勞。由此唐朝藩鎮割據最重要的河朔三鎮形成,其它邊境地方像西北、劍南、河東也要派重兵把守,也是以藩鎮形式存在。只是此時唐朝中央對藩鎮有一定影響力,賦稅只是截留部分,唐朝法令還能在這些地方實行,除了軍隊,地方官員還能委派部分。

    唐朝中央內部一直處於內鬥之中,導致中央無法集中力量解決藩鎮問題,只能採取打一個拉一個的辦法。除非像李希烈那樣要稱帝的,一般都是打擊刺頭,但也不會趕盡殺絕,總體上藩鎮問題屬於可控範圍。真正使藩鎮問題變成死局的是田承嗣的死。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在彌留之際想要把節度使的位置交給侄子田悅,讓節度使世襲。此例一開各大小節度使為了能夠世襲,開始聯合對抗中央。節度使的任命和中央無關了,新的節度使想要順利接位需要討好士兵,從此驕兵悍將成了決定繼承權的力量,朝廷再也無法控制藩鎮割據。

    唐憲宗李純登基後大力打擊藩鎮割據,朝廷內用幾位賢相,如裴垍、李絳、武元衡、裴度等對藩鎮強硬派。朝廷建立神策軍,宗室大將李愬也很給力,先平定叛亂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以雪夜奔襲蔡州生擒吳元濟聞名天下。接著又打敗了首鼠兩端的李師道,使唐朝藩鎮形勢大為好轉。宰相李絳分化河朔三鎮,使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參與圍攻李師道,並率六州之地歸順朝廷,朝廷派李愬為魏博節度使。如此大好形勢下,中央應該能很快平定藩鎮割據,實際是李愬到了魏博根本指揮不動魏博牙兵。(各節度使挑選強壯有力計程車兵組成的精銳稱牙兵,只服從節度使,以魏博牙兵最為精銳,屢次發動兵變廢舊主迎新主。)也就是從田悅世襲節度使開始,各節度使組織的牙兵成了決定局勢的人,即使李愬這樣名滿天下的名將也沒用。當時人們甚至稱:“長安天子,魏博牙兵”,把牙兵和天子並列,這還是唐憲宗時代對藩鎮最有威懾力的時候。李愬病逝後,朝廷派田弘正的兒子田布出任節度使,沒多久就被手下的牙將給逼死了。

    唐朝中央憲宗後期開始朝政日益敗壞,憲宗把中央直屬的神策軍交給宦官指揮,大臣們又陷入“牛李黨爭”。宦官和大臣各自找藩鎮為支援對抗對方,何談解決藩鎮問題。黃巢起義以後為鎮壓起義,藩鎮割據一發不可收拾。除了原有的節度使,一些地方團練勢力強大以後也開始割據,自稱或要求朝廷承認他們為節度使,原本屬於中央控制的財稅來源地的東南地區也開始割據。中央的神策軍軍官都是由宦官所收養的乾兒子,只聽從宦官指揮。唐朝皇帝到了這個時候財稅收入沒有了,中央禁軍掌握在宦官手裡,皇帝的廢立有宦官或者勢力強大的藩鎮說了算,只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9 # 歷史百家爭鳴

    不能說唐朝的皇帝毫無作為,唐朝皇帝裡面也有大有作為的皇帝,像唐憲宗,他對藩鎮割據起了極大的約束作用。

    唐憲宗即位後,他看到地方的藩鎮勢力危及到中央集權後,就採取了不少措施打壓藩鎮。唐憲宗首先殺雞儆猴,他派裴度與李愬攻打淮西節度使,其中“李愬雪夜入蔡州”便是精彩的一幕。唐憲宗把淮西拿下後,給其他藩鎮造成了極大的震撼,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獻地歸順朝廷,並以長子入侍為質;宣武節度使韓弘入朝,並兩次貢獻大量絹帛、金銀、馬匹,要求留在京師。可見在唐憲宗時,中央壓過了藩鎮一頭,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局面。但可惜唐憲宗命不久矣,還沒有等到他大展宏圖就一命嗚呼了。

    之後的唐朝皇帝對藩鎮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他們想對藩鎮動手都是有心無力。這還是因唐朝積重難返,內部問題過多。像兵制的問題,社會的問題,這些對唐朝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也是很難妥善解決的問題。而且藩鎮個個手握重兵,在他的勢力範圍就是他說了算,皇帝要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對他們實在沒有辦法,正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再說唐後期皇帝手中並沒有軍隊,都被宦官掌握了,皇帝想解決這個死局也是有心無力。

    再者,唐朝後期少數民族崛起,像吐蕃就是一大威脅勢力,中央政府還得靠地方藩鎮抵禦外來的挑戰。雙方就是相互利用,相互對抗,誰也不能把誰怎麼樣,要不然就是兩敗俱傷。

  • 10 # 歷史總探長

    其實,說唐王朝100多年都毫無作為的實在是有點言過其實了。

    藩鎮割據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籠統的來說,唐朝的藩鎮格局和募兵制有著極大的關係。可是,更為直接的一點便是唐王朝為了平定安史之亂,而埋下的嚴重的藩鎮禍根。

    這裡面有一個很特殊的人---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原本是唐王朝的平叛功臣,在平息了為期七年之多的安史之亂之後,僕固懷恩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至於受損,於是在安史之亂平息之後,將曾經的燕軍大將都做了一定的安排,並且歸還了他們的統兵之權。

    唐王朝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紛爭,算是默許了僕固懷恩的這一項行為。

    可是,正是唐王朝的默許,為以後數百年的晚唐埋下了一顆隱患和毒瘤。

    安史之亂後,沒能成功收繳這些曾經反叛將領的統兵之權,這不僅僅意味著唐王朝的服軟,也暗示著唐王朝開始和地方上的將領有了一種微弱的利益合作關係。

    或者說,這些叛將在承認唐王朝的皇權的同時,也在時時刻刻的維護著自己的降權。

    唐王朝如何制衡藩鎮之禍?

    題主所說的100多年毫無作為,其實有一點誇張了。

    從代宗皇帝在平息了安史之亂後,雖然說和曾經的河北叛將選擇了一種極其平衡的妥協關係,他們終究是唐王朝萬里河山中的一顆顆毒瘤。

    到了德宗皇帝的時候,德宗皇帝雖然說沒有給這些藩鎮下一劑猛藥。可是,在對待藩鎮的態度上可是異常的強硬,德宗皇帝所採用的的方法是“籠絡”、“離間”、“分化”的策略來一步步的收拾。

    這種解決藩鎮的方式,對於已經漸漸貧弱的唐王朝來說,無疑是作為睿智的方法。

    剛剛上臺之後,德宗皇帝就將西川節度使崔寧徵召到了京師,算是將西川節度使這顆毒瘤悄無聲息的拔掉了。

    德宗皇帝的屢屢出手激怒了山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德宗皇帝的機智似乎超出了別人的想象,他積極收攏了李希烈,成功的借李希烈之手除掉了囂張跋扈的梁崇義。

    如此種種,怎麼能說唐王朝100多年對於藩鎮毫無作為呢?

    藩鎮的裂變和崛起

    晚期的唐王朝不是不想收拾這些已經異化的藩鎮,而是皇權已經被宦官們完全架空,晚唐的每一位帝王已經成為了宦官手中的一個正義的標杆,能夠行使這些皇權的已經成為了那些腌臢不已的宦官集團。

    這些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們壓根不會明白,如何用皇權去對待各地的那些藩鎮們,如何合理分化他們,又如何合理弱化他們。

    對於他們而言,藉助皇權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最為重要的。

    什麼國家,什麼帝位,什麼藩鎮,這些他們統統都不會放在心上,皇權已經成為了滋生他們權力的溫床。

    而此時,那些各地的藩鎮得到了有效的強化,藩鎮勢力越強化,中央對於地方藩鎮的控制就相對越弱,藩鎮對於黎民百姓的壓迫也就越嚴厲。

    如此一來,皇權弱化,藩鎮強化,百姓奴化,這些一系列的演變,已經讓唐王朝的真正統治權名存實亡,漸漸農民的矛盾被極度的激化,隨即爆發了農民大起義。

    所以說,不是唐中晚的帝王不想努力,而是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去駕馭目前的唐王朝所面臨的種種複雜的局面,這種局面不光光是藩鎮,還有宦官專權、朝堂黨爭,幾乎所有的矛盾都被迅速的激發,這些帝王所能面對的也僅僅是做好宦官手裡的那個提線木偶,看著自己的李唐王朝漸漸地被蠶食,被覆滅。

  • 11 # 科拉伊奇

    至於這個問題,我想問問題主,如果一億人民幣掉在你家客廳,你需要多久能夠撿完?打這個比喻,就形象的告訴你,一個國家,受到嚴重破壞以後,不管是沒在破壞和內在破壞都是一樣的,你在想修復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李世民之後,除了李志站在李世民打下的牢固基礎上還能有所作為之外,後面的武則天登上地位,就像給前面的唐朝捅了狠狠的一刀,等李顯上位的時候,有軟弱無能,自己的女人亂政,他不敢管,最後被毒死,李旦繼位的時候,韋后和太平公主,兩股勢力互相牽制,互相壯大,李旦一家怎麼能夠挑戰的了,兩家勢力都把朝中能用的資源全都用盡,李旦根本就沒有資源可以利用,到了,李隆基繼位,靠著勵精圖治的魄力,重新開發資源,最後用手上新開發的資源,重新把權利拿回到手上,結果呢,李隆基晚年,沉迷楊貴妃,荒蕪朝政,重用安祿山,被安祿山後面捅了一刀,這刀之深,差點命都沒有了,最終丟車保帥,才把老命給撿回來,命是撿回來了,位置卻被自己的兒子佔去了,這個兒子就是李亨,也是窩囊鬼,自己的媳婦和史朝義亂搞,給李亨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自己還不知道,無辜的把自己的兒子也葬送了,那時候是內憂外亂,裡裡外外都是李豫在處理。畢竟,李豫還有點“政治頭腦”。不然,早被張氏奪去了,等李豫上位的時候,這個帝國早就是一盤散沙了,裡裡外外都是,他拼命的想捏攏,就是捏不起來,傳給後面的越難捏攏,因為本來還算溼的沙子,結果被太陽越曬越幹,越難捏攏,最後來了一場大風,全都刮跑了,這就是黃巢起義。一個杯子,碎了一次,還有百分之九十能恢復出原來的百分之九十,再碎一次,能恢復原來的百分之六十,越往後面碎的越厲害,到最後已經無法成型了,也喪失可用性。

  • 12 # 坐古談今

    唐朝藩鎮割據問題之所以百年未消除,重要原因就是:安史之亂後的皇帝們膽量不夠、能力不夠、眼光狹隘,只好假太監之手削除武將勢力。但太監們的地位使得他們只能先斬“忠於大唐的武將”,結果唐廷越來越衰落。本來藩鎮割據可以削平,主要是皇帝不行。過程就是:皇帝寵信宦官——消滅或抑制終於朝廷的武將——皇權旁落——宦官與藩鎮狼狽為奸

    (1)“藩鎮割據”有沒有“安史之亂”都會存在

    “安史之亂”根本上是府兵制變為徵兵制,從將兵分離、朝廷管兵變成將領兵管兵,由此,將決定兵的一切。所以,兵也就從緊緊圍繞朝廷(朝廷依靠土地控制)變成兵緊緊圍繞將領(兵脫離了土地,作為一種職業)。這種轉變形成兵對將的人身依附關係。

    這時,再根據人性的本質(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武將做大就是必然。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的強大是削弱“藩鎮割據”的必然條件。

    但很不幸,“安史之亂”後的皇帝們因為從小生活在帝王家,他們的政治鬥爭經驗雖然強,但在如何治理國家、如何打仗平天下卻沒有經驗。特別是隨著“儒家思想”成為主體,更沒有實際操作知識。

    他們都只能重用宦官。

    但宦官因為被人歧視、儒家壓抑,他要想控制權力、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必然要緊隨皇帝的思想去抑制皇帝身邊的其他體系,包括“終於皇帝”的武將。

    由此,忠於皇帝的武將們反而最先被抑制。例如李光弼被氣死、僕固懷恩被逼反、來瑱等被殺,反而那些曾經的叛軍因為結交宦官而平安無事。

    因此,皇帝選錯了幫手。其根本就在於他們沒有認識到誰能幫你剿滅最危險的敵人。

    (2)太監和藩鎮互相制約,勢力都在增長,就是皇權在不斷旁落

    “安史之亂”三大宦官——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等魚貫而出,搞得天下大亂,但背後更多的是皇帝們——抑制武將的心理被宦官們利用。忠於朝廷的武將們反而首先被抑制,皇帝甚至成為宦官的魚肉大權旁落。這時,宦官才把目光放到抑制藩鎮身上,從而幫助文宗、武帝等對付藩鎮。

    然而,宦官尾大不掉的結果就是,朝廷陰風陣陣。因為宦官無後,那麼享樂自己、享樂家族就成為必然。由此,宦官當政時期,也是虛假繁榮的時期。

    朝廷內的正勢力必然對宦官進行抑制,所以就出現了官宦鬥。宦官則因為掌握皇帝、握有禁軍,所以通常是勝利者。

    宦官取得對皇帝地控制後,也會對“藩鎮割據問題”進行抑制,但他們更多的是“互相利用”,宦官拿了好處也就不會去抑制,久而久之,“藩鎮割據”問題越來越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最喜歡葉羅麗中的誰呢?評論告訴我吧,我最喜歡靈公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