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穎潁影娛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大家都知道,蜀漢荊州大帥關羽經常喜歡挖苦東吳的一句話“江東鼠輩”,這其中有兩個意思:一者是瞧不起吳主孫權籍父兄之便坐得江山,胸無大志,缺乏一統天下的雄心;再者就是因為東吳眾將武藝平平,缺少在兩軍陣前單挑廝殺的猛將。
東吳陣營中公認比較能打的有“小霸王”孫策和“江東第一勇士”太史慈。除此之外,江東還有“十二虎臣”,指的是以下幾位: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甘寧、淩統、陳武、潘璋、徐盛、丁奉、蔣欽、董襲。
那麼這“十二虎臣”的武藝又孰高孰低,誰強誰弱呢?咱們就根據《三國演義》原著中各位東吳武將按照武力值的高低分成幾個層次,按照他們各自的戰鬥表現來分析一下。
第一層次(中一流):甘寧無論武藝還是戰績,甘寧都是東吳陣營中最出色的猛將。甘寧以前在江面上以打劫為生,做過江匪,人稱“錦帆賊”。做匪盜講求的是賊不走空,速戰速決,這就決定了甘寧的戰鬥作風非常務實和適用。戰鬥技能多樣,水戰、步戰、馬戰、攻堅戰無一不能,刀、槍、戟、鏈各種兵器都會使用。甘寧還精通弓箭射術,是三國時代射績最優秀的戰將。
夏口水戰射殺東吳猛將凌操,沔口水戰一刀斬殺鄧龍,伏擊射倒黃祖生擒之,三江口射死敵將蔡壎,赤壁之戰殺死蔡中,刀劈馬延、張顗,皖城攻堅戰又一鐵鏈砸倒朱光,彝陵之戰,擊退曹洪,合淝之戰擊退樂進,又不損一兵一卒百騎劫曹營,濡須口一箭重傷樂進。共斬殺、擒拿或重傷敵將9名。戰鬥效率高得驚人。
但很令人惋惜,由於當江匪的時候,損害了江東富戶豪強的利益,還曾射殺到東吳大將凌操,無論甘寧怎樣努力和拼命,始終無法被江東勢力集團所容納,一直受人排擠,被邊緣化,他的才能也沒能得到充分發揮。
第二層次(弱一流):周泰、淩統周泰是東吳陣營中戰鬥作風最為悍勇的猛將。宣城遭夜襲,周泰步戰掩護孫權突圍,受傷多處;赤壁水戰刀斬張南,巴郡之戰,與曹仁大戰三十餘合;合肥之戰,與韓當聯手雙戰許禇三十餘合;濡須口被戰,兩入重圍救出孫權、徐盛,遍體鱗傷;猇亭之戰,二十合斬殺蠻王沙摩訶。
周泰悍猛敢鬥,還是個多面手,水、步、馬戰皆精。他腦袋瓜子挺夠用,多次立下救駕之功,同為江賊出身,周泰的為人處事遠比甘寧要強。
淩統是東吳陳營年輕後輩中最為出色的將二代,作戰勇猛,武藝高強,還具備一定統兵能力。
夏口水戰,年方十五,奮勇奪回戰死的父親遺體;赤壁追擊戰,與魏軍猛將徐晃有過交鋒;合肥之戰,與張遼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與樂進三十合戰成平手。
但淩統戰績很不理想,既沒有斬殺過一個敵將,也沒有獲得過一次勝績,這說明淩統的攻擊力很一般。
第三層次(強二流):程普、黃蓋、韓當程普是東吳三代元老,年高德劭,頗有威望。手中一杆鐵脊蛇矛為東吳鼎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汜水關戰不數合刺死胡軫;襄陽之戰,戰不數合,擊退蔡瑁;夏口之戰,戰不數合刺死呂公;劉繇大寨前與太史慈大戰三十回合。程老將軍的戰績和武藝是相當不錯的。
黃蓋也是東吳的三朝元老,為人忠義,性情剛烈。掌中一對水磨鋼鞭,戰功累累。
回師江東,戰不數合鞭打蔡瑁後心;硯山之戰兩合生擒黃祖;牛渚灘之戰,戰不數合,張英退走;會稽之戰,與王朗部將周昕交鋒;赤壁水戰一箭射倒文聘。從與蔡瑁的交戰比較來看,黃蓋的武藝不在程普之下。
韓當也是最早追隨孫堅的第一批老臣,屬於三朝元老,技術全面,武藝也不錯。
樊城之戰,與黃祖部將張虎戰二十餘合,打得張虎力怯,又乘其分心斬殺之;長江水戰,躍入敵船刺死曹將焦觸。韓當的戰績還算勉強。
第四層次(中二流):丁奉、徐盛、潘璋、陳武丁奉資歷比較淺,他是在孫權時代開招賢館延攬人才時歸入到江東陣營的。丁奉算是個傳奇人物,活的時間比較長。他年輕時候不顯山不露水,老了以後反而威震一時。
廖化麥城突圍,丁奉阻攔,被關平一頓殺敗;曹丕南征,丁奉率兵伏擊一箭重傷張遼;徐塘之戰,丁奉連斬韓綜、桓嘉二將。從與關平的交鋒來看,丁奉武藝平平,混到後來世無英雄,就把他顯出來了。
潘璋的武藝也不算出色,戰績也很普通:夏口之戰,戰不數合生擒敗逃的蘇飛;麥城之戰,戰不三合被關羽擊退;猇亭之戰,與黃忠交馬數合,不分勝負,黃忠發力擊敗潘璋;在混戰中流落山野,被關興一劍刺倒斬殺。
徐盛通常是做為丁奉的搭檔而出現,他的武藝也很一般。
南郡之戰,被曹仁擊敗,將牛金救走,徐盛迎戰,不能抵擋;合肥之戰,身陷重圍不能出,被周泰救出;石亭之戰,戰無數合,擊退曹休部將張普,總算是勝了個渣渣,張普回營後說徐盛勇不可當,可見後三國時代的武將們已經墮落到何種程度。
陳武是在孫策擴張時代投入到東吳陣營中的,還被孫策任命為校尉。
秣陵之戰,奮勇當先,斬首五十餘級;薛禮率兵夜襲孫策大營,張英和陳橫出城落入埋伏,陳武一槍刺死張英;合肥之戰,與龐德廝殺不敵敗走,樹枝掛住戰袍,被龐德斬殺。陳武的表現還算不錯,戰績比徐盛要強。
第五層次(弱二流、三流):蔣欽、董襲蔣欽也是在孫策在江東擴張時期投附到麾下的,他的戰鬥表現並不理想。
秣陵之戰,一箭射死陳橫;南山崗攔截關羽,戰不三合,被關羽擊敗追殺二十里。戰鬥次數很少,表現也不出色。
董襲這人比較有意思,武藝和戰績都很一般,但腦袋瓜子似乎不太靈光,脾氣還挺大。
孫策擊敗嚴白虎,嚴白虎敗逃路上被董襲殺死,原著沒有說具體過程,也許是用了蒙汗藥;合淝之戰,董襲率水軍策應,龍捲風突至,戰船搖擺不定,董襲不許士兵逃跑,殺了幾個逃兵,戰船傾覆,都一齊淹死了。沒想到做為江東武將,董襲的水性居然如此不堪。
-
3 # 賴丐
三國時期的歷史,真的是非常的燦爛多彩,說也說不完,每個國家都有無數的優秀的人物。武將方面,蜀國有最為著名的“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作為魏蜀吳的組成部分的吳國,當然也有對應的優秀武將集團的專屬名詞了,那就是“江表之虎臣”了,因為“江表之虎臣”團體一共十二個人,所有他們又被稱為“江東十二虎臣”或“東吳十二虎臣”。東吳十二虎臣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丁奉。那麼,這十二虎臣的武力排名分別是怎麼樣的呢?
第十二名——偏將軍董襲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身高八尺,武力過人。董襲在孫策進入會稽郡時被孫權發現,安排為擔任門下賊曹。後隨孫策討伐山陰賊黃龍羅、周勃,董襲親自斬下黃龍羅、周勃二人首級,升為別部司馬、揚武都尉。
建安八年,鄱陽賊彭虎等人率眾數萬造反,董襲所向披靡,十天就平定叛亂,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
建安十三年,隨孫權征討黃祖,董襲和淩統作為前鋒,各率百人死士突入蒙衝之中,董襲親手持刀斬斷兩條繩索,於是大軍得以前進,最終斬殺黃祖。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攻濡須口,董襲跟隨孫權抵禦。孫權派董襲率領五艘樓船到濡須口。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艘樓船都要傾覆,董襲死守在船上,最終溺死。
戰績總結:董襲一生主要幹掉的就是山賊和造反的流寇,正規戰爭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征討黃祖時作為前鋒砍掉了兩條繩索,除此之外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綜合排名第十二。
第十一名——偏將軍陳武陳武,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負責統率精銳的廬江上甲。
孫策在壽春發現陳武,於是讓陳武跟隨自己征戰。建安四年,廬江太守劉勳進攻上繚,孫策趁虛而入,奪取廬江 。孫策將精銳的廬江人編成廬江上甲,由陳武來統率他們。這支隊伍每逢作戰,都所向無前。
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接掌江東,陳武轉任督領五校。後來,陳武因為累建功勳,右遷至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陳武跟隨孫權攻打合肥,張遼突襲東吳軍隊,陳武奮命戰死。
戰績總結:陳武雖然沒有能夠拿的出手的戰績,但是陳武奉命率領精銳的廬江上甲,而且號稱每逢作戰,都所向無前,並且其後專任督領五校,證明其有一定的帶兵能力,故排名第十一。
第十名——右將軍蔣欽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漢末東吳名將。蔣欽在孫策率眾投靠袁術時便已經跟隨了孫策,孫策後任命其為別部司馬。
蔣欽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因平賊有功,改任西部都尉。在討伐會稽賊時,生擒賊寇呂合、秦狼,因功封討越中郎將。賀齊討伐黟縣賊寇時,蔣欽督率萬兵,與賀齊合力進擊,黟縣賊寇被平定。
建安二十年,孫權進攻合肥,被曹將張遼擊敗,撤退時在逍遙津北遭曹軍追擊,蔣欽與甘寧、淩統、呂蒙奮勇戰鬥,孫權才得以成功撤退。戰後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來轉任右護軍,掌管訴訟事宜。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督領水軍入沔水,班師返程時,病逝於途中。
戰績總結:蔣欽一生的戰績也多以討賊為主,但是在合肥之戰時能夠在逍遙津掩護關羽撤退,相比於陳武在此戰之中戰死,蔣欽要強上一點,故排名第十。
第九名——溧陽侯潘璋潘璋,字文珪,東郡發乾人。孫權十五歲時任陽羨縣長,潘璋開始跟隨孫權。孫權讓其徵兵,他徵到一百餘人,孫權讓他擔任他們的首領。因討伐山賊,孫權任命其為別部司馬,後來又遷任吳郡的集市刺奸。潘璋在任上的時候,將盜賊掃滅的絕跡,因此為人所知。
潘璋後來升任豫章郡西安縣長,自其任縣長以來,賊寇便不敢入境侵犯,鄰縣建昌又有盜賊作亂,潘璋轉任建昌縣令,加授武猛校尉,討伐盜賊,一個月內又平定境內賊寇。
合肥之戰時,陳武戰死,宋謙、徐盛都不敵而潰敗逃走,潘璋在馬上斬殺宋謙、徐盛軍中的二個逃兵,士兵見此,都回頭再戰。孫權因其臨危不亂,拜為偏將軍,領有百校,屯於半州。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徵關羽,關羽退守麥城,潘璋與朱然負責斷關羽後路。在臨沮至夾石間,遇上關軍,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獲關羽、關平及都督趙累等。孫權因此拜潘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封溧陽侯。
黃初三年,夷陵之戰時,潘璋的部下斬殺劉備護軍馮習等人。蜀漢軍隊損失慘重。孫權任命潘璋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黃初四年,曹丕令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等人進攻江陵。潘璋、諸葛瑾、楊粲等人奉命解圍。
黃武六年,孫權親自率軍在石陽迎擊魏軍,吳軍大勝,潘璋斷後。
黃龍元年,孫權稱帝,任命潘璋為右將軍。潘璋為人魯莽勇猛,禁令嚴明,喜好建功立業,帶領人馬不過幾千人,但所到之處常常可以起到上萬兵力的作用。嘉禾三年,潘璋去世。
戰績總結:潘璋一生的戰績也多以討賊為主,但是在合肥之戰時能夠臨危不亂、穩住陣腳,後又追擒關羽、夷陵之戰斬殺劉備護軍、江陵保衛戰又多有表現,因此排名第九。
第八名——石城侯韓當韓當,字義公。遼西郡令支縣人。韓當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勳卓著。
跟隨孫堅時,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陷陣擒敵,屢立戰功。後被任命為別部司馬。
跟隨孫策時,韓當追隨他攻伐揚州的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升遷為先登校尉。後又隨孫策征伐劉勳,擊破黃祖,討平鄱陽叛亂,多有戰功。
建安十三年,韓當以中郎將身份,與大將周瑜等拒破丞相曹操。又與虎威將軍呂蒙奇襲南郡,升遷為偏將軍,遙領益州永昌郡太守。
建安十四年,韓當派兵阻攔曹操部將臧霸,但被臧霸擊破。
黃武元年,夷陵之戰爆發,韓當與陸遜、朱然在南郡涿鄉擊破蜀漢軍。戰後,韓當轉任威烈將軍,封都亭侯。 曹魏上軍大將軍曹真攻打南郡時,韓當率軍保守東南方。
黃武二年,孫權封韓當爵位為石城侯,升任昭武將軍,遙領冠軍太守。後又加都督稱號。黃武五年,韓當統帥敢死及解煩營兵一萬人,討平丹陽郡賊寇叛亂。在討平丹陽叛亂後不久,韓當便在任上病亡。
戰績總結:韓當一生功績雖然沒有打敗過有名的一流武將,但是帶兵打了不少打仗,而且還擊破黃祖,也屬於比較好的武將了,綜合排名第八。
第七名——安豐侯丁奉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丁奉最早是作為東吳的小將參與東吳的戰鬥的,他先後從屬於大將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由於他武力過人,常能斬將奪旗而聞名。不過,丁奉的年紀比較小,出道比較晚,在孫權時期,丁奉僅官至偏將軍。
太元二年,孫權病逝,孫亮繼位,丁奉升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同年,魏國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丁奉出於戰術需要,獨自帶領手下三千人冒雪逼近魏營,並令士兵脫去鎧甲頭盔,拿短兵器進攻。丁奉率領部隊奮起砍殺魏軍,大破魏軍的前部營寨,正好此時呂據等人的部隊到來,一起擊潰了魏軍。戰後,丁奉因功升為滅寇將軍,封都鄉侯。
五鳳二年,魏將文欽來降,丁奉奉命接應文欽,與魏國追兵交戰時丁奉跨馬持矛,衝入敵軍陣中,斬首數百,繳獲大量軍器。戰後,丁奉被封為安豐侯。
永安元年,丁奉與張布誅殺權臣孫綝,因在此事中的功勞,升為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永安三年,丁奉加假節、領徐州牧。永安七年,孫休去世,丁奉與其他人共同迎立孫權的長孫、烏程侯孫皓為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戰績總結:丁奉驍勇善戰,大雪中短兵破魏營乃其最輝煌戰績,其餘時間的戰爭也打的中規中矩,因此排名第七。
第六名——偏將軍淩統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
建安十三年,孫權出征江夏,淩統任前鋒,斬了黃祖的將領張碩。當時呂蒙打敗敵人水軍,淩統又先奪敵人城池被孫權任為承烈都尉。又跟周瑜等在烏林打敗曹操,再進攻南郡的曹仁,改任校尉。
建安二十年,隨軍攻破皖城,升為蕩寇中郞將,任沛國丞相。又隨呂蒙奪取劉備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奪取三郡後回師,從益陽直往合肥,時為右部督。
合肥之戰時,魏軍將領張遼逍遙津北邊包圍了孫權,淩統和親兵三百人力戰救孫權出圍。怕追兵追趕孫權,淩統在出圍後又轉回迎戰,親隨皆戰死,淩統也受了傷,但奮力殺死幾十個敵兵,在估計孫權逃出重圍之後才轉身撤退。此戰後任為偏將軍。後淩統因病早逝。
戰績總結:淩統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徵黃祖時,他作為先鋒,陣斬張碩。在逍遙津之戰,他拼死保護孫權逃生,自己在作為最後一個斷後的將軍中還能全身而退,可見其武力之高,因此排名第六。
第五名——蕪湖侯徐盛徐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人。
孫權繼位後,徐盛就任別部司馬,率軍五百人守柴桑,並擔任柴桑縣令,以抵禦黃祖的入侵。黃祖曾派兒子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殺傷黃射的部隊千餘人。其後開門主動出戰,大敗黃射,黃射被擊退後再也不敢前來侵犯。孫權加徐盛為校尉、蕪湖縣令,又因為徐盛討伐臨城南阿一帶的山賊有功,加徐盛為中郎將,督校兵。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須口,因天氣原因,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只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只得退走。
夷陵之戰時,徐盛攻取了劉備的多處營寨,立下功績。
魏將曹休出兵洞口,徐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敵,遭遇大風,吳軍傷亡慘重,徐盛聚集殘兵,與曹休隔江對峙。曹休命令將士乘船攻擊徐盛,徐盛以少御多,魏軍無法取勝,雙方只得各自退兵。之後徐盛被加為安東將軍,封蕪湖侯。
黃武三年,曹丕率軍南征,徐盛在建業設下假樓,江中準備浮船,曹丕心中驚疑,於是引軍退卻。
戰績總結:徐盛抗擊黃祖以少勝多;夷陵之戰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此,徐盛綜合排名第五。
第四名——蕩寇將軍程普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
程普最早跟隨孫堅一起參加了討伐黃巾軍的戰鬥,後來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程普在陽人之戰中大敗董卓。孫堅死後,程普跟隨孫策破廬江,攻橫江、當利、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程普因戰功被新增兵員二千、戰馬五十匹。又進而攻破烏程、石木、波門、陵傳、餘亢,程普立的戰功最多。
後,程普擔任吳郡都尉,治所設在錢塘。後又轉任丹楊都尉,據守石城,又進討宣城、涇縣、安吳、陵陽、春谷等處賊寇,所到之處皆滅賊。
在攻打祖郎時,孫策被祖郎軍圍困,程普與一名騎兵一起,驅馬疾呼猛突、長矛開路,孫策得以隨之衝出重圍,程普因此被任命為蕩寇中郎將,兼任零陵太守。之後,程普又隨孫策參與了伐劉勳、擊黃祖之戰。
建安五年,孫策逝世,叛亂四起,程普轉戰三郡之地,平定討伐造反勢力。後,程普平定樂安、在烏林打敗曹操、在南郡擊走曹仁。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程普代領南郡太守。孫權分荊州與劉備後,程普復還領江夏,遷蕩寇將軍。
戰績總結:程普伐黃巾、討董卓,攻城野戰,數有戰功。隨孫策平定江東、為孫權擊敗曹仁,功勳卓著,因此排名第四。
第三名——偏將軍黃蓋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初平元年,孫堅舉義兵,黃蓋由此加入了孫堅的隊伍。孫堅南向擊敗山中草寇,北往擊敗董卓,於是任命黃蓋為別部司馬。
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
赤壁之戰後,武陵發生蠻族叛亂,進攻城邑,黃蓋被調駐為太守,當時郡中只有五百人,黃蓋運用戰術,大開城門引蠻兵入城,入了一半時,立即發動攻擊,斬殺數百人,並收復所失的城邑。不久,長沙郡的益陽縣也受到山賊的侵犯,黃蓋再次平定,孫權便升他為偏將軍。
戰績總結: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跟隨孫堅南征北戰,孫權繼位後,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因此排名第三。
第二名——陵陽侯周泰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周泰與同郡蔣欽在孫策投奔袁術時加入孫策的隊伍,跟隨孫策左右渡江與劉繇交戰,所向皆破,數有戰功。次年,周泰隨孫策先後擊破嚴白虎、王朗等人,周泰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因周泰戰力高昂,孫權向孫策討要周泰,周泰由此成為了孫權的保鏢。
建安二年,在袁術的忽悠下,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七縣山賊頭目祖郎派兵作亂,當時,周泰與孫權正好住在宣城,只有不到千人。數千山賊蜂擁而至,孫權未來得及逃脫便被山賊追上,兵器已經砍到了馬鞍上。周泰奮起抵抗,激昂作戰,用自己的身體來保護孫權。受周泰的影響,附近計程車兵們與周泰一起慷慨應戰,奮力將山賊殺退,周泰身上受傷十二處,很久才康復。孫策對其非常讚賞,任命周泰為春谷長。
建安四年,周泰隨從孫策襲擊宛城,後又於江夏大破黃祖,周泰一直隨孫策打到豫章。
建安八年,周泰隨孫權西討黃祖,立下戰功,但未能攻破城池,而又有山賊作亂,不得已而退兵。
建安十三年,周泰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於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
建安十二年,孫權又徵黃祖,周泰隨從征討,數有戰功,虜其人民而還。
建安十三年,再徵黃祖,黃祖為馮則所殺。同年,曹操揮軍南下,想一舉平定江東,孫權和劉備聯手抗曹,同時派遣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曹操軍作戰,周泰隨周瑜、程普與曹操於赤壁大戰,將其擊退。
建安十四年,周泰隨周瑜進討南郡,曹仁敗走。荊州平定後,周泰率軍屯於岑。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軍進攻濡須,周泰率軍前往抵擋,曹操退軍後,孫權拜周泰為平虜
將軍,留督濡須。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襲殺關羽,拜周泰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戰績總結:周泰是東吳陣營中戰鬥作風最為悍勇的猛將,先隨孫策四處征戰、護衛孫權不受山賊所傷,後有多有建樹,羅貫中評價其三番救主出重圍,忠勇如公世所稀。遍體瘡痍猶痛飲,血痕殘酒滿征衣。因此排名第二。
第一名——昭毅武惠遺愛靈顯王、錦帆賊甘寧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未受重用。甘寧在黃祖手下時,時逢孫權擊敗黃祖,甘寧斷後,一箭射殺了東吳虎將凌操,扭轉了局勢,黃祖性命得以保全。不過,就算如此,黃祖依然不肯重用甘寧。
於是,甘寧轉投孫權。
赤壁之戰,甘寧跟隨周瑜在烏林大破曹操。南郡攻打曹仁,他率兵從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迫使曹仁北撤,並以數百軍士守城,在曹仁五千大軍的圍攻中一直堅守到援兵到來。曹操率大軍攻打濡須口,甘寧率精銳一百多人晚上裹甲銜枚,潛至曹操營下,拔掉鹿角,衝入曹營,斬得數十級還。攻皖城時,甘寧手持練索,身先土卒,攀緣上城,最終攻下皖城。此外,彝陵之戰,擊退曹洪,合淝之戰擊退樂進,這些皆是有名戰將。
戰績總結:甘寧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因此,甘寧排名第一。
回覆列表
東吳十二虎臣武將,即《三國志》中的江表虎臣,正史《三國志》將此十二人列為一傳,他們的順序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這十二位武將為東吳基業的建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立下了絕世的功勳。他們是東吳永遠的功臣,不管東吳存在還是不存在了,提起東吳人們都會想起這十二位江表虎臣。
蕩寇將軍程普:今河北省豐潤東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位君主,他在東吳武將中年歲最長,被尊稱為“程公”。他早期跟隨孫堅孫策到處征戰,後又輔佐孫權,可以說資格也是最老了。
黃蓋:做過偏將軍、武陵太守,今湖南永州人,歷任孫堅、孫策、孫權三位君主,赤壁之戰中“苦肉計”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用火攻曹操大營,使曹操損兵折將不可勝數。是赤壁之戰的功臣。
石城侯韓當:今河北遷安人,善騎射,臂力過人,深受孫堅賞識。吳建國功臣。
右護軍蔣欽:今安徽壽縣人,其人信守諾,早年跟隨孫策,東吳建國功臣。
陵陽侯周泰:今安徽鳳台人,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面板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早期他和蔣欽同時加入孫策軍,後孫權愛其為人,請求孫策讓他跟隨自己。
偏將軍陳武:今安徽宿松人,歷經孫策、孫權二位君主,他宅心仁厚樂善好施,受到東吳上至孫權下至老百姓的一致敬愛。東吳建國功臣。
偏將軍董襲:今浙江餘姚人,東吳功臣。
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今重慶忠縣人,早期投劉表、黃祖,都不被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歸附東吳,從此被孫權重用。智勇雙全,戰功赫赫。
偏將軍淩統:今浙江餘杭人,東吳功臣。
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徐盛:今山東莒縣人,魏文帝曹丕伐吳時,徐盛以疑城之計退去魏軍。東吳功臣。
溧陽侯潘璋:今山東冠縣人,關羽敗走麥城後,他部下的馬忠生擒關羽及其子關平等人。東吳功臣。
安豐侯丁奉:河南固始人,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侵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東吳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