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脫產的新生代農民
-
2 # 小霞230474521
個人認為 孩子是自己帶 畢竟爺爺奶奶隔輩親 方方面面都溺愛著 當然根據實際情況 實力不允許 就給老人帶 最好兩全其美
-
3 # 76小孩兒
嬰幼兒時奶奶帶最好,老人的疼愛不次於母親,當四五歲該接受教育時,一定去幼兒園或者正規教育的地方。奶奶即使是老師也最好離開家去幼兒園,奶奶老了有耐性更疼愛孩子,慣著不捨得批評,等大了就好了,這種親情容易當耽孩子,對事情的正確認識,如,孩不小心摔倒了,奶奶為哄孩子開心,打地板,打桌子……讓孩子認為自己沒錯。其實應該告訴他為什麼摔了?下次注意。我的孩子有人幫我看,但我就是沒讓他們離開過我身邊,我體會餵養孩子老人肯定做到完美,管教孩子就難說了,他們認為百依百順就是對孩子好。從教育出發放我身邊最放心,從生活,語言,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一生。有不對的地方隨時引導說教,讓他目睹父母上班辛苦,回家操勞懂得心疼父母,從小就會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好壞我都表揚鼓勵他們勤勞,懂得孝心爸爸媽媽,我們對老輩子人的恭敬也讓他們悟出什麼是尊老愛幼。(長輩之間有不同看法從不當孩子面說)整個人生大道理不是說出來的。他習慣父母的一切,必然言聽計從好管教,孩子在別人身邊長大,再回你身邊就格格不入了。不服你的說詞。
-
4 # 佛爺結福
一個孩子從媽媽的肚子裡就在接受父母的胎教,從呱呱墜地也是首先聞到了母親的體香,從茶水不進到用乳汁輔育再到輔食主餐,時時刻刻都在操作父母的心,一天一天的過,日曆一篇的翻,每天都有變化,每天孩子都會給父母一個驚喜,也會從孩子身上收穫很多快樂,當然成長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有煩惱,有憂愁,還有無賴,擔驚受怕,忙裡忙外,細緻如微的看護,都在消化父母的心血,磨鍊父母的意志。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長大,體驗育兒的過程,增添育兒的知識,懂得了為人父母的不易,也更懂得自己父母帶自己的艱辛和培養自己所花的心血,這一切就是前傳後教的真實體現,都是人類繁衍後代必須面對的體驗課程。
現實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揹著沉重的負擔在艱難的前行,他們上有老下又添
小,負擔是很重的,很多家庭,為了緩解各種對生活造成的壓力,將老人也利用起來看孩子,這種辦法其實好處很多,共同教育孩子,年輕人專注工作和事業,每天都有時間和孩子相處的機會,家中老人帶孩子兼做家務,共同對孩子的撫養監護都在盡力,這樣孩子會更幸福,隔代教育的代溝也會輕鬆解決,讓老人跟上了時代,讓年輕人也減少了家務繁瑣的勞累,也給一家三代溝通和磨合的機會,年輕人既不牽掛老人安危,也不擔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出問題。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單論孩子父母帶好,還是爺爺奶奶帶好,當然是父母帶好,因為自已帶孩子會學會很多東西,也不會出現隔代教育的化解,還不會出現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窘境,夫妻有自己的小天地,又是一種不同的感覺,生活自由也不會出現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包容和遷就。
爺爺奶奶帶孩子,如果沒有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心靈也是一種傷害,父母沒有帶孩子,以後和孩子很難溝通,親情會淡化,將來會讓孩子埋怨,孩子也會在爺爺奶奶舊時的育兒方式中長大,如果是在農村更會與時代嬌子產生很大的差距,不論是學習和成長都輸在了起跑線,所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無暇顧及是不明智的。
綜上所述各有利弊,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都不是一個經營模式,不可能有統一的定論,只有自己對家庭最瞭解,權衡一個最好的辦法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需要時時監護的就是頭幾年,時間過得很快,任何事情都不會十全十美,就看你用甚麼心態來看問題。有的母親認為,為了工作沒有和孩子更多的在一起感覺很遺憾,有的爺爺奶奶認為自己的該有的生活卻因為寶貝孫子,失去了自由,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有的父母沒法把孩子留在身邊培養而終身遺憾,而帶孩子的母親幾年下來與時代脫了鉤也是一種損失,所以好處壞處都存在,熊掌和燕窩不能同時兼得,一個人一雙手,就只能辦好一件事,如果好處都讓一個人得了,這世界就失去了公平公理和平衡。
回覆列表
當然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好啦。
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那只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如果條件稍有允許,誰願意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