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生

    美國提出的武庫艦概念,根源是海軍技術20世紀8、90年代海軍技術和海軍武器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戰斧”巡航導彈,這種導彈的常規戰鬥部型射程在80年代就達到了1200公里,已經超過了艦載重型攻擊機的作戰半徑。核戰鬥部型射程更是達到2500公里。現在最新的“戰斧”block4射程增加到1600公里。

      海灣戰爭中,美國首輪幾百枚戰斧齊射,雖然接下來的第二第三輪用了有人駕駛的飛機進行轟炸,但這是因為美國海軍攜帶的戰斧打光了……所以海灣戰爭結束後,一批美國技術軍官和學者就開始考慮建造一種只搭載“戰斧”導彈、大量搭載“戰斧”導彈的大型水面艦,也就是武庫艦。

      這個概念提出來之後,當時的美國海軍部長布林達上將特別讚賞,之後多次在國會和總統面前推薦武庫艦這種“革命性”的方案。

    根據初步設想,武庫艦至少長244米,空船排水量在12000噸以上,有的方案達到3萬噸以上,滿載排水量4萬噸,有500個導彈垂直髮射單元。除了導彈垂直髮射之外,這艘艦就沒有什麼其他大的武器系統了,有個直升機平臺,可起降直升機,雷達系統也是一些簡單的搜尋和導航雷達,但是有完善的通訊系統資料鏈。後來美國海軍開始研製155毫米大口徑火炮系統之後,設計師又給它加上了155毫米艦炮。

    總之武庫艦的主要武器就是500個坑,其他裝置一律從簡。因此,這船最大的特點是便宜,其次是操縱人員極少。由於採用半潛船結構,作戰時,艦體露出水面的高度僅1.5米,可以儘量減少對雷達波的反射,因此它的隱身效能也非常好。

    武庫艦將編入航母戰鬥群,並由它提供空中掩護和作戰資訊。該艦隻需20名艦員,但可能需要補給艦隨行,以便及時為垂直髮射系統重新裝彈。在裝備的各型導彈中,以“戰斧”式巡航導彈為主。武庫艦可在幾分鐘內將500枚導彈發射出去,“雨點般”落在敵方的坦克。先頭部隊和其他目標頭上,火力強勁程度非同一般。如果這種武庫存艦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將分擔航空母艦的部分作戰功能。

    武庫艦的概念一提出,美國海軍內部就炸鍋了,分成兩派熱烈開撕。支持者認為未來海戰和海軍對陸攻擊是巡航導彈的天下,武庫艦是又省錢又強大的一種東西。反對者的理由則認為武庫艦是個瞎子,以及導彈打出去無法回收但攻擊機飛出去之後可以撤回來。

    但由於有海灣戰爭的實踐證明,因此武庫艦的支持者非常囂張。反對者的理由則有些站不住腳。首先攻擊機飛出去之後撤回來這純屬瞎胡鬧,這是很少的極端情況。美國海軍麼,導彈打出去了就算打錯了又怎麼的。

    其次武庫艦的確是個瞎子,這沒錯,但武庫艦概念的提出者也認為它不是取代航母,只是“替航母分擔一部分任務”,在未來的設想中不會單獨作戰。武庫艦需要航空母艦、遠端飛機、衛星等等觀測偵察裝置來為導彈尋找目標,然後將目標資料透過資料鏈傳遞給武庫艦再發射。

    但是,武庫艦如果真正建造,美國就不需要大型航空母艦了,或者航空母艦的數量咬減少。比如不再建造10萬噸的超級航母,只建造5~6萬噸的中型航母,只要裝載戰鬥機提供防空保護就行,艦載攻擊機這種東西就不用了,其次就是能起飛預警機給武庫艦尋找目標,這些功能5~6萬噸的中型航母就足夠了。一艘5~6萬噸的中型航母帶4艘武庫艦,打擊威力比一個3航母特大戰鬥群還強。

    這樣會帶來什麼問題?會嚴重削減海軍訂購艦船的總金額!

    武庫艦那麼便宜,武庫艦服役後,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也可以削減,當時美國有15艘8~10萬噸的航空母艦,以後會變成只需要8艘5~6萬噸的航空母艦,宙斯盾驅逐艦和巡洋艦可能也要裁,這讓造船的造武器的公司還怎麼賺錢?

    所以美國的軍工集團不幹了。支援武庫艦的一派,核心人物就是當時的海軍部長布林達,所以矛頭就指向了布林達。突然,美國《新聞週刊》的軍事編輯發現布林達胸前戴了兩個V字勳章,這好像有問題。於是馬上查到了美國軍方的頒獎檔案,發現布林達這兩枚勳章,一枚是獎勵他1973年營救被擊落飛行員的軍事行動,這沒什麼問題。另一枚則是1965年,越戰初期參與炮擊越南的戰鬥而授勳。

    V字勳章是獎勵給直接參加戰鬥的人員的。《新聞週刊》馬上開始炒作:布林達參與炮擊越南軍隊是“遠遠的開火”,沒和敵人面對面開撕,所以不算直接投入戰鬥!

    《新聞週刊》開了頭炮之後,當時網際網路還沒那麼熱鬧,但是一大堆美國媒體一齊開始炒作,連他當兵是篡改出生日期(他17歲就當兵)都被翻了出來。布林達感覺壓力山大。1996年5月16日,布林達上午接到五角大樓新聞部主任的通知,說下午有兩個記者約了採訪,你必須見一下。布林達感覺沒法和記者談笑風生,吃了午飯後就在辦公室裡舉槍自殺了。

    其實按照正常劇本,只要布林達表示“我認輸,我辭職”,新聞媒體馬上就會放過他。不過這老哥性子太烈,選擇了自殺的道路。

    但自殺也好,辭職也好,只要他這個武庫艦的最大支持者不在海軍部長的位置上,武庫艦就會被反對派弄掉了。

  • 2 # 問道書山

    所謂武庫艦與航母與太空梭與宇宙飛船之間的關係很相似,就是載具可不可以重複利用而已,航母的戰機可以重複起飛發射彈藥,同時任務彈性高,但建造維護費用高。武庫艦導彈則一次性使用,任務彈性不如航母,但建造費用低,最重要的是日常維護費用大大低於航母,起碼差一個數量級。

    個人觀點是,武庫艦難產不在於技術或費用高,關鍵是它的使用費用相對於航母來說太低,損害了美國軍工聯合體的利益,所以它不能出現。

  • 3 # 兵器世界

    美國的武庫艦計劃並未付諸實施,但在一個特定時期內武庫艦確實風靡天下,至少美海軍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取代航母,依靠500枚導彈的巨大破壞力洗地,摧毀一切看不順眼的目標。但這個專案上馬沒多久就陷入僵局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錢,在10幾艘航母吞噬海量軍費的同時,再搞一種滿載500枚導彈的新艦種明顯不合適,就算武庫艦本身能做的很廉價,它搭載的導彈也是一筆天文數字才能買到的。

    (擁有半潛船特徵的武庫艦,半潛是為了增加隱蔽性,間接說明它的自衛能力不咋地)

    對於海軍而言,沒錢真是個大問題,隨便一艘軍艦的造價都在幾個億美元以上,以至於很多軍艦在和平時期是不配備彈藥或者簡配彈藥的,比如日本自衛隊最新建造的朝日級、秋月級、薩摩級驅逐艦,在武器系統上都進行了簡化,秋月級驅逐艦有將近7000噸的排水量,卻只配備了32枚導彈,4聯裝的反艦導彈也只填裝3枚。當然了,日本給驅逐艦預留出升級空間,方便在戰時迅速強化驅逐艦的武裝。

    不僅日本自衛隊要靠簡配來省錢,美國海軍亦是如此,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雖說有96個垂髮單元,但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填滿的!因此,建造一種載著500枚導彈到處跑的軍艦並不實惠。再退一萬步講,武庫艦真的需要單獨花心思建造成半潛船嗎?一般的集裝箱貨輪都有幾十萬噸,卸掉集裝箱、裝上導彈垂直髮射裝置不就是武庫艦了嗎?

    (好事者製作了擁有832個垂髮單元的武庫艦模型,樣子與普通郵輪一樣)

    而且,早在冷戰時代軍艦就已經向著多用途的方向進化了,比如說阿利伯克級擁有96個垂髮單元,可填裝防空、反潛、反艦等多種導彈,亦可執行多種作戰任務,和平時期還能依靠127mm艦炮搞搞演習、反反海盜,真正做到了一艦多用,讓軍費花的更有意義,這樣的多工通用戰艦才是未來主流,武庫艦從一開始就不入流。

    此外,美劇內部也有很大阻力,就像航母剛誕生的時候受到戰列艦仰慕者的瘋狂抵制一樣,那些堅決擁護航母的人對武庫艦都不感冒,他們寧願讓航母來承擔打擊任務,畢竟艦載機的突防能力、打擊半徑和任務彈性都在導彈之上(上世紀80年代的導彈水平),如果大量建造武庫艦幾乎等於是復活了戰列艦,這是航母擁護者堅決不能接受的。

    武庫艦搭載的反艦、防空、反潛導彈,只是用來強化驅逐艦、巡洋艦等水面戰艦的火力持續性,卻未必能提高這些戰艦的打擊能力,因為隨著防空技術的進步導彈已經很難穿透防禦網了,就算能穿透對手的防禦網,導彈的射程和命中精度也不足以滿足需要,也就是說艦隊一口氣發射500枚導彈和發射5枚導彈的效果差別不大,花這個錢真不如去研發更好的艦載機,艦載機依靠空中加油可以大幅延長打擊半徑,它發射的導彈也能更好的命中目標。

    提高艦隊的火力持續性確實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就提高艦隊防空作戰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的驅逐艦越造越大、垂直髮射單元越來越多的原因。但是防空能力除了與導彈數量掛鉤之外,還與艦隊的機動能力、預警半徑有關,不難想象,艦隊帶著一艘載著500枚導彈的小弟機動性肯定會大打折扣,在緊張的作戰中驅逐艦、巡洋艦(負責指導)能否與武庫艦(負責發射導彈)有效協同也值得懷疑。

    就算有一天艦隊需要武庫艦來提高自身的彈藥基數,帶一艘貨輪滿載集裝箱垂髮系統就可以了,實在沒有必要花心思搞武庫艦。

    (“財富”號半潛船能載動排水量近萬噸的阿利伯克驅逐艦,用它改裝成武庫艦難道不香嗎?)

  • 4 # 小月兒0

    這麼多大神,該說的都說了,我說點別的吧,武庫艦是沒了,但是美軍也找到廉價的武庫艦了,那就是用14艘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中的4艘進行改裝,給其中22個發射管安裝上導彈的套件,每個發射管能裝7枚戰斧導彈,一共154枚,另外兩個三叉戟導彈發射管則被替換成一個被稱為高階海豹突擊隊員輸送系統(ASDS)的袖珍潛艇以及一個配備有員運載工具的船塢掩體。每艘改裝後的共可裝載66名海豹突擊隊員或者特種作戰人員,而袖珍潛艇可以一次運送9名海豹小隊的突擊隊員,執行偵察、滲透、偷襲、解救人質等行動。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當代聲納所能偵測的。

  • 5 # 雨軒有話說

    導彈越來越精準,威力越來越大,突防能力越來越強,但同時成本越來越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總是伴隨著利益,賠本買賣誰都不願幹,武器艦一旦被擊沉損失也很大。

  • 6 # 隨風來雨

    武庫艦是好東西,但必須是戰爭時期,就像普通火炮和火箭炮一樣,普通火炮費用低,可以敞開玩,威懾、打擊效果可控,絕對比火箭炮好使。

  • 7 # 安拉的旨意123

    武庫艦載彈多,屬於高價值目標,要跟上艦隊速度製造成本也不低,防禦不如驅逐艦,離開艦隊無法獨自生存,體積大易受打擊。功能靈活性不足。

  • 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武庫艦從來就沒有真正上馬,也沒有“風靡”,何來“下馬”一說?

    所謂“武庫艦”,是美國根據自身海上作戰需要,提出的一種新型艦種概念。這種艦船擁有龐大的艦上發射單元,可以透過極高數量的導彈實施對目標的精確打擊,從而替代一部分航母艦載機的任務,又擁有彷彿二戰戰列艦的飽和攻擊能力,相當強力。

    美軍在克林頓時期初步批准了“武庫艦”的開發專案,稱為“Surface Combatant of the 21th Century,SC-21”(21世紀戰艦計劃),屬於當世美國政府的“海軍最優先發展專案”。

    按照SC21的設想,這艘武庫艦將擁有誇張的500個導彈垂直髮射單元,發射器將直接使用現成的MK-41或開發更新的型號,可以發射從“戰斧”巡航導彈到“魚叉”反艦導彈再到“標準”系列防空導彈等多種武器,能多執行緒的同時執行多種打擊任務,甚至可以透過資料鏈將導彈“共享”出去,由艦隊其它艦隻負責指令打擊,完成從對地打擊、艦隊防空、戰鬥反艦等各種任務,極大的強化艦隊的火力強度。

    當年甚至有人提出建議,讓“武庫艦”擔當唯一的武器平臺,從而削減其它驅逐艦上的火力單元,以增加電子系統能力和生存力,“武庫艦”只負責“射”,而“往哪射”則讓連結的編隊內的驅逐艦負責。

    而且美華人希望把“武庫艦”造的擁有類似潛艇那樣的“隱身能力”,它將擁有核潛艇類似的雙殼體船身,上層建築被極度簡化,開戰時可以半潛入水,水線以上只留下1.5米的艦體,讓人極難發現。而且它的操作人員極少,採用自動化控制和資料模組化介面的“武庫艦”只需要20-50個艦員。

    這麼聽起來“武庫艦”強大無比,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之必備良器,但它為啥被淘汰了呢?

    說到底,武庫艦儘管吹噓的很誘人,但它實際上只是個美軍削減軍費的“腦洞作品”罷了,在全球佈局的航母戰鬥群如吞金巨獸一樣的燒錢能力下,美軍期望謀求一種“又能執行深度打擊,又比航母便宜,還能省略點次級艦船”的作戰單位,這樣才誕生了“武庫艦”的構想,它實際上是美軍對“航母作戰模式”的試探性思考。

    結果,美國的這次“思考”雖然已經進行到總統令和“SC-21”的計劃,但最終他們還是停止了武庫艦的發展,原因其實很簡單——武庫艦很可能是個比現有航母還誇張的“燒錢童子”,而他們的初衷是——超級省錢。

    按照美華人的構想,一艘武庫艦將搭載500個發射單元,這彈藥費就已經頂上一支大艦隊了,真要來個幾百發浪射...這種打法國會的大爺們打死也不會同意,海軍好歹還是親兒子二等人,要知道三等陸軍四等馬潤們拿M16打個全自動都被嫌浪費彈藥。

    導彈的開支絕對是相當大的數目,不僅僅是這些導彈的製造費用,他們的維護費也相當驚人。像美軍的戰斧巡航導彈都是按照批次下達採購令,再按年份依次交貨的,儲存的太多豈不是令美軍更燒錢?萬一打完了,又像伊拉克戰爭那樣來個加急訂貨?這些問題相當頭痛。

    再者,“武庫艦”的實際指標實在是寫得過於“夢幻”,滿載4萬噸的半潛船,加頂部建築入水僅露出1.5米,再加上海洋上浪情況,這種設計已經需要考慮潛艇的密封設計了,從雙殼體到壓水倉與潛艇已經沒多大區別,複雜程度卻遠超過各種軍艦,僅噸位就已經有小型航母的級別,就這份報告還敢在國會的桌子上提“廉價”?可靠性都不敢保證吧!

    能造出來嗎?武庫艦概念被提出來時美軍自己都在疑慮這個問題。現有的SC-21取材自80年代冷戰時期的一些零星計劃,美軍當時就提出了透過甲板佈滿發射單元的巨型導彈軍艦,對蘇聯發動飽和式導彈攻擊的計劃,這被認為是美軍“武庫艦”思想的前身。

    如果蘇聯不解體,冷戰從90年代初繼續進行下去的話,沒準真的會誕生這些掛載滿BGM-109A型“戰斧核導彈”的軍艦,80年代中期美軍為海軍部署了400枚這種導彈,而武庫艦一艘就能吃掉全部。

    冷戰後,到克林頓時代,美國才因為“縮減財政”問題,重新拿出了新一代“武庫艦”計劃,即SC-21。然而與冷戰時的“衝動式飽和攻擊軍艦”相比,SC-21畢竟是個經濟化解決方案,美軍不可能將之搞得太科幻,但又不能接受其“低端”。

    到DDX計劃時,所謂的“武庫艦”實際已經被降級為“驅逐艦”了,它與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比起來更不靠譜,那麼有什麼理由將這種驅逐艦造個20多艘呢?後來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的試驗也驗證了SC-21專案的問題重重。

    所以,SC-21最後煙消雲散,美軍繼續堅持了“以航母為中心優勢的艦隊計劃”,並且大力將之強化了下去。SC-21的技術積累後來雖然影響出了DD-21,繼而影響出DDG-1000、瀕海戰鬥艦、模組化艦隻等新產物,但我們也看到了,它們的表現實在是爛得摳腳,幸虧美軍沒真的下血本搗鼓出“武庫艦”。

    “弄艘大船然後塞滿導彈就是武庫艦嗎?”美華人在這種疑惑中走了很多年,而其它國家的海軍也愣是默默的看著,沒一個敢試吃這隻螃蟹。

  • 9 # 狼煙火燎

    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帶領的盟軍利用自己空中火力優勢,在短短42天就將不可一世的薩達姆百萬鋼鐵雄獅摧枯拉朽般擊碎,其中戰斧巡航導彈可謂大顯神威,在第一波精確打擊中幾乎將伊拉克防空指揮中心、通訊系統全部打掉,讓伊拉克一下子從一個整體變成了一盤散沙,為盟軍第二梯隊空中打擊消除隱患!但問題隨之而來,攜帶戰斧的驅逐艦也是航母的防空主力,為了保證航母安全,驅逐艦必須優先攜帶大量遠、中、近程防空導彈,其餘留給對地攻擊的戰斧彈坑就不多了,第一波打完就基本打光了戰斧,後續就沒有了。

    為此美國開始設想一種滿載攻擊導彈的“火力艦”計劃,並將這種設想艦種命名為“武庫艦”,他的樣式就像半潛船,除了武器和基本通訊要求外,其他一律從簡,自身可以攜帶各種反艦、對陸、防空導彈等500枚,利用其他平臺的雷達作為火力引導。由於採用半潛船模式和隱身設計,其露出水面部分僅僅1.5m,隱身能力非常強大,如此強大的火力很快成為各大媒體炒作和吹噓的焦點!

    武庫艦其實就是一個概念武器,美國也最擅長炒作概念武器的國家。武庫艦就是典型的暴力武器,作戰目的就是以強大的火力對地面作戰實施火力支援,還可裝載反艦導彈,也可作為防空和反導的武器平臺,能攜帶500枚左右的導彈,是美軍徹徹底底的一艘浮動“導彈武器庫”。

    不過這樣的武器庫並不具備單獨作戰能力,必須由其他平臺指揮引導,這就是一大軟肋,我們演習的時候就強調複雜電磁環境下作戰,未來戰場電磁干擾更為複雜,武器庫概念的武器很可能被針對性的干擾後失去戰略價值因此美國在提出這個概念後並沒有執行,而是根據這個概念改造了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將以前發射戰略核導彈的發射筒改造成一次可裝填7枚戰斧的發射單元,22個發射筒能一次攜帶154枚戰斧導彈,雖然火力上還差武庫艦一大截,但隱蔽性非常強,這4艘深海幽靈的突襲能力比之武庫艦也強大更多!!

    還有俄羅斯目前裝備的洛夫級巡洋艦,這也是一艘不折不扣的武庫艦,專門用來對付美國航母的,不過現在航母的作戰半徑已經大幅提升,艦載機1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已經讓這艘反航母武器很難在發揮威脅了,不過要對付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還是綽綽有餘的!

  • 10 # 梓蕤

    武庫艦僅停留在設計概念,未達到具體的建造目標。而該艦的艦型前無古人,有很多缺陷因為其專案負責人美軍海軍作戰部長布林達的自殺而沒能論證解決而戛然而止。

    武庫艦又稱為火力艦,其設計理念是充當類似航母的海上密集火力的平臺,計劃其安裝的垂直髮射系統不少於500個發射架用以發射導彈。其裝備的導彈多為巡航導彈,可以用宙斯盾系統的實行遠方控制,也可以被空中預警管制機在空中控制。

    在最初的設想中,該艦的體型約250米至270米長,寬約30米,排水量在1.19萬噸到2萬噸之間,航速約25節,船身有雙層艦殼與強化裝甲,除了艦橋外的甲板搭載500枚以上的各式導彈垂直髮射裝置外,還有5英寸炮和多聯裝火箭炮。

    此外也對其設計了類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那樣上層結構小,對雷達波的反射小,匿蹤性高的低可探測性的船身。船上搭載了全自動消防與管制系統,使操縱人員數大幅減少,估計在20-50名內。

    武庫艦的理論性即使可行,但是還是有許多可靠性和不穩定性的問題遭到美國海軍內部的質疑。武庫艦載滿了導彈武器,形同一個巨型火藥庫,若遭到敵方攻擊,周圍僚艦的安危令人擔憂,如果沒有僚艦護航其就是海上的一個靶子。武庫艦雖然也有對空對艦的戰鬥能力,但必須依賴其他僚艦和飛機的搜尋探測,搜尋目標的依賴性高,單艦反潛,防空能力遠不如航母。若資料鏈系統發生故障,裝載的導彈就等於廢了,其他僚艦即使完好,其攻擊能力也銳減。從而可以看出儘管在建造費和維護費上可以節省開支,但是其可靠性上不具備替代航母的實戰功能,最多隻能算火力強大的偏科驅逐艦。

    從投射能力看,武庫艦500發以上的導彈火力比一般的水面艦大,但遠不能以艦載機進行反覆攻擊的航母。再從成本上看,武庫艦攻擊使用的戰斧導彈最便宜也要70萬美元一枚,而艦載機使用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約2.1萬美元一枚,武庫艦和航母艦載機在投射的彈藥上沒有成本優勢。

    從射程看,艦載機能借由空中加油以增加航程,到達3000公里外的內陸目標,但是戰斧導彈射程撐死就2500公里,無法攻擊到內陸。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且經濟發達的城市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所以這不是很大的缺陷,但是如果敵方在戰時,像二戰時期的蘇聯將人口和工廠裝置遷往更內陸的地區,武庫艦就沒辦法攻擊這些目標。而導彈的運輸在海上補給困難,如果沒有重型的起重機在海上進行起吊補給,就會造成效率低,難度大,很難保持持續火力。

    武庫艦的最初的設計理念是來源於1988年發行的美國海軍協會雜誌出版的論文。真正開始被美國海軍重視是在1995年之後,當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布林達為了取代航母的打擊能力而提議建造武庫艦。1995年之後該計劃快速推進,預計將建造5艘。結果布林達在出席某次活動時,不知道是為了給自己添光還是不小心,在海軍軍服上佩戴了一枚紫心勳章。有兩名好事的記者就留意到布林達沒參加過可以獲得紫心勳章的戰役,正想要採訪布林達當天,其在辦公室自殺身亡。

    人言可畏讓美國失去了一位海軍四星上將,在1996年5月16日布林達自殺後,這項專案就失去了主心骨牽頭補漏武庫艦的缺陷,最後在1997年10月,因經費不足的原因而徹底被放棄了。而武庫艦的某些理論在朱姆沃爾特上被實現,最後也是涼涼。

  • 11 # 九品侍衛

    美國對於武庫艦的下馬,其實無外乎兩點。一點就是美國與前蘇聯的作戰體系不一樣,二是軍工複合體背後的陰謀。

    首先就是作戰體系的不同,眼下能夠稱之為武庫艦的,基本上只有俄羅斯的核動力巡洋艦,但由於俄羅斯缺乏突破敵海上封鎖的能力,還有對海對空的控制能力不足,所以俄羅斯只好建造這種武庫艦,企圖想利用自己的防護自持力來拖住敵艦隊,好讓敵人疲於應付,而在這時自家的潛艇部隊突破封鎖去摧毀敵人的國家與城市。

    但相比俄羅斯,美國卻擁有著完備的海軍作戰體系。想要制空有航母,想要登陸有兩棲攻擊艦,想要導彈有宙斯盾驅逐艦,想要核彈有潛艇,就連指揮都有專門的指揮艦,在這種完備的海軍作戰體系下,武庫艦這種只能搭載導彈,除此之外什麼都幹不了的海上目標平臺,除了被當成靶子之外,還能做什麼?

    另外就是軍工複合體的陰謀,在提出武庫艦的時候,武庫艦的建造所使用的都只不過是目前美國的現成技術,船體用貨輪,對空對艦的搜尋雷達直接搬阿里博克的,就連導彈都只用庫存的戰斧巡航導彈。

    如果這種東西被提上日程,那麼除了船廠能掙點錢,清理一下導彈的庫存之外,軍工複合體們能掙得著錢嗎?在把武庫艦計劃給搞擱淺之後,取而代之的便是DDG1000朱姆沃爾特,而這個朱姆沃爾特的建造計劃,為各大軍工複合體們從國會老爺手中榨出了多少研發經費,其中的油水簡直不言自明。

    雖然計劃之初的武庫艦並沒有建造出來,但武庫艦的思想卻被儲存了下來,在前些年四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便開始升級改裝,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升級便是將以前只能發射戰略核武器的發射管,改造成能夠發射潛射巡航導彈的發射管。改造後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單艘所搭載的潛射巡航導彈便達到了驚人的154枚,這種級別的載彈量又怎能不成為水下武庫艦呢?

  • 12 # 薩沙

    武庫艦的問題是太先進了。

    美國軍迷曾經瘋狂的宣稱,朱姆沃爾特艦領先其他國家100年!這是吹牛逼嗎?我們來看一看。

    朱姆沃爾特號隱形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新一代驅逐艦,使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武庫艦的支持者認為,在未來的戰爭中航母已經過時。別的不說,單單飛機起降的漫長時間和龐大的體積,就是航母的固有弱點。

    而武庫艦則具有更強大的火力,更快的反應,更小的體積,更好的隱身能力。

    它裝備高達80組先進垂直髮射系統,可以攜帶大量導彈,對於海上地面目標做飽和攻擊。

    垂直系統可以攜帶包括巡航導彈、反潛導彈在內幾乎所有導彈,自然也包括防空導彈。

    可以預計,未來的導彈會越來越先進,射程更遠,攻擊效率也高,價格更低廉。。

    採用導彈遠端攻擊,不存在艦載機損失的問題,也很難被敵人發現,武庫艦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導彈以外,武庫艦還有強大的艦炮系統。

    它的主炮為2座155毫米先進火炮系統,可以發射制導炮彈,射程高達185公里,射速高達每分鐘12發!!!

    炮彈精度高達20到50米,可以完成精確對岸支援任務。該炮主要用於地面壓制,相比昂貴的導彈,炮彈的價效比更高。

    所以武庫艦不但可以爭奪制海權,還能夠對岸做壓制攻擊。

    對於兩棲登陸來說,185公里的縱深就足夠了

    朱姆沃爾特號隱形驅逐艦排水量高達1萬5000噸,由於採用隱形設計,雷達發射面僅僅為一艘幾十噸的漁船。同時,驅逐艦採用重甲結構、多層船殼,防禦力遠強於普通驅逐艦。

    相比高大的航母,它隱身能力更強,生存力更高。

    朱姆沃爾特號隱形驅逐艦的動力系統,也是劃時代的。它採用混合動力系統,動力幾乎相當於核動力軍艦。

    採用電力推進時,噪聲很低,只有110分貝,同洛杉磯攻擊核潛艇差不多!這對於反潛意義重大。

    電力系統為後續安裝鐳射武器電磁炮,提供了擴充套件介面。

    朱姆沃爾特號隱形驅逐艦配備很大飛行甲板,不但可以容納2架反潛直升機,甚至可以起降F35戰鬥機或者V-22魚鷹式傾斜旋翼機,至於無人機更是不在話下。

    這樣又大大增加了作戰範圍和作戰模式。

    武庫艦採用了很多劃時代的資訊科技。

    諸如整合艦橋系統,可以獨立完成航路規劃、執行、操作以及通訊等等。整個系統只需要一個軍官就可以操作!

    7000多噸的現代級驅逐艦有官兵300多人,而1多萬噸的該艦僅有150人。

    然而,使用如此多的新技術,帶來3個結果:

    第一,造價過高。

    改建造價高達50億美元,而“布什”號時造價也不過60億美元。

    第二,使用費用過高。

    新一代的導彈造價都非常高昂。普通反艦導彈單價,也超過100萬美元。

    第三,新技術不成熟。

    朱姆沃爾特號已經出現很多故障,這主要是技術不成熟,很多還是實驗性技術。

    所以,朱姆沃爾特號暫時不可能作為主力頂上去,但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過渡。

  • 13 # 軍武小咖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計劃研製一種排水量在1萬噸左右,裝備有500個垂直髮射單元,同時具有對艦打擊、防空反導、對地打擊的能力的高攻擊性艦艇,這類艦艇就是武庫艦。一艘武庫艦就裝備有500個導彈發射單元,相當於四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裝備的垂直髮射單元數量。從理論上來說,武庫艦應該是現代海戰中的大殺器,但是從實戰的角度來分析的話,武庫艦存在的問題非常多,優點遠不如缺點更明顯。

    假如武庫艦的排水量只有1萬噸,那麼武庫艦上的其他裝備就需要大幅度削減,甚至都無法安裝大型雷達。在這種情況下,武庫艦就成為了像航母一樣的戰艦,需要有其他戰艦進行掩護,才能夠發揮作戰能力。如果把武庫艦編制到航母編隊裡面的話,航母編隊中的艦艇數量仍然不能夠削減。武庫艦隻是攻擊能力比較強,防禦能力和探測能力都比較弱,不適合做護衛艦艇。

    而武庫艦裝備500枚導彈,這些導彈的價格成本也非常高,一旦武庫艦被擊沉,所造成的損失也是非常大。武庫艦就像二戰時期的戰列艦一樣,理論上能夠有較強的攻擊能力,但是在實戰中卻地位尷尬。武庫艦在航母編隊裡面無法給航母護航,離開航母編隊又沒有生存能力。美國在研發了一段時間後,便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裝備。

    除了武庫艦不適用之外,美國下馬武庫艦專案還因為美國找到了一種替代武庫艦的好裝備,這種裝備就是核潛艇。美國的核潛艇技術一直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美國的戰術核潛艇已經發展了7代,戰略核潛艇也發展了4代。在技術支撐下,美國將核潛艇改造成了武庫艦。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排水量超過1.8萬噸,在經過改裝後能夠裝備100多枚導彈,相當於一艘水下武庫艦。

    核潛艇相比於水面艦艇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核潛艇的隱身性比較強,能夠出其不意的對敵人發動攻擊。而且核潛艇能夠單獨行動,在平常的時候不需要跟隨編隊航行,這種優勢也決定了美國最終放棄了武庫艦,而是發展了具備武庫艦能力的核潛艇。

  • 14 # 河東三叔

    武庫艦的別稱是火力艦,上世紀末美國製定21世紀戰艦(SC-21)計劃時提出的一種大型水面艦艇方案。未來武庫艦的作戰模式是以強大的火力對地面實施火力支援、對空實施防禦和作為反導武器發射平臺,也就是攜帶大量導彈武器,對陸、海、空都有超強的火力打擊能力,可以視為浮動的海上導彈庫,號稱“21世紀第一艦”。

    研發武庫艦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軍費開支,同時也減少艦載機、戰艦以及相關戰鬥人員在戰鬥中的損失,能用火力解決絕對不搭上人員。設想中的武庫艦長244米,排水量大於11900噸,配備500個導彈垂直髮射裝置。配套包括“戰斧”巡航導彈、“標準”艦對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以及用於戰區導彈防禦和對岸火力支援的新型導彈。

    武庫艦具有火力強勁、隱形效能優異、自動化程度高、價格便宜等優勢,可以在幾分鐘內將500枚導彈發射出去,典型的飽和攻擊能力。艦體為雙殼體結構,上層建築非常小,採用一定隱身設計以減少對雷達波的反射。而全艦僅20人的編制,充分體現了自動化程式,再加上做為導彈發射平臺,沒有太多的其他配置價格相來說來低廉。

    雖然看似好處多多,但是武庫艦同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包括:保障系統繁雜,要實現有效打擊必須有大量配套的偵察手段,如偵察機、無人機、衛星、空中預警機等,缺一不可。而單艦反潛、防空火力基本不具備,出門容易被揍。在特殊海況條件下由於艦身低、艦艇穩定性差等。想法很好,客觀現實註定了該型艦不能成為海軍標配,最後下馬。
  • 15 # 真正鱷魚不哭

    武庫艦桅杆低矮,不能配備大型雷達,無法自主捕捉目標,獨立作戰能力不強,只能起到武器發射平臺作用。

    實際使用中武庫艦需要其他平臺,如衛星、飛機、艦艇,進行制導支援,因為衛星受重訪率限制,艦艇雷達受地球曲率限制,如果沒有預警機支援,武庫艦隻能打擊岸基固定目標。

    而且武庫艦防空反潛能力弱,必須有護航艦艇伴隨,必須組成戰鬥群才能出擊。這樣一個戰鬥群規模並不比航母戰鬥群小多少,但所能執行任務卻要單調得多,尤其無法執行制海任務——沒有預警機就不能跟蹤移動的艦艇目標。

    所以功能單一,且使用限制很多的武庫艦無法成為現實。

    武庫艦整體不合時宜,但不等於理念完全無用。現在廣泛使用的各種艦載垂髮就可以看作武庫艦的影響。另外美國將四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用於執行對陸打擊和特種作戰。以前的三叉戟導彈發射管現在安裝了多個戰斧導彈垂直髮射圓筒(MAC),每個能容納7枚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總數達154枚。可以看作輕量版的武庫艦,能夠執行武庫艦設想的各種任務,而且其隱蔽性強,生存能力遠遠勝之。

  • 16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武庫艦一種選擇是開發一種全新的單用途艦體,它可以裝載500枚導彈,沒有主動感測器,沒有主動防禦,但需要護航。 另一個選擇是建造五艘已經在生產中的多用途艦體,可以選擇安裝大約90枚導彈,主動感測器,主動防空系統,足夠讓小艇停下來的火炮,一架反潛直升機,它也可以被現實地用作護衛。它還有幾枚反艦導彈,每次裝填彈藥,因為美國海軍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它們。這不就是現役的伯克級驅逐艦嗎?

    第三種選擇是一個像LPD-17這樣的現有艦體,放入幾百個VLS單元,放棄一些兩棲能力。如果美國海軍想要一艘專注於陸地攻擊的船,他們可以放棄高階雷達,但保留軌道炮。 聖安東尼奧級的巨大艦體意味著可以安裝更大的彈道導彈防禦雷達,如果主要在海岸線附近閒逛,速度並不太重要。大量的導彈只是利用現有的空間。

    雖然還有一些相當酷炫的概念模型,但沒有哪個國家能造出一艘功能齊全的武庫艦。這是什麼原因?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用(也很可怕)的想法,即使它被證明是一堆垃圾。 一艘武庫艦是一個目標。十艘較小的軍艦更輕,更快,能對付更多的目標,可以覆蓋更多的海陸範圍。 從經濟上來說,從長遠來看,選擇伯克級和伯克級繼任者更有意義。

    伯克級有更強大的雷達陣列來從事彈道導彈防禦、反軌道飛行器和其他類似活動。從經濟上來說,美國現有的新型驅逐艦/巡洋艦比武庫艦更好。並在連續大規模生產中大量節約成本,艦載裝置和武器的通用使得彈道導彈防禦任務比擁有一個專用級別的軍艦要便宜得多。 如果你想要一個專用於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宙斯盾平臺,只要使用宙斯盾上岸。或者在半潛式鑽井平臺上安裝一個宙斯盾。

    如果你讓武庫艦具備多用途功能,甚至具備防空能力,你必須給武庫艦配備驅逐艦/巡洋艦同等或更好的感測器和資料鏈路時,花費已經大大超過了預算。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發射與伯克同款的導彈。 如果你要讓武庫艦具備彈道導彈防禦能力,武庫艦需要安裝更好的雷達或反導導彈,你將把成本嚴重推高到新的水平。 額外的容量將無法使用。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不是導彈群,所涉及的導彈太貴了。再加上四艘已經改裝為巡航導彈潛艇的俄亥俄級,美國不缺少對陸攻擊火力,美國海軍暫時並不需要武庫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8萬以內的SUV哪幾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