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教子有方jzyf

    怎樣管孩子學習才正確,建議你試試這樣的方法。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曲折而又多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出現。與孩子最親密的家長應該適時地關注孩子的學習從中發現問題並排憂解困,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學習得順暢。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參與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真正重視孩子的學習,切實承擔起教育的責任

    提起孩子的學習,總是把“嚴師出高徒”,“孩子有一個好老師算是運氣”等話語掛在嘴邊的家長,實際上只是依賴教師在孩子學習上起作用,卻忽視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學習上所起的作用。而請家教,託付長輩,報輔導班交由他人代管往往很難達到家庭直接管理的效果。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樹立孩子長遠發展的培養觀念,要不拘於成績看學習

      家長要有個清醒的認識:學習只是孩子成長、發展的方式手段,決不是培養孩子的最終目標。小學生的學習內容都是最基礎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強調人格、品德、習慣、是非觀、身體素質、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培養。是為孩子的一生髮展鋪墊堅實基礎的階段。家長還可以有選擇地提供有益的書讓孩子去讀,努力開拓孩子的視野。堅持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未來發展全方位地打基礎。

    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可能速成,只有長期堅持才會有好的效果。只有透過家長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穩定學習情緒、分析得失原因、調整學習方法、設立可行的學習目標、樹立學習的榜樣、幫助孩子體驗成功。進而才能保持孩子源源不斷的學習信心和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為孩子營造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習興趣

      良好的家庭環境指什麼呢?其實“良好”並不是指家庭經濟的富有而是指家長為子女提供的良好的教育環境。據對從1901年開始至今500多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分析研究,這些人之所以獲得科學的桂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非常重要的一條,他們都有良好的家庭環境。令人驚奇的是500多位獲獎者有13名誕生在5個家庭中。其中居里夫人一家就有4名,不但她自己和丈夫獲獎,而且她的女兒和女婿都雙雙獲獎。人們對獲獎者的家庭進行了追蹤研究,發現他們不但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子女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都有富有啟發意義的教子方法,許多獲獎者雖然出生在貧寒的家庭,父母目不識丁,有的甚至從小就失去了雙親,成為孤兒,但是他們從父母那裡學到了不畏艱難,勇於進取的頑強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在物質上是貧窮的,在精神上卻是富有的。他們的家長教子的共同經驗是: 鼓勵孩子從小立志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對孩子提出嚴格要求,讓他們懂得學習必須要刻苦,指導孩子觀察,讓他們多從大自然中學知識,啟發孩子積極思考,多問為什麼,培養孩子的動手實驗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赫茨認為,瞭解孩子對父母究竟有什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透過調查發現孩子們對父母的不滿和要求大同小異,家庭的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並不重視,能否使孩子感到幸福並不取決於家庭的貧富程度,而在於是否能被孩子感到自己是屬於這個小集體並得到長者的最大關懷。孩子們最不滿意的是父母吵架。他還發現,家庭是否溫暖,對孩子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對父母沒有什麼不滿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對父母有著極大不滿,心裡隱藏著很大痛苦的學生好得多。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並做到堅持不懈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大事。從小學一入學開始,家長就應當把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頭等大事,切實加以關注。重點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配合老師加以培養和訓練:

    1.科學安排時間的習慣

    當孩子步入中學,學習科目、難度都會增加,學會安排、規劃時間日顯重要。

    2.預習的習慣

    古語講“學起於疑”,而只有學前預習,找到疑問之處,才能在課堂更積極、主動的學習。

    3.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實驗表明:上課光聽不記,僅掌握當堂內容的30%,一字不落地記也只能掌握50%,而上課時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課下再去整理,則能掌握80%所學內容。

    4.多思、善問的習慣

    “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的聯絡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還應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請教,這樣才能增長知識、提升自我。

    5.敢於發表不同見解的習慣

    6.寫作研討的習慣

    對於複雜或團體性學習任務,需要在團結協作中完成。提示孩子在此過程中善於幫助別人,也善於向別人學習。

    7.階段複習的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知識網路。這樣可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聯絡和區別,有利於知識的整體建構和梳理。

    8.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觀察對孩子學習知識、發展智慧起著重要作用。為此,引導孩子學會調動多種感官,留心周圍的人、事、物、景,變無意為有意。

    9.動手操作的習慣

    初中階段,有些內容已變得複雜,動手操作則顯得更加必要。透過操作,既鍛鍊了手和腦,又能幫助理解,使知識記憶深刻。

    10.學以致用的習慣

    面對知識水平的增高,應培養孩子學習與踐行相結合的學習習慣。做到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在實踐中驗證知識,進而促進學習。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倡導孩子科學用腦併合理的給與使用學習工具

    養成科學用腦的習慣,能讓孩子在輕鬆的狀態下,發揮大腦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家長可先從以下方面進行引導。

    1.不長時用腦

    心理學研究發現,健康兒童連續用腦30分鐘,血糖濃度在120毫克以上時,大腦反應快,記憶力強;連續用腦90分鐘,大腦的功能尚正常;連續用腦120分鐘,血糖降至60毫克,反應遲鈍,思維力較差;連續用腦210分鐘,血糖就會降至50毫克,這時便會頭昏、頭痛,暫時失去工作能力。因此,孩子連續學習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至1小時。

    2.學習時五官並用

    研究發現:學習同一內容,如果只用視覺,可接受20%;如果只用聽覺,可接受15%;如果視聽並用,可接受50%。這說明學習時有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可提高學習效率。

    3.不同內容穿插學習

    孩於在學習時,不同學習內容會在大腦皮層不同區域形成興奮點。因此,倘若長時間學同一內容,則必然會使大腦皮層某一區域神經細胞負荷加重。若能交錯學習不同內容,可使大腦皮層不同區域神經細胞輪流工作,獲得充分休息,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目前,電子學習機、電子字典、電腦以及網路都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可以給孩子提供很多有效資訊,方便查詢學習資料,但同時又容易帶給孩子各種誘惑,阻礙學習。疏導孩子取其益、棄其弊地使用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可以使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快速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管理好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幫孩子制定合理的學會目標

    沒有目標,就沒有夢想,沒有期待。要想讓孩子有一個成功的人生,父母就必須幫助孩子養成制定目標的習慣。在此向您介紹制定目標的“六化”法:

    1.數字化。比如,孩子複習功課時首先要明確複習的數量,即做幾道題、背多少個單詞、看幾頁書等;想讓孩子進步,就要具體到進步多少名次。否則目標制定得再完美,也易流於形式。

    2.限期化。沒有時間限制就沒有效率。比如,背100個片語要在一週內完成。

    3.決心化。家長永遠不要代替孩子成長,而是要和他達成共識,幫他制定科學有效的作息計劃,讓他明白應該用什麼樣的努力、決心和勁頭去行動。

    4.具體化。把目標落實到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學期。比如,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可以這樣具體實現他的目標:一方面跟著老師上課學新知識,另一方面透過自學補課,計劃好一天補多少,這樣透過一學期的努力就可能趕上。

    5.白紙黑字化。請孩子把制定好的計劃、目標或喜歡的格言警句寫出來,貼在顯眼的地方,經常讀一讀提醒自己。

    6.大聲朗讀化。讓孩子經常大聲朗讀制定的目標內容,透過外在的形式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改變心態和思想,這樣做還能加強信心。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科學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養科學家,而是培養有科學素養的公民。在知識劇增的時代,孩子掌握知識的方式不僅僅來源於課堂,他必須從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中提煉相關知識,進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深度,所以作為家長既要關注孩子課堂上的學習,更要積極鼓勵孩子多參與社會實踐,走進生活、走向自然。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關注教育的發展思路,決不能用老一套辦法一唯給孩子說教,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用先進的理念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學習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