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長史
-
2 # 高抬貴
沒有,滿清還沒給完,就民國了。民國拖拖就新中國了。
然後,毛主席他老人家說了句,華人民站起來了。愛誰誰,都不承認了。
-
3 # beer149
這就要感謝毛爺爺了,只有這位偉人有如此氣魄和膽識。建國之初毛爺爺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不承認一切外國侵略者強加於華人民的所謂賠款。古今中外只有毛爺爺敢如此。在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無恥強加在中國頭上的鉅額賠款,讓歷屆政府從清末到北洋政府,再到民國政府都不堪重負,財政枯竭,簡直是苦不堪言,只能借新債還舊債,被外華人卡住脖子,多屆政府倒臺都因為財政支撐不下去。從這個角度看,毛澤東是維護民族國家主權的偉人。
-
4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大清滅亡後的對外賠款,民國和新中國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大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朝代,在前期和中期,滿清也是能夠威震四方,有力的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在嘉慶之前,龐大的清王朝共有150多萬可以調動的八旗軍,漢軍,附屬國軍隊。然而鴉片一戰,國威淪喪,列強相繼入侵大清,各種不平等的戰爭賠款紛至沓來,清政府入不敷出,只好把這些錢加在百姓的頭上,那個時代百姓生活真是水生火熱,苦不堪言。終於在1911年群起而攻之,滅亡了這個腐朽至極的滿清王朝。但是中國的對外賠款卻沒有停止
民國時期
清朝消亡後,這很多的戰役賠款就相繼落到了北洋、民國政府身上,這13億兩白銀的賠款,中國一直支付到1938年才停止,實踐支付了六億五千二百三十七萬兩白銀,在一戰期間,因為中國屬於戰勝國,所以免去了支交給德國、奧匈帝國的戰役賠款,在1924年,蘇聯免去了中國的戰役賠款。直到1936年,中國依然持續支付著晚晴時期的戰役賠款給日本。
新中國時期
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偉人就透過無線電向全世界發出宣告,新生的中國不承認任何不平等條約,包括戰爭賠款,而且這時候的中國經過二戰,地位空前提高,在加上西方本就對新中國保持敵意,自然不承認這些不平等的霸王條款
回覆列表
不平等條約中涉及利息及償還完成情況的有以下三筆:
(1)《廣州合約》中賠償英軍600萬銀元和英商會館30萬銀元,1841年6月8日,英軍在取得“贖城費”後退出虎門。《南京條約》的2100萬銀元規定全部賠款於4年內分做7次全部償清,清政府在1842―1845年如期償付,不存在付息問題。
(2)甲午中日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日本勒索清政府,要求清政府支付戰爭賠款庫平銀2億兩,分八批交付。條約規定:第1批5000萬兩於批約後6個月內交清,第二批5000萬兩於批約後1 2個月內交清,其餘分6批交清,自第2年起每年交一次。此外,“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3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餘仍全數免息”。 為了讓日本儘快撤兵和免交大筆利息,清政府被迫先後於1895年、1896年和1898年訂立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續借款合同,共借債約庫平銀3億兩。(3)《辛丑條約》(庚子賠款)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多的一筆。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1902年至1940年),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各國的分配情況如下:
俄國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餘都不足1%。“庚子賠款”的情況比較複雜,清帝退位後,民國繼承了清政府的所有債務,不久,一戰爆發,部分債務不再償還。具體如下:美國:1904至1905年,經過北洋政府外交官梁誠的不懈努力,美國總統羅斯福減免部分未付足的庚子賠款,(照條約清政府應付美國賠款2444萬778元8角1分,將當時尚未付足之款項1078萬5286元1角2分),從1909年1月起,退還中國1000多萬美金的“庚子賠款”。繼美國退還庚子賠款之後,英國、法國、比利時、日本等相繼不同程度的退還了一部分庚子賠款,唯獨俄國和德國沒有退還。
德國:本金9000萬兩,本息共計2億兩,奧地利:本金400萬兩,本息共計800多萬兩。截至1917年,北洋政府參加一戰,對德奧宣戰,之前與德奧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全部作廢,此時,中國仍欠德奧1.42億兩白銀,也不再償付。
俄國:1917年11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此時,中國仍欠俄國約1.8億兩白銀,不再償還。
日本:清朝的1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250-300元左右。日本在甲午中日戰爭後一共勒索了中國兩億三千萬兩鉅額白銀,相當於325億—690億人民幣。後抗日戰爭爆發剩餘的就不在償還!
至此,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戰爭賠款全部付清,但是龐大的戰爭賠款對中國社會造成了重大的影響。據統計,近代中國戰爭賠款總值約為庫平銀956814007兩,合關銀941375451兩,合1326323847銀元,相當於1901年清政府財政收入的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