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元前
-
2 # 西江星火
難度很大,但也是有辦法的。
首先,得有一位有魄力有大志的君主,最好具有三國劉備的性格及智謀,能屈能伸,懂得臥薪嚐膽。
其次,清除朝庭中的妥協投降派,重用忠臣,以天子之名招募天下人才並重用他們。
三,暗中招募培訓屬於自己直接控制的軍隊,厲兵秣馬,積蓄力量。
四,以計謀令幾個鄰近的中小諸侯國互相攻擊消耗力量,造成他們國內動盪,以極可信的人滲透他們,飼機奪權控制這幾個諸侯國。
五,等全部控制幾個中小諸侯國之後,讓他們組成聯軍去消滅實力弱小的中等諸侯國。逐漸蠶食,吞併中小諸侯國。
六,令全部控制的中小諸侯合併,收歸中央管理。這樣一來,朝庭軍事實力已經不遜色於大諸侯國了。
七,這時,天下只剩下十個八個大諸侯國了。用秦國的強國策略,封鎖朝庭勢力邊境,發展農業和商業,繼續養精蓄銳,不參與任何爭霸。暗中則挑撥其他的諸侯,讓他們互相戰爭不斷。十年之後等他們弱了,這時朝庭中央實力強大,再繼續吞併他們。
總結:這整個過程要三十年左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力而為就可以。
-
3 # 職謀縱橫
個人觀點:周王室不可能重新崛起。
首先,說一下時代背景
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 。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鎬京遷都於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遷後之周王朝為東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東周為秦所滅,共傳25王,歷時515年,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與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兩個時期。
“平王東遷”後周王室的衰敗,已經到了一個難以扭轉的地步。因為,周王室自從失去鎬京之後,實力跟此前已經無法同日而語,周王室實力的衰微,給予了春秋戰國諸多野心家以機會。而在鄭莊公一箭射中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威嚴後,周天子更是失去了駕馭群雄的能力。可以說名存實亡,成為了周王室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最為真實的寫照。
齊次,說一下週王室不可能崛起的原因
1.政治權威性減弱
西周王室在當時政治合法性沒問題,還是天下共主,但是,在政治權威上卻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戰國中後期,各諸侯國已不滿足於公侯爵位,爭著相王,動不動幾國一合計,一起相個王,完全不把西周王室放在眼裡,直接挑戰周王室的政治權威性。
2.綜合實力太弱
經過春秋時期的征伐兼併,100多個國家都被大的諸侯國消滅了,到戰國中後期,只剩下齊、楚、燕、趙、韓、魏、秦這7個大諸侯國,每一個諸侯國實力都挺強,從地盤、人口、經濟、軍隊等方面對比看,周王室的綜合實力太弱,可以忽略不計。
周天子偏安一隅,到東周末代君主周赧王姬延即位的時候,周天子僅控制洛陽附近的一些城池,三萬多人口,就這種情況下,周王室還分裂成東周國和西周國。
3.最後想雄起,卻落得貽笑大方
“債臺高築”的典故
楚國想要扼制秦國勢力的發展,派使者請周赧王以天下共主的名義,號召各國合縱伐秦。周赧王大喜,命令西周公拼湊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隊,向境內的富戶借錢籌措武器、軍糧,發行國債,約定班師時用戰利品償還。
西周公率領五千周軍到伊闕等待諸侯聯軍會合,然而令周赧王沒有想到的是,除了楚國、燕國派了幾萬人馬趕來以外,其他四國都沒有出兵。周軍等了三個月,西周公只好帶著自己的人馬無功而返。伊闕聯軍不過才幾萬,對面秦軍已經集結了幾十萬,根本沒得打。周國的富戶見周軍班師,聚集在王宮門口討債,周赧王後悔不已,但沒錢償還,只能躲到宮後的一個高臺上避債,周人稱之為“逃債臺”。
-
4 # 煮酒聽史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致使民不聊生,哀鴻遍野。與此同時,他寵幸褒姒,廢申後之子,立褒姒之子為太子,終於引起了諸侯的不滿。於是,申侯夥同犬戎攻破鎬京,將周幽王殺死在驪山之下,西周滅亡。隨後,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開啟了春秋戰國時代。
也許有人會說,是因為周天子無能,才沒有辦法使得周王室崛起。那麼周王室真的有機會崛起嗎?
地理位置的因素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戰國時期強大的諸侯國,他們的地理位置都在何處。
秦國,位處西方,被稱為“西戎”。在秦穆公時期,秦穆公吞併了西方的許多犬戎國家,從而開疆擴土,稱霸西戎。
楚國,位於南方,被稱為“南蠻”。楚國本來只是一個很小的諸侯國,分封地也是當時的未開花之地。然而經過楚國幾代君王的英明領導,戰國時期的楚國已經成為了領土最大,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這一點,連秦國都愛很難比得上。
齊國,老牌大國,其位於東邊,位置靠海。他的領土很難擴張,但是海上擁有者豐富的漁業資源,這使得齊國資源豐富。
趙國,位於北方,經歷過胡服騎射的趙國,也是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
這四個國家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位處邊緣,擁有很大的潛力,或開疆擴土,或獲取豐富資源,或兩者兼得。
反觀位於內陸的魏國、南韓和位於苦寒之地的燕國(魏國一開始只是佔了變法的先機,當各國都開始變法以後,魏國的地理位置就成為了最大的桎梏)。在戰國時期,他們都不怎麼強大,這也許有內部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們失去了潛力。
現在再回歸東周周王室的問題。周平王因為懼怕犬戎,放棄了鎬京,選擇了東遷,前往了洛邑。這固然可以躲避犬戎的災禍,但是周王室東遷以後,卻是一點發展的潛力都沒有了。因為他已經被諸侯國包圍了。
制度的因素西周周王室統治諸侯的制度,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井田制,另一個是以宗法制為紐帶的分封制。
我們先來說說井田制。進入東周以後,鐵器和牛耕技術的出現,就逐漸瓦解著周王室的井田制。也就是說周王室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已經遭到了破壞。這時候,周王室面臨著兩個選擇:廢除他或者繼續沿用他。
周王室如果自己帶頭廢除井田制,那麼無疑是加快了禮樂崩壞的進度;周王室如果繼續沿用井田制,則進入了慢性死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現在這種結果。
我們再來說說分封制。進入東周以後,周王室的領土就已經急劇縮小。此時的周王室也面臨著兩種選擇:
第一種就是繼續沿用分封制,這樣一來,周王室求人辦事就得分封領土,因為這是規矩。比如說周平王分封的秦襄公。但這種行為無疑是雪上加傷,周王室再無崛起的可能。
第二種就是廢除分封制。這一種做法就是周王室的權威進一步下降,別人更加不會理睬他。
結束語可以看到,周王室再製度和地理位置上都佔據了十分差的位置,因此東周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和周天子賢明與否已經無關了。
-
5 # 切磋琢磨5
可以很肯定的說不能,一定不能,這可以從周初制定的分封制度說起,分封制度的初衷是獎勵有功的同姓之人,少量大臣,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獲得分封的人越來越多,當然周王自己掌握的土地和人口就越來越少,再加上分封的諸侯從血緣關係上講與周王也越來越疏遠,離心離德之意也越來越濃,周朝的滅亡是早晚的事情。
回覆列表
不可能崛起。
西周晚期,周王室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周平王東遷以後,更是大不如從前。春秋時期,很多諸侯一次又一次的試探著周朝的禮法、尊卑、和周王室的底線,而周王室卻拿這些諸侯們沒有辦法,於是周王室的底線徹底被打破,周王室失去了權力的平衡。
在奴隸制時代,如果想要獲得權力,必須要有身份,地位,財富以及大量軍隊,周王室東遷之後,常常陷入東西二公的權利爭奪之中,周王室天子的尊嚴日薄西山,周王室財政更是匱乏,軍隊形同虛設。這個時候的周王室,那什麼崛起?這個時候的周王室想的不應該是如何崛起,而應該是如何自保,當時七雄中最弱的南韓也可以在周王室身上踐踏。從彭城相王到後來的秦齊稱帝,周王室的命運已到了風燭殘年的地步了。東周前期如果能抓住九合諸侯的兼併潮流,那麼中後期或許還能崛起,但當時周王室沒有抓住那個機會,現在已經是四面楚歌了。
當時周平王東遷,使得東周失去了很多人心,還有大片領土。在失去大片領土之後,東周被迫偏居在今河南西北部的一角,方圓只有六百餘里荒無人煙,與當時方圓數千裡的大諸侯國相比,它連一箇中等諸侯國都算不上。原來的土地也被犬戎佔領了,周平王只能向秦襄王做妥協說:“戎無道,侵奪我大量領地,秦如果能夠能攻逐犬戎,領土就可以歸你所有” 周平王被迫將故土拱手送給秦國,還到處受到魯國、宋國、晉國等國的凌辱,東周的勢力東邊只到滎陽邊界,西邊不到潼關,南邊不過汝水,北邊不到沁水南岸,東周大勢已去。
東周衰敗的主要原因是:無中興之主。東周存國的五百多年裡,卻沒有一位能夠扭轉當時東周衰敗的局勢,儘管後來的周桓王姬林也有復興周室之心,但是周桓王無禮於鄭,使得周、鄭失去了和談的機會,繻葛之戰,周桓王的肩膀被鄭國的將領祝聃射中,當時周天子的威信顏面掃地。而在繻葛之戰之後,東周王室內部又出現了內亂,而周王室卻無力鎮壓,從此周王室只能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