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明明
-
2 # 南屋哦彌陀
不知道你是因為什麼導致的壓抑,我現在讀大四,高中也壓抑過,因為學習壓抑過,也因為感情壓抑過。我用我的經歷給你談談我是如何走出來的吧。我是剛進入高三的時候喜歡班上一個女生,但是當時有些自卑,自己長相不好、學習不好所以也不敢告白,只能偷偷的暗戀,後來班上有另外一個男生在追她,看他們嬉嬉鬧鬧的心裡很羨慕同時也難受,沒辦法只能轉移注意力吧,就主動換位置到女生前面好幾排的位置(女生當時坐教室中間的位置),自己想透過學習來轉移注意,別說還挺有效,在埋頭學習了一個星期後成功的開始因為學習壓抑了。無論怎麼學習就是無法專心起來,考試就一塌糊塗,腦袋越想學習的事越無法專心,後來每次晚自習下了就去操場散步(因為住校所以散散步才回寢室)散步的時候自己就想著放鬆一下,大腦徹底放空,一點也不想學習有關的任何事情,然後回寢室美美睡一覺,第二天醒來感覺特別精神,後來每次晚自習下了後就去操場散步偶爾也跑跑,慢慢的成績反而上去了。說了這些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我最後總結一下我想表達的吧。首先,如果你是因為高中的情竇初開壓抑的話,不要擔心,你這時候需要的是提升自己,高中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你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反而可能吸引到自己喜歡的人,優秀的男生都是靠魅力吸引女生,不是靠花言巧語。其次,如果你是因為學習不好而壓抑的話,證明你有學習的心,但成績不好所以感覺煩惱導致壓抑。這說明學習方法不對,當然了,不同的人學習方法也不一樣,我推薦的是你需要提升的是學習效率不是學習時間,注意休息別想著熬夜學習,如果你處於高一高二的話,我的方法是你可以先重點學習一門課(其他課程把基礎跟上就好),你會發現你這門課會有所提升,當然其他科可能會下降,不過不用擔心因為你發現了你學習的是有用的,你重點學習的一門課提升了,然後你再重點學習你下降較多的一門(這次不用一個月了兩週就好)重複這樣的方式直到全部課程都重點學習過(重點學習過的不用管下降多少分數都別在重複)然後你根據你對各科的程度安排每天的學習時間,你懂得最多的一科和最不懂的一科適當分配更多的時間在這兩門課上,慢慢的你成績應該會有所提升。注:高三就別用這個方法嘗試了。以上僅是個人經歷和經驗僅供參考。
-
3 # 蘇小心裡趣味測試
一:有目標、有理想。我們有了目標理想之後,我們就會努力提高自己,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努力的過程雖然會比較累,但是當我們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後,我們所得到的滿足感是非常之大的,我們也會從壓抑的生活中釋放出來。
二:生活規律。每天幾點起床、吃飯怎麼定?晚上幾點睡覺?這些都要規律一點,規律意味著不會打亂我們生活的節奏,節奏是自己掌控的話,自己就會感到舒心。如果節奏混亂的話,自己就會產生壓抑的情緒了。
三:多讀書。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學識水平,也能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從而不知不覺培養我們調節情緒的能力。
四:去交際。我們儘量和一些樂觀、開朗的人接觸,和這些人多接觸的話,我們也會慢慢被他們的樂觀等積極情緒所感染的。
五:正確認識自己。當我們壓抑的時候,很大可能是因為我們遇到了某種挫折,從而產生了這種情緒,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氣餒,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對挫折迎難而上,就算最後失敗,也應該看做是一次寶貴的財富。
六:不要總是嘆氣。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人總是嘆氣,總是想一些難過的事。但其實這些是不好的,畢竟當困難來臨的時候,嘆氣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有面對困難時的能力與勇氣。
-
4 # 故事121
1.和朋友溝通交流,我高三的時候就是和同桌共勉,直到現在關係也很不錯。
2.寫點簡單作業放鬆放鬆。(我覺得只對我有效)
3.我以前高三週五放學後就會繞著一個湖走一圈,或者漫無目的的坐上一個公交車,在公交車上揹著單詞看著窗外
4.週六玩一下午遊戲!
-
5 # 南京天天向上陳老師
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什麼是壓抑
一般人都不知道,在精神分析學中有“壓抑”和“潛抑”之分。
潛抑:指的是一種意識無法覺察的心理過程。
壓抑:心理學上專指個人受挫後,不是將變化的思想、情感釋放出來,轉出去,而是將其壓抑在心頭,不願承認煩惱的存在。
簡單的說,潛抑你的意識是沒有覺察的,比如:“俄狄浦斯戀母情結”
但是,壓抑是你能明顯感受到的。
一個人受到挫折後,把意識不能接受的衝動、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識之外,壓抑到潛意識之中,推遲滿足需要的時間。或者主動忘記自己的不幸與痛苦,輕鬆地迎接再次的考驗。從而避免焦慮、緊張和衝突,解除心理壓力。但是,被壓抑的痛苦經驗或衝突,並未真正消失,只是由意識領域轉入到領域,並且,常常以偽裝的方式表現出來,以求得暫時滿足,像夢中的言行和酒後吐真言,都是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願望,趁著意識的辨別能力較弱時出來活動的現象。其次,人為什麼會壓抑?壓抑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它是有積極的作用,也具有消極作用。
其積極作用在於控制某些不適當的衝動,減輕不愉快經驗的打擊,避開暫時的困難,以圖東山再起。
其消極作用表現在如果過於頻繁地壓抑,超過了意志控制的能力與心理忍受力,就可能出現心理失常,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心理疾病,人格變態,直至鬱悶而死。
因為,壓抑雖然能起到減輕暫時焦慮的作用,但這種焦慮並沒有消失,問題並沒有解決,而是變成一種潛意識,從而使人的心態和行為變得消極和古怪起來。
所以,長期感到壓抑的人,容易引發焦慮和抑鬱。
最後,怎麼應對壓抑?因為壓抑是對真實自我的否定,所以壓抑的人通常是沒有正確認知到情緒是正常心理活動。
通常我們之所以壓抑自己情緒,是因為覺得自己的需要不可以表達出來。
1、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接受的教育是:“你要懂事,要讓著點別人”,於是你潛意識認為,自己這種委屈是應該的,是不該被表達出來的;當我們長大,父母或者伴侶控制你做某些事的時候,雖然你很憤怒,但會告訴自己:“他們這麼做都是為我好,我不應該生氣。”而這一切的後果就是,我們漸漸不再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開始隱藏最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漸行漸遠。
2、人與人的交流至關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離不開情緒的溝通,既包括快樂、滿足等正性情緒,也包括悲傷、恐懼、憤怒等負性情緒。生活中,為了維持關係的和睦,我們會選擇壓抑負面情緒,只表露正性情緒。熟不知,卻往往事與願違。
你的每一個負面情緒裡,都藏著你最真實的內在感受,而真正的關係,來自於心與心的交流。
3.傾訴或發洩
如果你是男生,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如果你是女生,找個朋友或者家人傾訴一下。
一定要注意,長期的壓抑負性情緒會嚴重的損害一個人的自我表達能力。
比如,在嚴苛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外在表現懂事、聽話,實則在不斷地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敢表現出自己的脆弱和痛苦,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長大之後,往往會出現不擅長與人溝通,不擅長情感表達等的問題。
當我們在否定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其實也是在隔絕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身心的不一致,自然會影響與其他人的溝通表達。人的心理如同一個接納情緒的容器,當內心的負性情緒積攢太多的時候,終會溢位爆發。情緒終究是要表達出來的,不在此時,就在那時,不是以這種方式,就是以另一種方式。
行為的本質是其憤怒情緒的轉移,是在掩飾其內心的恐懼和無力。最初的原生情緒沒有得到及時有效處理,經過長時間的壓抑,就會轉變成派生情緒,在另外某時或其他物件身上爆發。
最後:運動另外,一定要堅持運動。
能出汗的運動,可以讓一個人的情緒馬上好起來。
孩子,高中生活可能是你這一生壓力最大的階段,再難,也要告訴自己,一定能走過來。走過來了,你就是真正的強者了。
回覆列表
我現在是大一學生,我想我還是有發語權。
壓抑的造成和壓力密切相關。高中課業繁多,休息時間少,處於高壓狀態下,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接下來是我的建議:
1.找朋友多溝通。和同學處好人際關係很重要。同學矛盾會嚴重影響學業,心情。當有不愉快的事和好友傾訴。傾訴可以連同不愉快訴說而去。可以減少壓抑感,朋友會給你鼓勵讓你更開心。為你提供方法。
2.堅持每天運動。運動有利身心健康。我高中學習頭昏腦漲時,便去跑步,跑完神清氣爽,感覺變聰明瞭不少。
3.寫日記,把煩惱寫下。當我覺得沒必要和他人說時,我會寫下來。寫下煩惱,你會發現煩惱解決了一半。也可以多記錄愉快的事,多翻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