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驕然
-
2 # 花前樂下
萬泉河以前又叫做白泉河。是中國海南島東南部河流。
有兩源︰南支樂會水為幹流,長109公里,發源於五指山林背村南嶺。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嶺南。
兩水在瓊海市合口嘴會合始稱萬泉河,經嘉積至博鰲入南海。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683平方公里。上游高山峻嶺,流經深山峽谷。過合口嘴以後河槽漸寬,水流平緩。總落差523公尺,水能蘊藏量263,000瓩。
河口呈葫蘆狀,港口如鉗,寬約100公尺。洪水大多由颱風雨產生,年最大洪峰一般出現在7∼10月,非汛期(11∼4月)流量甚少。通航河道約73公里。萬泉河是海南島第三大河,發源於五指山。沿河兩岸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和巧奪天工的地貌,令人歎為觀止。萬泉河是中國未受汙染、生態環境優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
萬泉河的上游兩岸,山巒起伏,峰連壁立,喬木參天,奇偉險峻。有莽莽蒼蒼的熱帶天然森林保護區,有瓊僑何麟書先生1906年在原樂會縣崇文鄉合灣創辦的“瓊安橡膠園”和瓊崖龍江革命舊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歷史人文景觀。
-
3 # 龍貓94124967
在古老的海南話歌謠裡都有傳唱:五指山下五條溪(即河),不知哪條流下海……
萬泉河發源於五指山腹地,流域流經瓊海市全境至今為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的博鰲出海口……
萬泉河古稱又稱多河(多水河),在今為瓊海市萬泉鎮境內的文宗廟以及文宗渡口等遺址,正在默默地向世人訴說著當年文宗帝曾經與多河流傳下來的一段悽美的傳說與佳話……
萬泉河號稱中國的亞馬遜河是瓊海市的母親河,在近代史上萬泉河在瓊崖革命三十二紅旗不倒的浴血奮戰中曾譜寫出許許多多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其中著名的中國第一個紅色娘子軍連就是在這裡光榮誕生,她為中國革命史上的巾幗英雄增添了無限的光彩……
萬泉河在歷史的長河中默默無聞地流淌,正是當年在海南題材不多的電影當中《紅色娘子軍》的拍攝與熱播才第一次真真正正地讓其聞名於世,以至後來的同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裡面:萬泉河清又清……史詩般的歌舞更是讓人們家喻戶曉而記憶尤新……
回覆列表
(原創)萬泉河離開東山嶺,我們前往萬泉河漂流,說到萬泉河我們大概都很熟悉,“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歌唱的就是這條河。其實萬泉河並不是海南第一大的河流,但卻最有名,也許就是和這首歌有關吧。因為萬泉河的發源地有許多泉眼(相傳有一萬個),故名——萬泉河。萬泉河河面寬闊,水清如鏡,水流平穩,放眼望去,水面寬闊,景色很美。我們在漂流時,其實竹筏在水面上是不能自行前進的,都是用人工或者是機械船拖動,這和我們北方順流而下式的漂流是不一樣的,因為漂流那天有些陰天,天氣有些涼,所以我們也沒在竹筏上打水仗,只是坐在竹筏上一路觀光。船在水面上漂流十分平穩,在岸邊的水面上,還有一種類似荷花(只是比荷花小許多)模樣的水生植物,結著象葫蘆一樣的東西,我想這是不是水葫蘆呀?後來劃竹筏的船工告訴我們,這種水生植物正是水葫蘆。以前我在電視中看見過對這種植物的介紹,據說這種植物蔓延很快,當水葫蘆在水面上大面積覆蓋後,水裡的生物接受不到Sunny和氧氣,時間一長就會導致水種生物的大量死亡,造成水質和生態惡化,所以現在對水葫蘆的繁殖都在控制,我們在萬泉河上看到的水葫蘆並不多,看來是夠不成什麼危害。漂流結束,晚上我們就住在了瓊海市,在瓊海市的加積鎮(市政府所在地),有一個街心雕塑,這雕塑就是著名的紅色娘子軍塑像,儘管這個塑像孤零零的立在街頭,也沒有人參觀,但關於紅色娘子軍的傳說卻很多,而我們一般都是透過電影《紅色娘子軍》知道的。在瓊海市,我也逛了一下街,感覺並不好,和三亞比起來相差很多,這裡的人相對也要多些,市容不太整潔,有些髒,市區面積不是很大,也不夠繁華,但有一點和三亞一樣,就是大型的酒店比較多,由於當時下著雨,我也沒走的太遠,匆匆買了點水果帶回酒店,看來還是吃點水果吧,第二天我們要去的是——玉帶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