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泉軒1
-
2 # 風雲說收藏
圜錢也可以寫成環錢、寰錢,因其樣式由玉環(玉壁)變化而來,故得名。是東周時期除布幣外的一種比較流行的錢幣樣式,其中共屯赤金、東周、西周、垣、濟陰、重一兩十二銖等都屬於這一時期的大名譽品。&藺字圜錢
環錢主要是晉、楚、秦、燕几國鑄造較多,燕國鑄造的方孔錢明四、燕六化也是泉家心儀之物。&離石環錢
環錢流通的年代處於戰亂,歷經近三百年的戰國紛爭時期,仍有不少這時期的錢幣出土,存世量大大多於同樣戰亂紛飛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可見當時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和往來還是比較繁榮的,戰爭是在可控範圍內進行的“君子之戰”,而不像唐代前後的兩個亂世造成生靈塗炭、流民遍野。&東周圜錢(周王室鑄)
戰國環錢在秦始皇統一之後被秦方孔半兩所取代,開始了方孔銅錢的漫長曆程,直到清末民初,方孔錢才被歷史所淘汰。&秦大型半兩
戰國短短三百年,卻給後人留下來許多錢幣珍品,其中圜錢大名譽品也不在少數,可以說,每一個圜錢都是一件珍品,歷經兩千三百多年的漫漫時光,用它們斑駁的字跡向我們傾訴著那個思想和文字統一前的陣痛、讓我們為之唏噓神往的戰國。
創建於2017.9.13
編輯
圜錢既無內郭,也無外郭,背平漫。是前秦貨幣之一。公元201年以後損毀嚴重,所以存世甚少。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均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