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流156030456

    不要東盟一體化,一體化對中國不利,東盟有幾個國家對中國不友好,分而冶之,對中國最好。如果能有效控制它,就不一樣了,國家利益至上。

  • 2 # 咖哩臘肉

    東盟對任何國家都不是威脅,因為其重點是透過適當的方式解決區域爭端。東盟成立以來從未像歐盟一樣成立經濟,政治或立法機構。東盟成立於1967年,就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之間不太知名的“戰爭”Konatoasi解決之後。這標誌著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不佳,因此東盟成立了,這類衝突得以友善解決。東盟的許多成就並未公開。東盟遵循“封閉式外交”,成員國透過雙邊會議而不是聯席會議來解決衝突,而且很少有新聞報道。這種解決衝突的方法有更多的靈活性和談判空間,而不用擔心公眾的情緒。東盟最近一次和平解決的事件是泰國和高棉在Preah Vihear寺廟之間的衝突。衝突爆發時,該地區的槍擊事件造成了人員受傷和死亡,印度尼西亞外交大臣馬蒂·納塔萊加瓦不得不在金邊和曼谷之間與高棉人和泰華人進行交涉,因為他們雙方不願相見。最後,在納塔萊加瓦推動印度尼西亞維和人員安置在該地區(儘管從未執行過)之後,實行了停火。這表明儘管東盟不公開解決問題,但也不應該被認為是一個薄弱的組織。回到這個問題,由於東盟從來不是那種與歐盟類似的區域性機構,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一個威脅,因為東盟只是一個維護和平的平臺。另外,由於東盟的不干涉內政原則,東盟成員國也不會干涉任何其他成員國的內政,因此東盟應被視為促進共和的組織,而不僅僅是促進區域共同繁榮。

  • 3 # 林民旺

    1967年成立後的東盟,在推動東南亞的和平與經濟合作,確實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績,成為除歐盟之外另一個地區一體化的典範。

    冷戰時期,很多國家對當時的東盟都有很強的疑慮。但是目前很少國家會對東盟一體化有很強的威脅感。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東盟在推動地區合作,採取的形式是奉行開放和包容原則下的“大國平衡”,不論是東盟的經濟合作,還是安全對話,都沒有刻意地去排斥哪個國家,所以會讓域外大國普遍上感覺沒有威脅感。另外,域外大國在東盟內部都有“自己人”,至少不用太擔心自己的利益會被作為整體的東盟損害。例如,新加坡是美國的戰略抓手,越南和新加坡是印度的抓手。

    另一方面,東盟的經濟一體化也沒有形成封閉和排外的體系,而且東盟內部的經濟一體化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2015年時,東盟區域內貿易額只佔整體貿易額的24%,遠低於歐盟的60%。而且,東盟已經陸續同中國、印度、日本、南韓、澳洲等國建立了自由貿易區。換言之,東盟在經濟上並沒有一個“小集團”,因此對外部大國而言,也就不存在很強的威脅感。

    當然,對一些國家而言,東盟一體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會造成威脅感。例如,印尼作為東盟的“天然領導者”,一方面難以掌控東盟,另一方面則是域外大國的涉入卻束縛住了它在東盟的地區影響力。對澳洲來說,東盟也有一定的威脅,畢竟它的身份認同不在亞洲(澳洲的地理認同與膚色認同的內在矛盾),東盟的一體化的發展則是它周邊環境中不可忽視的存在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問大家名爵的車怎樣?大家給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