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髦昴冒

    這是英聯邦的傳統,不止印度,加拿大也有。一戰後英國成立了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White Helmets),

    以上幾張圖是2011年的。

  • 2 # 威風堂摩托

    印度“國慶”慶祝的是印度憲法生效、民選政府上臺,遊行其實是由閱兵和花車遊行組成的街頭派對;摩托特技表演絕非印度傳統國粹,而來源於英國軍事傳統;駱駝方陣是現役的印度邊防安全部隊,其在印巴邊境沙漠地區有難以替代的作用;保留民族裝束也繼承自英國軍事傳統,代表對民族和信仰的尊重;印度共和國日遊行分為閱兵和花車巡遊,把兩者混為一談屬於張冠李戴。

    武裝部隊人員表演摩托車特技絕非部分簡體中文媒體想象的“從印度教苦行修道動作演化出來的特技表演”,而是源自英國軍事傳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場無線電通訊並不總是可靠,駕駛摩托車穿越交火區域傳遞命令和情報對訊號兵來說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因此,英軍訊號訓練中心(British Army Signal Training Centre)會訓練訊號兵們摩托車精準駕駛的技巧。1927年,為了提高訓練水平,該訓練中心成立了皇家訊號兵摩托表演隊(Royal Signal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又稱“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White Helmets),並延續至今,參加包括英國軍事表演賽British Military Tournament)等軍事活動。在英軍傳統影響下,不少隸屬於英聯邦的國家的軍隊也建立了自己的摩托車表演隊。例如,加拿大就也曾建立加拿大武裝部隊摩托車表演隊(Canadian Armed Force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並在各種加拿大國內和英聯邦的各種紀念活動中表演鑽火圈等摩托車特技。

  • 3 # 威風堂摩托

    印度“國慶”慶祝的是印度憲法生效、民選政府上臺,遊行其實是由閱兵和花車遊行組成的街頭派對;摩托特技表演絕非印度傳統國粹,而來源於英國軍事傳統;駱駝方陣是現役的印度邊防安全部隊,其在印巴邊境沙漠地區有難以替代的作用;保留民族裝束也繼承自英國軍事傳統,代表對民族和信仰的尊重;印度共和國日遊行分為閱兵和花車巡遊,把兩者混為一談屬於張冠李戴。

    印度“國慶”慶祝的是印度憲法生效、民選政府上臺,遊行其實是由閱兵和花車遊行組成的街頭派對

    印度並無“國慶日”(National Day)一說,被廣泛認為是印度國慶節的1月26日實際上是印度的“共和國日”。儘管英國於1947年8月15日向印度政府移交了權力,印度重新獲得了國家主權,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制憲會議宣佈印度憲法生效、民選的合法政府上臺,印度才成為法律和事實上(de jure and de facto)的獨立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在這之前的近兩年時間內,印度政府行政首腦的合法性要接受英國女王的印度總督背書,須由其指定。憲法生效後,印度議會隨後決議每年1月26日為印度的共和國日,並舉行遊行活動慶祝共和國日。閱兵當然是遊行活動的重頭戲之一,但遊行並不等於閱兵,各省份的花車巡遊也是重要部分。摩托特技表演絕非“從印度教苦修演化”,而來源於英國軍事傳統:一戰後,英軍訊號兵須熟練掌握摩托駕駛技巧,訊號兵學校建立了摩托車特技表演隊提高車技。武裝部隊人員表演摩托車特技絕非部分簡體中文媒體想象的“從印度教苦行修道動作演化出來的特技表演”,而是源自英國軍事傳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場無線電通訊並不總是可靠,駕駛摩托車穿越交火區域傳遞命令和情報對訊號兵來說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因此,英軍訊號訓練中心(British Army Signal Training Centre)會訓練訊號兵們摩托車精準駕駛的技巧。1927年,為了提高訓練水平,該訓練中心成立了皇家訊號兵摩托表演隊(Royal Signal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又稱“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White Helmets),並延續至今,參加包括英國軍事表演賽British Military Tournament)等軍事活動。在英軍傳統影響下,不少隸屬於英聯邦的國家的軍隊也建立了自己的摩托車表演隊。例如,加拿大就也曾建立加拿大武裝部隊摩托車表演隊(Canadian Armed Force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並在各種加拿大國內和英聯邦的各種紀念活動中表演鑽火圈等摩托車特技。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並不是英軍一戰後唯一成立的表演團隊,著名的英國皇家空軍的紅箭表演隊的前身也是一戰後成立的。事實上,摩托車特技和空中特技在表演性質上並沒有本質的不同,但在簡體中文媒體眼中,駕駛價值千萬美元的飛機和價值幾千美元的摩托車表演顯然不是一回事。

    印度共和國日遊行分為閱兵和花車巡遊,把兩者混為一談屬於張冠李戴

    和中國國慶一樣,印度共和國日遊行(parade)也分為閱兵(military parade)和群眾花車巡遊(civilian parade)兩部分。前者以軍事裝備展示、軍種方陣為主,後者以各邦、各行業的花車展示為主。不少簡體中文媒體將閱兵和花車巡遊混為一談,熱衷於將花車巡遊裡花樣繁多的吐火之類的雜耍也算進閱兵裡,並由此對印度軍隊“開掛”冷嘲熱諷一番,屬於毫無常識張冠李戴。

  • 4 # 河西張郎

    因為印度貪汙嚴重,本來閱兵打算一人一輛摩托,組成一個方隊行進,但是最後十輛被貪汙的只剩一輛,這樣就顯得不威武,不大氣,於是結合印度傳統,發展出了各種造型。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印度閱兵。

  • 5 # 24巴巴

    因為印度人習慣把自己理解成硬度,又愛耍猴戲!明明自己不聰明,卻偏偏說他們最聰明!造不出就猛買!所以他們的首都叫孟買!

  • 6 # 把生活當旅行

    武裝部隊人員表演摩托車特技絕非部分簡體中文媒體想象的“從印度教苦行修道動作演化出來的特技表演”,而是源自英國軍事傳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場無線電通訊並不總是可靠,駕駛摩托車穿越交火區域傳遞命令和情報對訊號兵來說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能。因此,英軍訊號訓練中心(British Army Signal Training Centre)會訓練訊號兵們摩托車精準駕駛的技巧。

    1927年,為了提高訓練水平,該訓練中心成立了皇家訊號兵摩托表演隊(Royal Signal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又稱“白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White Helmets),並延續至今,參加包括英國軍事表演賽British Military Tournament)等軍事活動。

    在英軍傳統影響下,不少隸屬於英聯邦的國家的軍隊也建立了自己的摩托車表演隊。例如,加拿大就也曾建立加拿大武裝部隊摩托車表演隊(Canadian Armed Force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並在各種加拿大國內和英聯邦的各種紀念活動中表演鑽火圈等摩托車特技。

  • 7 # 冰雹藍天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印度人過於自信的程度已登峰造極,原本落後的國度,卻勒緊了褲腰帶省吃儉用購買武器裝備。

    勞苦大眾過著極度貧寒的日子,沒有好的教育,更沒有各種保障性質的設施。廁所問題這在非洲都很重視,但在印度卻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甚至在國家層面都要求大小便如廁,並大力發展興建廁所,但收效甚微。

    雜耍在一個精神文明極度匱乏的國度可以說是人們信奉的絕技,摩托雜耍在印度民眾眼裡那是技能高超的表現,就像是神燈裡鑽出的妖怪給你一片樹葉說,“拿著,誰也看不到你”一樣,信奉了,也就成為了戰鬥力強悍的表現。

  • 8 # 綠葉衣行

    在我們眼裡很多奇葩得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在印度人眼裡不要太稀疏平常了。比如每個國家都有的閱兵儀式,其他國家就看起來十分莊嚴肅穆,但是印度的閱兵儀式看起來卻像是雜技表演,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目瞪口呆。可為什麼印度閱兵每次都要表演各種雜技呢?

  • 9 # 五嶽掩赤城

    印度閱兵時的這支摩托車雜耍隊,叫做“魔鬼突擊隊”,是印度軍方的摩托車特技隊伍,類似於印度的文工團,是印度閱兵的保留節目和壓軸表演,對壓軸表演,當摩托車特技隊上場的時候,印度空軍的蘇-30和LCA光輝等戰機特意進行低空通常表演作為點綴,將現場氣氛烘托到高潮!

    摩托車運動在印度非常受歡迎,印度在2016年摩托車銷售量已經超過中國,並且不斷增加,而中國摩托車銷售量一直在萎縮,在未來可預見的幾十年裡,印度都將是世界第一摩托車大國。而印度人民對於摩托車的熱愛可以用狂熱來形容,由於印度交通基礎設施比較差,收入水平比較低,摩托車成為印度青年的首選交通工具,現在也成為嫁妝的熱門產品,在印度一輛摩托車做嫁妝,不亞於我們現在男方買房,女方送車。

    而作為一個愛開掛的民族,火車都開掛成三層別墅的地步,怎麼可能放的過摩托車?!

    所以說,問題就來了,你說你一個當兵的,連摩托車都不敢玩雜耍,怎麼才能證明自己的勇敢和技術?而印度的政治制度是議會制,軍費預算都需要議會同意,軍隊徵兵也是採用招募制。為了印度軍隊的發展,就必須要做好宣傳工作,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要想拉近群眾距離,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當然是帶頭開展摩托車雜耍這項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了!於是,這個“魔鬼突擊隊”也就誕生了。--報告連長,偵察發現,對面三輛摩托車上午運送部隊增援了

    --哦,三輛摩托車,最多也十幾個人,沒事

    --但是,他們裝了一個連的人

  • 10 # 狼煙火燎

    印度是閱兵確實在中國看來就是雜技表演,特別是每年變著花樣的摩托車表演。我們覺得很好笑,認為軍事盛宴,搞得跟玩雜耍一樣,這應該是很嚴肅的場景才對,看我們自己的天安門閱兵,整整齊齊,看著非常的威武,這樣才像是閱兵的樣子。

    其實不能這麼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印度,雖然阿三平時很多事情看著不靠譜,但是閱兵這個是文化的差異,也許我們自己看自己的閱兵很威武,很有氣勢,有壓迫感,但是在印度人看來這是閱兵嗎?也許他們也理解不了我們的閱兵,覺得太單一就是走正步然後武器裝備,那麼觀眾會不會看著很無聊什麼的。

    所以我覺得不用覺得好笑,不知道小時候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一個英華人和一個阿拉伯人聊天,英華人聊天從來沒有肢體接觸,講紳士風格,而阿拉伯人聊天從來拍肩膀拍胸的與你交談,談話結束後發現已經走出100米遠了。印度的摩托車閱兵摩托車雜技表演只是印度的一種文化體現!

  • 11 # 陳兮3

    聽了那麼多印度阿三擠公交擠火車的訊息,我覺得應該是這種大量的人同時堆砌在交通工具上的現象已經成為了印度的代名詞,反映了印度的社會現狀,比較我代表意義吧。

  • 12 # 魂舞大漠

    中國老百姓愛說笑,我說,印度當兵的怎麼還弄這營生?整個一開掛民族!呵呵,不要生氣,我們邊看邊說,你看你看,這不是來了嗦:

    這支年年壓軸的疊羅漢大軍專門來自一支部隊——邊防部隊(BSF)摩托車車隊,號為“冒險家”(daredevils),成立於1990年,受訓於印度邊防部隊學院的機動化運輸學校,尤以2015年的聲勢特別浩大,花樣不小十個,“和諧”、“孔雀開屏”、“蓮花”、“美洲虎”、“BSF之樹”、“邊境之花”等,極富想像力,最多的一輛竟然高達54人,叫響了這種名為皇家恩菲爾德的摩托車名號,因此銷量劇增,這又是一項收入。

    前來觀看錶演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專門為此點了個贊,好不棒棒喲。你請繼續。

    看見沒有,這張有點軍事意思了,站崗偵察放哨,我們平常幹得就是這活計,小夥伴們,也來加入吧?印度閱兵本有徵兵宣傳的意思,此舉乃一舉兩得也,看著當兵的好棒,當兵的也趁此秀上一把,平時遠在深山無人親嘛。

    這麼結實的摩托車,要買趁早,別怪我不告訴你,乃航母用鋼所打造,能不結實,看我,再壓上去幾個沒事吧?

    所謂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俗,想來也是,在我們是非常一個正規的軍事表演活動,但在印度這,成為壓軸的大戲,老百姓有的買票就愛看這個,這個多好啊這個對吧?在其日常生活裡,每能看見這種影子,你瞧瞧,這火車有開掛票,這一摩托又帶了幾個,慣了,習慣了就好。

    這個就叫別出心裁,花錢難買個高興。有這樣一個段子,說這樣的摩托被警察判為違規,結果一吵吵,弄得整個摩托車上的人都下來了,於是警察沒顧得數幾個,也枉顧他的違規,抹身媽也一聲跑掉了。嘻嘻,你且來看哪,這招有喚大風聲,它轉呀轉:

  • 13 # 軍事愛好者木頭

    印度閱兵時的開掛摩托車雜耍每年為世界各華人民帶來了各種歡樂,雖然對於我們來說閱兵時表演摩托車雜技很誇張,也很奇葩。但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來說確是具有多方面意義的!

    首先,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印度第一次在閱兵上表演摩托車雜耍時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所以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印度之所以做如此高難度的雜技動作是為了體現軍隊堅強的意志力和完美的協調合作力來彰顯印度軍隊的‘強大’和‘威武’。因為印度的百姓喜歡看,印度甚至專門推出了門票,這也是印度的創收之一啊。其次,印度不僅在閱兵時表現摩托車雜耍,也在接待外國領導人時表演。這可能是印度表現自己本土文化的一種方式吧。因為在國內的成功,所以想在國外推廣一下。還別說,印度和蒙古國交流時,印度的摩托車雜耍隊受到了蒙古國的高度評價。我覺得印度這次是真的感到了欣慰!最後,印度最大的一個用意是推銷國貨。因為當時印度的一艘航母被拆解,而表演所用的摩托車的材料都來自那艘航母,十幾個人在摩托車上表演雜技,可以體現出摩托車‘優異的效能’,印度官方也倡導華人購買本土摩托車,使用國貨。印度也算是用心良苦啊,我想這是印度最大的用意吧!(希望印度在奇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創造新輝煌!)

  • 14 # 虎賁軍huben

    印度閱兵的一大亮點就是摩托車表演,相比於中國莊重肅穆的閱兵,印度閱兵被網友廣為嘲諷。印度雖然不是世界性質大國,但是也不至於非得拿幾輛摩托車湊數量,印度閱兵為什麼會有這個專案接下來讓我一一道來:

    (1)、印度閱兵和其他國家有一點不同——印度閱兵是賣票的,(「・ω・)「嘿,不得不說很會賺錢。自己國家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中國產武器來鎮場子,買票的百姓自然不樂意,所以印度就慢慢形成了這樣一個娛樂專案。另外印度一直以來就有疊羅漢這個風俗,據外媒說印度百姓非常喜歡這個節目(可能他們不是來看閱兵的,是來看車隊表演的)。

    (2)、印度北部西部擁有大量山地,因此擁有12個山地作戰師,在山區難以展開機械化部隊,因此摩托車成了一個不錯的工具。作為部隊裡面的驕傲摩托車部隊並沒有像其他兵種一樣閱兵,而是慢慢融了表演娛樂這一塊,而且閱兵時的車隊也不是真正士兵而是專業車隊演員。

  • 15 # 大唐陌刀

    在如今,戰爭已經不像幾十年前那麼頻繁了,世界上的國家除了美國不需要依靠閱兵來展現自己的國家實力之外,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閱兵儀式無疑是一個展現自己國家肌肉的地方。而每一個國家的閱兵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對於我們中國的閱兵儀式來說,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展示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之外,就是解放軍士兵們整齊的正步了。中國的閱兵選拔是非常嚴格的,參選士兵不管是在身高還是體型上都是差不多的,為的就是向其他國家展現中國的軍容軍貌。

    但為什麼印度在閱兵的時候是如此的鐘情於摩托車表演呢?我們都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很完備,在國內他們使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而印度生產的摩托車的質量還是比較好的,印度人甚至將航母上的一些材料拆了拿來造摩托車,在印度人心目中,摩托車產業是他們工業品中比較優秀的一個大項了。

    在印度人看來,摩托車特技不是上不了檯面的“雜技”,而是一種特技,是從印度教苦行修道的動作演化出來的一種特技表演,摩托車特技在印度人心目中與瑜伽一樣同為印度國粹,作為文化傳統,在閱兵式上表演摩托車特技是不可或缺的,類似於我們中國在舉辦一些國際展會時會加入京劇造型表演,所以我們應該少嘲笑一些印度的摩托車表演。

    談到打仗可能印度並不是最厲害的,但假如談到摩托車特技表演,那麼印度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當然我們華人認為印度表演的這些東西雖然不錯,但中看不中用,不過如果雙方打仗,比誰叫計程車兵多,我方來了兩輛猛士吉普,而印度來了兩輛摩托車,也許我們可沒他們來的人數多,呵呵!

  • 16 # 大個的元寶

    摩托閱兵不是印度獨有,原來東歐有些國家也有,網上也有這類影片,佇列花活兒表演,很精彩。印度也是繼承英國原有的傳統,開始也有實戰應用的意義,如通訊兵。只是後來讓他們玩嗨了成了特色,花樣越來越多而已。

  • 17 # 冷眼觀察室

    這是由於印度深受英國海權陸軍的影響下的特色。

    在陸地上閱兵,主要是以陸軍為主,在人類歷史上,各個國家的陸軍部隊主要可以分為陸權陸軍和海權陸軍。陸權陸軍,顧名思義是主要領土為大陸的國家建立的軍隊,其特點是陸地邊界常有敵國威脅,需要保持一隻龐大的常備陸軍以維護國家安全。

    而軍隊的戰鬥力來源於嚴明的紀律以及嚴肅的作風,故在陸權國家中,典型如蘇聯以及納粹德國閱兵,主要顯示力量為主,體現軍人的陽剛之氣,絕對不會出現耍花腔的情況。從樹立近代以來陸軍標準的普魯士軍事改革後,陸權國家的陸軍基本都沿襲這個特點,典型的就是整齊的佇列和正步。

    而在海權國家,由於有海洋的阻攔,國土防禦的重任由海軍肩負,陸軍主要在攻入敵國才派上用場,故不需要維持龐大的常備陸軍。典型的海權國家如英國,其陸軍部隊長期採用募兵制,其戰鬥力的核心是長期混跡于軍隊的職業兵油子。

    而且由於海軍地位要遠高於陸軍,故能進去陸軍的有志青年,通常要比海軍素質要低,加上本土防禦的任務小,只是作為海軍戰敗後的備選方案。故海權國家的陸軍,並不需要強調嚴格的紀律和嚴密的作風來提高戰鬥力,使得海權國家陸軍會顯示輕鬆的一面,比如花槍表演。

    海權國家英國在1914年舉行的閱艦式中,大小近兩百多艘軍艦參加,其中包括50多艘戰列艦,拍成整整齊齊的佇列長達幾海里,場面完全不輸於陸權國家的陸地閱兵。

    在2015年英國慶祝二戰勝利70週年,舉辦的閱兵式就輕鬆許多,沒有印象中標配整齊的佇列和威嚴的場景,更類似一場聚會。

    而印度在近代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屬印度時代,印度本土軍隊的軍官主要由英國陸軍擔任,故英國陸軍的作風深深的印刻在印軍上,直至印度獨立後,殖民地印軍轉換成印度的軍隊,但是英華人留下的思想烙印是難以根除的。

    印度目前的摩托車表演,最早可追索到英國皇家訊號部隊,其主要作戰任務是為戰場中提供資訊支援,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只能依靠士兵騎著摩托車執行。長期的訓練中使訊號部隊的摩托車技術嫻熟,在1927年成立了白頭盔摩托車特技表演隊一直延續至今。

    在英國的影響下,英聯邦很多國家都成立了摩托車表演隊,比如加拿大就成立了武裝部隊摩托車表演隊,表現手法也和現在的印度差不多,比如鑽火圈等。印度的摩托車表演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印度把這一項特技發揮到極致。

    在印度的閱兵式上,在摩托車上疊羅漢是稀疏平常的,一輛摩托車上承載10個左右的軍人,還能擺出各種動作,印度甚至創造了一輛摩托車上帶50多個人,在令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不得不感嘆印度是開掛民族。

    另外,印度閱兵摩托車表演的一大因素,是觀看閱兵式是要收費的,最好的座位需要500盧比,最差的需要30盧比,摩托車特技表演能夠吸引大量的觀眾到場。

    其實作為典型的陸權國家,我們是很難理解印度閱兵這種歡樂氣氛的。在我們的記憶裡,國慶通常和殘酷的戰爭劃等號,有先輩的流血犧牲和長期的喪權辱國,所以我們的國慶在軍隊活動上幾乎沒有輕鬆的。

    但是印度獨立並沒有經過流血犧牲,是依靠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加上二戰後英國的大勢已去取得的獨立,加上印度歷史上很少有統一過,印度這個詞彙更像是一個地理詞彙而非政治詞彙,使得印度人對於國家認同很低,所以對國慶這一國家成立的日子自然沒有特別大感觸,導致印度閱兵更像是一場聚會和派對,為歡樂的摩托車特技表演的長期存在提供了一大助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中雙方經濟付出不對等,他是愛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