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門沒有雪吹

    曹操以武力奪天下,司馬懿以謀奪天下,劉備以德奪天下。三人的手段不同,但最終目的是一樣,那就是消滅敵人,奪取天下。一個人20歲時身體狀態最高,幻想著用充滿力量和速度征服世界,得到世人認同;40歲時力量速度不如年輕時但仍在,而經過社會中的無數次騙與被騙,利用與被利用,習得一身智謀,又有一定實力,想以謀略+武力的低成本獲得世人認同;而到了60歲,力量已經沒了,謀略已達到高峰,也就透過德(換個說法叫洗腦)來拉攏有力量和智謀的人,為自己打天下。打個比方,好比孔子,小時候兒子不聽話,直接屁股上掃把;到了中年,兒子不聽話,想打但不一定打得過,所以就智教為主,敲打為輔;到了老年,打不過兒子,兒子也爬摸滾打多年知道些騙與被騙的套路,於是想出一套“尊老愛幼”(尊老是真的,愛幼看情況)來教育兒子。這個套路,現在根深蒂固,深植於我們文化心理體系中。哈哈哈

  • 2 # qzuser5968366

    人到了60身體經歷各方面再走下坡路,而劉備卻走向人生的巔峰,牛不?大器晚成吧…不止是身體跟不上,還有精力?

  • 3 # 哼嗯

    我也來回答回答……

    首先,20歲的年齡階段,為何會喜歡看“曹阿瞞”,或者講,三國最崇拜的是曹操。

    我粗略分析下:

    曹操是三國裡面,實力表現最強勢的統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常言: 順著昌,逆者亡,且打著正規軍旗號,做著自己“極具野心”的事,那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更讓年輕人聽了感覺“霸氣十足,熱血沸騰,大丈夫當如此……”。20歲的人,是弱冠之年,經歷少,認識淺,對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平均水準不高。那麼看問題肯定是透過表面看“現象”,不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依據那曹操的表象,很值得20多歲的人崇拜。因為一代梟雄,曹阿瞞,身上具有很多老闆不具備的: 剛毅,果斷,有智謀,有手腕,能識人管人用人。大多年輕人,的確還不具備這些基本能力,趨之若鶩學習很正常……但要,要明白一個真理: 像曹操這種人,是能成事的人。在群雄逐鹿中原割據的混戰年代,這樣的人,是具備開疆裂土的本事,可以成事。而從人生來講,成偉業,成基業,就不如後兩者了,司馬懿,劉備。

    40歲看司馬懿,我覺得看的是世故人情,萬物輪迴之道。三國開篇就講,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就是“天道”!天道有常,無往而不復。天道酬勤!“勤”字在三國司馬懿身上來說,那就是一個詞“堅持”,忍辱負重的堅持。司馬懿,韜光養晦,暗度陳倉,黃雀而在後。有謀略,有果斷,也有手腕。但和曹操對比,你就會發現,曹操屬於“張揚的”,而司馬懿“內斂”。古往今來凡內斂之人,做事必定沉穩,沉穩之人必定內心“具有大能量”……“青龍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化作龍”就是這個意思。反觀社會中,各個層次,不同階級,都有人鋃鐺入獄或名落孫山,一敗塗地。究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還不是做事“張揚”,給他人壓力了嗎?你給別人壓力越大,你越強勢,別人就會整你,最近幾年政商之鬥更是鮮明表述……所以,在生意場上,“示強”和“示弱”得到的結果,是既相同亦不相同的

    ……我個人喜歡“示弱”,因為,我認為,示弱方知善惡!弱後得到的是“真”,強後得到的不一定是真,有可能是暫時的敷衍,更多的是假。因此司馬懿韜光養晦,看問題自然就更冷靜,因為他“不爭”實則“爭”,以“天下唯有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的態度,洞悉著三國一切人物。包括後來著名的“空城計”,他要是殺了諸葛亮,那魏家的頭號敵人死了,司馬懿也就再無法體現自我存在的價值了,最後他也必死,因此,他即便手握兵權,依然要為大局考慮,忍讓……

    所以40歲的人,境界上已經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轉變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個地步。司馬懿之智,是經歷過,看透後,自省然後總結的適合自己發展的準則。很適合40歲的人際交往,適合今天這個江湖……

    試問一句話,40歲的人還會喜歡去做“出頭鳥”嗎?曹操把天子都當人質,這風頭出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知道今天我們還在議論紛紛。那你說,40歲的人,是學司馬懿低調一點,巧奪江山,還是學曹操,棒子老虎雞,霸氣外露的幹……

    而60歲,看劉備。我覺得,就要從偉大文學家,教育家“季羨林”老先生書中,找共鳴,開回答這個問題……

    季羨林,文字中多次提到,人,一生到最後,應該保留,人性!人的本性不應該被世俗,人情,常理,約定俗成的法則,所束縛!人,應該追求“本性”,以你的本性來,帶著你“本性的名牌”乾淨的走……這就像他講:人要不斷剔除雜質,做一個純簡的人……人要赤裸裸,要說真心話,人要大聲的笑,深情的哭……

    劉備,性情中人……這點毋庸置疑。摔阿斗也好,託孤也罷,為關羽報仇也罷。後人雖然,在文字裡,把就被描述成“善於打感情牌”的政治家,但是,反問!就這樣的人,你就一定講,不是他的真性情使然?跟隨幾十年的麾下將領,他們是當事人,他們不講劉備虛偽,又何談,輪的上我們來評判“劉備奸詐”,不能這樣一葉障目。試想,若劉備徹徹底底,是一個忍辱負重,情商極高,至始至終追隨本性的的人,那麼以他的條件,創立此番大業,那是實在了不起。也告知了我們一個真理,永遠適用各行各業:“小事靠智,大事靠德”……

    換句話來講,劉備死後,得到了什麼?雖死但仁義在……這是劉備一生成功的典範,後人值得學習。試問人一生活到最後,說來說去,不久得了一個“後人對你的評價”嗎?走上時代風口浪尖的人,註定會在歷史或多或少留下一撇。而白手起家,織草鞋的劉備,走到三國鼎立的那一步,算不算的“名利雙收呢”?回過頭來看,如若不是復仇之心衝昏了理智,三國的歷史說不定也不會是最重的樣子。那麼劉備雖敗,是否也證明了“性情中人”呢?來的平凡,死得偉大……

    三國演義,演繹的人,事,情,史,值得源遠傳承和流長。還有一些劇照很少露面,書中很少潑墨的小人物,也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比如:法正,楊修,馬忠……

    所以,20.40.60是古人所講的三個年齡段。

    20,弱,當冠

    40,強,而仕

    60曰耄,解惑

    在下在成都,喜歡結交朋友

    (成都—天湖烤魚)

  • 4 # 丶丶九丶丶哥丶丶

    我是十幾歲的時候喜歡劉備,以至於手機鈴聲就是三結義,厭惡曹操和司馬懿,二十來歲歲的時候開始喜歡曹操,一直到現在三十歲都覺得曹不錯,司馬懿隱忍那麼久得到的東西也是應該的。

  • 5 # 蔑視你是對你最大的尊重

    劉備一直是最厲害的,從沒政治背景的草民忽悠成皇帝,靠著漢室第多少代什麼來,絕對大忽悠。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其他兩位都有背景,成功起來簡單些。

  • 6 # 洛囈羽

    少年時感覺曹操很霸氣不虛偽,寧我負天下人。惜才若渴,賞罰分明,有勇有謀。等到三十歲的時候突然發現劉備更厲害啊,一個小手工業者慧眼識珠,結交了那麼多潛力股,一步一步創業走到帝位,那真是厲害。因為曹孫都還有些背景實力,本身就是朝中人。劉備虛偽這話說的太膚淺,說這些話的人是因為曹的直白。但是這也確實是兩種性格的真實表現,曹操誤殺救他的呂伯奢一家,劉備逃走還帶十幾萬百姓,沒有自己一家人快馬加鞭抄小道跑。關羽慘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親自大軍攻吳,隨慘敗。足以見證真性情。打仗啊,開玩笑,弄不好自己小命都沒了,這是為了關羽確實要拼命的意思,試想誰不想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年齡大了,挺慶幸身邊還有一些可靠的朋友,才發現朋友得交劉備這種,交了曹操這種被他誤解,你就慘了。司馬懿詮釋了什麼叫忍,一種成功心態,放棄感情,性低調的奢華。現在人能力很強的員工多少都會在一些問題上頂撞上級和老闆,因為跳槽的機會太多了,自己不怕,老闆缺不了他,認為跳出去發展也許更好。

  • 7 # 秦鳳路經略安撫使

    標題說法只是比較大眾的一種說法,不是人人都是這樣。

    人在20歲時,初生牛犢,幹勁十足,缺的是資源和一展身手的平臺。曹操的爺爺是宦官,雖為人所不齒,但勢力總是足以讓人畏懼的。曹操的父親當過太尉,這也是高階武職。一旦起兵要錢有錢,要人有曹家和夏侯家兩家支援。試問哪個創業期的青年不羨慕。再者,曹操當洛陽北部尉時棍殺權貴,獻七星刀刺殺董卓差點有去無回,伐董卓慧眼識英雄,戰袁紹赤腳見謀士。敗於赤壁,談笑自若而逃命;病在許昌,心胸闊達遂遣妾。樁樁件件都是氣血十足的形象,20多歲的人喜歡不是正應該麼。

    40多歲的人在社會上混久了,意識到很多事不是單憑血氣就能解決的。但是我們又不是諸葛亮,什麼事來了,扇子一搖就有法子了。那麼,迫切需要像司馬懿一樣忍耐,等時機。喜歡司馬懿正是因為他高明,能把神一樣的諸葛亮耗死。

    三國是個勵志人物的大熔爐,但是最有人情的就數劉備。人過60,對於事業看淡了,對於人情卻看重了。劉備一生重情義。張飛在徐州喝酒誤事,使劉備家人落入呂布之手,劉備並沒責怪張飛,反而勸解其不要自責。身處徐州和荊州時,不忍奪他人基業,而自己卻苦於沒有基礎。手下官員派系複雜,劉備卻能調和關係,君臣關係融洽。人老了,金錢權力不能長存,只有人情是人死不滅的。劉備就是這麼一個能煽情的人。

    這都是基於《三國演義》胡亂聊聊,逗大家開心。

  • 8 # 帶貨國士

    一開始就不喜歡曹操,卑鄙無恥,老奸巨猾,劉備也不喜歡,偽君子,司馬懿有種跟諸葛亮懟的意思,感覺很小氣。個人喜歡文:姜維,武:張飛

  • 9 # 小東角

    劉備的仁義確實是值得稱讚的,在那是亂世,群雄並起,劉,曹代表不同的性格。60歲看已經不是那個要有雄心壯志的年齡了,只是希望有一批忠心耿耿的人陪在左右,但亂世之中,要有一方作為,就得有勇有謀,曹操治世之能臣,不是吹的。如果拿到現在的社會看,國家政府需要的是像曹操這樣的經世之才,劉備的仁義在當代不可效仿,作為個人發展而言,社會險惡,曹的厚臉皮更適合現代發展!哪個年齡看三國,三國都在那,只是你的經歷多了想法不一樣了,但你在40,60覺得劉,司馬是更符合自己心境理想的,但有一點你卻忽略了,你已經過了治世安邦的年齡,所以那只是你自己的心境,而非治理天下之心境。劉邦,朱元璋,剛開始很仁義,但最後到了統一了,為了鞏固自己地位,還是殺了很多能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這個學期開不了學,畢業生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