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
2 # 神秘國度小馬哥
原生態家庭對這個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做為我個人來說,我的家庭人口眾多,做為我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將近40個春秋裡,雖然年輕時也動手打過架拌過嘴,但父母給予了我們一個溫暖祥和的家,在對待老人的問題上給兒女兒媳做了很好的表率,這種家風會傳播下去,做為子女也會像自己的父母學習,如果我的父母要在這個過程中離異了或者總是家暴,那對我們的影響是致遠的。我公司有一個小姑娘也是因為原生態家庭。父母離異,帶給孩子是無盡的傷痛,只要一提到父母,姑娘就會落淚,在公司一直不說話,不交流,沒有表情,透過一年的疏導,現在最起碼見到陌生人不至於張不開嘴!
-
3 # 道成肉身
原生家庭是你前世的業力,本來世界上沒你的事,你來了,順應世界生成的原理,天地最原始的創造力。父精母血的胚胎,貪婪地吸食成長的營養,形成了人體,你出生時的時間,長短胖瘦,幾斤幾兩,五官膚色,都對應著自然界的各種特質。按照人類預知的天時地氣與五形,你做為人的秉性很難改寫,嬰幼兒時的成長只是促成你的秉性的生長。像繪畫一樣,把你的眉毛描得更清晰,整體漸漸明朗。原生家庭的影響佔三成,你的先天佔七成。其後你的學業、職業、婚姻,都是按照相生相成的力量感召而來的。如果你要想逆天改命,先洗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改變你的脾氣,改造你的心性,反諸求己,深入自己的內心。看明白自己的靈魂,看懂人性,懂得接納原生家庭的影響,走正道,立身處世。如果你要想超越前世的業力,讓生命的輪迴在你身上定格,不墜輪迴,就要慧命雙修。但能不能成功都不是你決定的,你只管努力,一切交給上天。
-
4 # 生活小清新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那是最初最重要的,甚至是終身的,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吧。
第1個方面,性格特點。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父母是什麼樣的性格,一般孩子也會有父母性格的烙印,比如有些父母做事大大咧咧,風風火火,他們的孩子也安靜不到哪裡去。
如果父母膽子比較大,孩子估計也不會太膽兒小,就拿我們村來說,父母經常跟人打架的,孩子也多半是小流氓小混混。
第2個方面,道德品質方面。並不能說父母道德品質不好,子女就一定也會不好,但多多少少會有影響。
我們老家是農村的,父母不給孩子當好的榜樣,竟然到鄰居家偷東西,到地裡偷瓜,孩子也照樣學,結果長大後都被送進去了。
就拿我的父母來說,他們一輩子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為人忠誠老實善良,我這輩子估計也就老老實實的過一輩子了,也混不出什麼花來。
第3個方面,對待愛情的態度,這一點是潛移默化的,特別是現代家庭來說,很多年輕的情侶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打架吵架,給孩子心裡造成很大的陰影,導致孩子不相信愛情了,長大後也不敢談戀愛了。
第4個方面,對物質的態度,比如嫌貧愛富,比如過分的看重金錢,這一點從我十幾個前女友當中的好幾位身上都能看得出來,我發現吧,但凡我的丈母孃們看重金錢,我的前女友們就嫌貧愛富。
第5個方面,對知識,對教育,對讀書等一些事情的看法,比如父母就不重視教育,培養的孩子往往也不會重視教育,這個也應該很好理解。
最後再總結一下,遠遠不止以上我說的這些,太多太多了,就連長大之後也要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子女比較多的,對父母的照顧撫養問題,獨生子女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問題,這些都屬於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
但我還想再補充一句,原生家庭雖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但也要看個人的造化,比如日後出去上大學了,或者很早就脫離家庭了,或者在個人社會成長曆練當中又發生了很大的學習與進步。總之,每個人的生活際遇不一樣,各方面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也不能因為原生家庭而完全否定或肯定一個人。
回覆列表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呢?
今天我們從精神分析學派裡的兩個概念——投射性認同和內攝性認同,簡單講一講原生家庭如何影響著孩子的內在。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行動或做出反應的人際行為模式。簡單來說,是指我們投射的物件根據我們投射的內容做出我們潛意識中希望的反應。
比如,父母內心經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在潛意識的作用下,把這種擔憂投射給孩子,於是,經常耳提面命地教育孩子不可不懂事、不聽話,並對孩子身上偶爾出現的不聽話、不乖行為,給與狠狠的教育,意識上希望孩子變得聽話、懂事。
孩子被教育後,感到很羞愧、很難過。
如果孩子不僅僅是情緒上感到羞愧和難過,還真的在潛意識裡認同了父母“我就是什麼都做不好,就是一個不懂事、不聽話的孩子”,孩子可能真的變成了父母認為的不聽話、不懂事的樣子。
這個過程,就是投射性認同。
這時候,父母又發現,孩子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不聽話不懂事,於是父母再進一步“投射”,證實了他們最早投射出來的那些情況是真的。
內攝性認同,是內攝者認同了從另一個個體身上所吸納、內攝的內容,從而使自我與從被內攝者吸納過來的那部分更相像。
被吸納的內容可能是內攝者喜愛的,或是害怕的或相競爭的部分,也可能是一種扭曲的。
很多孩子會吸納來自父母和家庭環境中的許多內容,包括一些感受、想法,並構成自我的一部分。在這一過程中,父母的很多心理特徵會變成孩子的一部分,並發展出新的知覺模式,一直延續。
在投射性認同和內攝性認同的作用下,孩子對父母的敬仰、崇拜、喜愛等正面內容會進入孩子的意識層面;而孩子對父母的焦慮、不喜、害怕等負面內容也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