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飛揚看電影
-
2 # 夢裡詩書
蓋裡奇的執導加上亞瑟王的故事,本預想《亞瑟王:鬥獸爭霸》會是一部如同《指環王》般的傳奇史詩,可未曾料想整部電影雖然在製作上無可挑剔,但那差強人意的劇情使電影難談驚豔,而蓋裡奇在這部電影所做的也證明了自己的風格並不適合史詩的格局。
談及蓋裡奇,與之相對應的便會是那特有的黑色幽默,從《兩杆大煙槍》到《偷拐搶騙》,再到《大偵探福爾摩斯》的顛覆性改編,其實都能讓人看到他是一位個人風格尤為強烈的導演,而其在這部新作中,當然也不會滿足於只是往一個古老的故事裡注入些許幽默元素那麼簡單,就電影對比原有的故事來說,電影往這個故事裡融入了非常多新的細節,這也成為了他能將自己的風格帶入到這個古老故事中的契機。
這種顛覆性的創作改編,其實並沒有什麼過錯,可是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帶來了兩個尤為明顯的問題,一個是電影對整體節奏的把控出現了失衡,對於一個劇情說穿了就是爭奪王位的故事,過多刻意的閃回穿插,對剪輯與敘事功底的賣弄,使電影從中段開始就變的平庸了起來,而另一個問題則是蓋裡奇為了突顯自己的風格,他將電影儼然變的不再是一場本當附有史詩感的煌煌之作,僅是一場個人風格濃厚的蓋裡奇電影。
當然這也並不能說《亞瑟王:鬥獸爭霸》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對原作大幅改編的手筆,小混混的王者逆襲,恰合時宜的幽默,還是為這個老舊的故事某種程度上賦予了新生,而電影在配樂上也同樣敢於擺脫傳統奇幻史詩的桎梏,那搖滾帶感的節奏如若蒙上你的眼睛,或許你都不會相信自己在看一部古裝片。
總之如果你期待的是一場一如《指環王》般宏大的魔幻史詩,那麼蓋裡奇的這部《亞瑟王:鬥獸爭霸》或許會讓你失望,但如果你想看的是一場 蓋·裡奇電影,那麼你必然能在這個古老的傳奇中發現他的身影。
-
3 # 觀影少年小學林
這個星期剛上映的《亞瑟王:鬥獸爭霸》據說是本週最受期待的院線電影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電影院看,在看完這部《亞瑟王:鬥獸爭霸》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電影裡的亞瑟王不就是真人版王者榮耀裡的亞瑟嗎?!
王者榮耀想必大家都有玩過吧,玩過王者榮耀的人都應該玩過亞瑟吧。有可能你亞瑟玩的賊6,但你不一定知道亞瑟背後的故事。亞瑟的故事也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弟弟嫉妒哥哥位高權位,於是決定謀權篡位,但是因為沒有斬草除根,自己的外甥領導反叛軍推翻了自己。偉大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把亞瑟王的故事改編為《哈姆雷特》,裡面有一句名言足以概括整個劇情: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唉!倒黴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今天要講的電影《亞瑟王:鬥獸爭霸》和王者榮耀裡的亞瑟背景故事差不多。主角亞瑟王是一個妓院長大的小痞子,過著坑蒙拐騙偷的地痞生活,一路上不停地自己的死黨耍貧嘴打嘴炮。有時候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和想起父母被殺害的場景。
已經得到王位的叔叔呢,在亞瑟王小的時候不追殺他,等過了十幾年,突然想起來,自己的侄兒還活在這個世上,慌得不行,就派人全城搜捕年齡段內的男子。(對此,我只想說你早幹嘛去了。)
後來,亞瑟王的叔叔成功找到了亞瑟王,但是他並不是要和亞瑟王相認的,他決定處死亞瑟王,就在亞瑟王要被處死的時候,大法師梅林派年輕的女巫桂尼薇兒(亞瑟後來的妻子)和其他反抗勢力襲擊了刑場並劫走了亞瑟。(主角光環在閃閃發光。)
在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後,亞瑟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拿起了王者之劍,發揮了驚人的能力。越來越多的人民開始相信亞瑟才是他們真正的王,並集結起來反抗叔叔的暴行。亞瑟也提著王者之劍直指王宮,打算新仇舊恨通通找叔叔算清楚。(王者之劍一出,敵人就全軍覆沒了,講真王者榮耀裡面的亞瑟還有三個技能呢。)
無路可走的叔叔不得不再次藉助黑暗力量來迎戰亞瑟,這次他獻上的是他最愛的女兒。雖然我們都知道即使他獻上的是自己最愛的女兒,也是打不過亞瑟王的,但是還是要指責一下他為了勝利不擇手段。最後,亞瑟王終於奪回了王位,成為了英格蘭的王。
這是一部一分鐘看到結局的電影,故事老套沒有新奇。但是導演蓋裡奇的誠意還是有目共睹的。本片由服裝到配樂都十分驚豔,眼花繚亂的鏡頭剪輯也是本片的一大亮點。有些段落有種特工片似的感覺,和這種中世紀奇幻背景搭在一起非常奇妙,十分神奇地做到了大量複雜的插敘卻既不覺得難以理解,也不覺得煩。滿屏的肌肉與各位英俊的主演,尤其是反派叔叔更是帥出了新高度,還有貝克漢姆的驚鴻一瞥。
總體來說,這部《亞瑟王:鬥獸傳奇》還是值得前去影院一看的。
-----
祝你有個愉快的夜晚。
-
4 # 楚沐風
史詩傳說玩成了街頭黑幫片,蓋·裡奇還是走了最擅長的黑色幽默風格。配樂好聽且熱血,場景視覺效果精緻。蓋導各種炫技,玩了多次閃回,老題材拍出了新花樣。
電影主線是復仇。亞瑟是傳說中古代不列顛最偉大的國王,凱爾特神話裡面圓桌騎士的首領。多部影視裡面曾經演繹過這個傳說故事,遊戲裡面也經常致敬此經典角色,王者榮耀第一個英雄就是亞瑟。片中的亞瑟是前國王之子,出身高貴但卻命運忐忑。從小失去父母,在妓院長大,經常被人欺負。為了保護養母,他學習戰鬥技巧,組織幫派,練成了一身街頭本事。將這個傳說人物設定成這樣,挺有煙火氣。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只想平凡穩定的過完這一生,奈何叔叔卻不放過他。追殺他們一夥朋友,燒掉妓院。亞瑟被迫走向反抗之路。結交魔法師,破除心障,率領反抗軍,組建圓桌騎士團。最終拔出了王者之劍,走上了王者之路,也向叔叔完成了復仇。
從角色表現來看,裘德洛的反派角色,有種陰險帥。為了得到權勢不擇手段,篡位殺害親哥哥,最終失去了妻子和女兒。裘花對於這個反派角色的發揮,中規中矩。貝克漢姆客串挺養眼,小貝以後得多往影視圈發展。
為了避免模式老套,劇情陳舊這種史詩片通病。《亞瑟王:鬥獸爭霸》沒有走老路,而是拍成了街頭混混成功史。魔幻元素混搭街頭混混,有些違和卻挺有趣,但是總體感覺有些凌亂。7分。
-
5 # 狂人戈爾1988
蓋裡奇。傳奇史詩第一部作品。開局15分鐘。堪稱無敵棋手。懸念引子直接鋪開,凸顯爭鬥二字。意識流般快速剪輯直截了當陳述經歷令人目不暇接記憶深刻,導演對鏡頭的運用和剪輯拼接鏡頭尤為稱道,導演出色的把控掩蓋不了復仇劇情的俗套,埋下的因果用嫉妒和一句你讓我知道了什麼是魔鬼就解釋了實在難圓其說。裘德洛演的陰險狡詐躍然紙面但仍耐不住劇情人物單薄,不妨換種思考方式,直接在稱王后歇斯底里走火入魔泯滅人性,所以我認為謀篡者角色失敗,整體特效可以在影院還是很提腎上腺素的最後對決怎麼看都像遊戲畫面,整體來說一部優秀的商業佳作就蓋裡奇而言商業片裡其個人風格獨樹一幟無出其右,單薄之處就是編劇。
-
6 # 毒舌影視
這麼說吧,有著“英倫鬼才導演”之名的蓋·裡奇把這部片子給搞砸了!或者說,蓋·裡奇也算是盡力了,但這片子依然砸了!本片跟《攻殼機動隊》一樣,都是有個性但很無聊的“催眠片”!
下面來說說導演蓋·裡奇是如何搞砸這部影片的。首先,沉鬱陰暗的影像風格就是很大的問題,沒錯,就是《攻殼機動隊》那種影調,再加上這是3D片,要帶3D眼鏡的,而中國許多影院又有3D銀幕不夠亮的問題,影片中又有大量情節發生在黑夜或者陰暗的環境裡,看完整部影片感覺裡面的天似乎都沒晴過,所以很容易讓人感覺整部影片都發生在烏漆麻黑的世界裡,畫質不佳視覺模糊,觀感不是一般的差!想想你看《攻殼機動隊》那種昏暗的糟糕觀感,《亞瑟王:鬥獸爭霸》也是同樣如此。雖然毒舌君能理解蓋·裡奇選取這種影調一是想符合英倫島國環境,二是想突出古裝片的凝重、大氣、古樸的氛圍,但影片的敘事和角色其實都蠻跳脫不羈的,現代感蠻強的,絕對是一部“非傳統”的古裝大片,所以不是非得用這種傳統古裝片的影調來展現不可啊,在影院給人的視覺觀感實在不佳!
其次,影片的劇情也相當空洞。也許正因為劇情空洞,所以蓋·裡奇只能大耍小聰明,用大量個性化的敘事技巧來進行彌補,所以許多橋段都採用了兩個時空交叉快速剪輯、順序倒敘混雜、畫外音與對白交織在一起的快節奏怪趣蒙太奇風格,讓人猛一看上去有種腦洞大開式的獨特喜感和節奏感,但看多了回過味兒來想一想,發覺這無非是個敘事技巧的噱頭,根本無法拯救平庸乏味的劇情,就好比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你把好醫好藥都給他用上,最終也無濟於事一樣。而且,整部影片的劇情和角色也都空洞到幾乎毫無精彩感和亮點可言,劇情的波折和角色的動機都太過隨意和糊弄,扮演亞瑟王的查理·漢納姆除了痞氣之外嚴重缺乏王者之氣,而扮演邪惡國王的裘德·洛也是非常套路化的反派形象,整部影片其實本質上都是大俗套和無聊戲,而且蓋·裡奇耍小聰明的噱頭式敘事技巧,雖然能夠讓觀眾感覺到一定程度的快節奏,但正是這種快節奏進一步沖淡了劇情和角色的魅力,讓人看完後幾乎難以說出影片有什麼精彩劇情和角色。此外,蓋·裡奇對於影片整個奇幻架空世界的構建也堪稱失敗!
回覆列表
蓋裡奇版《亞瑟王》,就是一部帶有魔幻色彩的主旋律大片。
亞瑟王的傳說,與劉邦反秦興漢的傳說很有一拼。都有一把神奇的劍,都有詭異的蛇。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劉邦和他的沛縣工作組,最終都成就了一番事業。當然區別也很大,劉邦建立的是漢帝國,亞瑟王則是不列顛國王,很有可能亞瑟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於是劉邦的玄幻故事就是一種包裝和宣傳,而亞瑟王則是歌吟中的神話時代英格蘭凱爾特騎士首領,飄飄渺渺煙波難求,現代人都不以為真。
特瑞·吉列姆導演的《巨蟒與聖盃》完全就是無厘頭電影,在1970年代的反冷戰框架下令觀眾感到莫名其妙的爽快。蓋裡奇導演的《亞瑟王:鬥獸爭霸》則是在一本正經的傳統之上又加了一些銳意突破,對於我來說,最大的彩蛋當然是大衛·貝克漢姆的出現。《巨蟒與聖盃》是對宗教和民族傳說的惡搞與瓦解,劉邦則更是有著革命意義,相對來說,本版《亞瑟王》可以說是魔幻主旋律。
《亞瑟王:鬥獸爭霸》是一部兼有魔幻、傳奇、動作的史詩電影,永恆之王撥出“石中劍”是命定的領袖,凝聚了騎士們的信任之心。本片的魔幻味道有些怪,有些地方很寫實,有些地方超出想象。圓桌騎士們來自於五湖四海,甚至有亞裔和黑人,可以說是充分代表了蓋裡奇對於並非信史的亞瑟王去傳說化創作方向,但又忍不住讓巨蟒在關鍵時刻出來嚇人,這條蛇長到匪夷所思,比劉邦故事中的更加無厘頭。至於流落民間的小王子亞瑟,回到京城推翻篡權的叔叔,這種橋段本身就是經典的權力遊戲的戲碼,至於叔父臨死前的癲狂行為也是古今獨裁者的指定動作,與楊廣嘆息大好頭顱誰來砍之、崇禎皇帝自殺前刺向女兒都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