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潤語文

    時常有困惑的。我是一名教師,但是依然有困惑,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

    主要的困惑就是,究竟應該不應該狠狠地抓學習,把孩子變成學習狂人。我的教育觀念,是自我覺醒,家長引導,教育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輩子去學習。可惜,現實有時候很是折磨人,如果你不狠狠地壓著孩子學習,大多時候,成績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好,每天送孩子去學習,去家教,也是和教育規律不相符合的。可是,真的是劇場效應,就是一個電影院,大家都站起來看電影了,那個按照規矩坐著看電影的人又怎麼能夠看見電影呢?真的是悲哀!

    教育,陷入怪圈。難為家長也。

  • 2 # 銘邑雜貨鋪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整個過程當中都是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之中,孩子的童真帶來的閃光點,父母多年生活經驗得出的經驗談,無時不刻不在專案的交融碰撞。與其說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初為人父,也是第一次當父親,要說經驗不敢擔當,但是想法卻有很多,想孩子能成才,想孩子能獨立,想孩子能比作為父親的我優秀,想孩子能有偉大作為,想孩子能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的想法最終匯聚成一句“臭小子,能不能聽老爸一句!”可得到回覆卻是“不聽”,自己親生的隨爹!想想自己小的時候也是一樣,只不過現在互換位置。時代不同,育兒觀不同,換位思考很關鍵,父母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很多時候都是適得其反,要考慮到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接受能力,交流的同時多帶些尊重,放低姿態也許會有更好的收穫。

    道德、價值觀、情感這三個我認為是最為重要,其次是世界觀,學習成績等等。成長要先學會為人,處事。為人正直原則明確,善良為根,尊重每一個人無論對方貧窮富貴。孩子天真淳樸的天性也會不斷的給成年人起發,重拾自己年幼時清澈的心靈。

    望子成龍與恨鐵不成鋼,期望與失望交織,也許才是陪伴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兩種心態,順風順水不叫成長,逆境生存未必是好事,波瀾起伏才是精彩!

  • 3 # 航媽的小時光

    寫在孩子兩週歲的話:面對孩子發脾氣我究竟該如何做的更好更能保護好引導好寶寶的情緒管理,平常我都能做到如玫瑰般的媽媽,會給他解釋引導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十次當中也有那麼兩次我的情緒爆炸了,我沒有控制住好自己,會對他失去了耐心,也會責罵甚至會打他屁股兩下(儘管是輕輕的)我看到了他的怕,我嘗試過走開讓他冷靜,可是並不好,我看到了他的恐慌,我看到他那麼瘋鬧,心裡特別難受,也是一直不停的在對他說媽媽抱好不好,媽媽知道因為什麼什麼你生氣了媽媽不應該對你發脾氣的原諒媽媽好不好,他會稍微緩和,然後在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時候戛然而止說了句好,我頓時就覺得我的世界明朗了。我自己反思了一下,肯定是我的自我調節狀態切換的不靈活還有我的引導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不清,就像寶寶做了一件特別棒的事情,我不光要肯定他很棒還要說出為什麼,早晨吃過早飯我就去洗碗了,寶寶吃完飯把碗跑過去遞給我還說了句:給。我說謝謝寶寶,你真棒,你吃完飯飯把碗拿給媽媽了啊。今天下午這一場鬧,還不是我拒絕了他的索要零食,而不像往常一樣去說明吃完了我們出去的時候再去超市買,老是吃零食不健康。為什麼平時自己都能做到,而在面對他哭哭鬧鬧提要求的時候我就一味的只懂得拒絕了呢?育兒的道路上,我執著。

    所以,要和他一起成長。父母自我成長中的自我覺察、自我接納。

    育兒需要用腦去思考,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好的教養不應只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認識上,更應建立在內在的感受和情感基礎之上。

  • 4 # 怎樣做家長

    普遍存在的困惑與矛盾有以下:

    首先,是家長對孩子全面發展的美好期待和科學家庭教育缺失、方法盲目的矛盾。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我們家長期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認為這樣就是給了孩子最好的成長條件。孩子做不到,不願意,我們家長就開始各種指責,說這是為你好,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還多,聽我的肯定沒錯。總是按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去培養孩子,總是認為自己給孩子的路就是最好的。

    但是這樣培養孩子不僅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而且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忽略了孩子對家庭情感的需求。長期這樣,孩子就會以各種形式進行反抗,比如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等。家長缺失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對孩子的培養沒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家長家庭教育的經驗大都是從父輩那裡習得的,我們的父輩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只是,這種經驗在現代社會很多已經不適用了。

    其次,是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急迫需求和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缺失的矛盾。

    家長因為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導致孩子出現不寫作業、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等不良行為。這時家長開始焦慮、著急了,想要尋求學習家庭教育的路徑。

    家庭教育指導是全民需求,需要大量的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目前中國師範院校沒有家庭教育專業,缺乏培養專業人才的體制和環境。因此,我們沒有專業的途徑和渠道系統學習家庭教育。

    我們家長透過這些產品感受到這些家庭教育理論的重要性,瞭解到一些具體的方式方法,深以為然。但是,說到容易做到難,自己沒有做到,又不知道如何做。這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倒加重了家長的焦躁情緒。

    第四,是家長長期無意識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希望短期“一針見效”的矛盾。

    家庭教育問題的產生一般源於長期不當的教育方式,是日積月累產生的。孩子小的時候,家庭教育問題多表現為不愛吃飯,不願去學校,不愛學習,跟同學關係不好,當孩子大了,進入青春期,開始叛逆,之前積累的家庭教育問題透過某一個不經意的衝突直接爆發,輕者沉迷遊戲、逃學厭學、早戀,重則抑鬱、自閉甚至自殺。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全部的經歷,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就尋求“一針見效”的良方。殊不知所謂良方在沒有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長眼中是絲毫不起作用的。期望“一針見效”的良方是家庭教育的偽需求。

    當前有很多回應這種“偽需求”的“一針見效”的方法,家長在實操後發現無法解決問題,反倒由於實施過程中的強推行為、焦躁情緒而加重了業已存在的問題,甚至還讓很多家長產生“家庭教育是騙人的”惡劣影響。

    第五大矛盾,是把家庭教育理解為“家長教育小孩”和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認知矛盾。

    沒有人天生會做家長,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我們家長因為上一輩的養育經驗,理所當然地認為家庭教育就是家長教育孩子,孩子有不對的,可以隨意打罵,這其實是把孩子當做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沒有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是對孩子的控制。家長用固有的經驗,去控制本不可限量的如同白紙般的孩子,結果必然是孩子的極力掙脫。

  • 5 # 羊咩咩讀寫

    用心教育孩子的,都有過困惑,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孩子怎麼不懂感恩!

    中午放學,我興沖沖去接孩子回家吃飯,原想著給孩子做頓豐盛的午餐,多抽點兒時間陪陪她。誰知,到吃飯時間,她像往常一樣開始悶頭扒拉著米飯,筷子穿梭在肉與米飯之間,盤中的蔬菜就那麼被冷落了。為了讓她多吃蔬菜,我夾了幾片青菜放在她碗裡,順便叮嚀:“多吃點兒蔬菜!”話音剛落,她似乎非常敏感,可能是我經常嫌她不吃菜說得太多的緣故吧。她不耐煩地回了一句:“我吃菜了,都吃了兩片了,又不是沒吃。”一股火藥在我頭頂馬上要炸開似的。每當這時,我忍不住想發火。先是強忍著說教:“你這麼大了,好歹該能分清了吧?讓你吃個菜,是害你嗎?”孩子固執地嚼著嘴裡的米飯,不屑地斜著眼。終於,火藥擦出了火花,在我胸中燃燒起一團怒火:“我錯了嗎?要不要跟你說聲對不起?”孩子猛地起身:“我錯了,行了吧!”哐!她的房門關上了,我還聽到了反鎖的聲音。

    為什麼我們想為孩子做的更多,為什麼明明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他們卻不知感恩?

    心碎的時候可以流淚,但一定要找原因,想辦法破解困惑。

    還好這一困惑並沒有長久困住我。調整好心態後,我試著和孩子溝通交流,傾聽孩子的心聲,一起探討關於感恩的話題,盡力理解孩子,全力支援她。

    就在今天,我要去打針,跟孩子說打完針回來擀麵條給她吃,孩子堅決讓我出去買麵條,說剛打完針手上不能太用力。嘿嘿,還是很暖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類似《詐欺遊戲》《賭博默示錄》這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