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涵舍逍遙談紫砂藝術

    學習書法並沒有普通人想象的那麼難,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老年人學書法能修身健體,是很好的一項藝術活動首先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古人執筆分兩種,坐著寫字用五指執筆法,站著寫字用三指執筆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國推廣書法時,只推廣了五指執筆法,三指執筆法瀕臨失傳,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實踐,當前全國搞書法的70%只會五指執筆法,包括部分已成名的老書家。  

    學會三指執筆法對中鋒用筆起了決定性作用。目前國內書法傳承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執筆問題。廣大書法愛好者應該及時掌握兩種執筆法。  

    初學書法者,先要選好老師。  

    擇師的標準不在於長幼,而在於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家,主要看他的創新能力,字外功夫,綜合素質,影響力及人品,找對老師就能事半功倍。  

    選好字帖和筆墨紙硯。  

    現在出版業十分發達,古代的所有碑帖都有很多不同版本供大家選用。北京琉璃廠一條街,書畫專業書店文房四寶店到處林立,應有盡有,有的還配了示範光碟。  

    筆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類,羊毫軟,狼毫硬,兼毫軟硬適度,初學者應選用兼毫,廠家比較出名的湖州善璉湖筆系列、宣州宣筆系列和江西產的各類毛筆,均可選用。  

    字型可按書體選購:篆書有《甲骨文》、《石鼓文》、《散氏盤》、秦篆、楚篆等;隸書可選用《張遷碑》、《乙瑛碑》、《史晨碑》、《石門頌》、《好大王碑》等;楷書可選用《張猛龍碑》、《張黑女碑》、《九成宮》、《顏勤禮碑》、《褚遂良楷書》等;行書可選《聖教序》、《米芾行書》、《王鐸行草》;草書可選《十七帖》、《書譜》、《智永千字文》、《平復帖》,懷素、張芝草書。  對於初學者,可以從以下三步練起:  

    先練線,每天用三指執筆法在舊報紙或毛邊紙上畫兩尺長的橫線、豎線和直徑為一尺左右的圓線各20個,行筆要慢,起筆要藏鋒,線條一樣粗,剛勁有力,力透紙背為好。堅持15天即可。中鋒執行習慣基本養成。  

    練習點,每天練5鐘不同走勢的點各20個,堅持15天。  

    練字,先從字型或書法大字典中選臨1—2個你比較喜歡的字,看準比例,反覆練,練得和字帖對照一模一樣後,再從頭到尾通臨一遍。  

    寫不好的字請老師當面示範,細看每個點劃細節的運筆方法。  

    多參加一些書畫筆會交流,現場細看每位名家的執筆技巧,只要有興趣真下決心,方法正確,心誠力到,一般經過3到5年的持續努力就會小有成就。

    啟動書法欣賞:

    啟功先生在寫字

    大家都知道,啟功先生是一個大書法家。早在他很小的時候,寫的書法就很出名,小時候因為他寫的書法太優秀了,所以他的大字報白天貼在牆上,晚上就被人順走了。據說當時批他的小將,晚上還會偷偷找到他,讓啟功先生教他們寫字。

    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啟功先生的名氣已經在外,上門求他寫字的人更是瘋狂,氣功先生經常被圍追堵截,無奈,只好在門外掛牌:啟功冬眠,謝絕參觀,敲門推戶,罰一元錢”,然而,就這16個字掛出去還沒一天工夫,就被喜歡他字的粉絲悄悄揭走了。

    左一為啟功先生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竟然有人跑到啟功先生家門外,假裝是從外地來求教的粉絲,不見不走。甚至還有粉絲謊稱家中老父病重,想求一幅啟功老先生的字救命......

    除了這些個人粉絲外,當時無數的企業,出版社等機構,知道給氣功先生錢也難求到一幅字,於是,就找到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做線人,問準啟功先生哪天在家後,直接上門求字。上門幹求字還不行,曾經有一位要給報社題報頭的編輯,現場背了啟功《論語絕句百篇》中的幾句後,感動了啟功先生後,才有幸得到了題字。

    啟功楷書《心經》區域性

    啟功先生的偽作也有很多,有一回,啟功見到有人仿的書法作品後,說道“嗯,比我寫的好。”

    時至今日,我們走在大街上,說不準啥時候抬頭一看某個學校,大樓大廈門口的字,就是啟功先生題寫的。甚至電腦中都有啟功先生的啟功字型。據說,德雲社的家譜用的正是啟功字型。

    我們都知道,啟功先生除了是書法名家外,他還是清代的皇族後裔,啟功先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晝,是乾隆皇帝的異母兄弟。乾隆即位後,封弘晝為和親王,啟功正是和親王的後代。 雖然啟功有著這樣顯赫的身世,但他從來都不願意說自己姓愛新覺羅,以此來包裝自己。

    1972年作 臨玄秘塔碑 區域性 575萬

    有一回,啟功先生在潘家園逛古玩,發現很多攤位上都擺放著仿作,有趙樸初的,董壽平的,還有很多其他的,當然也有啟功先生的字。啟功看了一會後,不斷的跟攤主問好。一位攤主對旁人說:“這老頭好,看著面善,也不搗亂。”

    啟功先生看到攤位上有很多他的字,但他並沒有追究責任。有人問啟功先生,你的偽作這麼多,怎麼才能辯解真偽呢?

    啟功老先生謙虛道:“那些寫得好的是假的,寫的不好的才是真的。”

    1975年,啟功先生

    啟功先生的書法研習歷程,正如他所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最初他學的是元代的趙孟頫,明代大家董其昌一派,後來學的是唐代楷書大家歐陽修書法,直到晚年,開始學誠懇,即唐代楷書大家柳公權。

    1971年作 楷書三續千字文

    學過書法的人都清楚,雖然很多人學習書法是從學柳體開始的,但到宋朝之後,我們會發現,寫柳體出名的人物寥寥無幾。正如流傳的所言:學柳體很難能寫出成就來,往往會寫死。

    為什麼呢?因為在楷書四大家中,柳公權的柳體是最講求法度的,也是技法最為完備的。如果有人想要在書法技法上超越唐代楷書四大家,特別是柳公權的楷書,基本可能性為零。

    然而,啟功先生到晚年,偏偏就轉向了最難有成就的柳公權柳體楷書,挑戰不可能。最終,啟功先生集歷代眾名家之所成,結合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在中國書法史上,開闢出了一片新天地。

    欣賞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好看。書寫的乾淨利落,規整而方正。形式上更是外柔內剛,儒雅而華美,書寫如君子。看他的字,真是字如其人,毫不遮掩、簡潔明瞭、坦坦蕩蕩。

    晚年的啟功先生最喜歡的就是柳公權的書法,曾臨寫柳公權的楷書作品 《僧端甫塔銘》數十本 ,啟功先生臨寫的這部《反經箴》手卷達六米多長,今年十一月以379.5萬成交。

    題:蛇來筆下爬成字,油入詩中打作腔

    啟功楷書 名家詩詞兩首

  • 2 # 中州耕牛堂主

    中老年如何學習書法?

    這個問題提的好!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老年人熱愛上書法,是好事,也是樂事。

    那麼,中老年人學習書法,途徑有三:

    一是自學。自學,就是臨帖。碑帖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只是想學寫毛筆字,且沒有其它的規劃,僅是在寫字中享受快樂,那就選擇自己喜歡的碑帖,認真臨寫就可以了。書分五體,既篆、隸、草、楷、行。自己喜歡哪種書體,就從哪個書體入手。如果是初學,我建議先從漢碑學起,也可以學習唐楷(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學起。

    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字帖後,購買筆墨紙硯、氈墊和筆洗,就可以臨寫字帖了。中老年人,如果時間允許,最好是每天堅持臨寫,另外,先專臨一帖,不要隨便換帖。

    我認識的多箇中老年人,學習書法都是臨帖。這些人中,有男,有女,他們還經常聚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點評,相互學習。據我所知,他們臨寫三五後,就開始寫作品了,有的還在國內的書展中,入展、獲獎。

    二是參加大專院校的書法函授班,這些班都是業餘的,而且學費也不太貴,一般人都能承受得了。在書法函授班學習,可以系統地學到書法理論和書寫技法,對中老年人來說,也是適合的。

    三是到當地的老年書畫培訓機構學習書法。這個機構是當地市級工會辦的,聘請有專職或兼職老師,教老年人寫字,教老年人畫畫,老年人在一起學習時,還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 3 # 老人新手新手

    旡論是中年人,還是老人學書法都必須從基礎學起,都要從握茟、下筆即點、橫、撇、捺,練起,最好的辦法,是臨帖,多選柳體(柳公權)、顏體(顏真、顏魯公),有了基礎,再隨本人體性,多寫多練!一般八十歲以上,讀過完整小學敎育的,都有寫仿課,都受過這個方面的刻板教育!

  • 4 # 雄雞唱曉LM

    這也算一個大話題。簡言之,思路如下:

    第一、尋拜一位可信的師傅(或加入一個培訓班),予以點撥、指導;

    第二、確定一種適合自己且內心喜歡的古典書體及其字帖(最好從唐楷入手,如顏體等。其它體式未嘗不行,如篆、隸等),踏實臨摹;

    第三、尋找一兩個書友結伴而行,相互切磋,砥礪共進;

    第四、期間多參加書法活動,多觀摩高手佳作,以強化自己的藝術興趣與情志;

    第五、合理安排自己個性化的時空環境及其書寫工具,以求最大化的合情、合理、合規之學習方式;

    第六、把握好心態,做到‘‘眼高手低’’,戒驕戒躁,力爭上游;

    第七、善於學習相關知識,縱向的書法史,橫向的各類藝術品相;

    第八、善於總結,取長補短,發揮優勢,縱橫‘‘攀比’’,強固信念,永不言棄。

    第九、根據自己的學書程序可以參加一些社會書藝活動,提升自我;

    第十、根據自己的學書水平,參考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適當旁涉其它書體,以拓展書藝之路與自我審美視域及靈性。

  • 5 # 鵬鳥齋老李

    中老年人練習書法,這是修身養性,安度晚年的最佳選擇。隨著社會重視,人們對文化生活追求的上檔次上水平,練書法的隊伍日益壯大,我所在的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65歲以上的上了大部分比例,可喜可賀!中老年人怎樣學書法,怎樣學好書法,特別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首先樹立正確的學書觀,不為名不圖利,只求學習知識,淘冶情燥強身健體。成名成家或養家餬口都不現實,要認識自己。

    二是要處理好家務書務關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兼顧好家庭兒孫,取得家人支援練字,別苛求一夜成名,不提倡白加黑,五加二。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恰到好處。

    三是走好路子。突破口最好選擇行書,臨帖最好為蘭亭序聖教序。其它字型可漸進式發展。

    四是過好文化關。學好書法,文化關不過不行。古代詩詞賦要常學常背,漢字演變要牢記心中,琴棋書畫都要涉獵些,觸類旁通。

    五是選好老師,多交流,多培訓,多參展,提升自己!

    以上幾點若能把握好,中老年人書法入法入門就會更快,學字也會更好!

  • 6 # 秩和律師147753

    老年如何學書法,孫過庭在書譜中有過這樣的論述:

    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這段話,對老年學書法,很有啟迪。

    如果我們說,從領悟法則這個角度,少年不如老年;要是從學習已經有了的規範,則老不如少。意境年紀越大越能得其精妙,學習年紀愈輕愈能記住。

    努力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到了爐火純青,就要求變。

    比如初學佈局,努力達到工整。工整端莊為美,為好,字寫的好了,比如田英章老師的字,非常的工整端莊。這時就應當努力追求奇特和驚險。奇特和驚險為少見,為個性。比如毛澤東的字,筆筆驚險,字字歪斜。到了此時,還需要努力,努力在個性中,實現共性。在險絕中,實現平正。萬丈懸崖,凸石孤立,其所謂險。歷經千年,地動山搖,仍然不到,必有其穩定平正之處。險絕為高度,平衡為妙趣。

    把字寫的工整端莊,但是你並沒有達到妙趣橫生。把字寫的特別個性,你也沒達到最高境界,因為你的字並不秒。個人認為,歐陽詢的楷書,險多妙少。只有在險絕中求得平正,那才是對書法的心領神會,才是成熟老道。

    說完孫過庭的經驗,我們再說于右任。他是五十歲後學草書,每日一兩字,最終成就草聖。他的成功,不在於模仿,而在於思維。隨著年齡越大,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把字臨的惟妙惟肖。但是,我們可以思索,技法以及結字和佈局,尋找妙處,為己所用。比如歐陽詢的豎和顏真卿的豎,他們如何用筆,外拓還是內擫?如何用鋒,是骨書還是筋書?如何行筆,是緩還是緊?等等問題,想明白了,書法自然會上一個臺階。

    對於老年人,學書法可能更需要比青年人多看一些理論,理解透,吃透。玉堂禁經的永字八法,是楷書的基本規則。八種筆畫的寫法規則,是寫好楷書的基礎。可以說,吃透永字八法,便可以寫所有的字。

    其中有九用,就是如何用腕,操控筆鋒。學會九用,寫字就能駕輕就熟。

    當楷書學完之後,可以學行草。說明一下,很多草字,你是不能用楷書簡略理解的,寫草書應該瞭解一下篆書,這是從字形的角度來說。其實,草書也有結字。草書如何結字,那就是筆勢。玉堂禁經也有,那就是五勢。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覺得,書法是一門專業學科,有特定的訓練規則,有完整的系統的訓練套路,完全不同於一般寫“通知”“廣告”等臨時性的毛筆字。

    中老年人學書法,雖然說不是圖MISTRA利,只是為了健身娛樂,修心養性,但是,不管你是哪個年齡段,只要是想學好書法,想寫出個模樣兒,看上去還不錯,最好按正規的訓練模式一步一步的練,這樣效果好,還能使興趣大增。否則,如果隨便照著字帖寫,訓練方法不繫統不完整,練幾天覺得沒有什麼效果,會產生棄學心理。

    正規的練法是這樣的,如圖:

    以練習某一種字型(一個帖)為例,如果按照上述這套程式,從頭至尾全程練下來,訓練週期大約兩三個月,頂多半年左右。其中,第①至第⑦步,通常情況下,訓練週期大約兩週左右。這兩週時間並不長,但它對今後兩個月,乃至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整個訓練過程能否順利進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因為,除了書法原理之外,書寫姿勢~執筆方法~運筆動作~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字法則,這六個訓練科目,屬於應知應會的技法基本功,必須首先練好它們,這個致關重要!

    以往,常見大多數初學者,都不是這樣訓練的,幾乎99%的人沒有前期基本功訓練過程,都是買一個字帖直接照著寫……結果,勤奮刻苦練了好長時間也寫不好,少則一兩年,多則一二十年。之所以學習效率低、質量差、週期長,主要原因是不得法,也就是說訓練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初學者易犯的錯誤是,選擇的範本(字型)不適合,誤用了假冒偽劣的“五字執筆法”,沒有系統的指法、腕法、肘法、筆法練習過程,筆畫寫法不正確,或者說不是原帖的筆法,結字佈局法則不清楚,臨摹方式不科學……試想,這些書法基本功,如果一概不知,也不去練,肯定是學不好書法的!

    所以,我建議喜歡書法的中老年朋友,無論是參加老年大學的書法培訓班,或者在家裡自學書法,對如何進行書法訓練這個問題,心裡一定要清楚,起碼要知道應該怎麼練,練不好書法的原因主要出在哪裡?

    另外,有必要講一下關於選帖入門問題。中老年人學書法,畢竟是出於興趣愛好,應著重考慮自身條件,據實選擇臨摹範本,不要拘泥於當代名家之謬論,更不要輕信所謂一些偽書法大師 “必須先練楷書” 這種歪理邪說。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願,想學什麼書體、字型,就學什麼。

    現如今,書法字型訓練模式趨於日臻健全,已經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方法體系,也就是說,哪種字型都可以直接單獨進行練習。因此,可以直接練某一種字型,比如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不過,我想提醒一下,下面這幾個帖不適合中老年初學者,例如,鐵線篆《嶧山碑》,漢隸《張遷碑》,魏碑《張猛龍》,歐陽詢《九成宮》、柳公權《玄秘塔》、褚遂良《大字陰符經》,趙孟頫《膽巴碑》等,這些字型個性風格過於突出,技法要領難度較大,學著特別費勁兒,尤其是,相容性比較差,有副作用和後遺症,練它們以後寫不了行書,與其它字型也不好貫通……

    我個人覺得,中老年朋友,如果喜歡楷書、行楷或行書,最好是練趙孟頫的書法,比如《讀書樂》、《壽春堂》、《觀音殿》等等。

    趙體字雅俗共賞,尤其筆法動作特別簡單,富有情趣,毫不做作,追求自然美,而且是正宗的二王傳統技法。當今書法界,有人認為趙孟頫的書法太俗氣,其實,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說明他對趙氏書系統沒有深入研究過。你想啊,清朝歷代皇帝都學趙體,難道皇帝不懂書法好孬嗎?

    如果,想了解趙孟頫的書法,可上〈書法欣賞網〉專門查閱一下趙孟頫的楷書、行書字帖,從中選擇自己喜愛的。

    順便再說一個問題,中老年人練書法,方式要靈活多樣,比如,堅持晨練水寫地書大字,這個活動非常好!即健身又練字,一舉兩得。

    在廣場寫地書,與在室內用毛筆在紙上練字,感覺不一樣,別有一番意味。它相當於把原帖放大了幾十倍,對深入研究筆法、字法很有幫助。

    地書實質上屬於榜書之列,練地書就等於練榜書。一般家庭居住條件,甚至是書法培訓機構,都沒有習練榜書的專門設施,藉助小區廣場或公園練地書,無疑是一個最優越的天然條件……

    開始練地書的時候,可以拿本字帖臨摹,等有了一定書法基本功,就可以抄寫詩詞、短語了……

  • 8 # 海納百川186

    我認為,中老年人學書法,首先需要擺正學習的目的,不為名不為利,以練好中華文字,弘揚傳統文字為已任,以練字修身養性,以寫字健身自樂。這樣即沒負擔也沒壓力,對中老年人有益健康,本人六十退休後才拾起筆練字,兩年多了,自認為寫字方面大有長進。以每天寫二百多個字在練習,下面兩幅鋼筆字是今日所寫,寫的不好,請朋友指點。

  • 9 # 翰墨書道

    中老年人喜歡書法,想自己也練習書法這非常好。但該如何去臨摹學習書法呢?其實中老年人學習書法也有其自身的尤勢,思想認識深刻成熟,理解能力強,觀察力更細緻入微。這對於學習書法來說是非常大的優勢。

    但我們應該清楚,學習書法需要臨摹,而臨摹書法不能摻和自己的意思,如果零基礎臨摹學習書法仍然我行我素,那就不是在學習書法,而是寫字。所以,對中老年朋友們來說要想從零基礎學習書法,就必須將過去的一切認識拋棄,一切從頭再來。可以說要讓自己的頭腦變成一張白紙,然後按照書法教程的學習順序一點一滴的將書法的技法知識重新填如入已經被騰空的大腦,按照古人的意見,就是要先做到無我,拋棄一切過去的成見,然後才能進行臨摹學習書法。這時的學習必須要按部加班,循序漸進,紮實的進行臨摹學習,並努力做到將在臨摹學習中記下或掌握的技法和優美的字形堅持學以致用,養成習慣。無論什麼人學習書法都不能見異思遷,這是在學習走的階段,過了這一關,才能進入自由的境地。

    臨摹學習書法要力求臨摹的惟妙惟肖,形神俱似,才算過關,不能淺嘗輒止,僅的大概,要清楚臨摹學習一是學技法,二才是學習優美的字形,如果臨摹學習達不到精準,說明臨摹學習的不到位不正確不準確,這時候最好採取描紅的辦法,雖然很拙,但效果非常好。

    再者就是不能好高騖遠,力戒急於求成,一定要循序漸進,就像蓋樓房那樣,從一磚一瓦砌起,並且每一步都有儘可能做紮實了,否則就無法打好紮實的基礎,因為書法不是寫字。

  • 10 # 不二齋

    中年人學習書法和年輕人不一樣,主要是興趣的培養,會少很多功利的追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學習書法很重要,尋找一個學習書法的環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很重要。

    這個意思大概就像老年人晚上跳廣場舞,很多人問為什麼不在家跳,或者自己一個人找個偏僻的地方跳,這樣不就不擾民了嗎?

    可是如果那樣的話就沒有了跳舞的氣氛,也沒有一起跳舞的舞伴,這樣跳上幾天肯定就堅持不下去了。大家相約在一個廣場,共同做一件事情,這樣每天還能吸引一批新的廣場舞愛好者加入進來,然後越來越多,即提高了跳舞的興趣,又能不斷的堅持下來,再加上跳舞的時候氣氛比較好,大家都敢去跳,反而越跳越好。

    其實老年人學習書法也一樣,重要的是堅持下去,而堅持下去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的重要,所以學習書法,除了在家練習,還要有一個集體,隔段時間大家一起去共同交流。

    現在的各個地市的老年大學一般都會開設書法課程,會拼有當地的著名書法家定期上課,還會經常的搞一些活動,比如展覽、比賽等等,能夠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大部分還都不收費,適合老年人去學習。

    如果你想發展一門愛好,請多交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的最侮辱女性的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