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卡行
-
2 # 財思思
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確實值得關注的。
90後的負債從哪來?一、房貸、車貸是大頭
最早1990出生的這一批人,已經跨入了三十而立之年,慢慢地開始了結婚生子、買房買車,除了一小部分90後有父母支援置業之外,大部分90後仍然揹負著房貸車貸這些負債的。
二、消費信貸的發達間接增加了90後的負債
六成年輕人有實質性負債,與負債便利化分不開,比如各種唄,各種白條,各大銀行信用卡等無時無刻地在向年輕人提供透支消費。細心留意身邊的90後,或多或少是在網際網路借貸平臺提前借貸消費,再慢慢還的。
年輕人更應該合理負債消費勤儉節約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美德,現在年輕人似乎沒有了存錢的習慣,“月底吃土、精緻窮”成了年輕人的代名詞,尤其是這次疫情,也使我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需要好好存錢,以應對不確定性。很現實的問題,月光族的年輕人,一旦面臨著失業,房租和吃飯都會成問題,存錢是自己生活的底氣。靠拆東牆補西牆的借貸,終究是不行的,借的時候有多爽,還的時候就有多難。
對於我們年輕人的財務建議不要讓自己有更多的債務積累,如果確實迫不得已先向家人朋友尋求幫助,避免去碰網貸。要知道,金融機構的借貸利率往往極高的。學會支配自己的財富,量入為出地消費,年輕的時候大多收入不高,直接去做投資理財,轉化成的實際收益會很有限,這個時候投資自己,讓自己多學一點東西,其實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
3 # 勇談樓市壹貳叄
大家好,我是勇談。“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這個話題其實是從2019年12月份人民日報主持的一個話題,話題出來後受到很多年輕朋友的關注和認可。不少媒體對於這個話題也展開了積累討論,最終都歸咎於一點“不必要的消費”。今天藉此機會要為90後說幾句話,造成90後如今這麼高負債消費的根源還是在於社會,尤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惡意引導導致的。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現代金融的快速發展和監管稽核跟不上是導致大量90後有實質性負債的根本從國家提出“消費升級”和“國內消費拉動GDP”後,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都把目標放在了消費貸上
為了完成業績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中小金融機構都大量推出消費貸類產品,包括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進軍進軍網際網路金融。作為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90後來說,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為這批人使用消費貸提供了極大方便,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或者說合格的警示作用。簡單來說“絕大多數90後剛開始只是知道網路貸款、消費貸款用著方便,但是並不知道違約的風險和代價”。等這批年輕人開始違約或者還不起的時候,才明白消費貸款違約的代價的如此嚴重。那麼造成這樣原因的根本在哪?難道全部推給90後嗎?作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實在辦理過程中有稽核不嚴格的“失職”責任,起碼應該做到“風險警示”都沒有。
僅僅使用一張身份證就能獲得消費貸款(或者其他貸款)的時代就不應該存在,這屬於嚴格的稽核監管缺失
雖然說消費類貸款跟住房類貸款的金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需要知道的消費貸款的使用群體更為廣泛。國內目前有4億90後,其中超過大半都或多或少用過消費貸款(信用卡、網貸等)這個金額到底有多大?消費類貸款資金會不會流入其他行業?這個都是問題。簡單一點“無論什麼貸款發放都是需要進行嚴格稽核的,這是保護金融機構也是保護貸款者本身”。歷史上任何一次銀行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最終原因都是歸咎於“監管缺失”,包括前幾年的P2P理財為何暴雷?其實還是監管出了問題。
“吃”和“買”佔據了90後的主要生活消費,90後成為消費主力的代價不應該是超過30%的人還不起或分期根據資料顯示,正常還款的佔71.1%,分期或者逾期的人數佔28.9%,也就是說,在10個欠款的人裡,就有將近3個人存在分期還款和逾期還款的情況。造成這樣情況跟90後本身的消費觀念有關外,也跟相關金融機構稽核過於寬鬆有關係。
信用卡、花唄等稽核過於寬鬆,導致人人可以辦卡,可以槓桿消費是關鍵
從理論上來說銀行包括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應該對於消費貸款申請人進行嚴格的風險把控,包括從申請人的就業單位、收入情況等進行嚴格審查後才能給予批覆。但是隨著現代金融的發展,發現信用卡、花唄等網際網路貸款申請愈發寬鬆,金融機構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開始不斷降低申請門檻導致出現了不少“僅憑身份證就能辦理的鬧劇”,最後的結果就是超過30%的貸款者不能按時還款,銀行的壞賬率開始提升。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金融機構才是導致如今“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的始作俑者。
產業升級緩慢,居民收入增長過慢也是導致不少居民不得不透過貸款來獲取資金的關鍵
隨著90後成為社會消費主力,越來越多的90後不滿足於工廠、白領、公務員等傳統就業。但是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這幾年才剛剛開始,越來越多的90後寧可選擇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入工廠做技術工人的原因也跟工廠收入過低或者管理過於死板有很大關係。畢竟40年的改革開放下,90後更加註重實際收入,空談理想和忽悠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圖上所示是過去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走勢圖,可以明顯感覺大家收入同比增長越來越緩慢,大家掙錢越來越難了。在房價不斷上漲,消費不斷上漲的情況,大家收入增長卻跟不上,僅僅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大量發放消費貸款根本不可持續。
“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這個資料絕對值得相信並需要警惕,畢竟中國家庭債務已經佔據到了國內GDP的50%以上不僅僅是90後包括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債務都在提升,全民負債率高已經不是秘密
圖上所示是中國-家庭債務佔GDP比值走勢圖,可以看到近幾年家庭債務比值始終高速攀升。截止到2020年這個債務比已經達到55.2%,家庭債務攀升的原因跟房價大漲有關係;相信隨著90後越來越多的組建家庭,本身負債率就比較高的情況下家庭負債率持續高的情況不會改變。當國民家庭負債率越來越高後,華人喜歡積蓄的習慣被改變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會很弱。這才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事情。
負債不可怕,負債的目的需要了解清楚,社會和金融機構需要有教育義務
目前的情況是所有的負債違約責任都是由消費者承擔,包括不少90後有實質性負債後真正意識到負債危害性的時候基本都是違約後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追債,往往這個時候得到的教訓就是難以挽回的。徵信有黑記錄,不能進行住房貸款和車貸等都是違約後的代價,但是這種代價往往是太過沉重的。在信用為主的時代一旦出現信用記錄不佳的後果需要在校期間或者貸款前進行明確告知,作為金融機構有必要進行提醒。
對於90後來說(包括之前的80後等)也需要明白一個道理“負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資產增值,不僅僅是消費”。人的生活離不開消費,但是會負債的人不僅僅會消費更會利用負債來提升資產。記得看到過一個很現實的例子,A和B大學畢業後工資待遇一樣4000元左右,發了工資後A想買最新款的手機需要花費6000元,於是A選擇了消費分期的方式(也就是負債)來獲得;B則選擇了將自己工資的大部分用來理財。3-5年後兩者的區別就體現出來了,B利用理財收益就能想買啥買啥,A呢?還在為每個月即將到期的貸款著急。所以,負債不可怕,合理的負債不僅僅能解決需求還能提升資產價值。
綜上,不少人看到“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這個資料後大有一種疑問“負債會不會壓垮這代人?”經濟過於快速發展忽視各種風險教育下,必然會有一大批人為此付出代價,網貸橫行、消費貸違約等其實都是金融監管過於寬鬆的結果。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回覆列表
這個報告我看過,調查了3036名18-29歲年輕人的負債情況,顯示年輕人平均債務收入比為41.75%,其中13.4%的年輕人零負債,近6成工作90後擁有實質性負債,雖然被調差的年輕人說有貸可以對就業和收入更有信心。
不過根據目前就業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對於沒有一定儲蓄基礎的年輕人來說會面臨逾期還貸壓力,作為暫緩信用卡還貸壓力的第三方信用卡智慧還款軟體有米兔負責人透露:近幾年使用智慧還款軟體使用者激增,這個行業在未來很有發展潛力;可見有貸一不定只是為信心,可能還有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