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威1986235

    為什麼古代少有為戰死沙場的烈土立碑,因為從先秦到清朝滅亡時的禮儀規格便

    是最差立碑也是將軍級,才有資格。必須當朝朝議。

    以前勳貴功侯才有權著書立傳,而且也要經過嚴格的朝廷評審,以前思想風氣便是從軍作戰,馬革裹屍是天經地義,主要是受先秦時期貴族思想。古代戰爭為什麼。底層士兵很容易逃兵,一遇強大敵人崩潰後便成兵匪洗掠地方。就是因為國家對待士卒之差,慘不忍睹。以前潰兵名聲差就是待遇差,陣亡後,既無錢、又無名譽。古代軍制本身的問題

  • 2 # 王朝的廢墟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立了七通“烈士紀念碑”,來紀念為唐朝立國犧牲的將士們。它們分別是:

    諫議大夫朱子奢撰寫的昭仁寺碑,為紀念擊敗薛舉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著作郎許敏宗撰寫的普濟寺碑,為紀念擊敗宋老生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起居郎褚遂良撰寫的慈雲寺碑,為紀念擊敗宋金剛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宗正卿李百樂撰寫的弘濟寺碑,為紀念擊敗劉武周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著作郎虞世南撰寫的昭覺寺銘,為紀念擊敗王世充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秘書監顏師古撰寫的等慈寺銘,為紀念擊敗竇建德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中侍郎岑文字撰寫的昭福寺銘,為紀念擊敗劉黑闥的戰爭中陣亡將士。

    不過遺憾的是,這七通石碑中有六通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位於陝西長武縣的昭仁寺碑了。由當時的著名書法家虞世南手書碑文,用3500餘字,記錄了大唐開國第一戰——無比慘烈的淺水原之戰的經過,以及用來超度陣亡將士亡靈而修建的昭仁寺當年的營建過程。

    這場戰爭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雄踞於隴西的薛舉、薛仁杲父子趁著唐朝建國不久立足未穩,向長安發起進攻,並在淺水原(今天陝西省長武縣一帶)與李世民的部隊遭遇。兩軍首次交鋒,唐軍遭遇慘敗,不僅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戰死,劉弘基被俘,而且唐軍士族戰死的比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五六十之多。這讓李世民不得不連夜收拾殘軍,撤回長安。可以說如果薛舉一鼓作氣,攻破長安滅掉李唐指日可待。

    不過薛舉的突然病逝,以及兒子薛仁杲的作死,給了李世民反敗為勝的機會。於是戰爭進入第二階段,面對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薛仁杲的種種挑釁行為,李世民避其鋒芒堅守不出。當兩軍相持60余天之後,薛仁杲的軍隊終於露出了疲態。李世民率軍出擊給予致命一擊,生擒薛仁杲,既解了長安之圍,又趁勢奪下了隴西。

    李世民是一個念舊的人,在當了皇帝之後,特地頒佈詔令,在自己當年經歷大戰的地方設立的寺院,並勒石刻碑,以緬懷、超度那些跟隨自己打江山而犧牲的將士,而淺水原這場唐朝開國第一戰也自然位列其中。

    似乎除了李世民之外,還沒有皇帝位立這種烈士紀念碑了,不過參與戰爭的功勳,不論職級高低,他們生前也都會得到政府的賞賜,死後也會得到相對應的禮制,所以立一通石碑其實意義也不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人一見鍾情後多久表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