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採小熊

    輕小說的一個特徵是其文體多使用讀者慣常口語書寫,比較輕淺易懂適合給少年少女可輕鬆閱讀的風格所以經常能看到你說的那種沒有指明發話人的對話有些輕小說甚至能夠全文都是對話此外輕小說注重分鏡感,這是國內小說所沒有的特點。如果要把輕小說和"中國小說“這一泛泛的概念相比是不合適的其實日輕在日本國內地位相當於網路小說之與國內首先是文化上的差別,輕小說屬於動漫產業分支,即ACG的衍生物,現在並稱ACGN(Animation、Comic、 Game、Novel)所以你所看到絕大部分輕小說都有精美的插畫,並且很多時候以”萌“或其他動漫相關特色為主(尤其是近年主流),代表性的就是戀愛元素,魔幻戰鬥云云。國內網文也是什麼都有,沒看過多少也不好說,感覺什麼修真武俠啥言情啥的很多還有年齡層上的差異,輕小說大概定位就是青少年和青年人,大概15——25歲左右的人群,網文這個其實範圍挺大的,所以可以見到各種型別都很多再討論下質量,國內網文誰都能寫,滿眼望去前篇一律,其實輕小說也這樣,只不過精品率還是稍高一些,能出版的都是各出版社的獲獎作,尤其電擊和角川的大賞要求極其嚴格,時有空缺現象。當然就算如此,有時候腦殘作品還是層出不窮,兩邊都有這問題。順應市場需求這點倒是很像,畢竟商業化越來越嚴重,很多作者也很無奈。如果非要把輕小說扯上一般文學,只能說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而且它可以作為一個作者向一般文學界進軍的跳板。早年的一些作品,在現在這個廢萌賣肉的大環境下甚至看著都不像輕小說了,如《仰望半月的夜空》,它的作者橋本紡後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進入一般文學界。進入一般文學界的作家不少,但成就最高的也就櫻庭一樹或者米澤穗信吧,一個直木獎受賞,一個是廣受矚目的新星。現在感覺界限還是越來越模糊了,很多推理小說或是懸疑小說是不是輕小說都變得難以界定。

  • 2 # 東霓173343302

    我個人的理解,日本的自然資源條件有限甚至說匱乏,這種物質條件的先天不足,對於日本人而言,會產生一物衰文化。舉個例子,日本的國花,櫻花。其花期非常短,花期一過花兒就會飄落,短暫而絢爛。我們所聽聞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如此,深陷困境無法改變時,武士會舉刀切腹自盡,已保尊嚴和英勇。日本人崇尚這種短暫的美麗,要麼沉默無聞,要麼絢爛的結束,這種文化在人際關係中,也有體現。日本人大概是這個世界最有禮貌的人,在小說中人物間待人接物都非常客氣,這種禮貌卻總給人疏離的感覺。人與人間的關係,總是不會直接寫出來,而是透過種種細節來側寫。物衰文化在小說中的體現,使小說人物性格中普遍存在容易,多疑善感,所以人物間關係不容易解讀。而結局往往很出人意料,這裡的體現就是物衰文化中的短暫的絢爛,往往讀到結尾才能慢慢品味人物間的愛恨情仇。

    純屬個人意見,不足之處還望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茶雞蛋怎麼醃製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