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發現很多學習書法的人都比較喜歡用紙和墨,而不是寫字帖,本來也是練習書法的,覺得紙和墨更真實,更有感覺,請教是這樣嗎?
17
回覆列表
  • 1 # 唐史大白話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學習書法練習書法因為一般有個臨摹的過程,不是那種很瀟灑的一揮而就,所以用水就不容易定形。現在有的教小孩子書法課的老師會讓學生用筆醮水在毛布上練,我個人覺得這種習慣不好。一是水洇得快,字臨得好不好不大看得清楚。二是用水寫和用墨寫對運筆的方法是略有不同的。

    所以還是建議用墨比較好。當然如果書法的水平已經很高了,在戶外廣場用鬥筆醮水進行表演式寫字那就又當別論了。

    依個人經驗,不知有沒有幫助,見諒。

  • 2 # 三上詞話作者

    墨有五種色,加白成六彩

    ▶️ 墨有焦、濃、重、淡、清,而成五色,亦或指濃、淡、幹、溼、黑,而成五色。其任意一種說法加上宣紙的“白”,合稱“六彩”。這些說法,不僅僅是個說法,在實際行筆執行過程中,的確是“墨法之少,全從筆出”,從中實現一幅作品千變萬化的效果,使得墨法與筆法得到較好的運用,使作品富有神釆。

    自從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指出“運墨而五色具”之分以來,歷代善書者,無不深究墨法。

    焦墨,稱之為枯筆、渴筆、竭墨。焦墨是借於繪畫之法,方法主要採用幹筆濃墨,而幾乎不藉助於水的渲漲作用,比如馬家窯彩陶就採用此種方法,在實際書法創作過程中,大都採用於與其它墨法相間的方法,單獨用法見於諸如殷商篆多一些。

    濃墨,墨色濃厚而重,基本不醮水,具有凝重沉穩之效。此種之法,莫過於蘇東坡的“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兒睛”之論,可以說是最為形象的解釋。濃墨書寫楷書,載體有楹聯、匾額等多一些。

    淡墨,兌水呈灰色調,具有淡雅之感。此種之法,被譽為“淡墨探花”。明代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用墨須使有。閏,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濃肥,肥則大惡道矣。”淡墨用法,行草書間有之,忌淡則傷神采,過濃則無鋒。

    渴筆、枯筆之法,蒼雲潤澤相間,尤其枯筆見蒼老,但調至適宜為佳。

    總之,墨法在於用水,以墨為形,以水為氣。所謂漲墨,妙在用水,既有筆畫的基本形態,又有朦朧之效而已。墨法之法,貴在自然,筆走龍蛇,墨行山水。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三上詞話》作者。

  • 3 # 李老才書法歌唱

    謝邀請!水寫字帖是科技時代的產物,喜不喜歡用是該人的自由,只不過想一想,古人用樹葉,用泥水,用絹絲,用青石,用牆壁練字,寫出來的字較之今人又如何呢?哎,矯揉造作,不能滿足,藉口不斷,挑三揀四的今人,慚愧啊!還什麼不喜歡用水寫字帖!當然水寫字帖沒有宣紙好,便宜宣紙沒有好貴的宣紙好!誰敢說他錢多買貴的宣紙寫的就比水寫字帖練字的苦心人功夫深寫的好嗎?宣紙和墨也分層次類別,練習時一般的就很好了!很費鈔票滴!練習時書畫練習紙就可以,水寫字帖也行,結合宣紙、墨練習!正式上作品時用些好的紙墨!關鍵的不是你的武器裝備多好,就像照相一樣,關鍵在於人!功夫到了用啥寫都行!就此打住!

  • 4 # 子衿書法

    書寫的紙品種繁多,書寫起來手感大不相同,對習慣的紙寫起來就比較能達其性情,容易掌握。而換成了不習慣的紙,總是有說不出的難受。水洗布上書寫,對具有一定書寫水平的人來說,基本不會採用。孫過庭書譜雲: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彫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閒,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五乖五合之中,紙墨皆佔其一。可見紙的選擇在書寫時的重要性。若經常在水洗布上練習,習慣了水洗布的習性,一旦換了紙上書寫,肯定不能發揮到最佳狀態。而水洗布上寫的字也不能留存。如果一個書法家偶然發揮出色,在水洗布上幾分鐘就消失了,豈不望布興嘆!而且,書法家既使是練習,也是以作品的形式來寫,都會認真對待。這就是書法家們不會在水洗布上書寫的原因。

  • 5 # 清揚有儀

    曾經用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是三個月。

    說說感受:

    開始因為是好奇而用

    用了一段時間想要寫一幅字試試,中間沒有用紙寫,發現書寫的感覺完全不對,在紙上寫就懵圈了。

    臨摹和書寫過程是一個記錄:

    至少可以有兩個效用

    一、留下來比較分析

    幾分鐘就消失了,對複習分析不利。

    二、養成作品感,成就感,看到自己的進步。

    每次的臨摹都是按作品一樣來完成,珍惜每一次機會。

    水寫的注意力集中不到那個程度,自然而然的。

    史上就有貴紙下筆就謹慎的態度,不好在上面亂寫,而是自己認為讀帖到有把握才寫。

    臨摹本來就是要讀多於寫。

    水寫布的感覺你可以多寫和隨意些。

    三、臨摹也是作品

    水寫就沒有作品了。

    四、墨色的運用技巧學習

    水寫布就沒了墨色

    五、書道意味

    筆墨紙硯,

    磨墨即磨心

    靜心:書者散也,散其懷抱…沉密神采,如對至尊…

    收筆,洗墨,收納整理,收心。

    一個過程就是一種修煉。

    六、水寫布千萬不要給未成年初學者用。

  • 6 # 中州耕牛堂主

    自從紙張發明出來以後,古人大多就把字寫在紙上了,這一成書家的習慣。

    現在,有不少人學書法用水寫布,用水寫布可以省錢,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知道書者想過沒有,自己習字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難道習字的目的不是為了寫作品嗎?如果你只是玩玩,別說用水寫布了,用什麼都可以,因為你沒有任何目的,只是玩的!

    習字,一開始就應該用紙,用吸墨能力較強的紙。比如:舊報紙,機制毛邊紙,人工毛邊紙,或者是商家專門為習書畫之人用,而製作的比較便宜的宣紙,這些都是可以的,其效果與水寫布寫出來的字大不一樣,而且還省錢。

    答主也喜歡習字。自習字以來,我一直用的都是宣紙,連毛邊紙都沒用過,為什麼呢?因為寫作品時要用宣紙,若在其它紙上寫習慣了,寫作品時再用宣紙,很不適應,就這麼簡單。

    習字,是一件嚴肅而認真的事,馬虎不得。既然喜歡寫字,就要敬畏古人,敬畏傳統,敬畏“文房四寶”。嬉嬉哈哈的作法不可取!

    注:文中的三張字都是答主用生宣傳寫的。在生宣紙上寫正書,筆不好掌控的。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 7 # 不二齋

    問題:學習書法的人為什麼不用水寫字帖?

    經常在旅遊景區看到賣書寫布的,在這種布或者字帖上練習書法不用墨汁,只要沾水就可以了,寫完之後很快就會幹,可以重複的寫,他們還美其名曰“文房第五寶”。

    現在很多中小學也開始開設書法課了,為了避免學生用墨汁的時候,把墨灑到地上,或者甩到牆壁上,學校一般也都會作用水寫布練習。

    但是,這種水寫布、或者水寫字帖根本就練不出來字!

    1、用毛筆沾水的和沾墨汁寫,二者的人感覺是不一樣的,墨汁裡面含膠,能夠對毛筆起到聚攏的作用,不至於使筆鋒散開。

    墨汁裡面的膠,還能使毛筆寫起來更加的澀,不至於一劃而過。用水則沒有這種感覺,太滑、太散,沒辦法練字。

    2、水寫布寫完很快就幹了,沒有辦法檢查,寫最後一個字,前面的也幹了。也沒有辦法看清章法。

    3、寫完的字幹了,也沒有能夠留下作品,寫字也沒有了儀式感。很容易寫幾個字就亂畫起來。

    書寫布作為書法練習的輔助工具也是可以的,偶爾出差帶上一張,寫寫也行,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練字的工具,否則永遠也練不好。

    練習書法用毛筆和墨汁,這就是一種儀式感。不是每一樣東西都可以省的。連用墨汁練習書法的習慣都沒有,你乾脆也別練了。

    你覺得呢?

  • 8 # 志勤愛書法683

    最近這些年,隨著大家對書法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市面上銷售的練字工具也越來越多,比如水寫布,凹槽字帖,消失墨水等。

    這些產品有很多人用,尤其是初學書法的人。他們大多不敢確定自己是否能練好字,不想投資太多,就會選擇這類便宜些的書法用具來練習。水寫字帖還以其乾淨衛生而被大眾喜愛。因為有許多小朋友如果用墨水寫字,他們會把全身都抹上墨水。而水寫布和消失字帖就解除了做家長的苦惱。

    那為什麼真正的學書法的人都不愛用水寫字帖呢?這是因為啊,水寫字帖寫上以後,會很快的消失,沒辦法儲存自己的作品,從而看出自己的字的不足之處。而且如果只用水寫字帖練習,換到真正的毛邊紙或宣紙上就寫不好,因為水和墨是有區別的,墨有膠性。紙和布也是有區別的,用水寫布很難掌握筆法。用紙和墨寫出來的字即有收藏價值,又能看清楚運筆軌跡。另外,練習之後,把寫出來的字貼在牆上,就能慢慢看出自己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都說字怕上牆嘛。

    個人理解,不喜可噴,望採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營銷角度再看《戰狼2》,憑啥能破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