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郎四姐
-
2 # go明奇
一,昏君也知民意輿論的厲害。
二,昏君只知治標不曉得治本。
三,昏君防民口之策必然失效。
-
3 # 關中拾遺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是有原因的:
周厲王繼位以後,周天子的地位已經嚴重衰微了。政治上控制諸侯國已經力不從心,經濟上被大的諸侯國追趕,軍事上連南邊的淮夷的叛亂都平息不了。出現這些問題,不能拘於現狀,需要變革加以解決。於是他採取了自己認可的方式。
經濟上他依靠榮夷公,讓他來管理國家的經濟。以前西周的土地不得轉讓和自由買賣,主要是交納一定的貢賦。但是很多貴族新開墾的土地沒有算進去,榮夷公就承認土地私有,從新丈量,統一繳納賦稅。他將所有的山林川澤,銅鐵鹽布等收歸周王所有,誰要想從事生產,必須繳稅。《史記》說:當時大夫芮良夫就反對說:那個榮公只喜歡財利,與民爭利,必將引起禍患。但是周厲王沒有采納,於是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壟斷產生了,這樣新的稅收方式打破了以往的舊制度。試想,在那個奴隸制的年代,誰佔有土地,山林川澤,銅鐵鹽布,只有奴隸主和貴族。因此,他的改革觸動了當時的貴族利益,所以招致很大的反對聲音。
政治上,周厲王強化了法制,用制度管人,並改變了周、召二公“世卿"的繼承傳統,起用了在經濟、軍事上有專長的人。召公(是周武王時的召公的繼承者)勸周厲王說:華人議論有怨言,忍受不了您的做法了。周厲王就派衛國的巫師當特務監視那些經常議論的人,發現後就報告國君,然後殺掉。這樣一來,議論的人少了。三年過後,公元前843年,華人暴動。周厲王逃到位於今天山西的彘(zhì)地,死在那裡。這是《史記》中的記載。也就是後人所說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試想,有怨言的是誰,只能是那些守舊的貴族勢力。平民,奴隸能有怨言?也許,這華人暴動也是政治爭鬥結果。防民之口,只是堵住守舊貴族勢力的嘴,便於改革順利進行。
雖然周厲王被趕走了,但是可以從側面印證其改革的成功。一是軍事上:以前淮夷作亂,平叛不了。後來,東方的噩候聯合了南方的淮夷和東夷進攻西周,不但被周厲王打敗了,而且還乘勝消滅了噩國。把噩國改為隨國,分給了姬姓諸侯。(就是今天的湖北隨州,後來曾國佔領了隨國大片領土,但是害怕周厲王,名義上還是以隨相稱。這個曾國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曾侯乙墓了)。二是政治上,此前的楚國早就稱王了,想與周天子平起平坐。在改革後,新繼位的楚王忌憚周厲王,把自封的王去掉了,變成了楚侯。
周厲王在政治、軍事、經濟改革方面還是比較有成果的。是改革就有阻力,就有不同的反對聲音,因為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是沒有按儒家的思想去治理,後來寫歷史的儒家對他不待見,他的所謂“暴政”比夏桀,商紂差遠了。
回覆列表
。大夫
芮良夫
勸諫周厲王說:“王室恐怕將要衰微!那榮夷公喜歡獨佔財利,卻不知大禍臨頭。財利,是從各種事物中產生出來的,是天地自然擁有的,而有人想獨佔它,那麼禍患就多。天地間生成的一切事物,人人都可以分享,怎麼能一人獨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