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大名著解讀
-
2 # 大智問圖
個人感覺看好摩拜。透過我近一年來的騎行體驗,感覺摩拜總體發展穩健,車輛供應充足,科技含量較高,研發升級快,乘客體驗好感不斷增強,計費計時無明顯漏洞。如無國家政策等特殊情況發生,摩拜未來發展應該比較光明。
-
3 # 庚心
從最近兩家的融資情況看,ofo c輪1.3億美元,摩拜c輪1億美元;再看車輛成本,ofo每輛大約300元,摩拜約3000元(一代);如果只是簡單的看兜裡有多少錢鋪多少貨,ofo勝了。
從實際使用體驗看,北京目前高校附近ofo車輛較多,市區裡CBD,三環周邊地鐵也有成堆的出現(有些看出是運營的結果,排放很整齊);摩拜倒是散開的非常多,較遠的5環6環都有車輛可以使用,感覺鋪開的比較好。
從ofo公佈的運營資料看:
“19個省市22座城市的200多所高校運營,並在北上廣深四座城市開始城市運營。已經擁有了超過300萬的城市和高校使用者,連線單車數量達16萬,總訂單量達4000多萬。16年年底達到100萬輛腳踏車。”
摩拜目前還沒有查到他們的運營資料。
最近在使用車輛的時候如果有ofo和摩拜,會選擇ofo,原因有兩個方面:
1、騎行省力,輪圈大,車把舒服點;
摩拜前不久也推出了lite版單車,這款單車就是跟ofo較勁的,一樣的鏈條傳動,差不多的定價(半小時0.5元/ofo一小時1元),甚至還多了車筐,看來反饋齒輪傳動費力的使用者不佔少數。
相比摩拜,ofo的車鎖和定位都比較簡陋,漏洞也有不少,不過從正常的使用流程看,ofo不影響使用體驗,甚至體驗更好。為了應對不正常使用的使用者,ofo的策略應該就是以量取勝。車輛被不計費使用,這個很常見,知道了密碼再加一把鎖這車就基本歸屬專用了,估計在高校這樣的事情會比較多,社會上大家都是短程使用,很少還有心思去圈住一輛車。還有就是車輛被惡意損壞、丟棄,這個摩拜也存在,ofo的成本還更小。兩家也都提供了舉報的功能對車輛的使用進行監管,不過摩拜因為有實時的gps和控制,肯定比ofo強。
在自然界裡,很多的生物都是靠巨大的繁殖能力存活下來的,它們沒什麼攻擊性的牙齒,也沒有更快的腿或者鰭,完全憑著吃了我一個還有後來人的心態活到現在,ofo的繁殖能力會如何呢?
ofo正在推行城市大共享計劃,就是市民可以把自己家裡閒置的腳踏車接入到ofo,然後可以換取免費騎行所有ofo車輛的權益,這個計劃如果真能推行起來,對整個城市的腳踏車使用效率會有比較大的提升,利用社會資源投資社會,非常好的想法。
說一個小話題,摩拜單車的預定功能真心不好,看似方便了使用者,實際上倒是傷害了不少使用者,當你走到一輛車面前一掃描提示車已被別人佔用了,那心情煩躁死了。畢竟使用者都走到了車面前他更應該有優先選擇權。如果非要增加預約車輛的功能,建議縮短預定時間,不是15分鐘,5分鐘就可以了,預約不使用的使用者要扣信用或者扣錢。
相信兩者提供差異化的使用者體驗,都會有自己的忠實粉絲,也有可能都會活下去。
-
4 # 追心的稻草人
按現在情況看,肯定是摩拜。因為,有人願意付費騎你的車,而且費用還能維持你的成本和發展,你才能活下來。摩拜的客戶群的支付能力和忠誠度都要遠高於ofo和其他品牌。而且摩拜在提升客戶體驗,技術開發和成本控制上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加上透過大資料配合政府管理,取得政府的支援,就更能處於不敗之地了。
回覆列表
我感覺會是膜拜。
膜拜車比較結實,還可以載物。這點ofo不具備優勢。我去踏青,去購物,都可以放一些東西在車上,給生活帶來了便利。
另外,ofo有致命的漏洞,例如密碼鎖問題,騎者因為來不及打亂密碼,下個人直接可以騎走。構造比較單薄,比較適合女人和孩子,體重大的人身不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