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uke
-
2 # 呼吸科孫思慶博士
肺結節是指影像學上肺內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的、密度增高的實質性或亞實質性的肺部陰影。
換句話說,只要是肺裡面3cm以下的病灶都可以叫“肺結節”。
所以,肺結節可能只是炎症,也可能是結核或者腫瘤的表現。
可以略為放心的是,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數需要警惕癌變。
肺部小結節的病因有幾十種,常見的有以下多種情況:
1、良性病變:炎症增生、肺部纖維化、結核、黴菌感染、出血、淋巴結、胸膜改變、血管畸形及寄生蟲等。
2、癌前病變:上皮細胞非典型增生。
3、惡性病變:原發性肺癌或既往其他部位或臟器的癌症導致的肺內轉移癌。
檢查發現肺部小結節或小陰影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接受進一步檢查和及時治療!
但也不必過度恐慌,去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專業學科諮詢,用更科學的方法“確診”。如何判定肺小結節的良惡性並早期給予干預是提高肺癌總體生存率的關鍵。
-
3 # 呼吸科關煒
肺部有結節首先要做胸部CT、血常規、C反應蛋白以及結核菌素試驗,查詢肺部結節的原因,找出具體的病因來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因為感染出現結節,這個時候需要長期進行抗生素的靜脈點滴治療,否則結節是很難消散的,需要根據感染的型別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最好可以做痰培養或者血液培養是比較好的。
-
4 # 小荷醫典
肺部結節怎麼治療?
肺部結節的治療,需要根據結節良惡性、患者年齡、病因等因素決定治療方案。
在《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中,胸部影像中直徑小於3cm的陰影稱之為結節,肺結節可以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及混雜性結節以及實性結節。
肺部結節是在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時診斷術語,不是疾病的最終診斷,只是一種形態描述。這個肺部結節可能是肺炎、肺結核等非腫瘤性疾病,也可能是良性腫瘤,如肺錯構瘤等,也不除外是肺癌等惡性腫瘤。需要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病史等臨床資料等綜合評估肺部結節的風險性。
肺部良性結節,一般病情比較穩定,但通常需要密切隨訪觀察。如果是肺炎或肺結核導致的結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因治療。對於高度疑似惡性的結節,應該進一步行增強CT或活體組織病理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實現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的目標。發現肺部結節不必過於恐懼,應該到醫院專科進行就診。
特別提醒: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或防癌篩查中出現的肺結節診斷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都是良性結節,不需要擔心。長期隨診是臨床上治療肺結節的重要手段,僅有少部分結節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建議由專科醫生進行判別並確定合理處理方法。發現肺結節不必恐慌,但儘量選擇合理生活方式,如吸菸者應該戒菸,並遠離二手菸等。
本內容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胸外科 副主任醫師 傅毅立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回覆列表
以下回答摘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張勇副主任醫師《肺結節到底是不是定時炸彈》
肺結節指邊界清楚、直徑小於或等於3cm、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肺部類圓形病變,無肺不張、肺門增大或胸腔積液的表現。根據肺結節含有的實性成分的多少,又分為實性結節、純磨玻璃樣結節(pGGN)和混合性的磨玻璃樣結節( mGGN )。
發現肺部小結節該如何處理?如果結節小於5mm、邊緣清楚光滑,則良性可能大,不放心的也可以6-12個月複查一次。5-10mm的結節,建議專家閱片,並三個月做一次CT複查。超過10mm的結節,應該請專家進行明確診斷,以免出現診斷延遲的情況,如果結節邊緣不光滑,有毛刺,則要考慮惡性可能。對於部分難以判斷的結節,醫生會根據情況先予以消炎1-2周後再複查,如果結節明顯縮小或消失,那就不用擔心。如果結節不幸沒有變化,或者隨訪還有變大的趨勢,那就建議儘早找醫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