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說話訓練方法
4
回覆列表
  • 1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01

    語言發育時間

    孩子成長的不同時間點,語言發育的特點也不盡相同。

    下面是寶寶典型的語言發育時間,家長可以作為參考:

    即使孩子說話時間和表格略有差異,家長也不用擔心。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一般會有4~6個月的語言發育推遲時間。

    02

    培養雙語寶寶的重要性

    開啟電視各種親子綜藝大火,除了萌娃讓人歡喜的不行,更吸引我的是他們張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表達,恍惚間感覺是在看“雙語啟蒙”。

    看的多了發現明星的孩子英語都說的特別順溜,陳小春兒子Jasper,黃磊女兒多多,吳尊女兒NeiNei,張柏芝兒子Lucas,李湘女兒王詩齡等,英語都是超級棒。

    據統計,明星家的孩子平均6歲左右,就能完全熟練地說英語,秒殺一眾成年人。

    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可以為將來英語學習打下基礎,以後學起來更輕鬆。

    而且現代生活中英語的應用非常廣泛,未來英語好的人就業機會和職場規劃都會更寬廣,選擇的機會也會更大。

    而孩子語言發育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家長需要注意下:

    ● 0~3歲的語言準備期間,從聆聽到咿呀學語,語音詞彙儲備的基礎層面的學習;

    ● 3~6歲的語言發展階段,開始理解抽象詞彙,理解複雜長句並掌握語法結構,嘗試完整有邏輯的句子表達想法。

    家長想要培養雙語寶寶,一定要抓住6歲前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這個階段學習英語不僅容易接受和獲得,還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智力,讓大腦更加靈活和活躍。

    越早讓孩子接觸、熟悉並接受英語,學習效果越好。不要問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立刻、馬上開始。

  • 2 # 王媽媽育兒分享

    孩子的生長髮育問題,是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孩子的語言發育問題,家長們一看到寶寶說話費勁就比較著急。那麼,孩子語言發育過程中常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1、孩子可能先天性聽力有障礙,也許是輕微的,但是聲音比較小的話,孩子可能不太能理解;

    2、孩子可能先天的智力缺陷,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學習和理解能力。

    3、自閉症患兒,這類兒童拒絕溝通,難以理解字型的意思,可能連最基本的“你”和“我”都分不清。

    4、單純的後天問題,孩子可能生活在多種方言的情況下,孩子在語言方面的發展可能就會落後,出現吐字不清等其他症狀。

    不同時間段,孩子語言發育的狀況:

    孩子發育期間可能還會遇到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家長朋友要多留意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況,當有異常情況發生時,可以快速的做出反應。

  • 3 # 丁瓜瓜成長記

    正常的語言發育一般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前語言期:(0-12個月)

    這個階段依次表現為發音和學語。孩子3個月左右出現笑聲、尖聲叫,6個月聽懂自己的名字。7-8個月能無意識發baba、mama。8-10個月出現咿呀學語,即跟著大人學著發出各種聲音,學得像模像樣的才算是學語。

    語言的發展是建立在器官發育正常的基礎上的。一般在12個月時開始使用第一個字,並結合手勢或姿勢表示意思,比如用手指著食物或圖片。當嬰兒說出第一個意義明確、有意義的字的時候,標誌著真正的語言開始。

    初語言期:1-3歲

    孩子開始可以用詞語和我們交流了,但詞彙量還是太少,需結合大量的動作和手勢。

    大多數孩子在12-18個月單詞詞彙量增加到20個,以單字或疊詞為主,如“飯飯、狗狗、打打”,而在18-24個月,詞彙量會進入到一個爆發期,出現2個以上不同單詞的組合,如“吃飯、洗澡、媽媽抱”等。當詞彙量達到50個以上時,開始出現短句。如果2歲時詞彙量還少於30個,需要考慮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期:3歲以上

    在學齡前期,孩子說出來的語言形式更為複雜,開始會講故事,能回答何人、何時、何地這一類的提問(比如是誰、在哪裡、做什麼等)。

    上小學以後,學校對語言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孩子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用到語言的表達。孩子7-8歲開始使用抽象語言思考問題,12歲左右認知和語言能力在很多方面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如何才能發現語言發育異常?

    首先要知道,說話必須依順序經過兩個階段:先能理解,後才會表達。所謂理解,就是聽懂。比如當您說出“燈”的時候,孩子會抬頭去看天花板上的燈光,這表示聽懂了。特別注意的是,您不能做出任何暗示的動作,比如抬頭、用手指向天花板等。而家長常常忘記了這一點,結果不是“聽懂”了,而是“看懂了您的動作”。

     常見的問題如下:

    1、聽力障礙

    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若未透過,需在3個月複查,若還未透過,在6個月進行確診檢查,確診是聽力障礙後,馬上進行矯治,如戴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只做到這一步還不行,還必須結合專業的語音訓練才能達到恢復的目的。

    2、智慧發育遲緩

    又稱為智力低下,發病率更高,幾乎是100個孩子中有1個。雖然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容易被發現,但很多家長、甚至是一般的兒科醫生都常常忽略了其他能力的落後,如獨立生活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常常被誤認為只是單純的說話晚。

    3、孤獨症

    孤獨症,現在更名為孤獨症譜系障礙。這個病的特徵是交流障礙,伴有交往困難和刻板重複動作。他們常常表現為完全不理解他人,幾乎沒有眼神交流;沒有語言,或者話很多,但老是重複同樣的內容,或者像迴音壁一樣說話(回聲樣語言),您說什麼,他就說什麼。

    儘早診斷、儘早干預訓練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並且需要在訓練孤獨症的專門機構進行。

    家長如何才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呢?

    最需要做2件事:幫助孩子理解(聽懂更多的詞彙)、幫助孩子表達(說得更多、說得更好)。

    對於尚未開口說話,只能理解的前語言階段:

    用單字或疊詞進行大量的重複,“像瘋子一樣和孩子講話”,即“聽力轟炸”。將孩子感興趣的物品與單詞結合、鼓勵用各種發音或動作表示,不強調發音的準確性。用最簡單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創造合適的環境,促進孩子和他人交流。

    對於會說話,但說得少、內容簡單的孩子:

    用各種方式誘導孩子說話,比如孩子想喝水,誘導說出“喝”、“水”等詞彙。做一些想象性、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小貓釣魚,鼓勵孩子模仿貓咪叫、“出門釣魚了”、“好大的一條魚哦!”等等。

    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講話,如到鄰居家裡去玩、到商場購物、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等等。到專門的早教機構上課,或正規的特教機構進行訓練,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式。如果已經能複述故事,並且可以自己改編,那是最好不過的表現了。

    說話不流利、口吃的孩子:

    特別小的孩子說話不流利常常是正常的。如果隨著年齡的增大,說話不流利越來越頻繁和明顯時,就必須進行干預了。家長常常不自主地去反覆糾正孩子說話,但結果往往是不好。所以一定記住不要去直接糾正,刻意糾正反而會引起孩子緊張,說話更不流暢了。可以採取另外的、間接的糾正方法,如做遊戲、唱歌、講故事、表演節目等

  • 4 # 千千頁

    常見問題:1.有的孩子學說話的時間會偏晚,不過不用著急,男孩和女孩的說話時間是不一樣的2.吐字的清晰程度,這個具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要慢慢引導,不能著急3.不能過早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開發,免得讓孩子對語言能力產生恐懼心理,不利孩子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峰最大敵人是誰?為什麼他越是掙扎,越是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