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課堂始發站
-
2 # 在彼端打盹
超級準。就拿學習來說,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辛苦的過程,你付出還不一定有一下子明顯的回報,因為它還是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學習其實是一個綜合性格和品質考量的過程,沒有堅持、虛心、勤奮、自信、誠信等性格品質,很難做好這件事。
-
3 # 李月亮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是一個孩子的秉性,但具體準不準呢?我是覺得要看哪些方面。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反正我不信
1
追了好久的網綜節目《小手牽小狗》今天收官了。
最後一期,內蒙古小男孩青克樂讓我特別感慨。
猶記開始時,這小傢伙怕狗怕得要死,別的小盆友見了狗狗都往上撲,只有他,哭得跟見了鬼似的,一邊大叫“我怕狗”,一邊滿場狼竄。
當時我真替青克樂捏了好大一把汗:這是個小孩和小狗一起玩的節目哎,你怕狗怕成這樣,以後的路可怎麼走……
估計青克樂的父母也一定深有同感。
相信天下爹孃都曾在某一時刻有過這樣的焦慮:別人家孩子都行,就我們家的不行……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腫麼辦啊腫麼辦……
但是今天,青克樂小盆友用他的逆襲告訴我們:不要急。
短短的幾期節目,這個小傢伙漸漸愛上了他的狗狗小黑。最後這期,他已經熟練地訓練小黑坐下,和它一起完成各種挑戰,儼然一堆完美搭檔。
前後差距之大,估計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我看完之後忽然想:我們大人,有時候確實太短見太著急了。
2
記得我沒結婚的時候,辦公室有個同事大姐,兒子上二年級,數學不好,在班裡倒著數。老師一學期打電話問候過這位大姐五次。
第五次電話裡,老師直接說了:你家孩子數學能力是最差的。
大姐掛了電話,看著我說:真是整個靈魂都在顫抖啊。
其實此前她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各種補習練習就不說了,吃著飯都要讓孩子算媽媽碗裡17個豆子爸爸碗裡32個,一共多少豆子。
孩子要是算不出來,她一個豆子都吃不下去。
甚至,她有段時間老夢見讓孩子算數,一堆題,孩子算,她也算,她在夢裡智商也有限,也老算不好,急的啊,睡一晚覺比干一晚活還累。
後來她還專門託人找了個大學數學教授,來幫孩子提高。
我真心覺得不至於。
但是她特別堅定,跟我說“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你得比我還著急”。
3
我當時心裡是呵呵的。
但是後來我真的有了娃,報應就來了。
兒子剛上一年級時,學習態度特別差,連續兩次放學後被老師留下寫課堂作業。
我也是應了大姐的話,真著急啊。百忙中要每天專門花兩三個小時盯著他寫作業。
他寫一個拼音就要玩五分鐘,讀幾句課文就要看一會兒電視。有時候我一眼沒看住,他就扔下作業下樓去玩了。
我的那個火啊,估計119來了都滅不掉。
那段時間,我問別人媽媽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家孩子寫作業費勁不?每天寫到幾點啊?自己寫還是你陪著?
要是人家娃到家就寫,根本不用大人管,自己半小時搞定。我就死的心都有了。
兒子顯然也感受到了我的焦慮。我急他也急,我氣他也氣,我倆每天都在劍拔弩張中度日。
後來他拒絕讓我陪他寫作業。改由爸爸來。
他爸比我淡定多了,玩著手機看著書,帶管不管的混時間。
混著混著,兒子四年級了。現在基本跟別的小盆友差不多,每天到家就寫作業,寫完吃晚飯,吃完下樓玩。
——幾年前我是無論如何想不到孩子有一天會這麼省心的。
前幾天跟兒子聊天,他說:媽媽,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我剛上一年級時候的你,特別暴躁,特別嚇人,我都不敢跟你說話。
我有點後怕,想著自己當時確實反應過度了。但還是嘴硬說:我當時要不管你,你現在也不能養成這麼好的學習習慣啊。
兒子說,那你為啥不能好好管?
我說我著急啊。
他說你可以不著急啊。
我無言以對。
人家說的沒錯。你有什麼理由著急呢。
孩子是需要管教。但管教和管教不一樣。
懷著“孩子天性不一樣,應該允許他慢慢改變”的認知,心平氣和地嚴格要求他,和矇昧地覺得“別人家孩子都那麼好,你怎麼就這麼差”,野蠻地暴躁地焦慮地改造他,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後者可能也有效,但副作用巨大。
第一,孩子很容易生出逆反心。
第二,影響親子關係。
第三,你不開心。
——很多父母的不開心,都是因為著沒用的急。
4
就像我那位同事大姐,現在她兒子已經上了大學,計算機專業,年年拿獎學金。
我想,她當年就算不著那麼大的急,孩子的數學也不會太差的。只不過是晚一點入門而已。
還有開頭提到的青克樂小盆友。
如果他父母心急如焚,焦慮暴躁地去改變他,氣急敗壞地跟他說“你看別人都不怕,怎麼就你怕!”
最後他可能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事實上,我們在節目裡看到的,是大人們一起陪著青克樂,走心又走腦地想了很多辦法,才讓他消除了對狗狗的恐懼。
比如,羅志祥和李小璐扮成狗狗和仙子,在夜裡去跟半夢半醒的青克樂說話。讓青克樂知道,狗狗喜歡他,不會傷害他。
第二天,青克樂就敢靠近他的小黑了。
我看到青克樂夢醒後去擁抱小黑,真心好感動,也瞬間被這個節目啟發到了:其實引領孩子成長的方式有千百種,有時候看起來很難很難的事,只要你足夠用心,一定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改變他於無形。
只可惜大部分時候,我們這些父母都太簡單粗暴了,遇到問題,只會咬牙切齒地生拉硬扯,還自以為絕對正確。結果不但自己煩得累得氣得不得了,還絲毫解決不了問題。
5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為人父母要做的,是用心去發現自己孩子的不同,然後耐心地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
我們只要好好陪著他,把該做的都做到,剩下的事情,就放心交給孩子吧。
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你急也沒用。
別信什麼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人的一生是可能發生鉅變的。少年天才長大後可能平平無奇,幼年頑劣的也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所以一時的差,或者一方面的差,都說明不了也決定不了什麼。
孩子需要的是引導和陪伴,而不是你的焦慮。
給他時間,讓他成長,他的蛻變很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 END -
-
4 # 鴨梨心理
遺傳和環境對於人起著很大的作用。遺傳因素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是不能夠決定的,但是環境對於我們個人的改變卻是巨大的。就像偉大的心理學家華生曾經說過,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我可擔保,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這個言論雖然有很大的爭議,但是他卻說明了環境對於人的巨大的作用。
“呀,都這麼大了,小時候我記得還那樣那樣...”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說。一個人小時候有沒有本事,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的遺傳因素,可能是智力或者身體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也不能肯定地說孩子長大以後就一定成為沒出息的人。一個人小時候再聰明,可能後天的環境的不良,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孟母三遷,遷到一個好的環境,才停止,那如果孟母再孟子小的時候不這樣,後面孟子取得的成就,也不一定會這樣輝煌。
所以我認為,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人更是一樣,我們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同時,就不會對這一問題有太多的疑慮了。成長環境的好壞、接觸的人物、遇到的事情等等,都可能會使一個優秀的人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小時候可能只代表小時候,我們都是一個變化的個體。
-
5 # 禮義春秋
這句話很有道理。
我覺得三歲看大,主要指以後性格;,七歲看老,主要看以後成就(出息)。
性格決定命運。三歲基本可以看出一個孩子聰明程度,外向、內向,膽大膽小,會討人喜歡,或遲鈍…
七歲看老,七歲心智基本形成固有模式,這時候,基本透過表現、習性等看到以後成就(出息)。
就以自己為例:三歲記不清了,七歲還是有依稀印象。小時候貪玩、愛吃,喜歡貓狗、鳥、玩螞蚱等動物,喜歡養花草…養魚、抓魚蟹,喜歡爬山,道教佛教等神秘事物…。
而兄長和我極為相反。兄長自小喜歡讀書、看什麼兵法、古文化、歷史等。至今還記得他教導我:切勿玩物喪志云云。
如今,人到中年。再對比一下:我屬於小富即安,容易知足,也就是格局小。有了孩子之後,我基本有過之無不及,圈子縮得更小:
從前喜歡打檯球,一玩就到凌晨一兩點。如今,和那些朋友漸漸不往來了。
從前,總是在一起吃吃喝喝的,有的是借錢因一些原因沒借給的,也關係漸遠了。有的是隨禮什麼不到位還是怎地,慢慢變淡了……有的是去外地,溝通少了,生疏了。有的是因為別人格局提高了,而我固步自封,不陪我玩了……
如今,只剩下幾個發小、老朋友、老同學了。如今,除了和幾個關係親近的親戚走動外,有空就溜孩子,或者給娃娃講故事、或者教孩子詩歌、或者陪娃上興趣班…再或者養魚、種花…
總之,格局就只剩一點點了。
而兄長,小時候,最討厭玩物喪志一類人,從不喜歡這類雞鳴狗盜之流,從不貪吃,無不良嗜好,一直不畏艱辛,先是工作、再辭職,再輾轉求學於成都、臺灣等,等到博士畢業,人已經四十出頭了。
我有時對兄長的如痴如醉的學習態度,很是不屑,感覺他耽誤了太多的青春。也可能自己才識淺薄,也可能是自卑心理作祟,總之就是那種不屑。總覺得:人生苦短,為何要為難自己。
如今,真的相信,七歲看老,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
嗨,寫累了,來盤我自己滷的豬蹄。哈哈
回覆列表
“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0—3歲模式期教育就好比給建造高樓大廈奠基,基礎的偏正、堅固與否直接關係建築的質量和安全。0—3歲的嬰幼兒與生俱來的語音識別能力、視覺識別能力、記憶力極強,導致他們此時大腦接受事物的方式極其特殊——他們會把感知到的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動地作了一個“模式”印進了大腦之中。他們的大腦還處在一個白紙狀態,無法像成人那樣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可以說他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嬰兒的這種模式識別的能力,遠遠超過大人們的想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做過對近千名兒童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因此,孩子從出生到7歲這一段時期,對家長來說,是必須要密切關注和把握的。
兒童三週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從出生到三歲被稱為嬰兒期,是兒童生理發展、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期望、行為和一些生活標準會被嬰兒內化為自己的期望和規則系統。 儘管孩子不會將三歲前的事物記得很清楚。但是,孩子三歲前所碰到的事物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及行為習慣等。當孩子已經有六歲了的時候,孩子一生的性格就已經基本定型了。
但這也只是從成長學角度說明其中的因果性,但在現實生活中則要複雜得多。整個生命過程幾十年,存在著無數的變化,誰也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加入一個什麼事改變人生髮展的軌跡。
休斯頓大學的心理學研究者們開展了一項規模很大的人格發展研究,他們找到了近1800個被試,觀察這些人從16歲到66歲之間的性格變化。結果發現,你真的很難給出一個簡單明瞭的結論。
在這些接受研究的人中,有些人晚年的個性跟自己16歲時沒什麼太大變化,而有些人早就不是年輕時的性格,研究者認為這天壤之別來自於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它和個性互相影響,互相塑造。
德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Paul B.Baltes認為,個體的發展是一生的過程,它伴隨著成長、喪失和停滯,每一個人的發展都帶有極大的可塑性,並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所要學習的大量的知識卻是在7歲入學後所得。對社會的認知,人格的塑造,乃至於人生的追求則是在更高的年齡階段形成。這些或多或少受到7歲前性格、認知的影響,但要說由其決定則過於牽強。一生本就是不斷的認知與改變中進行,世界永遠不變的真理只有一個就是無時無刻都在改變。
做為家長,其實在這些中研究期根源也許意義並不大。我們無法預知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什麼人什麼事對期形成什麼樣的影響。我們也無法控制這些人事物按我們的方式進行影響。
我們能做的便是在成長過程中,盡我們所能給與孩子最好的關愛,最好的言傳身教。其實在孩子18歲成年之前,父母能影響孩子最大的也就是7歲讀小學之前。這些家長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最長,孩子從出生到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老師也是父母。此時給與孩子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樸素的。一定要注意言傳身教的作用,自己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關係,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見,多些耐心,更多去了解孩子。這時候孩子對於父母的依戀更甚,渴望更多有趣的互動,同時孩子對外界事物探索的慾望也開始變得明顯,好奇心加重。所以家長朋友們在這個時期記住一點: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做一個好的爸爸媽媽,去高質量地陪伴孩子,願為人父母者可以用身體力行的方式送給孩子這份珍貴禮物:“願你的一生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