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商業銀行投資房地產,然後想加槓桿,商業銀行透過信託機構,將貸款做成證券化打包美化給普通投資者。問題來了,萬一發生經濟問題,很多人斷供,銀行收不回來貸款,那麼買銀行委託信託發行的房地產債券,那部分收益也會沒有嗎?還是說,銀行會用自己的錢還給投資者,投資者只是和銀行有關係,不涉及第三者?
回覆列表
-
1 # 知道份子
-
2 # 那順哥
首先你說的這個產品是誰發的,是信託機構是吧,也就是傳統的房地產信託,這種產品信託公司也是起到加槓桿的作用,具體的風險主體是銀行,跟市面上直接信託公司跟房地產來做產品是不一樣的,所以這種不存在什麼很多人斷供,只有銀行投資而已,他是想透過購買房地產進而增加槓桿比例,只不過是信託形式來發行的,你知道現在銀行只有包商銀行是被扶持了,很少有銀行發行產品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問題不大,但是你見過幾個銀行直接投資房地產的?
你說的應該是銀行作為託管人參與進去,主體髮型師信託機構,這樣的產品是有風險的因為信託的剛兌已經打破了,在2010年前後房地產市場很火熱,而且不缺少融資主體,好的專案很多,地也很多,所以那時候信託收益也很高,但是現在信託已經有很多延期的,這種風險一方面是你說的斷供,還有就是本身槓桿加的太多了,你要知道,房地產賺錢一直也不是靠房屋賣出的增值,而是靠融資再投資加槓桿的資金鍊,所以主要還是因為整體經濟形勢和資金鍊的問題
如果真出現了這種情況,投資者很被動,只能看具體的信託公司情況,也就是前期風控做得是否足額,但是也一事一議的
銀行資產證券化是指銀行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未來現金流量的信貸資產,透過結構性重組,轉變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的證券以融通資金的過程。對於銀行來說,信貸資產證券化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銀行透過將某些貸款證券化可以將這些資產移至表外,從而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銀行將信貸資產的風險透過證券化轉移給證券市場上具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可以分散和化解金融風險;銀行將缺乏流動性的長期信貸資產證券化,可以調整自身的資產負債狀況,解決流動性問題;銀行透過證券化融資,可以加快資產週轉,提高銀行獲利能力。
購買證券的人只跟銀行打交道,不與貸款人打交道,收益共享,風險共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