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末淺唱
-
2 # 鄧州市穰東鎮信訪
4小時破億,12天打破《美人魚》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第一,超越里程碑大片《泰坦尼克號》《阿凡達》成為全球單一市場單片票房亞軍……截至9月4日,《戰狼2》中國內地票房突破55億元。
影片熱映期間,北京萬達傳媒有限公司、分眾晶視廣告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聯名發出宣告函,稱《戰狼2》在影片母盤中強行搭載5條預告片而不支付費用,嚴重踐踏影院廣告代理方的合法權益,將透過法律方式進行維權。
影院廣告方聯名投訴《戰狼2》
8月9日,由北京萬達傳媒有限公司、分眾晶視廣告有限公司、北京暢遊晶茂電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時代廣告(北京)有限公司四家蓋章聯名發出的宣告函(落款日期為8月1日)稱,《戰狼2》在影片母盤中強行搭載5條預告片而不支付費用,嚴重踐踏影院廣告代理方的合法權益。
四家廣告代理商聲討的正是這2分39秒的時間,認為預告片侵蝕了其本來運營的廣告時段,但並沒有支付這2分39秒的廣告費。而這四家公司幾乎囊括了目前中國內地市場的影院映前廣告。
“我透過《戰狼2》專案宣發主控的總負責人瞭解到,這不是我們公司做的,因為上面的好多片子(預告片)和公司沒關係,至於是誰的不太清楚。可能與片方有關。”
《戰狼2》母盤的預告片是誰做進去的,像是一宗迷案。
業內人士各有說法
現在很多電影都會搭載預告片,同行互相幫助影片做宣傳。
完美世界院線總經理吳鶴滬表示:
《戰狼2》的5支預告片不是廣告,影院應預設播放,若是商業廣告那麼需要和影院簽訂合同,根據播出場次來分成。
電影本身是商品屬性,文化商品也是商品。放映預告片可以,但需要和廣告代理方溝通,因為廣告代理方把時間買斷了。如果每部影片都在前面加預告片,那一年幾百部影片,這個時間顯然不夠用。
2011年9月頒佈的行業自律規定“5分鐘貼片時間屬於片方、發行方”,但廣電總局2011年底釋出的《關於促進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又指出,“待制片發行放映利益調整到合理水平後,電影院廣告放映經營權逐步迴歸到電影院,製片方不再經營貼片廣告。”由於相關政策指導並未明確時間,貼片廣告權益的歸屬依舊處於模糊地帶。
眼見著《戰狼2》的參與方都在分享這場資本盛宴,但自己運營的廣告時段卻被預告片侵蝕,這就不難想象,為何《戰狼2》母盤搭載了同檔期影片中最長的預告片之後,掌控全國影院映前廣告市場話語權的四家廣告代理商會產生強烈反彈。
2分39秒價值不菲
萬達傳媒以6萬場作為一次投放週期,《戰狼2》熱映期間,據時光網專業版pro顯示,萬達電影從7月27日~8 月2日共7天排片62189場。這意味著《戰狼2》在萬達影院每放映約7天,其2分39秒的預告片就相當於近3230萬元的廣告價值。
上述只是《戰狼2》預告片在一條院線播放7天的廣告價值參照,而目前全國有多達48條城市院線。7 月27日至今,《戰狼2》已上映一個多月,片方還決定將上映延期至9月28日,其母盤自帶預告片在全國影院產生的“廣告效應”可見一斑。
拉鋸戰的原因是:預告片是不付費的
據藝恩諮詢報告,2016 年中國映前廣告收入接近30 億元,同比增長33%。2017 年上半年中國整體廣告市場同比上漲0.4%,映前廣告收入同比增加19%,在九類媒體中增速最快,排名第一。廣發證券研究認為,2017 年映前廣告還將增長25%。
事實上,在中國電影市場銀幕數還沒有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貼片廣告基本是片方、發行方把控。最為典型的是開啟中國商業大片時代的《英雄》,它於2002年賀歲檔上映,片方的貼片廣告收入高達2000 萬元,這也讓外界首次意識到電影貼片廣告的黃金價值。
然而,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指導意見》釋出後,影院經營方認為貼片廣告將由電影院來運營。據每經影視記者調查,目前多數中國產片的片方、發行方並未在母盤貼商業廣告,但一般母盤仍會有不同時長的電影預告片,其佔據了部分貼片廣告位,這也讓影院經營方無可奈何。
每經編輯 湯亞文
-
3 # 愛合夥
《戰狼》記—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創業者?
吳京兼任此影片的出品人、投資人、主演
吳京這一次徹底擺脫千年不紅而又年華老去的尷尬,走出人生新格局。
回看他這一行裡,吳京比較特殊,他的專業能力可以比肩成龍、李連杰,也不似張晉等人此前一直活在生物鏈的“底層”,整個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這種狀態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人們也不太會把注意力放在這種比較“中庸”的人物身上。然而,這個貌似被眾人預見未來的人逆襲了命運,在如此的“高齡”。
近期在“高齡”步入人生新境界的還有一位,就是8月10日剛成功上市的創業黑馬的CEO牛文文。他的企業從創立到上市,歷經了10年,期間經歷了核心團隊集體出走等多種風波。
創業黑馬掌門:牛文文
吳京的成功也可視為創業成功。這兩位創業者在長期的創業歷程中彰顯的堅韌、執著、隱忍、成長,乃至偏執,比之他們今天的成功更光芒四射,直擊人心。
相比於研究成名創業者的業績,我更執著於瞭解他/她成名前的經歷,因為我堅信正是這些來時路造就了創業者今天的成功。過程是因,成功是果。
看過聽過太多的創業史,你會感嘆一個創業者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創業者。你也會發現這些創業“倖存者”無論是性格,還是行事方式和抉擇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最近一篇馬化騰的演講很火。馬化騰在一次講座中,向一群年輕人回憶創業的艱難,每天都很擔心沒有事做,每天都在想如何生存下去。
吳京12年的娛樂圈創業史,多數時候有些時運不濟,總沒有在合適的時間找對合適的位置,雖然小有成就,他也有著馬化騰似的創業焦灼,時刻想著自己的出路在哪裡?帶著這種焦慮,他在自身和他人的不斷試錯中,逐漸找準自己的定位,堅定走中國式硬漢之路。
吳京1995年參演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正式進入演藝圈
這條路沒有短視地一味消耗自身的能量,也沒有放棄自我,迎合市場的需求,無法短期變現,未來也不可期。吳京在這條路上多次試錯,積蓄能量,終於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合一,創出一番新天地。
這種堅韌在其他創業者身上,也經常能看到。“快看漫畫”CEO陳安妮也是一位堅韌的90後創業者。這個家境不佳,資質一般的小姑娘自小被判定,只有1%的可能成為漫畫家。為了創業,她在大學還是成為了網紅漫畫家,成就第一個1%奇蹟。創業之初,付不出工資、招募不到專業的人才,所有的投資人都對她SAY NO。她拿出所有的積蓄,背水一戰,三個月時間上線一款並不成熟的APP,最終凝結著團隊心血,傳遞著90一代無畏艱難,勇闖人生的價值觀的漫畫《對不起,我只過1%的人生》讓他們一炮而紅,投資和客戶紛至沓來。她們再次抓住了1%的機會。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與其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還不如說創業者需要異於常人的自驅動力和超常適用性,畢竟創業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歷程,“爆款”只會是曇花一現,能堅持到底的人才是成功的創業者。
極佳的危機處理能力
就像西天取經要經歷81難一樣,創業的路也不平坦。可以說,一個創業者遭遇磨難的多少和他後期的成熟度是成正比的。
吳京在大熱的《戰狼二》之前拍了賠錢的《狼牙》和小有所獲的《戰狼一》。
牛文文的經歷更絕。他在2011年曾遭遇核心團隊集體出走的空前危機。這種事,我曾接觸過一件。兩班人馬經歷分裂之後都走得極為艱難。牛文文在應對這次危機時,不僅快速重組的團隊,還利用這個時機調整了公司的戰略,先人一步把握住內容創業的先機。
欲帶CROWN,必承其重。孫宏斌的幾次沉浮、王衛抵押房產謀發展,風險與機遇永遠同行。重大危機處理能力已是一家公司,一名創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了。一名創業者,一位企業的領袖,要走到最後,就必須具備這種“泰山壓頂而不變色的定力,培養出強大的重大危機處理能力。
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親歷了企業繁榮蹉跎轉變的創業者,就猶如歷經了生死,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能困住看淡了“生死”的人。
潛伏期的能力儲備
創業者的堅守並非是王寶釧的苦守寒窯十八載,而是時刻儲備關鍵能力的堅持。
吳京在這次空前的成功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也積蓄了很多關鍵能量,譬如他透過結識導演劉猛,積累了拍攝軍旅片所需要的軍隊資源,這奠定了戰狼系列成功的關鍵一步。
能力儲備不僅是成就成功的關鍵臨門一腳,也是創業者安然度過創業巨大危機的法寶。之前提到的牛文文遭遇核心團隊“背叛”之事。雖然,團隊集體出走部分原因是因受不了牛文文的工作方式,但牛文文對核心團隊非一般的鍛造不僅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媒體人,同時也累實了企業的專業能力,打造了完善的企業媒體環境,讓企業避免了“被連根刨”的局面,為後續的再發展奠定了基礎。
無論是吳京,還是牛文文,他們的路還很長,以一個階段性的成就來評價他們是短視的行為。但無論怎麼說,這兩位個性鮮明創業者的勵志故事和他們的成功一樣振奮人心,讓人傾佩。牛文文的創業企業上市的當天,他的朋友吳曉波一早發文祝賀,曾“叛逃“的同仁們也一致祝賀他的成功。同樣,吳京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褒獎,這是錦上添花嗎?探索說,有之,更多的是對堅韌創業者的傾佩之情。
一名創業者要怎樣,才成成為合格的創業者啊?他們告訴你,是堅守、勇氣、智慧、和積聚能量。
回覆列表
電影《戰狼2》的中國票房已經突破32億,此外該片也在國外火熱上映。那麼《戰狼2》是不是很有價值,值得一看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戰狼2》首周便領跑全球票房榜,已經上映15天還能保持單日超3億元的票房表現在中國產片中並不多見,戰狼2是成功的,它可以說改變了大家對中國產片的看法,而吳京作為戰狼2的投資人、導演、演員,為了拍攝這部電影,根據有關媒體報道,他幾乎是壓上了自己的身家,連自己住的房子都抵押了。
與其說吳京是個導演,倒不如理解為他是一位創業者,是當前雙創環境下的一位代表。只是吳京選擇了他自己所熟悉的行業,也就是電影文化產業進行創業。但難點在於他選擇了一個最為冷門的細分市場,也就是軍事戰爭題材片,這種題材對於好萊塢而言也是一種很難拍好的領域,對於中國產電影領域來說關注度顯然就更低了,但吳京卻在資本不足、投入有限、題材不熱、市場環境的不好的情況下,藉助於產品的力量獲得了現象級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戰狼2》也讓人看到,我們的主旋律作品,唯有更加尊重觀眾、尊重市場,才能更好地傳播正氣、弘揚正能量。
“祖國”是《戰狼2》的關鍵詞,有觀眾感慨,我們不在安全的時代,但在安全的國家。“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
民族自豪感、國家榮譽感,或許正是文藝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所在,也是文藝作品和時代、和社會、和人心互動的關鍵所在。
而影片火爆的市場反應,也加速了《戰狼3》提上日程的速度,但《戰狼2》作為現象級影片,續作很難超越。此外,基於《戰狼2》的成功,資本市場對這類題材的影片也會有所關注。這意味著《戰狼3》揹負的壓力只會更大,《戰狼2》的口碑能否延續到《戰狼3》還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