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個人認為,他們在後金舊城佛阿拉時期和後來老城赫圖阿拉甚至在盛京期間,基本都是年少便參加殺伐,學習文化機會很少,其中有學問有思想的愛新覺羅子弟更是風毛麟角,雖說後來努爾哈赤要求子弟學習漢文化,但年紀大的貝勒基本沒有機會。
會流利的說漢語的愛新覺羅的諸王貝勒除了兩三位說的比較好的,基本都是隻會說簡單的詞彙,而大部分都要靠翻譯,所以特別開設了“直文館”這個翻譯機構,像碩色,希福,索尼,范文程這些人專門負責翻譯工作。但統治者他們的蒙古語都很好,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帝王和諸子基本都與科爾沁,喀爾喀蒙古聯姻,加之建州與蒙古接壤,雙方結盟攻伐不斷,所以他們的蒙語很好。
雖說清朝早期入關之前,早期滿洲人對漢語著作都比較自愛,尤其是三國,水滸等軍事題材的作品。甚至還會將其中的名句作為對聯貼在門上,但是書中的故事都是透過講解或者翻譯成滿文,拿本兒書讓他們看他們是看不懂的,但後期隨著與大明的正面交鋒和與漢族人交流越來越多,他們的漢語水平也越來越高,到了薩爾滸之後,大戰寧錦之時,隨著漢臣和降將的增加,個人估計,多爾袞,豪格,阿濟格,多鐸等相對年前的諸王貝勒已經能用漢語簡單交流了。
在滿洲早期天命年間,掌握漢語最好的愛新覺羅子弟應該是代善的第三子薩哈廉,書中記載他通曉滿,漢,蒙三種語言,小時候還學著書本里的故事自比綠林中人,會寫漢語對子門聯等,後來清初六部他管理禮部,前往蒙古諸部用蒙語宣示後金國諸項法律禮儀,或著用漢語處理漢官糾紛等。可以看的出來,他是可以不用帶翻譯的。
阿敏(四大貝勒之一),嶽託(代善長子)等率後金八旗攻擊北韓位於平安道郭山郡境內的凌漢山城。除了軍事攻勢,嶽託還展開了輿論攻勢,一路上散發翻譯成漢字書寫韓潤所寫的《致北韓國王書》,並將其縛於箭上射入凌漢山城。是嶽託等人說,然後翻譯成漢語,在給北韓人看。在《燃藜室記述》,二貝勒阿敏派遣通曉北韓語的旗兵登上義州城附近的高地,向城內高聲喊話,阿敏等人都說滿語,不會說漢語,北韓的官員見到後金主將需要透過漢滿語或滿朝語翻譯。
最後,皇太極曾經說多爾袞“於昆仲之間讀書最勤”,說明多爾袞有一定的漢語基礎,會聽會讀。通過後來的不斷學習,應該說和寫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後來祖大壽投降,和在山海關與吳三桂的對話來看,他基本可以用漢語做交流,但很可能是翻譯配合的情況下。而他的兄弟阿濟格和多鐸可能水平要比他差一些,後來的順治則接收系統的漢語教育,漢語說話寫作這些方面就完全沒有問題了。皇太極則估計漢語水平就不是很高了,但簡單的句子應該還是可以聽懂的,至於說和寫就不行了。
僅僅是個人推斷而已。
-
3 # 541230
應該會,畢竟生活在以漢族為主的中國,當的是明朝的官,從小就在私塾學習,漢語是一門課程,就像現在的學生學習英語一樣,明明一輩子也用不著,你不學就不能混到高層階級!
回覆列表
皇太極、多爾袞、阿濟格雖是清朝貴族,但也深受漢族文化薰陶,而且皇太極建立的清朝中也有漢族重臣、實行滿漢一統大略。所以他們也會說漢話,只是很少用漢語、多是用他們本族的語言滿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