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鄉人阿波

    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按該耕地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算,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不同地區發展水平不同,按照當地政府的具體規定執行。

    3、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本地區政府具體的政策標準執行,地區發展不同經濟水平也是不同的,賠付補償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4、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如遇特殊情況可以適當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國家徵地補償標準一、土地補償費

    1、徵用耕地的,按其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倍計算;

    2、徵用精養魚池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至十二倍計算,徵用其他養殖水面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八倍計算;

    3、徵用果園或者其他經濟林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至十二倍計算;

    4、徵用其他農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5、徵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計算;

    6、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按其鄰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計算。

    二、安置補助費

    1、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徵用耕地的面積計算。徵地前被徵地單位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十五分之一公頃以上的,安置補助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五分之一公頃的,從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減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頃,安置補助費相應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算;

    3、徵用未利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非農業建設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地區發展水平不同具體執行標準要按照當地的生活的水平和消費水平,安置的農業人口數來計算賠償的,徵地補償對於農民來說是好的事情可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但同時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不可能同時都佔。

  • 2 # 電白阿智

    這個問題每個地方的經濟不同,賠償標準都不同。

    如果是我這邊徵地賠償標準的話,蝦塘的賠償標準是比耕地多…

    我們這邊的徵地補償標準是:

    六類片區補償標準:耕地66600元(畝),園地55867元(畝),林地36800元(畝),養殖水面68400元(畝),未利用地34333元(畝),青苗23000元(畝)

    七類片區補償標準:耕地63333元(畝),園地53333元(畝),林地35067元,養殖水面65000元(畝),未利用地33333元(畝),青苗21000元(畝)

    這是我們這邊政府徵收土地作為國家專案使用的徵收標準,例如:政府機關單位用,學校,醫院,福利院,公園,體育館,文化中心,市民廣場,車站,這些都是屬於公共事業用地…

    如果不是公共用地徵收:政府徵收來做儲被用地的,如房地產,工業園,旅遊景點,商業用地,非公共用地標準按照政府公共專案用地徵收標準的五倍賠償,青苗價格不變。例假徵收一百畝土地,就付100畝土地的錢,再返還25畝土地回村民作為住宅用地,就是宅基地。

    如果是房地產商徵,那就採用非公共用地價格的三倍作為起拍價,進行拍賣…

    以上是我們當地的一個徵收標準,不代表全部,如果要更詳細的瞭解,可以去當地的拆遷辦諮詢清楚,希望我回答能夠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歡樂頌2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