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善如劉L
-
2 # 坤鵬論
一、和國家政策有關
每個省份不管經濟的支柱是什麼,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只是有些省份受國家政策影響多一些,一些省份受國家政策影響少一點。我們就拿北京市來說,北京市是中國的首都,是祖國的心臟,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除去他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說,就他的政治地位來說,肯定是國家政策重點關注和投資的省份。那麼其他的各個省份,國家也會根據各省份相關的情況來實施相關的政策。
二、和各省份的地理位置有關
各省份地理位置的不同也是影響各省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中國沿海一帶的經濟發展情況一直比內陸發展得好,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今年來發展也趕不上南方,這些都是由於各個省份地理位置的不同導致各省的氣候、地勢、交通、文化等的不同,從而從各個方面影響各省份經濟的發展。就像題主描繪的那樣,山西產了那麼多煤炭、陝西產了那麼石油和天然氣,但是經濟發展的情況還是不如上海、浙江等這些沿海地區的省份,這些絕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各省份地理位置的優劣決定。
三、受各地自然資源的影響
各省份擁有的自然資源不同也會影響各省份的經濟的發展。有的省份發達的第一產業,有的省份發展的是第二產業,有的省份發達的則是第三的產業,而有的省份則發展得比較平衡,總體來說發展得不錯。比如說河南省,作為中國第一農業大省、第一糧食生產大省、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也是迅速與發展的新型工業大省,它主要就是土地資源豐富,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全國各省中,山東省的名聲威望是非常好的。即使在海外華僑中,一提起山東,都說是中華的脊樑,文化底蘊是其他很多省份不能比的,光是一個孔夫子的廟,每年就有很多國內外的人慕名而來,由於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業也為他的經濟增長做出不小的功勞。而像浙江這樣的省份則是各方面都發展得不錯。
就說山西吧,山西有媒,過去的時候,也就是計劃經濟的時候,煤炭的開採全都在國家手裡,煤礦都是國營煤礦,而那些大的礦務局都歸原國家煤炭部領導,這樣的話開採出來的煤都也都是賣到國有的電廠了,結算方式也比較簡單,託收承付,後來市場經濟的時候,有一些煤礦承包什麼的就承包到個人手裡了,這樣的話,賣煤的錢也就都是個人的了。
而那些大的礦務局也隨著那麼多年開採之後,煤炭資源減少了,也就是地下的煤少了,去除私人煤礦,國家的也就是各大礦務局也沒有多少煤炭可以開採了,沒有了煤炭賣,那當然就沒有錢了,最後就是煤礦轉產,轉產還得拿錢去向新轉產的行業投入的,所以就這個樣子了。
這個問題也就只能這樣回答了,陝西省是油氣大省,因為不瞭解石油行業的情況,就不能回答了,請見諒,有疑問之處可以再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