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妍如
-
2 # 張贏SMiLe育兒寶貝
我家寶寶從出生後第一個月就開始閱讀了,那時讀的是黑白卡,他還看不了太遠,我就把卡拿到距離他眼睛稍近的位置,每次只看不到五分鐘,他的眼睛會一直盯在那裡。他的那副小樣子我現在都記得。
每天都看書現在他不滿三週歲書齡和年齡一樣大,讀書是他每天都會做的事。
看書時很安靜他玩耍時是個很好動的孩子,動如脫兔;他看書時又是那麼安靜專注,讓人不忍心打擾。
會把學到的用在生活中有一次他在樓下騎滑板車,騎到距離一個迎面來的女孩子很近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擦肩而過!然後就很順溜地從人家身邊飛馳過去了。那時他還不到兩歲半。
從那以後,聽了我的表揚,他更是會注意(或潛意識地)學習書裡的句子。
讀書真的給了他,更是給了我很多驚喜。
-
3 # 垚媽愛繪本
我家K先生的閱讀之路應該算是從出生的黑白卡開始。那時我們躺在床上,就開始每天拿著卡片看。然後每天會給他讀各種兒歌。
我覺得寶寶帶給我的不可思議就是他語言能力標籤發展。記得他不到兩歲半的時候,我出差去蘇州,特意去了誠品書店,在那裡給他買了很多杜萊的紙板書,其中有一本圖形的遊戲書。書中讓小朋友辨別一組組對應的圖形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
就是上圖中間帶眼鏡的小怪物,我問K先生他倆一不一樣,他說,不一樣。一個是高興的,一個是低落的。他用了“低落”這個詞。
這樣的驚喜時常出現。所以,閱讀,會讓寶寶變的不同。
-
4 # 晨光微曉
作為二寶媽,兩個孩子都是從3個月開始給他們讀書或繪本。大寶小時候我尚沒接觸繪本時,讀《媽媽講故事》給他聽,而且會繪聲繪色地講給他聽。二寶就比較順暢,3個月之前黑白卡,3個月開始讀繪本。
孩子的表現各有不同,但是我感覺兩個孩子的一些表現,應該是讀書帶來的。
語言能力的發展我家兩個孩子,老大男孩7個月3天清晰地看著我叫“媽媽”,二寶女孩,5個月12天 看著爸爸清晰地喊“爸爸”,之前冒話不對人喊的都不算在內。
老大一歲三個月在小區公園和奶奶對話說“奶奶咱們中午回家吃西紅柿嗆湯麵吧。”震驚周圍一群同樣帶孩子的家長。我不是說我家娃有多聰明,只是說他語言發展在同批長大的孩子中屬於非常早的。
女兒現在一歲十個月,跟我敘述事情,已經可以用“因為,所以”“然後”“但是”“第一、第二……(再往後面數字順序有點亂)”。
理解溝通能力較強兒子小時候,因為“聽商量”,被奶奶叫做“大明白”。具體例子因為時間太久沒法舉例。
女兒同理,被叫成“小明白”。以她一歲六個月查體取指血和一週後打預防針的例子來說。
1歲6個月,去市立醫院兒保科查體,需要取指血,取之前,我跟她講,醫生阿姨要扎一下無名指(並用手指給她具體位置),不是太疼,但會有點,然後需要擠出一點血來,是為了看看她的健康情況。
之後帶到取血視窗,她平時不讓別讓抓她手的,主動把我指的手伸到視窗給阿姨,全程沒哭,也沒表現出害怕。
之後我問她疼嗎?她答“疼,不怕,有媽媽。”
一週後打預防針,我們去疫苗接種點的時候在等候區,裡面有小朋友在哭。她告訴我“小朋友哭呢。妞妞不哭。有點疼,但媽媽在,勇敢。”——把我取指血時候給她說的話又告訴了我。
對書的愛護這一點也是超出我想象的。我記得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撕紙敏感期,我家老大隻在口的敏感期用嘴啃過“撕不破”,併成功撕破兩本,之後基本不撕書,只撕紙。
老二更是打破記錄,沒有故意撕過一本書。只在一次翻書時,不小心,把一本翻過N多遍,書頁有些皺的《好餓的小蛇》扯破一頁,急得都快哭了,在我給她用透明膠帶粘好後,才安心。
專注力較好他倆只要有書的時候,都喜歡自己翻。老大現在已經8歲半了,自助閱讀速度比我快。老二喜歡自己翻書,並將圖畫牙牙學語地講給我。做其他事情也相對而言容易進入專注狀態。
想象力豐富二寶目前會小玩過家家,自己拎個袋子說去買菜。關鍵是,當哥哥手裡什麼都沒有,告訴她“給,你愛吃的玉米”時,她會假裝接過來,放嘴裡吃。
老大更是最近迷上寫動物故事,先暫不說是否通順,一個故事,不到9歲的孩子能分上、中、下三篇,寫5000多字。
只是舉生活中的二三事例。讀書帶來的不僅僅是他們的成長,因為陪伴,我也在不斷成長——為了自己孩子的成長,永遠是一個媽媽成長的最大動力吧。
所以,孩子的閱讀習慣帶來到底有多少好處,我們真的無法詳細細究。
只願,用書籍照亮孩子的童年。
(圖片均為我拍攝,請勿他用)
-
5 # 石頭媽閱讀陪伴
我們是從兩歲半開始親子閱讀的,到現在堅持了一年半差不多,孩子每天睡覺前都會看半個小時左右的書。因為讀的繪本內容很多樣,孩子的變化很多。
最明顯的就是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增強。孩子三歲時學了《詠鵝》這首詩,有一次,他看到了一群白鵝在池塘邊,就唸起了這首詩。孩子不只是像念順口溜一樣在讀詩,他能領會到詩的意思,而且很應景的用到了生活裡。
還有一次,他自己玩軌道車,他很專心,用了很長時間把軌道拼接好,完成後,他高興的舉起手,說道“大功告成”,從來沒有刻意的的去教他說這樣的四字詞語,他也用的恰到好處,也是讓我很驚訝。
另外就是在讀過《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後,當孩子要喝冷飲或吃冰淇淋時,只要跟他說:肚子裡的現精靈不喜歡冰的東西,會把他們凍壞的,孩子就會不吃冰的,比我任何的說教都更有效。有時候孩子想吃糖,他會問我:“媽媽,肚子裡的小精靈喜歡糖嗎?”我會跟他說:“小精靈不太喜歡糖,因為糖粘粘的,小精靈要消化他們很費力。”孩子會少吃或不吃糖。
繪本閱讀,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是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所以需要堅持。養成閱讀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回覆列表
我家孩子有閱讀的習慣,從小開始我就給她讀繪本,由於我是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全職媽媽,所以我那時候每天會有很多時間給孩子讀書。每天晚上是必須的,中間看情況而定。外出旅遊的時候我也會帶著繪本,休息的時候就會讀給她聽,而且我喜歡帶她去書店,泡在裡面讀上幾個小時,她並不感到不舒服,非常願意在裡面待在看書。現在她很多的喜歡自己看看多一些。不可思議的表現倒是沒有發現什麼,就是有時候冒出的話會讓我很吃驚,很有想象力邏輯性,有時候還很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