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20
回覆列表
  • 1 # 曾仕強留聲機

    華人自古以來重視福氣,少年要惜福,中年要造福,晚年才能享福。這樣的做法,正是一代旺過一代的根本原因。

    第一,人少年時要懂得惜福。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懂得,這一輩子會來世為人,會出生在這個家庭,會碰到這些長輩,將來會有一個很好的人生,都是自己的福氣,因此要懂得珍惜。當然,讓孩子一下子明白這些觀念比較困難,所以父母要做給他們看,幫助孩子培養惜福的習慣。比如告訴孩子要力行節約,不能一瓶水喝一口就不喝了,吃飯的時候不能總是剩飯在碗裡;要物盡其用,玩具不可以玩幾天就丟掉,餐巾紙要一張一張地使用……這些都是在教孩子學會惜福。美國父母很少教孩子這些,洗完手紙巾一抓一大把,這種人會有福氣嗎?我每次看到中國的小孩學習美華人這種方式,就知道這個小孩長大要做乞丐,因為福氣都被這樣消耗光了。家庭教育要教會小孩“有福氣”的習慣,不是從小就把福氣散光了。

    第二,人成年後要去造福。

    福氣從哪裡來?靠自己積累而來。西方人講人要努力,為了努力而努力是很累的。但是一個人為了福氣而努力,不會覺得辛苦。掙錢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功能而已,一個人如果完全抱著掙錢的心態去工作,就會抱怨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這是不太懂得工作價值的人。只想是在替別人做事,當然會覺得很累。如果想到有這個工作的機會很難得,這是在替自己做事、替自己造福,這樣會累嗎?當你覺得累的時候就很累,當你覺得不累的時候就真的不累了,這叫心想事成。在華人看來,最有價值的工作,是可以造福他人。所以我們對一個人工作的最高讚美,是說他能夠造福鄉里,造福一方百姓,造福社會,甚至造福全人類,就是這個道理。造福別人,就是造福自己,這樣到了老年才有足夠的福氣可以享用。

    第三,人晚年才可以享福。

    我們經常說“辛苦了一輩子,老了也該享享福了”,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年輕力壯的時候多多參與工作,多多造福社會,然後把福氣存起來。到年老的時候,就可以享用了。年輕的時候沒有造福,老了怎麼可能有福氣可享呢?想想看,有的老人會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和照顧,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廣結善緣,結交很多朋友,就算沒有子女,照樣有很多朋友照顧。可是如果年輕的時候只是好吃懶做,心機算盡,便宜佔盡,老了以後只能孤苦伶仃坐在那裡,別人同情也沒有用。

    但是也勸告大家,老了最好也不要把福都享光,還要積一點留給子孫。如果只有一點點福氣,還任意揮霍,兩代人就花光了,第三代就垮了,這不是很倒黴嗎?一個小孩子眼睜睜看著祖父母跟父母,把福氣整個享光了,他就知道自己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了。

  • 2 # 閒餘仔一樣

    首先當父母的奮鬥,讓下一代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受更好的教育。讓下一代接受,瞭解更真實的世界,擁有正確的三觀。

    當一個人生活在相對富裕的環境中,受到更好的教育,那麼會更有人文情懷,對這個世界能作出更大的貢獻,在這樣的情況下,福氣自來。

    福廕說穿了其實就是上代奮鬥,讓下一代更生活美好。

  • 3 # 春風一顧天下笑

    必須教育下一代要有德,其次是智。好好做人,好好學習。不能做個超人,也不能做個有損他人,有害於社會的人。能自食其力就叫福氣。

  • 4 # 關耳特娜

    首先要教肓孩子君子愛財取之以道! 然後,嚴格要求,對自己狠點,然後才能 幸福生活! 最後引用梁啟超名言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自古以來,家和國的治立一樣! 一步步走下去,後人必有福氣 國家畢有魄力!

  • 5 # 河濱子

    曾國藩曾說過:看一個家族是不是興旺發達,主要看三點:一、孩子能否早起;二、孩子能否勞作;三、孩子是否勤讀。有這三點,後世肯定會繁榮興旺。當然讓你的下一代更有福氣,按以上標準你應該以身則責做到。還有多積德行善,蔭庇後人。所謂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直不咽口水,口水會在嘴裡增多嗎?一直不咽口水,口水會一直含在嘴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