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嘮生活那些事

    你被炒魷魚了,心中有一千個暴跳的理由,可最終沒說出口,雖然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可是在同事和老闆眼中總是最差勁的一個。看著口若懸河的同事,或許你也心裡暗暗的羨慕過,可是你更多是埋怨自己的無能和懦弱。

    你有做這樣的經歷嗎?因為你有,你會做些什麼?

    如何才能擺脫弱者心裡?

    我的答案是:馬上行動同時試著去尋找人生的方向。

    為什麼要馬上行動

    餓了你會幹什麼?你會立馬行動起來弄吃的,如果單純的只是幻想一堆的實物,那隻能等著餓死。

    也許有些人會說:不知道要做什麼?的確,當我們迷茫的時候大機率會認為做什麼都是無趣的,於是慢慢的到什麼都不做,到最後就是陷入自卑的怪圈。每當看到別人的成功就會更加的感覺到自己的弱小。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無事可做的時候,隨便找一個事情去做,做的久了信心自然就會恢復。

    這這個努力的過程中,你或許會接觸到不同的人群,從他們那裡學習到不同的本領;你或許也會透過自己的思考,發現不同的感悟從而開啟人生新的篇章;也或許僅僅只是收穫了一點的成就感,但是開始積累了丁點的自信,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遍人間故事:

    時間久了,自信和成功會讓你感覺到愈發的強大,因為你已是強者。

  • 2 # 裡外雅堂

    公交車上,您抱著個孩子,還挺著個肚子,好不容易找了個座位坐下來。這時候,上來一老人,一看沒人給他讓座,衝著你大吼,“看不見老人家嗎?不知道讓座嗎?”很多人說這是一種流氓行為,但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弱者心態。因為覺得自己弱,所以才去欺負認為比自己更弱的人。

    尼采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是強者的邏輯,因為強大,他們更關注未被發現的機會,因此強調創造,拒絕平庸,特立獨行,不畏犧牲,帶著積極向上的一面;另一種是弱者的邏輯,因為弱小,他們只看眼前的利益,因此強調公平、強調平等、強調仁愛,帶有保守的一面。

    這個描述或許不夠全面,不過,我們大概可以從中看到一絲弱者心態的影子。

    所謂弱者心態,其實很難準確定義,或者,可以把它描述為一種過分強調個人感受,唯我獨尊,曲解平等和仁愛,總覺得自己需要被體諒、被關心、被照顧,不考慮自己的付出和別人的感受,容易將錯誤歸咎於別人,喜歡抱怨和醜化自己的競爭對手。

    擁有弱者心態的人,只會按自己的既定路線行事,不會換位思考,不願意承擔責任,是阻攔我們前進的障礙,總結起來,大約有以下五種表現:

    1.玻璃心,一碰就碎

    什麼是玻璃心,就是批評不得,一旦受到批評或是接收到不同意見,就一副很受傷的樣子,有時候會惱羞成怒,而絲毫不去思考他人的意見是否正確。

    玻璃心還有另一種表現,就是遇到點事情就怨天尤人、灰心喪氣,覺得自己處處不行,到處散播負能量。人之所以會玻璃心,很大程度上還是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而一個人之所以如此過分看重自己,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從小生長在順境中,沒有遇到過挫折,或者所有的風雨都有人擋著,自己沒有真正直面過問題,因而一旦遇到挫折,很快就被打趴下;另一種則是從小受盡家人或周圍的人冷嘲熱諷、無情打擊,失去了動力,再也爬不起來。

    擁有玻璃心的人,習慣生活在過去的陰影中,忽視了向前看的重要性,既不願意接受現在,也對未來喪失了希望。他們缺乏一種重新選擇出發,或重頭來過的勇氣,缺乏對新環境的適應力。因此,他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悲觀嘆氣,而這種沒有排解的情緒反而使他們陷入舊情緒中惡性迴圈,不能自拔。

    2.缺乏自信,害怕學習,容易放棄

    弱者心態,很容易導致一個人對自己或他人作出不公正的評價,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不自信。例如文化不自信:到日本買馬桶蓋,在聖誕節穿旗袍抵制聖誕卻用著外來科技,穿著自己所謂的“正宗漢服”,訓斥改良版為“山寨”而不知與時俱進等等。

    如果說強者心態認為學習是前進的自我進步的最好方式,那麼弱者心態正好是相反的。他們之所以害怕學習,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因為缺乏自信,弱者心態的人遇到一點事,很容易放棄,堅持不了多久,害怕吃苦,但他們不會去思考怎麼面對問題,怎麼改變,怎麼適應環境,而是選擇放棄或者逃避。即使是這樣,問題仍然在那裡,並沒有跨越,只不過,對於強者心態而言,困難是一種歷練;對於弱者心態而言,困難是一種障礙,甚至災難。

    心理學上說,你的聚焦在哪裡,你的行動就在哪裡。然而,對於弱者心態的人而言,他們聚焦於自己的情緒,因而喪失了對生活目標的追逐和前進的動力。

    3.沒有責任心,喜歡呆在自我舒適區,發生問題只會外歸因,不會真正認錯

    弱者心態害怕學習,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願意離開自我舒適區。所謂自我舒適區,就是我們已經熟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模式,由於多年沉積已經固化成為腦回路,它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處理起來輕車熟路。一個人在舒適區呆久了,很多事物都是熟悉的,對於我們而言有一種安全感,放鬆、穩定、能掌控。在強者心態看來,人要居安思危、不斷進步,在弱者心態看來,這一切理所當然,不會思考為什麼這麼做。而由於長期的舒適區生活,人很容易缺乏對危機的應對,遇事容易手足無措。

    弱者心態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抱怨,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外因,例如自己的家庭出身、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學歷或別人的好背景等等。他們總是充滿抱怨,卻不知道一個人的成長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忽略個人潛能的重要性。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也是人的一種補償心理。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人們習慣性的去尋找外因,而不是反思自身。這種思維往往讓我們以偏概全,很難真正認識自己。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會看到一些人今天抱怨鄰居擋了他Sunny;明天抱怨鄰居炒菜聲音太大,影響自己胃口;後天抱怨鄰居改了Wifi密碼,影響他家娃學習……總之,一有機會,他即醜化別人,以此來宣洩自己心中的怨念。

    4.恃強凌弱,只會欺負比自己弱的,或者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

    擁有弱者心態的人,本質上有些奴性思維。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他們不敢欺凌,但會想盡各種辦法賴上對方。一旦遇到比自己弱的,或者感覺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就會趁機宣洩自己心中的惡氣。

    例如前面說過的公交讓座事件。在類似的事件中,那些強調自己需要讓座的,往往仗著自己年紀大,為所欲為。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老人,某次開會,大家決定把一個專案的負責權交給另一位年輕的,這位老人就不樂意了,當場說這位年輕人不尊重老人。另一個事件中,則是一位年過50的職校教師,經常面對某個年輕女士出言不遜,年輕女性一忍再忍,給足了他面子,他還不知收斂,最後在某次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事情中,年輕女士提醒了他一下,結果他當面誣衊年輕女性指責他,還言辭藻藻,“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再怎麼樣也不會不尊重人。”大街上見到的原配和小三互撕,其實也是一種弱者心態。

    他們為什麼欺凌在自己看來比較弱小的人,因為骨子裡自卑,不敢挑戰,有氣又沒地方出,只能拿其他相對弱勢的人出氣。

    5.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總想靠別人解決問題,“我弱我有理”

    “我弱我有理”是最常見的強盜邏輯,也是一種弱者心態。類似的邏輯諸如,我窮我有理,我老我有理,我生病我有理,我諸事不順我有理,我沒文化我有理等等。擁有這類心態的人,往往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總想靠別人解決問題。

    例如,有一位年輕人,肝臟出了點問題,去醫院看病後,從此不再工作,整天在家裡上網撩妹,逢人就像辦法開口要錢,家裡的哥哥嫂嫂都勸他出去找份工作,他一句“我生病了”就不再回話(其實他的病根本不影響找工作),並且經常到各處混吃混喝,嫂子說了他幾句,他就說嫂子不是省油的燈;教堂裡的神父勸他找工作,他說神父沒愛心;父母叫他不要好吃懶做,他說父母偏心;在網上撩了個妹子,說,我們結婚後,你負責賺錢,我什麼都幫不上,被妹子拋棄,就說妹子物質……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索取心理,就像專門吸營養的病菌,沒有任何貢獻,只會不停的霍霍,還認為自己沒錯,總想著空手套白狼。

    弱者心態是怎麼來的

    主要和四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1.資源分佈的不平均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資源分配不平均是必然的。這種必然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而日益突出,最明顯的就是貧富差距的越來越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字塔式的資源分配不均,社會的財富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於是處在底層的老百姓由於各種資源缺乏和困境,可能衍生出一種認命、無助的心理,甚至發展為仇富。

    2.個人的職業和易感性

    有的人本身缺乏主見,很容易受暗示。例如人家說華人不學英語,他就真的不學;人家說他是弱勢群體,他就真的當自己是若是群體;人家說吃涼水會拉肚子,他就不喝涼水……這類性格的人由於易感性高而容易產生弱者心態。

    另一方面,如果這個人的職業容易接觸到社會上的抱怨、負面情緒等等,例如計程車司機,也是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的。

    3.成長過程中的人格發展缺陷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心態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從小生長要多順遂,不曾遇到挫折的人,由於缺乏動手能力,在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灰心喪氣,產生一種弱者心態,究其原因是抗挫力太差。

    而一個總是在被批評、否定、指責的環境中成長的人,內心由於得不到支援而極度自卑,漸漸習得了無力感,形成了一種沒有動力的弱者心態。

    這兩種極端成長環境都是弱者心態滋生的溫床。

    4.未經證實的謠言的飛速傳播

    人們普遍認為“強”和“弱”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事實上未必如此。如果我們所說的強和弱指的僅僅是資源方面的分配,的確是很難調和,但如果我們所說的強和弱指的是心態,就未必不可調和。

    5.奴性思維的影響

    奴性思維,本質上也是一種弱者心態。奴性思維除了文化原因,成長於受控制的環境,也是一大催化劑。一個人一旦形成一種受控的奴性思維,潛意識裡會不斷的否定自己。這種受奴性思維影響的弱者心態有一個特徵,就是往往欺負比自己弱的或者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如何應對

    弱者心態很容易使人放棄努力,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甚至自暴自棄。一個人若躲在“弱者心態”下,就談不上自強和發展。那麼,我們要怎麼改變這種心態呢?

    1.認識自己

    任何時候,認識自己永遠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我們可以先留意自己和弱者心態相關的一些想法,分析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想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需求。找到了根源,你就知道如何針對性的實現自我蛻變。

    2.發掘自己的優點

    當你瞭解了自己之後,可以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可以試著從每一個決定開始,學會主動做選擇,而不是被動的等待。主動選擇的好處,是讓你學會主動承擔。當然一下子做到是很難的。

    3.和不同層次的人,尤其是比自己優秀的人交往

    這就需要你多與不同的人交流,有助於拓寬個人視野。對比一下別人的意見,分析利弊,學會採納別人的優質意見,進而學會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問題。因為不管你怎麼逃避,問題總不會消失,反而可能越積越多越嚴重。

    4.學會照顧別人

    如果你還是覺得不知道怎麼承擔責任,可以試著學習怎麼照顧別人,比如說當義工,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觀察別人需要什麼,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一方面有助於讓自己變得更積極,另一方面,隨著主動提供幫助的日漸積累,你會漸漸增加自信,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5.把尼采請出去

    如果尼采活到現在,他會認為這個世界平庸了,什麼最低保障、五險一金、勞工合同、未成年保護法……都是弱者的保護傘。然而在我們看來,世界更文明瞭,正因為有了這些保護措施,才使得社會制度和法律更加完善,使每個人有儘可能多的機會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為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即使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看起來都無足輕重,但只要你有那麼一兩回點燃生命的能量,去釋放閃電,為自己爭取,這一輩子就不算白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歲送孩子去奧數班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