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
2 # 小獸媽媽
對於死亡教育來說,在國內的教育裡面真的是一片空白。我們都很懼怕死亡,害怕死亡,忌諱死亡,就是因為沒有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但是死亡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所以,完全不用忌諱該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這件事。
我覺得更糟糕的就是跟孩子說,死就是飛到天上去了,埋到地下去了。
《爺爺變成了幽靈》講的就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關於一個孩子因為爺爺去世之後心理上的轉變,引導著孩子如何直面死亡。
-
3 # 美麗翠兒
繪本有很多類別,關於死亡的繪本有很多,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父母不會去選擇買這樣的書籍來閱讀。因為有的時候孩子對死亡是恐懼和不理解的。但是死亡卻是孩子要接受的一堂教育。特別是當孩子的親人或者是心愛的寵物死亡的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心理是難過的,這個時候死亡的繪本書籍,可以幫助孩子減少痛苦,並能讓孩子認識到死亡到底是什麼。
繪本書籍來講死亡應該更能打動孩子的心靈。
首先,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發現繪本中講述誰死亡了,誰又傷心難過了。讓孩子談談他的感受,在聯絡實際,比如說自己的親人或者鄰居等,讓孩子有代入感,真切的感受到死亡就在身邊的感覺。
其次,家長要告訴孩子死亡的真相。一個人死亡就永遠見不到了。但是死亡並不可怕,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每個人都會死亡,就像家中養的花兒和小動物它們也會死亡。但是死亡後思念和愛還會存在,我們會想念他們,看到他們的照片,他們用過的東西,感知到他們的存在。這就是愛,愛始終會在。
最後,讓孩子明白死亡不是毀滅,而是另一種新生的形式。小草冬天死亡了,春天還會重生。老人死亡了,孩子繼續延續著生命。死亡不可怕,死亡是重生的另一種形式。活著的人要好好活著,活著繼續延續著生命。
孩子是懂得感情的,死亡對他們來說會恐懼不理解,用繪本書籍故事會是很好的方法,讓孩子看繪本感知死亡,認識死亡,減少悲痛。
-
4 # 拉布貝貝
以死亡為主題的繪本非常多,如《爺爺沒有穿西裝》、《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外婆住在香水村》、《小魯的池塘》、《當奶奶不在了》等等。當和孩子一起讀到這些繪本的時候,孩子能夠理解“死亡”的主題嗎?又應該怎麼跟孩子解釋死亡呢?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知道孩子是如何理解死亡的概念的。
有關兒童死亡概念發展的研究有很多,結果也不盡相同。
納吉(Nagy)於1948年對378名3-10歲的兒童進行了研究,建立了兒童死亡概念發展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3-5歲,否認死亡是一定的、最終的過程。此階段兒童視死亡是可逆的過程,是一種離去,死亡是暫時的;
第二階段-5-9歲,擬人化階段,兒童認為死亡是一個人,叫做死亡先生(deathman),只有被死亡先生抓走的人才會死。所以兒童已經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終止,但不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會死。他們認為死亡不是經常發生的,而是神奇的事情,死亡和死者被認為是相同的。認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如聰明的人、幸運的人、特殊的人不會被死亡先生抓走;
第三階段-9歲以上,兒童知道死亡是普遍的,是真實而不可避免的。
後來的研究者多少都會受到納吉的影響,但是也有所不同。比如,斯皮斯(Speece)認為兒童死亡的概念要到10-12歲甚至是更大以後才相對成熟。臺灣學者劉惠美研究發現4歲兒童開始對死亡概念已有了解,年齡越大則更趨成熟。
中國內地學者張向葵根據研究(1998年),提出了中國兒童在認識死亡上的三個水平:
水平Ⅰ-對死亡特徵的四個維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喪失性和情緒性)不能清楚認識,即使在主試的啟發下,兒童也不能理解人(如奶奶、媽媽、爸爸、小朋友等等)會死的問題,尤其不能理解動物(如老虎、大象、小花貓等)和植物(大樹、花、小草等)會死的問題。兒童認為,奶奶要是生病了,上醫院打一針、吃點兒藥,就會好的,不會死;老虎兇猛,人打不過它,它永遠也不會死;大樹、花和小草是直立的東西,不會死。兒童還認為,就是奶奶死了,也會給他講故事、買好吃的,還會在夢中想念他。他不害怕奶奶死,因為奶奶太老了,走不動,死了也不會起來抓人等等。
水平Ⅱ:能夠根據某些具體的原因,比較清楚地解釋死亡特徵的四個維度。但是,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兒童認為:老爺爺、老奶奶生病治不好會死,因為他們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為他還太小,太年輕,還沒上學,永遠不會死的。就後者而論,兒童認為他喜愛的人、動物和植物不會死,如媽媽、爸爸、小朋友、小花貓、小松鼠和小草不會死,壞蛋、愛打人的人、大老虎、大灰狼、大樹、高大的草會死等等。
水平Ⅲ:能夠依據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來解釋死亡,認為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動物和植物都會死;死去的人、動物和植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問題,並使人感到傷心、難受和悲哀。這意味著,兒童對死亡特徵的四個維度和外延的認知達到較高水平。例如,兒童認為,人會老死,得病治不好會死,車禍、中毒、電擊、水淹和被害等事故都會致死;動物由於生病、沒東西吃、沒水喝也會死;植物因沒有Sunny、水分和土壤或被人砍伐、毀壞也會死。兒童還對死亡事件普遍地表示出傷心、恐懼、難過和惋惜等情感。
基於上述的研究及其結論可以看出,孩子對於死亡的概念的認知需要經歷一個發展的過程,真正的建立死亡的概念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也需要孩子的年齡到一定的階段。
給孩子讀童書繪本時,如果涉及到了死亡的主題,那麼要看看孩子處於哪個年齡階段,其對於死亡的理解處於哪個水平。如果孩子處於納吉或是張向葵所描述的第一階段或是水平I,其實不用做過多的解釋,讓孩子關注故事的主要情節,體會死亡的人“離開”帶來的情感體驗即可,不用對於死亡概念本身進行深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繪本不直接講死亡,而是用一種相對隱晦的方式進行傳遞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如果孩子已經比較大了,或是對於死亡的理解水平比較高了,那麼就可以就死亡的概念本身進行探討,還可以據此將探討上升到生命認知的高度。
回覆列表
孩子會有一個階段,會問爸爸媽媽死亡是怎麼回事,死人是怎麼回事,人什麼時候會死等這一類的問題。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去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死亡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人有生老病死。對待死亡這個問題,是美,必須面對的問題,所以我們也要用正常的心態來看待死亡這件事。關於死亡的繪本,我記得有一套繪本湯姆小兔系列當中有一個故事是《爺爺去世了》。還有一個繪本叫,《爺爺變成了幽靈》。應該還有其他關於死亡的繪本,家長可以在百度搜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