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聊坐南書房

    之所以慈安和慈禧不與咸豐葬在一起,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咸豐是死在她們前面,按照清朝祖制,死於皇帝入葬前的皇后與皇帝合葬,而死於皇帝入葬後的皇后,則單獨為其建陵,也就是卑不擾尊,地位低的不能打擾地位高的,不能為了合葬再將皇帝已經封閉的地宮開啟,清朝單獨建陵的皇后還有幾位。所以,按照這個制度,慈安和慈禧只能單獨建陵。

    慈安與慈禧為什麼分別建陵

    既然按照祖制,慈安和慈禧不能與咸豐合葬,要單獨建陵,那麼,原則上應該是兩人只修一個陵寢就行了,也就是說慈安和慈禧可以合葬,但是,最後她們卻違反祖制,各自單獨修建了一個陵寢。

    其實對於慈安和慈禧的陵寢,當時朝中的王公大臣也給出了幾套方案:一種是隻建一座皇后陵和一座地宮,在地宮裡奉安兩位皇太后;或者是隻建一個陵,地宮分東西兩室,將兩位太后分開奉安在各自的梓宮。另外一種就是仿照道光皇帝孝靜成皇后的慕東陵,將定陵的妃園陵寢升為皇后陵,在裡邊建兩座寶頂,分葬兩位皇太后。 第三種方案是仿照康熙景陵妃園規制,單獨建一座皇后陵,建兩座方城、明樓、寶城、地宮,分別安葬兩位皇太后。

    對於以上的幾種方案,慈禧聽後非常不高興,全部給否定了。這些王公大臣見慈禧不高興,就對方案進行了修改,經過多次修改後,他們也摸清了慈禧不滿意的原因,按照慈安和慈禧的地位,慈安是咸豐的皇后,而慈禧只是妃位,即便現在兩人都是皇太后,而慈安是母后皇太后,慈禧則是聖母皇太后,按照嫡庶有別的規矩,慈禧的地位始終是在慈安之下的。

    如果慈禧和慈安同陵安葬,那麼慈安一定是在主位,慈禧則只能屈尊次位,慈禧是一個性格強硬的女人,她怎麼甘心死後還屈居於慈安之下呢?只有兩位太后各自建陵,慈禧才能在形式上與慈安太后平起平坐,享有一樣的待遇。所以,當王公大臣提出了為兩位皇太后各修一座陵寢的意見後,這一次慈禧終於同意了。

    慈安和慈禧陵寢的修建過程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咸豐皇帝的定陵始建於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才全部完工,用了七年時間。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二十二日,咸豐和他的第一位皇后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合葬在咸豐的在清東陵的定陵地宮。

    既然咸豐皇帝的地宮已經封閉,慈安和慈禧就需要另外建陵,其實對於兩位太后建陵的事情,早在同治元年就已經提上了日程。雖然慈安和慈禧不能與咸豐合葬,但她們的陵寢還是隻能在咸豐定陵的附近修建。

    同治元年(1862年),恭親王奕訢就派人到定陵附近為兩位太后選擇萬年吉地,並且選定了成子峪、普陀山、松樹溝三處地點供兩宮皇太后選擇。但由於當時清政府戰事連綿,再加上忙於修建咸豐的定陵,兩宮皇太后修建陵寢的事就暫時擱置了。

    到了同治五年(1866年),兩宮太后再次派人到定陵附近查勘,初步選定普陀山和平頂山兩處地點。第二年,慈安和慈禧再次派恭親王奕訢前去實地復勘,發現兩處地點均有較深的水坑,就將情況報給兩宮太后定奪。

    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慈安和慈禧決定親自前往檢視,以便確定萬年吉地的最終地點。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慈安和慈禧在同治的陪同下親自到普陀山和平頂山檢視,見到兩處都是地勢雄秀,山川環抱,就非常滿意。回去以後,同治皇帝奉兩宮懿旨,用硃筆將平頂山改為“普祥峪”,將普陀山改為“普陀峪”。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十九日,兩宮皇太后發出諭旨,確定普祥峪和普陀峪為兩宮太后的萬年吉地,並任命惇親王奕誴等人為慈安普祥峪的承修大臣,醇親王奕譞等人為慈禧普陀峪的承修大臣,由於慈安和慈禧的陵寢只能在咸豐定陵附近修建,所以在地形上選擇餘地不多,存在著不少的缺陷,這些只能採取人工的辦法進行補救。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二十日,兩座陵寢同時動工,到光緒五年(1880年)六月,兩座陵寢同時完工,共用時六年。修建完成的兩座陵寢東西並排,慈禧的陵在東,慈安陵在西,兩座陵寢除了一些細小的部位稍有區別外,其他的基本上是一樣的。據初步統計,慈安的陵寢花費白銀二百六十六萬餘兩,慈禧陵花費二百二十七萬餘兩,也就是說,慈安陵比慈禧的陵多花了三十九萬多兩白銀。

    但是,慈禧的陵寢在光緒五年(1880年)修建後,她是在宣統元年(1909年)十月,才安葬的,這期間經過十多年的風吹日曬,曾經出現過一些質量問題,一些大臣為了討好慈禧,就不斷對慈禧陵寢進行修繕,而且將其就行了提升,說是修繕,實際上變成了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再次下令將普陀峪陵寢的方城、明樓、寶城、隆恩殿、東西配殿、東西燎爐全部拆除重建,這次重修,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才算完工,用時近十三年之久,經過這次大修後,慈禧陵寢成為了清代陵寢中最為奢侈的陵寢。

    在慈安和慈禧陵寢修建過程中,工地上就不斷髮生各種問題,有偷工減料的,也有工匠酗酒鬧事的還有賭博打架尋釁滋事的,甚至發生過罷工和搶劫事件,為了保障陵寢的順利修建,清政府多次增派綠營兵駐守彈壓、督促工匠施工。然而,令慈禧沒有想到的是,在她死後僅二十年,她費盡心機修建的豪華陵寢,就被人炸燬盜掘一空,看來這定東陵從修建之日起,就沒有消停過。

  • 2 # 千年一嘆

    這是清朝制度問題,中國自古就是尊卑之分,也就是卑不擾尊,尊可擾卑,也就是說,帝陵地宮只要皇帝葬入之後便正式封閉。在皇帝入葬地宮之前去世的皇后或皇貴妃可以入葬帝陵地宮。一旦地宮封閉,之後去世的皇后或皇貴妃便不能再葬入地宮擾動帝陵

    咸豐皇帝去世的早,咸豐去世的時候只有皇后薩克達氏已經去世,可以葬入咸豐皇帝的定陵與咸豐合葬,這個時候慈禧和慈安還在世,等她們去世的時候咸豐皇帝的定陵地宮已經封閉,按照卑不擾尊的祖制不能在開啟地宮把她們葬入帝陵,所以慈禧和慈安只能在定陵附近另建後陵,後陵也屬於定陵的一個體系,屬於不同穴的合葬,不違背祖制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和很多皇帝在生前就為自己建造陵墓不同的是,咸豐皇帝的定陵在其生前並沒有建造,咸豐一朝受內憂外患影響,焦頭爛額的咸豐皇帝始終沒有精力和心思來給自己建造陵墓,後來埋葬咸豐皇帝的定陵也是在咸豐帝駕崩後同治帝即位,兩宮皇太后主政時期營建。

    同治四年,定陵竣工,咸豐皇帝與原配嫡妻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合葬於定陵,定陵地宮中葬入咸豐皇帝和孝德顯皇后之後就已經封閉了,並且地宮之內也沒有預留下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百年之後停放棺槨的位置,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實際上也是兩宮皇太后的的意思,兩宮皇太后實際上表示在百年之後不與咸豐皇帝合葬的意願。此時的兩位皇太后才滿三十歲,身體狀況良好,所以也並沒有急於為自己修建陵墓。

    咸豐皇帝定陵的佈局和構成:

    咸豐帝去世後被葬於清東陵的定陵,和很多皇陵不一樣的是,咸豐的定陵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陵,這裡葬著咸豐皇帝和他的原配妻子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定陵在同治元年開始營建,同治四年是竣工,隨後咸豐皇帝和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被葬入定陵,第二部分是兩宮皇太后的陵寢,因為兩宮太后的陵寢位於咸豐帝定陵之東,所以被統稱為定東陵,定東陵由分為葬著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和葬著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

    兩宮皇太后的陵寢始建於同治十二年,前後歷時六年時間,於光緒五年落成,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於光緒七年去世後被葬入了普祥峪定東陵。此後光緒二十一年時,慈禧太后又將自己的萬年吉地普陀峪定東陵重修了一次,此次大修歷時十三年多,直到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去世時才停止;定陵的第三部分就是定陵妃園寢,這裡葬著麗妃、祺妃、四春娘娘等咸豐帝的十五位嬪妃。所以東太后慈安並沒有與咸豐帝同穴合葬,而是和慈禧太后一樣,修建了屬於自己的單獨的陵寢。

    與咸豐帝合葬的結髮妻子孝德顯皇后:

    人們普遍認為咸豐皇帝的原配妻子是慈安皇太后,實則並非如此,慈安太后是咸豐二年透過選秀入宮的,初入宮時,她只是咸豐皇帝的貞嬪,後來由於深受咸豐皇帝寵愛,她在八個月內就由嬪位升至皇后。

    而在此之前,咸豐皇帝的原配結髮妻子已經去世,所以皇后慈安和懿貴妃慈禧,實際上是沒有見過咸豐帝的這位原配妻子的,她姓薩克達氏,是道光皇帝在咸豐帝做皇子時為其挑選的妻子,薩克達氏出身官宦人家,是滿洲名門望族,所以為人非常有修養,咸豐帝對其非常寵愛,夫婦二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是天不作美,薩克達氏在婚後三年既去世了,年僅十九歲,薩克達氏去世後幾個月,道光帝便駕崩了,二十歲的咸豐皇帝即位登基,薩克達氏被追封為孝德皇后,後來咸豐帝的定陵完工後,薩克達氏被咸豐帝葬在了自己的地宮內,成為了唯一一位和他合葬的人。慈安去世時咸豐皇帝已經入葬二十餘年,並且在咸豐皇帝地宮內,也並未留下任何位置,所以慈安只能單獨下葬,並未與咸豐帝合葬。

    埋葬兩宮皇太后的定東陵:

    咸豐帝去世後,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此時慈安太后作為咸豐皇帝曾經的中宮皇后,她提出了兩宮太后百年之後的歸宿,即不與咸豐帝合葬,而是單獨修建陵寢,這在清朝也並非首創的先例,之前的康熙帝祖母孝莊文皇后和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都是單獨修建陵寢。慈安太后既然單獨修建了陵寢,作為妾室出身的慈禧太后自然沒有理由與咸豐帝合葬,於是兩宮太后在咸豐帝的定陵東邊分別修建了自己單獨的陵寢,慈安太后的陵寢為普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的陵寢為普陀峪定東陵。

    光緒七年,四十五歲的東太后慈安暴崩於鍾粹宮,慈安太后去世後,葬於自己生前選好的普祥峪定東陵。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孫殿英在洗劫東陵諸帝陵寢時,慈安太后的陵寢也未能倖免,慈安太后墓室內的珍寶雖然不及慈禧太后陵中那樣豐富,但是同樣也陪葬了大量珍寶,這些珍寶都被孫殿英及其部下洗劫一空,因為慈安太后不及慈禧太后那樣出名,名聲也比慈禧太后好,所以關於她的陵墓被盜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歷史上記載的也相對較少。

    相比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而言,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就要奢華很多了,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在光緒五年時與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同時竣工,但是十六年後的光緒二十一年,慈禧太后對自己的陵寢不滿意,因此開始了又一次大修,這次所謂的大修實際上根重建幾乎沒什麼區別,重建後的普陀峪定東陵於1908年10月18日完工,非常巧合的是,4天之後慈禧太后便去世了。重建的慈禧陵不僅在規制上超過了慈安陵,其在奢華程度上也全面碾壓了作為中宮皇后出身的慈安陵。

    兩宮皇太后不與咸豐皇帝合葬的原因說白了就是不夠格,自古以來后妃陪葬就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即:卑不動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雖然貴為同光年間的最高執政者,但是其身份一個是由嬪妃升至皇后的繼後,一位之前只是咸豐皇帝的貴妃,尤其是在慈安太后表態不與咸豐帝合葬之後,慈禧太后也無法再提出與咸豐皇帝合葬了,雖然這是一種很尊貴的禮制,但是實際上慈禧太后更希望為自己獨自修建一座陵寢。

  • 4 # 封彧胖胖歷史君

    我們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從清東陵開始,咸豐帝定陵是清東陵內的第四座皇帝陵。咸豐帝去世於1861年,葬於定陵與其妻孝德顯皇后合葬。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掌權48年之久,且窮奢極欲,自認為功比堯舜!自然不想依附於帝陵之內。

    且其想效法武則天,皇太后的尊號已經不能滿足她膨脹的野心了,尤其是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死後,其更加肆無忌憚了!

    我們來看一下,孝莊文皇后有屬於自己的昭西陵,清東陵陵區內有皇后陵孝東陵,清西陵內有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后的泰東陵,昌西陵,慕東陵等後陵可以借鑑,那麼慈禧必然也要單獨建陵才能彰顯她的身份地位!

    慈安太后葬於菩祥峪定東陵,慈禧太后葬於普陀峪定東陵,且兩陵耗資之大,精美之程度,堪稱清後陵中第一!

    尤其是慈禧太后的菩祥峪定東陵,精緻奢華,令人歎為觀止。其隆恩殿前的丹陛石更是刻上了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這實在是僭越,其諡號更是多達22個字(清朝皇后一般為16字諡號),與清朝皇帝相同,這更是大不敬!

    可見定東陵的修建純粹是慈禧太后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的談資。

  • 5 # 未濟

    古代講究帝后同葬,為什麼慈禧要單獨建造陵墓呢?這源於康熙皇帝,當時他在安葬自己祖母孝莊太后的時候,曾經流傳了一句話叫"卑不動尊",意思就是身份尊貴的人如果先死了,那麼身份次等的人在去世之後是不能挪動身份尊貴的人的陵墓的,孝莊,孝惠,孝聖,孝和,去世都晚於夫君,都單獨建了陵寢。慈禧和慈安當時只是咸豐皇帝的后妃,所以只能另選陵址了。

    咸豐皇帝入葬定陵時,只有原配孝德顯皇后皇后薩克達氏已故,而繼後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生母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仍然在世。因此,只有薩克達氏葬入了定陵地宮。

    一旦地宮封閉,之後去世的皇后(含原非皇后的皇太后)便不能再葬入地宮、擾動帝陵,只能在帝陵附近新建後陵,以相對帝陵位置命名,如泰東陵、定東陵等。雖然是新建陵寢,但仍然屬於帝陵系統,是帝陵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臣們商量之後想要把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陵墓建在一起但是慈禧太后不同意,覺得和慈安太后葬在同一個陵墓當中,太窄了。大臣們,又商量說再咸豐皇帝的陵墓旁邊,再建造一座陵墓但是咸豐皇帝當時建陵的時候並沒有把另外一個陵墓規劃在內,如果再建一個陵墓的話,規劃上還是有點窄。所以慈禧太后還是不同意。沒有辦法,大臣們只好為兩個太后各自選擇陵址。

    慈禧並不是咸豐皇帝的正宮皇后,而是懿貴妃。按照尊卑說法,慈禧陵墓的奢華程度應該不及當時的慈安太后,但是在外觀上,慈禧的陵墓和慈安的陵墓都差不多,但是,陪葬品的奢華程度慈禧比慈安不止高了一星半點。

    慈禧在同治皇帝還在位時已經開始選陵址,花費了七年時間,期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選定好了陵墓的地址。剛開始的時候兩個皇太后的陵墓規制完全是一樣的,為了凸顯慈安太后的地位尊貴,慈安太后的陵墓比慈禧太后多用39萬白銀。在慈安太后死後,慈禧因不滿比慈安太后低一頭,另一方面又為了想讓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便把自己的陵墓重新修繕,幾乎是等於又重建了一回。

    即便是與薩克達氏及慈安的尊卑關係,慈禧也不敢輕易僭越。因此,在普祥峪定東陵的形制上慈禧絲毫不敢做文章,她最終能做的也僅僅是在菩陀峪定東陵的細節上精益求精、壓過慈安一頭。但是,檯面上的後陵形制,慈禧依然是不敢僭越的,包括慈禧自己的菩陀峪定東陵也依然是後陵形制。

  • 6 # 良人執戟2

    慈安、慈禧即使貴為皇太后,也必須遵守祖制,清代的葬制規定:“卑不擾尊”即皇帝的陵墓地宮一旦封了“龍口”(墓道),任何人不得侵擾!但是,在皇帝之前去世的皇后是允許與其合葬的。兩宮皇太后是不敢另起陵墓的,她們的墓都是定陵範圍,根據方向分成定東‬陵‬和‬定‬西‬陵‬,‬這個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亂‬了‬規‬矩‬。‬

    ‬青冢 白骨 死共穴

    咸豐皇帝在清代各帝中,還是很出名的,今天的人們,凡是提到咸豐皇帝,首先是想到《火燒圓明園》,立即又聯想到那位蘭貴人;不錯,這是一位著名的“戰亂皇帝、“賣國天子”。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病逝於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享年31歲。十月份,咸豐帝的梓宮運回京師。同治小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年即同治元年(1862)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移柩暫庴清東陵西峰口外的隆福寺。一直到了同治四年九月才葬入定陵地宮。

    其實定陵最先修建於咸豐九年(1859)三月,應該還沒有完工,同治即位後又修了四年,一共花了七年時間,才葬入定陵地宮。

    同時葬入地宮的是孝德顯皇后,她生前沒有這個稱號,因為她沒有當上皇后,還沒有來得及看到她那其貌不揚的丈夫當皇帝,她就因病撒手人寰。

    孝德皇后為薩克達氏(滿清望族)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是高階官員。當咸豐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因為道光皇帝最喜歡的就是奕佇(應是訁旁),所以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也就是咸豐皇帝十六歲那年,就冊封了薩克達氏為奕佇的嫡福晉,也許是“紅顏薄命”,僅僅一年後即道光二十八年(1848)病故了。不過,在道光三十年正月咸豐皇帝即位後,詔追封為皇后;同治四年九月與“文宗”(此處刪去二十五個諡字)共為一穴。

    ‬利舊利廢修建的東陵

    咸豐帝的父親是道光皇帝,因為他的寶華峪陵寢排水不暢,積水嚴重,道光皇帝心頭不安逸,沉臉如水,下詔全部折除,在河北易縣的清西陵龍泉峪重新選址,於是東遷西葬,所謂的“兆葬之制”被打破。

    不過卻剩餘了很大數量的原材舊料,這個浪費有點大,咸豐帝為自己的父皇做了善後工作,他在修建定陵時,把這些料全部用上。定陵的墓道、地宮是需要大批大石料的,它們都來自房山縣,都是優質的青白料,在二百四十件這種石料中,舊料佔了1/4,小青石料佔1/5。利用了寶華裕的各種舊磚共計有六十餘萬匹,把這個些舊料運到定陵,光運費就花了4945萬兩白銀。

    新舊料合起來用,加上工錢,共計用了3134547萬兩白銀。如此巨大的支出,所謂使用舊料節約,不過是欺世盜名。

    ‬死了仍然爭東西

    (定東陵)

    其實定陵最有名的還是定東陵。因為在定陵之東,埋葬著咸豐帝兩個著名的皇后,就是現在稱之為東太后的慈安和西太后慈禧。猶如她們生前一樣,兩太后各人都單獨有陵一一普祥峪的定東陵位於西邊,它是慈安的陵墓,普陀定東陵位於東邊,是慈禧的陵墓。兩陵齊頭並列,中間僅有一條馬槽溝隔著。

    同治皇帝在對待兩宮皇太后的問題上,唯一的做法就是“一碗水端平。”同時動工興建,同時峻工,歷時六年,所用白銀,慈安陵用了226.5萬兩銀子,慈禧陵用了227萬兩銀子。

    兩座太后的地位基本都差不多,按理說東宮慈安皇太后應該葬在東邊,西宮慈禧皇太后應該葬在西邊,但是好強心極強的慈禧用心計贏了慈安,西太后葬在東邊,東太后葬在西邊,因為古代是以東方位為尊。東西方位己定,今天來到定東陵,如果聯想到這件事,相信遊客會感慨良久!

    結束語

    定陵是清朝第十世皇帝文宗顯皇帝咸豐的陵墓,地名是平安峪。埋葬兩宮皇后的定東陵座落於定陵之東。都是定陵的規制之內。如果兩宮皇太后想另起陵墓的話,肯定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即使豪橫如慈禧者,也斷斷不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鹹粽子的做法和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