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媚讀史

    明朝初年,朱元璋利用“藍玉案”,共計清理一萬五千人,這是洪武年間影響深遠的一樁大案。藍玉又是何許人也,竟能讓明太祖如此大動干戈?

    淮西勳貴集團的重要人物,曾為明朝立下赫赫軍功

    藍玉是安徽定遠人,常遇春的小舅子。他生得高大威猛,面頰紅紫,早年投奔朱元璋麾下後,跟著常遇春南征北戰,臨陣殺敵,所向披靡,因而得到朱元璋賞識,被不斷提拔。

    吳元年,授武德衛指揮使;

    洪武三年,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洪武四年,從傅友德入川,征討夏政權;

    洪武五年,隨徐達北伐,任中路軍先鋒,打敗王保保;

    ……

    洪武二十一年,以徵虜大將軍之職率領十五萬大軍,挺進漠北,在捕魚海重創北元大本營,朱元璋因此將其“比之衛青、李靖”,並晉升其為涼國公。這份職位履歷表明,藍玉是從基層做起來,擁有相當過人的軍事才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領。

    藍玉並非純粹的武將,在攻克雲南後,朱元璋為了獎賞他,冊封其女兒為蜀王妃。從此,藍玉成為皇親國戚。

    行不法之事

    藍玉的事業步入高峰時,他也漸漸滋生居功自傲的思想,歷史記載:

    “中山、開平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寢驕蹇自姿——《明史•藍玉傳》”

    為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貪念,藍玉違法亂紀:

    “畜莊奴、假子數千人,出入乘勢漁獵。嘗佔東昌民田,民訟之,御史為置獄按問,玉捶楚御吏。及徵北還,私其駝馬珍寶無算——《明太祖實錄》”

    “胡惟庸案”發生時,曾發現藍玉與胡惟庸有串聯,但朱元璋考慮到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以開平之功及親親之故,宥而不問。”

    但是,藍玉依舊我行我素,越禮犯分,甚至與元主妃子有私。朱元璋本想封其為梁國公,因其過錯,便改為涼國公,並命人將過失刻於憑據之上。

    面對朱元璋的提醒,藍玉還是老樣子,死不悔改,這就如同公司的元老,仗著自己老資格,目中無人。

    專權、違背軍令的事,藍玉也沒少幹。朱元璋曾命他負責西北軍務,他卻揹著朱元璋,擅自帶兵進入藏區,破壞朝廷對邊疆的羈縻政策。正是由於他的囂張跋扈,最終走上不歸路,而招來殺生之禍。

    “藍玉案”的爆發

    藍玉為非作歹的行為,讓朱元璋不得不關注。

    洪武二十五年,年僅三十八歲的太子朱標去世。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作為將來的繼承人。此時的朱元璋已經六十多歲,而皇太孫僅僅十六歲,而且性格仁弱。朱元璋擔心自己百年之後,朱允炆過於仁慈,控制不住局面。一旦軍中有人作亂,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藍玉就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釘。

    藍玉與朱標有親戚關係,自然關係好,曾提醒他小心朱棣。後來,這事被朱棣知道,自然記恨藍玉。朱標去世後,朱棣進京弔唁,到處發帖子:“諸公侯縱恣不法,將有尾大不掉憂。”朱棣的挑撥,又加深了朱元璋對藍玉的猜忌。

    藍玉此時不知大禍將至,還在謀求更高職位——太子太師。結果朱元璋沒有讓其圓夢,故意不給他太子太師。藍玉眼看職位落空,心懷不滿,便開始策劃謀反,但他的密謀早已經被錦衣衛所察覺。沒等到他動手,錦衣衛指揮使蔣獻就向朱元璋告發。

    此時,經過明朝的多次打擊,蒙古已經陷入分裂,北方已經比較安定,將領的利用價值也變低了。朱元璋收到藍玉謀反的資訊後,便決定大開殺戒,確保年輕仁弱的朱允炆能夠坐穩江山。

    於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二,朱元璋便將山西、河南等地的將領召入京城,以便控制。二月初八早朝,錦衣衛指揮當眾彈劾藍玉謀反,朱元璋立刻下令逮捕,並讓朱允炆和吏部尚書詹徽審查;第二天,藍玉被投入錦衣衛大牢;第三天,以謀反罪將藍玉剝皮處死,並誅其三族。

    藍玉雖死,但朱元璋並未善罷甘休,而是藉機擴大化,以藍黨的罪名,將一大批淮西老將誅殺。上至公侯,下至百姓,因“藍玉案”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

    秋媚說:“藍玉案”是明初皇權與軍權衝突的產物。朱元璋為了使自己以及子孫後代能夠大權獨攬,不斷集中皇權,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就成了絆腳石。但是,藍玉案也帶來很大的消極作用,首先是製造了大量冤案,其次也導致靖難之役時,朱允炆無將可用,面對朱棣只能節節敗退,最終導致皇位被篡。

  • 2 # 無根樹花正孤

    藍玉作為明朝的著名將軍,曾經帶領明朝大軍在捕魚爾海取得大勝,那個時期的他曾豪言壯語的說道:宋朝皇妃被侮辱的仇,在今天我報了。如此輝煌的藍玉大將軍誰也沒有想到後面的他竟然會被扒皮殺死。

    不顧及朱元璋的軍令,貪圖美色侮辱元朝皇妃。

    靖康之難是宋朝歷史的恥辱,也是明朝時期漢人的恥辱,皇帝昏庸不思治國,使得北方臣民落到那個地步。

    朱元璋時代的漢人還是很有血氣的,他們以恢復漢人帝國為目標,推翻了壓榨百姓至深的元朝政府,而藍玉就是在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傑出漢人將軍,他一步步的走向巔峰,直到捕魚兒海之戰。 捕魚兒海之戰是在現在的貝加爾湖畔進行的,那個時期的蒙古人因為在中原地區的失敗使得他們無法立足,只能逃到北方草原,號稱北元,但是明朝並沒有放過他們,組織拍大戰,藍玉在這次戰爭中大勝元軍,並俘虜了元朝皇妃,海不顧軍令,對皇妃實施了侮辱。 藍玉縱容士兵,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中。

    說起藍玉這個人,他不僅對待外敵兇狠,對待自己人那也是絕不手軟。

    在明朝打戰的時候,因為古代人都是住在城池之中的,所以打仗基本上都是圍繞城池進行的,這樣一來難免不出現城毀人亡的情況。有一次藍玉在班師的途中由於士兵沒有及時開門,藍玉便直接破關而入,驕橫程度可見一斑。 在生活中的藍玉也是這樣,他把軍隊的習氣帶到了生活之中。他為了維持自己的威勢,蓄養大量的家奴 用他們去霸佔民田,仗著自己侯爺的身份,完全不把百姓生命放在眼裡,要知道,朱元璋是最痛恨欺壓百姓的人。 為朱允炆登基稱帝鋪路必須要殺藍玉。

    按照朱元璋的暴脾氣,像藍玉這樣胡作非為,早就死一千遍一萬遍了。

    之所以一直沒殺藍玉是顧及太子朱標的存在,因為藍玉是常遇春的義弟,而常遇春的女兒則是朱標的妃子。所以按照輩分來說,藍玉是朱標的舅舅,這一點是朱元璋一直顧及的,比較要照顧自己兒子的臉面。 後面朱標死了之後,朱元璋就毫無顧忌了,他為了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能夠順利登位,像藍玉這種人必須殺掉,不然會成為朱允炆繼位的最大阻礙。

  • 3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藍玉屬於大明開國後的那一波元老武將了,也就是第二波,上一波開國功臣,已經被朱元璋全部幹掉了,所以,征伐蒙古這種重任就落到了藍玉身上。

    上一波被割了韭菜,下一波藍玉脫穎而出,更是鶴立雞群,於是藍玉不可避免的就集了很多功勞在自己身上,也不可避免的有些位高權重的驕傲感。

    藍玉的罪名是在得勝歸來的途中,非法佔有了蒙古公主,還對邊關的守將大打出手。

    總之就是藍玉功成名就之後飛揚跋扈、目無法紀。

    但是實際上,我們設身處地來想一下,即便這些都是實情,按照藍玉的這個級別,這些都是事嗎?

    至於把事情搞的這麼大,扒皮抽筋抄家的嗎?

    聯絡朱元璋之前的行為,無月認為藍玉就是死在“兔死狗烹”上面。

    藍玉的凱旋,可以說基本上解決了元朝殘餘勢力的問題,從此,大明(至少當時看去)不再憂慮邊患問題。

    所以,藍玉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反而可能威脅到朱元璋後代的統治。

    所以嘍。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4 # AL世界觀

    朱元璋手下武人集團第二梯隊領軍人物藍玉是幹了不少逾矩的事,不過藍玉被殺最後還被扒皮,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忠心的物件——太子朱標死了,朱標在世的時候藍玉就是很囂張跋扈,朱元璋雖然也很不爽,卻也沒拿他開刀,朱標死後,藍玉就落了個謀反的罪名,一個皇帝想殺你,而且是想牽連廣一點,謀反是最好的罪名,那樣跟他有關係的人都可以加進來一起殺了。

    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功臣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又被稱為常十萬,意思是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常遇春在朱元璋麾下屢立大功,洪武二年北伐中原的時候,暴卒軍中,朱元璋開國後論功行賞,常遇春排在徐達之後,排在武將第二位,朱元璋為了籠絡這些功臣,還跟他們結成親家關係,徐達的女兒嫁給朱棣,而常遇春的女兒則嫁給太子朱標,這樣藍玉跟朱標也有了關係,作為太子妃舅父,藍玉對太子朱標的儲君之位是極力維護的。

    藍玉最早是在常遇春帳下,做事有膽有謀,常遇春對這個小舅子也很喜歡,所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藍玉,以此提攜他,藍玉自己也很爭氣,在征戰中也是屢立戰功,不過在武人集團第一梯隊中因為有徐達、 常遇春的存在,藍玉的光芒被他們遮住,所以並不是很耀眼,等到常遇春、徐達相繼過世後,藍玉就成了武人集團第二梯隊中最耀眼的一個。

    藍玉最大的戰績是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這一年藍玉作為主帥率領15萬大軍北上徵元,得到情報說元主脫木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附近,於是偃旗息鼓兼程而進,偷偷靠近捕魚兒海,元軍毫無所覺,藍玉帶著大軍靠近元軍大本營後,發起偷襲,元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元軍大敗,只有元主和太子天保奴帶著數十騎逃跑,脫木思帖木兒的次子及妃嬪、公主等到百餘人被俘,還有官屬、王室等三千多人,軍士七萬,牛、馬、羊、駝十五萬以及寶璽、圖書、金銀印等,此戰徹底終結了元朝,朱元璋大喜,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將藍玉封了公爵,不過因為藍玉平時所作所為讓朱元璋很不爽,把“梁國公”改為了“涼國公”。

    藍玉後來獲罪是謀反罪名,明裡是因為藍玉不滿朱元璋,心生反意,而這些罪狀的起源,是藍玉的親家靖寧侯葉昇牽連進胡惟庸謀反案被殺,還有李善長因知情不報被族誅,讓藍玉心懷畏懼,藍玉因為逾矩行為,朱元璋對他有所疏遠,藍玉就開始胡思亂想,覺得是不是葉昇被抓後招了什麼不利於他的話,心裡不安的藍玉對朱元璋難免有些怨言,跟部下或死黨在一起發牢騷時,就會有些涉及謀反的話語,而這些都成了藍玉謀反的罪狀。

    藍玉因為涉及謀反,所以朱元璋痛下殺手,把他處死後還要剝皮實草,傳示各地以儆效尤,不過朱元璋殺藍玉,深層次還是因為朱標早死,藍玉這個人功勞很大,卻是居功自傲囂張跋扈,他做了幾件事才是他被殺的主因。

    第一件是“嘗佔東昌民田,御史按問,玉怒,逐御史”,藍玉這人喜歡認義子,養子一大堆,而藍玉又是囂張跋扈的很,這些人仗著藍玉的勢,在東昌橫行霸道,藍玉也不管,還叫他們去為他霸佔老百姓的好田地,這事捅到朱元璋那裡,就派了御史去查問,沒想到藍玉對皇上派來的人是直接轟走,這氣焰可謂是囂張到了極點。

    第二件就很嚴重了,“北征還,夜扣喜峰關,關吏不時納,縱兵毀關入,帝聞之不樂。”藍玉北征大勝歸來,到喜峰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喜峰關是個戰略要地,守關的關吏自然要很小心點,這大晚上的也不知道是誰帶軍到來,當然要好好盤問一下,沒想到這卻惹得藍玉不高興,縱容士兵毀關而入,這可以說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作為一個皇帝,可以說最擔心的是兵將是聽誰的,兵是誰的兵,現在這些士兵居然聽藍玉的話來跟自己作對,開國皇帝朱元璋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第三件是“侍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這個跟第二件事差不多,藍玉是個功臣,朱元璋設宴款待藍玉,沒想到藍玉在開國皇帝朱元璋面前也是不知收斂,口出傲語,朱元璋看在眼裡當然是記在心裡,還有藍玉在軍中擅自作主,任意罷免和提拔將校,把軍中大權握在自己手裡,朱元璋責備了他幾次,藍玉也只當耳邊風,這叫朱元璋怎麼能放心?朱元璋本來疑心病就重,藍玉卻一次次讓朱元璋不放心,這不是作死是什麼?

    還有藍玉偷偷睡了元主的妃子,使元妃自殺,在西征時,對朱元璋的詔令有所牴觸,以消極的作戰態度來對付朱元璋的命令,後來在朱元璋不斷警告催促下,才用計抓到了月魯帖木兒,回師後藍玉被封為太子太傅,藍玉對此卻不滿意,認為自己怎麼能居於馮勝、傅友德之下,因此口出怨言。

    藍玉的種種行為,太子朱標在世的時候,朱元璋對他還是有所容忍,因為藍玉是忠實的太子黨,對朱標可以說忠心耿耿,在他回師路經燕京時,望見燕京有天子氣,回到南京後,冒著有挑撥朱標兄弟關係的風險,跟朱標說了自己看到的一切,要朱標小心朱棣,只不過隨著朱標的離世,藍玉的生命也走到了終點,藍玉的囂張跋扈,讓朱元璋很不放心。

    朱允炆雖然是朱標的兒子,卻不是常氏所生,也就是跟藍玉沒啥血緣關係了,朱標雖然性格仁慈軟弱,卻是很早就幫忙打理國政,朱元璋的班子差不多就是朱標的班子,文臣武將也都會服從朱標,而朱允炆卻不一樣,他的性格跟朱標一樣,卻是沒什麼威望,朱元璋此時年老體衰,自然沒辦法再好好培養朱允炆給他建立自己的班子,象藍玉這種人,在自己面前都敢放肆,何況是對朱允炆這個小孩子,可以說朱允炆根本沒辦法控制藍玉,所以藍玉必須死,而且死的不止藍玉一個。

    因此朱元璋在朱標去世後,馬上舉起屠刀,對準武人集團,對功臣進行了第二次清洗,而藍玉作為武人集團的領軍人物,更是慘遭剝皮實傳,被朱元璋扒了皮!

  • 5 # 懸史密探

    藍玉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徵虜大將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將軍、涼國公 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常遇春是太子朱標的岳父,藍玉是太子妃舅父。藍玉很有軍事才能,幾乎參加了開國後的各種大規模戰爭,多次北伐,打殘蒙古騎兵,南征消滅雲南殘元勢力,西證,平叛西藩,東征,攻克興和。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藍玉自恃有功,專恣橫暴 ,犯下了不許少罪行。最典型的就是

    1.藍玉的義子多達幾百人,其家人不僅侵佔民田,濫殺無辜,而且藍玉還屢放厥詞,認為朱元璋給他的封賞太低了。

    2.北征元軍時,大破北元,俘獲了元朝皇妃,公主公主100多人,並不顧軍令對皇妃進行了侮辱。

    3.有一次班師途中,半夜敲擊喜峰關關門,關吏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藍玉縱容士兵打破關門長驅直入。

    4.藍玉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從不和皇帝打招呼。

    5.他西征回朝,太祖讓他做太子太傅。藍玉對位居宋、潁兩公之下感到不高興,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

    6.藍玉手下的兵朱元璋竟然掉不動,而他們只聽藍玉的,更是敢違抗朱元璋的命令,違詔出師,更是大不敬。

    藍玉罪行累累,朱元璋為何但是不殺他呢?因為太子朱標的存在。

    按輩分來說藍玉是朱標的舅舅,而藍玉對其忠心耿耿。朱標做儲君多年從政經驗豐富。朱元璋想把藍玉留下太子登基後輔佐朱標。而誰知朱標英年早逝。藍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顯然不是年輕的皇孫朱允文能鎮得住的。朱標死後藍玉將會成為朱允炆最大阻礙。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擬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遂族誅藍玉等,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朱元璋還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成書為《逆臣錄》。

    藍玉之前的種種罪行註定了其不會有好下場。

  • 6 # 羽林輕騎

    崇禎十七年八月,張獻忠攻破成都後進入蜀王府的端門,見門樓上供著一副人像,身著公侯朝服,雖然周身貼金,可是從手和足上能看出來是一張人皮。未見過世面的張獻忠不知何物,叫來王府的太監盤問方才明白,原來這是明初蜀王妃的父親,涼國公的人皮。

    張獻忠大有興趣,頓時茅塞頓開,為以後在四川的殺戮製造了無數張人皮,這是後話。

    涼國公,乃是朱元璋的開國大將藍玉。

    藍玉其人

    藍玉,安徽鳳陽定遠人,常遇春的妻弟,之前並不引人注目,可是從軍後作戰勇敢,軍功不斷,由低階軍官逐步上升,先是管軍鎮撫,後升任武德衛千戶,再任親軍千戶,又為武德衛指揮使,此後開始進入兵團級的軍事主官行列,指揮大兵團更加如魚得水,屢戰屢捷。

    洪武三年,藍玉任大都督府僉事,進入明朝最高軍政機構,第二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湯和領水陸軍伐蜀,藍玉在傅友德軍中,幾場會戰之後平定西蜀。

    洪武五年,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馮勝統兵討伐王保保,徐達出中路,都督藍玉為前鋒。在山西境內擊敗擴廓部遊騎,敗王保保於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土拉河),兩年以後,藍玉再度領兵北擊,攻下興和(元路名,治所在今張北,轄區相當今河北張北、懷安,山西天鎮,內蒙古集寧市之間地),俘獲殘元高層貴族,取得勝利。

    洪武十一年,藍玉征伐甘、青大捷,被封為永昌侯。

    洪武十四年,藍玉隨徵南將軍傅友德領軍30萬征伐雲南,僅百餘天就獲全勝,朱元璋冊封藍玉女兒為蜀王妃,朱、藍二人成為親家。

    洪武二十年,藍玉為右副將軍,和大將軍馮勝、左副將軍傅友德率兵出擊元朝世將納哈出,大軍先駐通州,探知慶州(治所在今遼寧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倫河源之白塔子)有納哈出部駐守,藍玉率輕騎冒大雪奇襲,取得勝利。此戰之後,藍玉升為大將軍,成為明戰時統兵的最高將領。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主動求戰,要求對殘存的北元進行一次重大打擊,經朱元璋同意,藍玉親領15萬大軍征伐,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東北約八十里處捕捉到北元主力,在突然打擊之下,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人北遁,藍玉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公主等數萬人和大量牲畜,並得傳國璽、寶玉、金銀印章等物,取得巨大勝利。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北逃後被人殺死,不久北元滅亡。藍玉勝利班師,被朱元璋比作衛青、李靖,封涼國公。

    洪武二十三年,藍玉平定湖北恩施和貴州都勻等地少數民族叛亂。

    洪武二十四年,藍玉平定西北蘭州等地叛亂。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藍玉被殺,株連三族,受牽連著1.5萬人,包括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硃壽、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人,史稱“藍獄”。

    從藍玉的經歷可以看出,洪武二十六年以前,藍玉一直風光無限,以戰功赫赫身居高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正應了那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可是突然間就被羔羊一般的宰殺,三族被滅,命運瞬間從天堂跌落地獄。

    《明史.藍玉傳》記載,朱元璋特別為藍玉的下罪昭告世人:“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條列爰書為《逆臣錄》”。正史記載藍玉案牽連1.5萬人,坊間流傳是5萬人。

    之後就留下了日後張獻忠在成都蜀王府看到的那張人皮。

    謀反自然當誅,可是雁過留聲,如此大的事,牽扯麵又如此廣,不僅事前沒有一點風聲,就連事後也沒有臣工能回憶起藍玉謀反的蛛絲馬跡,藍玉的謀反和被殺,只是朱元璋一句話。

    《明史.藍玉傳》給人留下了一句無限的懸念:“(繼胡惟庸,藍玉案之後)於是元功宿將相繼盡矣。”

    藍玉是否謀反

    藍玉的謀反,在《明實錄》、《明史》和《明史紀事本末》記錄中大同小異,以《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間奏事,上不從,玉懼,退語所親曰:‘上疑我矣。’乃謀反。當是時,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都督黃恪、吏部尚書詹徽、侍郎傅友文及諸武臣嘗為玉部將者,玉乃遣親信召之,晨夜會私宅謀議,集士卒及諸家奴,伏甲將為變。約束已定,為錦衣衛指揮蔣瓛所告。命群臣訊狀具實,磔於市,夷三族。”

    可見兩點,一是藍玉家中養著數量不少的武士,二是在他家密謀造反的人數量多,級別高。可是牽扯到如此階層跨度大而數量眾多的人,居然僅被錦衣衛上報,可疑之處甚多。

    《明史.藍玉傳》記載:“獄辭雲:‘玉同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硃壽、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為變,將伺帝出耤田舉事。’”

    “獄辭”,就是公安局交上來的報告,但是這個報告是怎麼得來的,是口供?還是偵查員的偵查結果?沒有說明,因為是否是口供和偵查報告都不重要。

    而《逆臣錄》已被考證作假。

    《逆臣錄》中沒有藍玉等人的供詞,而在《異姓諸侯傳》中記載,剛直的藍玉非但不招,反而大呼審訊他的大臣詹徽“徽即臣黨”,結果詹徽也被下獄。《逆臣錄》中更荒唐的記載說藍玉把個謀反搞得熱鬧非凡,又請客又吃酒,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販夫走卒市井無賴都參與了,就只有有著無孔不入龐大特務系統的朱元璋不知,也沒有大臣報告,只能聽錦衣衛的。

    對藍玉案的考證很多,史學界也分兩部分意見,絕大部分認為藍玉並未謀反,這個案件是朱元璋一手策劃的假案。

    朱元璋為何要策劃藍玉案?

    藍玉的不守規矩和跋扈

    藍玉是位天才武將,在《明史》為他做的傳記中沒有失敗的記錄,在戰場上是名副其實的擋者披靡,可是他也是一位我行我素不受軍紀和國法約束的武將,也許不守規矩正是“武人粗魯”的性格所然,但身為高階將領就顯得跋扈了。

    藍玉被封永昌侯以後就步入朝廷重臣行列,他依然表現出強烈的有組織無紀律,屢次侵犯朝廷利益。

    洪武十四年藍玉南征雲南後利用軍隊進行私鹽販賣,而鹽業自漢代之後一直是國家壟斷的重點產業,嚴禁私人販賣,更何況藍玉還動用軍隊,可以想見藍玉中飽了多少私囊,可是並沒有受到追究。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打敗元順帝孫子脫古思帖木兒之後,獲得各種珍寶、駝馬等戰利品,俘獲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后妃公主等130餘人,在押送這些戰利品回京途中,藍玉誘姦脫古思帖木兒的妃子,被朱元璋知曉,朱元璋大怒:“玉無禮如此,豈大將軍所為哉!”元主妃聞之,惶懼自盡。

    而回軍進入喜峰關時,藍玉未等關吏開門,居然損壞關門強行進入。

    朱元璋很憤怒,可是結果卻並不嚴重,只是將原準備封藍玉的梁國公改為涼國公,記大過於鐵券,“鐫其過於券”。

    藍玉還充分做到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擅自大力升遷麾下將校,甚至在出兵問題上置朱元璋的命令於不顧。

    藍玉府上,豢養數量眾多的莊奴和義子,居然膽大妄為的打走彈劾他的御史。

    西征回來後,藍玉被封為太子太傅,可是他並不高興,他覺得他應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居然萬歲之下還有兩人的級別高過他,他非但不感謝朱元璋的皇恩浩蕩,反而四處牢騷:“我難道沒有資格做太師?”

    但是,回顧藍玉走過的路,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儘管此人錯誤不斷,甚至有些錯誤看似不可原諒,受到的批評卻如隔靴搔癢,仕途一路高歌,能明顯感受到朱元璋對他的偏愛和縱容。

    相對其他開國武將如徐達、常遇春、傅友德、湯和等而言,朱元璋確實對藍玉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可是為何又突下殺手呢?

    朱元璋為何策劃藍玉案

    朱元璋和藍玉,不僅僅是君臣,還有一層很重要的親屬關係,即藍玉親姐姐的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太子朱標,藍玉也就是皇太子妃的舅舅,這讓朱元璋和藍玉兩人在親屬關係之上,更有了一層較君臣之間不同的政治關係。

    而朱元璋的執政理念與太子朱標又有根本的區別,這讓朱元璋和藍玉的關係變得微妙。

    朱元璋主張以威刑震懾群臣,可是太子朱標卻以寬大為懷,主張以周公孔孟之道治國。這是朱元璋信奉“性本惡”和朱標信奉“性本善”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所在。

    朱元璋本人是開國君主,他可以隨心所欲的駕馭隨他開國的那幫他認為性本惡的驕兵悍將,他擔心的是他之後的太子朱標以性本善的理念,能否駕馭住這幫文臣武將。因此朱元璋在試圖從根本上改變朱標“寬仁”錯誤的同時,不得不為他創造能駕馭群臣的環境。

    朱元璋的手段之一就是清除掉他認為將來太子無法駕馭的人,可是太子朱標不願意,為此兩人還曾有過一次衝突,朱標說:“陛下殺人過多,恐傷和氣。”朱元璋拿出一根帶刺的棍子甩在地上叫朱標拿,朱標不解其意,朱元璋教訓說:“你不敢拿刺棍,我殺人就是去刺,今後你當這個家豈不是好?”朱標卻不理這個情,他開始給朱元璋講大道理:“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臣。”朱元璋大怒,拿起棍子打朱標,朱標趕緊三十六計走為上。

    朱元璋的另一個手段就是扶持一批信得過的武將,而能讓朱元璋信得過的人只有三類:一是百分百忠誠度,這隻有徐達一人;二是品行高,必須是有文化的武將,這類人中有徐達、李文忠和郭英;三是親緣關係,藍玉算一位。

    藍玉是軍功赫赫的百戰名將,又是太子朱標的舅舅,自然是輔佐太子的最佳人選,有藍玉輔佐,就可以有效震懾各路藩王,實際上太子也將藍玉視作心腹,每遇大事必找藍玉商量,兩人關係非常融洽。

    朱元璋考慮得很周到,他經過很長時間的培養和考察,認為以朱標的政治能力完全可以駕馭藍玉,即使藍玉吃錯了藥要造反,朱標也能聯合各路藩王一舉將藍玉拿下,因此以藍玉輔佐太子朱標,可以使得太子、藍玉、各路藩王等三方實力達到平衡,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

    可是,沒想到朱標早逝,打破了朱元璋布的平衡局。

    朱標死後,朱元璋立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皇太孫,但是朱允文不是藍玉的外甥女所生,和藍玉的關係並不密切,而且從未真正操辦過政務,在為政經驗上遠不如太子朱標。

    因此,朱元璋認為朱允文駕馭不了藍玉。

    朱標在世時,藍玉專橫跋扈,玩一些武將任性,在朱元璋看來都是小節,完全不當回事,甚至還認為這是藍玉的可愛,可是朱標死後,在朱元璋眼裡藍玉的所有優點都成了缺點。

    在朱元璋之前的平衡局中,太子朱標、藍玉和各路藩王是矛盾體,而在各路藩王中又以燕王朱棣和兩人矛盾最大,藍玉早就看出朱棣是朱標的最大威脅,居《明實錄》記載,藍玉曾對朱標說:“聞望氣者言,燕地有天子氣,殿下宜審之。”還對朱標說過:“臣觀燕王在國,陰有不臣心。”

    燕王朱棣雄才大略,本就對皇位覬覦,對藍玉和朱標的心態又豈能不知?只是他善於韜光養晦,關鍵時刻卻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據《明通鑑》載,朱標死後,燕王朱棣利用來朝的機會對朱元璋說:“諸公侯縱恣不法,將有尾大不掉憂。”此說法暗合朱元璋之心。

    此後朱元璋對藍玉的奏事多不理睬,《明實錄》和《明史紀事本末》記載藍玉的話:“上疑我矣”,從藍玉一方看,他感受到了來自朱元璋的懷疑,《明史》記載藍玉是“益怏怏”,從朱元璋一方看,怎麼看藍玉都不順眼。

    結果,朱棣對朱元璋說完那番話後的幾個月就發生了“藍玉案”。

    藍玉本人貪財嗜利,又做了不少違法亂紀之事,拿下藍玉根本用不著謀反的罪名,可是朱元璋決定對朱允文駕馭不了的武將進行大清洗,便將藍玉做成謀反案並擴大化,株連傅友德、馮勝等大批戰功赫赫的武將,將元功宿將幾乎殺盡。

    藍玉案的發生,既有朱棣“釜底抽薪”之計,也有朱元璋的本意,兩人的疊加便將藍玉案進行了擴大,其惡果是朱元璋再也無法為朱允文做一個類似朱標的平衡局。

    朱元璋之後,藩王乘機而起,最後以朱棣趕走朱允文而告終。

    藍玉謀反雖是冤案,但是藍玉的死並不冤,冤的是因藍玉案擴大化而受株連的那些有著赫赫功勳的武將們。

  • 7 # 偽裝的觀點

    被朱元璋懷疑的就沒有個好下場。。。

    老朱不是一般的狠人,他對權力和安全的追求超乎尋常,什麼大將、功臣、宰相,通通弄死,不然就吃不好睡不好。

    印證了一句話:皇帝都是孤家寡人,寡情薄倖之徒。

  • 8 # 海浮山頑石

    背景

    藍玉案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藉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在朱標死後借藍玉案大量屠殺有軍事才能的人,認為對君權的潛在威脅,但靖難之役時建文帝少人可用。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謀反的罪名誅殺了大將軍藍玉和大批人,而藍玉是洪武時期的主要將領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率15萬大軍出塞追擊蒙古軍隊,直到捕魚兒海(即今貝爾湖),俘獲男女七萬七千人,大勝而歸。此後,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戰功,被晉封為涼國公,位居大將軍之職。藍玉統兵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麾下驍將十餘員,個個勇猛善戰。以一介武夫起家的朱元璋,原本就最忌武人擁兵;而藍玉卻自恃功高勢大,驕橫不法。在軍中,他擅自黜陟將校,進止自專,甚至不聽君命。某次北征還師,夜扣喜峰關,關吏沒有及時接納,藍玉就縱兵毀關強行進入,這一舉動顯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1]。在地方上,藍玉霸佔東昌民田,私蓄奴婢,縱奴作惡鄉里。此事後為御史舉劾,但藍玉竟怒逐御史[2]。他還讓家人私買雲南鹽1萬餘引(每引200斤或400斤),進行走私。又因奏請多未採納,一直對朱元璋心懷不滿。這些做法,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心。

    概述

    藍玉親家葉昇被牽連入胡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指控藍玉謀反,並在藍玉府庫內搜出近萬把倭制武士刀[3]之說,朱元璋《太祖皇帝欽錄》說:“藍總兵通著府軍前衛指揮、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造反,凌遲了。”抄其家產,誅其三族,此案連累一萬五千人被殺,包括一公爵、十三侯爵、二伯爵,[4]《名山藏》雲:“(朱元璋)使詹徽從太孫錄玉,玉不服,徽叱曰速吐實毋徒株連人。玉大呼徽即臣黨矣。太孫曰有是哉。捽徽下先斷其手足戮之市中。 ”文士王行曾在藍玉府中授課,亦被殺,[5]史稱“藍玉案”。未久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宋國公馮勝等也在一兩年內相繼被殺,俞本《記事錄》雲﹕宋國公勝、穎國公友德等為黨逆事伏誅﹐家屬悉令自縊﹐毀其居室而焚之。《國榷》洪武二十六年三月庚申條寫:“會寧侯張溫、都督蕭用等以黨誅。”至此,明初開國功臣幾被殺盡,僅存湯和(稍後亦病死,家屬都以為善終)、耿炳文等人。朱元璋最後說:“邇者朝臣其無忠義者李善長等,陰與構禍,事覺,人各伏誅。今年藍賊為亂,謀洩擒拿,族誅已萬五千人矣。餘未盡者,已榜赦之。猶慮奸頑無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寧。今特大誥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藍黨、胡黨,一概赦宥之。”[6]

    朱元璋南北榜案又指一些官員是胡監黨人而凌遲他們。

    顧誠《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蹟考》說朱元璋在閏五月去世的,二月間病體纏身之時仍力疾作出“凌遲”在押成丁“胡藍黨人”和斷沒田口家財的決定,可謂至死方休。

    建文帝時赦免胡藍黨人。

    《蜀警錄·蜀亂》記載張獻忠入蜀王府,見端禮門樓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裝、人皮質,頭與手足俱肉身。訊內監,雲明初涼國公藍玉,蜀妃父也,為太祖疑忌,坐口謀反,剝其皮。傳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口口口樓。獻忠遂效之,先施於蜀府宗室,次及口口文武官,又次及鄉紳,又次及於本營將弁。由是剝皮之刑繁興矣。

    魯迅在《病後雜談》中說:“大明一朝,以剝皮始,以剝皮終,可謂始終不變。”

    被殺者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五月初一日頒佈《逆臣錄》,列名《逆臣錄》的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涼國公藍玉

    景川侯曹震

    鶴慶侯張翼

    會寧侯張溫

    瀋陽侯察罕

    普定侯陳桓

    舳艫侯朱壽

    懷遠侯曹興

    東平侯韓勳

    全寧侯孫恪

    宣寧侯曹泰

    西涼侯濮璵

    東莞伯何榮

    徽先伯桑敬

    吏部尚書詹徽

    戶部侍郎傅友文

    事後

    藍玉黨案結案後,朱元璋公佈的該案案犯供狀,現存兩個手抄本,分別藏在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前者名為《藍玉黨供狀》,不分卷,已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雜史類,由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後者名為《逆臣錄》,分為五卷,已經王天有、張何清點校,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 9 # 觀歷史—歷史觀

    一代名將竟落了個被剝皮萱草的結局,不免令人唏噓,主要原因恃寵而驕,目中無人,飛揚跋扈。其中原因我認為應該從表面和內在兩個方面來說。

    表面原因有三點:

    一、侮辱元妃

    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大破北元,俘虜了北元皇子、皇妃、公主及文武官員共三千多人。在班師回朝的路上,藍玉似乎高興的忘乎所以了,看到元妃貌美,竟然侮辱了元妃,元妃不堪受辱自盡而亡。這件事的影響非常惡劣,不僅違反了朱元璋的軍令,而且讓北元更加仇視明朝,埋下不安定的種子。

    二、毀關破城

    有人可能會奇怪,戰爭中攻城撥寨不是很正常的事嗎?但關鍵藍玉毀壞的是明朝的關隘。原來,在藍玉回師途中,夜裡路過喜峰口關隘,由於是夜間,守城兵士沒有及時開門迎接於他,藍玉竟然下令毀關破門而入,驕橫撥扈可見一斑。

    三、蓄養義子

    藍玉隨著地位的提升,變得有些肆意妄為。藍玉蓄養了大量的莊奴、義子,這些人只聽從藍玉一人的命令。這些人仗著藍玉的勢力,橫行鄉里,多行不法之事。藍玉自己更甚,強佔民田,有御史前來查問時,藍玉竟仗勢將御史趕走,簡直是無法無天。

    這些都是藍玉被殺的表面原因,這些理由雖然足夠充分,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沒有後面內在原因的話,朱元璋可能只會責罰藍玉而不會殺掉他。

    內在原因:

    藍玉功成名就之後的種種言行,朱元璋都很清楚,但是朱元璋並未追究藍玉責任,這一切都緣自一個對朱元璋很重要的人——太子朱標。

    藍玉和太子朱標什麼關係呢?藍玉是常遇春的內弟,而常遇春的女兒是朱標的妃子,按輩分朱標得叫藍玉舅父。正因為這層關係,藍玉和太子朱標的關係很好。朱元璋也很看重這層關係,藍玉就是朱元璋留給太子朱標的鎮國利器。朱標即位之後,國家有難之際,藍玉就能披堅執銳、定國安邦。

    但是事與願違 ,朱標不幸早亡。朱元璋打算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接班,這一班驕兵悍將哪是一個小孩子能對付得了的?所以,藍玉就被安上造反的帽子,不僅被殺,人皮也被剝了下來,真是可悲可嘆。

  • 10 # 歷史時燒錄

    藍玉作為朱元璋手下第一悍將,立功無數,也因此很受朱元璋賞識,並且還讓自己的兒子娶藍玉的女兒為妻,二人結成兒女親家,但是建國之後,藍玉居功自傲,目中無人,更重要的還有謀反的跡象,朱元璋忍無可忍,最後將其殺害,並且扒其皮,昭示天下以儆效尤。

    藍玉是一介武將,帶兵打仗不含糊,但是政治上的利害關係掌握的卻不是太好,導致最後慘死的下場。

    居功自傲

    居功自傲是很多武將的毛病,很多打天下的武將認為,我們曾經與皇帝同甘共苦,經歷種種磨難,或者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日子,最後奪取天下,就應該共享天下,皇帝就應該對自己施加大大的恩典。但是卻不知皇帝當初有多重用你,建國之後就有多提防你,你曾經建立的功勞越大,皇帝對你的警惕就越大。

    藍玉就不知道這個利害關係,一味的想要獲得的更多貪婪成性,更重要的是絲毫不知收斂,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認為連皇帝都欠自己的。藍玉在很多場合都表現得很不得體,也經常口出狂言,即便是對皇帝也談不上多少敬畏,更是做出了許多魚肉百姓和各種各樣的荒唐事,如打仗歸來到喜峰關時,因守城士兵沒有及時開門迎接,竟然直接帶兵破門而入,等等,這些都惹得朱元璋很不快。

    擁有兵權而不自重

    藍玉是出了名的實力派,帶兵打仗毫不含糊,由於常年參與戰事,手中兵權自然不會少,而藍玉當時身為天下之總兵,掌握天下之兵權,這很自然的便會遭到朱元璋的猜忌,但是藍玉卻絲毫不在乎,一點也不知道收斂光芒,反而如朱元璋當年一樣,大肆的收義子義孫,擴充自己的實力。更重要的是藍玉的這些義子們以及身邊的軍衛只聽藍玉的將令,而不聽朱元璋的皇命,朱元璋讓其退下,他們卻無動於衷,而當藍玉讓他們退下的時候,才乖乖的退下,從這時起便引起了朱元璋的殺心。

    藍玉的催命符-朱標的早逝

    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繼承人,並且朱元璋為朱標培養了他自己的勢力,以便在自己百年之後,兒子朱標能夠坐穩皇位,而這其中的一個核心人物就是藍玉,藍玉和朱標關係要好,因此藍玉也算是太子的人,所以藍玉種種令朱元璋所不喜的行為,朱元璋都能夠忍。但是朱標英年早逝了,這一切便不在相同,曾經為太子培養的人現在反而變為了自己孫子登基的攔路虎,而藍玉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朱元璋自己本人都有些管理不住藍玉的跡象,何況自己的孫子呢!於是朱元璋暗暗下定決心,要除了藍玉。

    綜上三點,便是藍玉身首異處的原因,可以說藍玉的這種性格與其所作所為,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會有好的下場,更何況遇到的是朱元璋,所以便有了最後被扒皮的下場。先不說藍玉的所作所為,就朱元璋自己都是千古難得一遇的狠辣的皇帝,明初三大案前前後後共受此牽連十多萬人,可見朱元璋的狠辣,而藍玉面對朱元璋還自己找死,所以最後死的不能在死。

  • 11 # 史海泛舟擺渡人

    藍玉被剝皮,實際上是朱元璋對藍玉的“特殊照顧”。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明朝的刑罰是最殘忍的,假如藍玉不被剝皮的話,就要被一刀刀的凌遲處死,承受的痛苦要遠大於剝皮。況且剝皮不一定是活著剝皮,可能是先將藍玉斬首,再進行剝皮。藍玉被處以極刑,一方面是他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的問題。

    先說藍玉自身的問題,藍玉在明朝的地位,相當於明朝剛剛建國時期的徐達。徐達每一次出征之後,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兵權交給朱元璋,從來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也從來不敢在軍隊裡面拉幫結派。反觀藍玉,每一次出征的時候,都十分的驕傲跋扈,因為邊關守將開門晚了一會,藍玉就直接帶兵攻關。在出徵北元期間,藍玉還強暴了北元皇帝的妃子,把戰前朱元璋的訓誡當做了耳旁風。

    在戰爭結束後,朱元璋刻意的打擊藍玉,把他的封號從梁國公變成了涼國公,並且多次當場批評他。藍玉還是不知道收斂,在朝廷內部拉幫結派,朱元璋封藍玉做了太傅,藍玉發牢騷說“難道我的功勞不配做太師嗎!”這些都是藍玉自身的問題,不過從這幾件事來看,藍玉只是性格魯莽囂張跋扈,並沒有觸犯死罪。

    再來說一下朱元璋的問題,朱元璋生性多疑,一生殺戮功臣數萬人。徐達對朱元璋這樣忠心耿耿,朱元璋依然不信任他,還將他故意抱上龍床,然而自己在外面看著徐達的表現。徐達從床上滾下來磕頭直呼死罪,朱元璋才放過了他。藍玉同徐達的表現截然相反,面對著朱元璋這麼一個多疑的皇帝,藍玉最終的結局已經註定。藍玉能夠多活幾年,主要是因為朱標的緣故,藍玉是朱標的死黨,朱元璋看在兒子的面子上,一直沒有殺藍玉。到了朱標去世後,朱元璋自然不會對跋扈的藍玉手下留情。

  • 12 # 不書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太子朱標因病不治死去,舉國譁然,哀慟不已。

    有眼力的朝臣聞風而感,大明的天要變了。

    朱標死後,朱元璋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將近20天。這20天裡,沒有人知道皇帝想了什麼,做了什麼。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所布爪牙錦衣衛指揮使蔣王獻傳回訊息,大將軍藍玉擁兵自重,密謀造反。朱元璋以雷霆之勢捉拿大將軍藍玉,經吏部、刑部多方審訊,證據確鑿。藍玉被叛夷三族,午門死剝暴屍三日。

    洪武二十六年的隆冬,南京城的午門外,站滿了熙熙攘攘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老百姓。此時午門橫樑上已經倒掛著三個活像剝皮青蛙的人。恰逢寒冬滴水成冰,如果不是看過這三個倒黴鬼被活剝的場面,會讓人產生看起來死的不是那麼悽慘血淋淋的錯覺。

    輪到第四個人時,百姓們分明從主刑官口中聽到“藍玉”二字。然後人群便一片轟動。

    “大將軍藍玉啊?!聽說是謀反?!”

    百姓個個面面相覷,議論紛紛,眼神裡充滿了不相信。大將軍藍玉,多大的官啊!換做是誰也不會相信的。

    (人物還原藍玉)

    藍玉的死法,朱元璋算了唸了點舊情,讓錦衣衛先把他勒死再剝皮,便是死剝了。

    說實話,時至今日,藍玉當初到底有沒有密謀造反,仍無定論。藍玉之死,極有可能是一紙“莫須有”。

    但是此前大將軍藍玉的囂張跋扈,狂悖至極滿朝皆知。彼時,太子朱標還健在,朱元璋仍然在日日打著將江山傳給朱標,而後三代至萬世永駐的打算。朱元璋一手給朱標打造了輔助他江山永固的常藍系,並且對常藍系對朱標的忠心毫不質疑。

    原來,藍玉姐姐嫁給了大將軍常遇春,二人所生之女,又嫁給了朱標為太子妃,藍玉女兒又嫁給朱標胞弟蜀王朱椿。當然,這一切姻親都是朱元璋良苦用心替朱標張羅的。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朱標死的早。

    當時,大將軍藍玉自恃捕魚兒海一戰名震天下,時常居功自傲,又仗著朱元璋的禮遇得意忘形,時有占人良田,毆打御史之事。(影視劇捕魚兒海戰役:藍玉)

    此外,藍玉事事喧嚷以皇帝的行事作風為典範,做起了朱元璋起兵時廣收義子的事,義子個個與朱元璋當年手下義子如出一轍,只知有父不知有皇。藍玉團滅北元后,竟強佔了元妃,元妃見辱自殺,釀成元俘兵變。後凱旋迴朝時,只因守門將領夜深霧重辨人不全未開城門竟下令強攻城樓,殺守將。回京後,朱元璋封其為太子太保,其上旨反問“難道我不夠資格作太師麼?!”

    看到這,莫說謀不謀反,單他在攻城殺守將時便可作造反處理了。但是朱元璋忍住了,因為太子朱標需要他,信任他,而他也算忠於朱標。

    後來,朱標一死。朱元璋把自己關了20多天,出來後,大明的天果然變了。

    殺藍玉,傳位嫡長孫朱允炆。

    原因很簡單,朱允炆與藍玉非親非故,鎮壓不住。

  • 13 # 薩沙

    這是因為藍玉謀反。

    滿清建立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篡改《明史》,將明朝所有歷史全部改寫一遍。

    為了證明滿清的合法性,就把明朝寫的異常垃圾,像一坨屎一樣。

    甚至,連朱元璋的相貌都被篡改了,變成一個鐵鏟臉。搞笑的是,你就算篡改,也順帶把朱元璋子孫的樣子也改掉啊,卻沒改。

    這就形成了爺爺、兒子、孫子長相完全不同的畫像。

    藍玉案件也是如此。

    明史直接說藍玉是被栽贓的,根本沒有謀反,只是朱元璋想除掉他。

    但其實明史的國內史學界泰斗陳梧桐教授,中國明史學會理事卻認為:藍玉謀反的事實是確鑿無疑的,但朱元璋將藍玉案擴大,進行大規模的誅殺,又必然造成大量的冤獄。

    其實,藍玉本來就囂張跋扈,傲慢自大,桀驁不馴。

    此人手握兵權,又養著家兵家將,仗著和太子朱標有親戚,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藍玉的問題很多。

    歷史記載:

    第一,藍玉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數量高達幾千人。他們乘勢橫行霸道,無所不為。

    藍玉本人也是如此。他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竟然將御史趕走。

    第二,縱兵胡來。

    藍玉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衛將為了確認身份而未能及時開門,藍玉便縱兵放火,自破城門而入。

    第三,藍玉北征俘獲元太子妃。如此重要的俘虜,他不但沒有向皇帝彙報,反而納入自己的妻妾行列。結果太子妃不從,羞愧自殺。

    第四,藍玉北征歸來,朱元璋親自設宴為他慶功。宴會開始,朱元璋致辭,大力的表彰了藍玉,還提議大家一起向藍大將軍敬酒。對這樣的恩寵,藍玉不跪不拜,隨口說道:“藍某掃滅這些妖魔小丑,如探囊取物,何足掛齒。”藍玉根本沒把皇帝放在眼裡。

    還有種種。

    太子朱標死後,藍玉失去政治靠山,開始恐懼。

    另外,胡惟庸謀反被殺後,藍玉認為自己和胡惟庸有很多關係,恐怕也難逃一死,開始策劃政變幹掉朱元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定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

    正在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謀反罪將其逮捕下獄。

    其實藍玉功勞很大,又桀驁不馴,本來就是凶多吉少。

    他又策劃謀反,無論成功與否都是死路一條。

  • 14 # 斬夜騎士

    居功自傲

    中山、開平二王死後,藍玉多次統領大軍,也多次立功,朱元璋對其優禮有加。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

    藍玉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皇帝聞知,很不高興。又有人說他與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殺,皇帝為此切責藍玉。當初,朱元璋本欲封藍玉為梁國公,因藍玉有這些過失,便將梁字改為涼,並命人將這些過失刻在世襲的憑證上。藍玉猶不改過,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操於他一人,朱元璋多次責備他。藍玉西征返回後,被封為太子太傅,藍玉不願位居宋、潁兩公之下,說:“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此後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採納他的建議,藍玉越發怏怏不樂。

    告發被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下獄鞫訊後,獄詞稱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擬定乘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正在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謀反罪將其逮捕下獄,並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為警誡群臣,朱元璋手詔佈告天下,並條例爰書(中國古代的一種司法文書。)為《逆臣錄》。史稱“藍玉案”。

  • 15 # 小貓頭1987

    因為他拉幫結派,最要命的是他有n個乾兒子。有一次朱元璋視察藍玉大營,太祖讓他的幾個手下退下,一個都沒人動。藍玉使個眼色全部退下了。如此下屬,是我也會殺。不殺晚上睡不著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mate9需不需要貼鋼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