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潤楊閬苑
-
2 # 雲隱
《紅樓夢》服飾形象中,多次出現“汗巾”、“汗巾兒”、“汗巾子”。其實,汗巾兒是“系小衣”、“繫褲子的”,與身份地位並沒有直接關係。
如24回寫賈寶玉“回頭見鴛鴦穿著水紅絞子襖兒,青緞子背心,束著白給綢汗巾兒⋯⋯”
25回小紅夢見賈芸後一夜無眠,次日天亮起來“也不梳洗,向鏡中胡亂挽了挽頭髮,洗了洗手,腰內束了一條汗巾子,便來掃地。”
28回寫蔣玉苗“將系小衣兒一條大紅汗巾子解了下來,遞與寶玉道‘這汗巾子是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繫著,肌膚生香,不生汗漬⋯⋯”,寶玉收下蔣玉菌大紅汗巾,“將自己一條松花汗巾解了下來,遞與琪官。”
28回寫襲人對賈寶玉說“‘你有了好的繫褲子,把我那條還我罷。’寶玉聽說,方想起那條汗巾子原是襲人的。”
63回為寶玉祝賀生日時,芳官卸裝寬衣,“束看一條柳綠汗巾”。
91回寫寶蟾勾引薛蟒不成,次日早晨“挽著頭髮,掩著懷,穿一件片錦邊琵琶襟小緊身,上面系一條松花綠半新的汗巾⋯⋯”
120回襲人嫁給蔣玉菌,蔣玉苗看到襲人箱子裡有‘一條猩紅汗巾子,方知新娘是寶玉的丫頭⋯⋯又故意將寶玉所換那條松花綠的汗巾拿出來,襲人看了,方知這姓蔣的原來就是蔣玉菌,始信姻緣前定。”
從上邊幾段引文中可以看出,汗巾兒是“系小衣”、“繫褲子的”。小衣亦稱中衣,就是內褲、襯褲,可知汗巾兒便是褲腰帶兒。從鴛鴦、小紅、寶蟾所繫的汗巾兒看,汗巾兒又是可以繫於上衣上面的,是腰帶兒。這兩種用法,直到世紀上葉,民間穿舊式衣服時仍常使用,與身份沒有直接關係。
-
3 # 跳跳1608
《紅樓夢》中的汗巾,並不代表地位。
汗巾有方汗巾和長汗巾。方汗巾就是手帕,用來擦汗擦手,扎頭髮的。長汗巾用來做腰帶的。
但汗巾並不代表地位高低。
為什麼這麼說呢?
《紅樓夢》中有一段,襲人看到賈寶玉腰間繫的不是她給的汗巾,說到:
“你有了好的繫褲子,把我那條還我罷。”寶玉聽說,方想起那條汗巾子原是襲人的,不該給人才是……”
從這一段話就知道,賈寶玉跟襲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卻可以自由交換汗巾,說明汗巾跟個人地位扯不上關係。
那襲人的汗巾賈寶玉給了誰呢?給了唱戲的蔣玉涵,同樣足可以證明汗巾跟地位無任何關係。
在古書中,汗巾還可以作胸罩使用。
《前明正德白牡丹》中,李桂金用汗巾裹住雙乳:“李桂金關上角門,解開了縛乳的汗巾,俱已漬透。取過面中,洗了身體”。
其實,汗巾作定情物的時候特別多,特別是方巾手帕,《西廂記》裡鶯鶯就送了張生一條方帕作為紀念。
解放後,方巾還一直延續著定情物的象徵,也一直用來包頭扎頭髮,至於當褲腰帶的很少了,但時髦女郎還是可以將汗巾系在腰上作裝扮和點綴。
回覆列表
《紅樓夢》裡,每個人都有汗巾。汗巾分兩種。
一,小汗巾可以拿在手裡,用來擦臉、擦手,也叫手帕。賈芸和小紅互相交換的帕子也可以稱之為汗巾。
二,長汗巾有的當手帕用,有的系在腰間,起腰帶的作用。題主說的汗巾是指系在腰裡的汗巾子。
汗巾子不代表等級。賈府每個丫鬟和主子,都繫著汗巾子,汗巾子屬於私密之物,不能用汗巾子來區別地位和等級。
25回,就有小丫頭紅玉,起床後系汗巾子的描寫。
這紅玉也不梳洗,向鏡中胡亂挽了一挽頭髮,洗了洗手,腰內束了一條汗巾子,便來打掃房屋。
寶玉系襲人的汗巾子。
如果汗巾子代表主人的等級,那麼賈寶玉就不能系襲人的汗巾子。因為寶玉是主子,襲人是奴才。主子和奴才地位懸殊。
賈寶玉去馮子英家喝酒時,系的就是襲人松花汗巾子。夜裡又把蔣玉菡給他的茜香羅汗巾系在襲人的腰上。
湘雲也有系汗巾子的描寫。
史湘雲小時候穿了賈母的斗篷。因為斗篷太大,她就拿條汗巾攔腰繫上,然後出門玩雪。不曾想衣服太大,一跤摔倒了,弄一身的泥水。
汗巾子可以系在皇上腰上,也可以系在王爺腰上,也可以系在戲子腰上。
女兒國國王晉貢時,晉獻給皇上一條茜香羅大紅汗巾。皇上將汗巾賞賜給北靜王,北靜王又將汗巾賞賜給戲子蔣玉菡。蔣玉菡與寶玉一見如故,將茜香羅大紅汗巾送給了寶玉。寶玉解下自己的汗巾子與蔣玉菡互換了。
這個汗巾子經過了這麼多人,可見,汗巾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能依據汗巾子來分清地位和等級。
賈府丫頭和主子在服飾上的區別是背心。賈府的丫頭都穿背心,而主子們不穿背心。
黛玉進賈府在王夫人房裡。
茶未吃了,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笑說道。
24回,鴛鴦也穿著背心。
寶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頭見鴛鴦穿著水紅綾子襖兒,青緞子背心,束著白縐綢汗巾兒,臉向那邊低著頭看針線,脖子上戴著花領子。
劉姥姥進大觀園時,賈母命令將軟煙羅做成背心,給丫頭穿。
賈府的丫頭也是插金戴銀,穿著綾羅綢緞。主人和丫頭服飾的主要區別是丫頭穿背心。
結語汗巾和背心都是古代人常用的裝飾和服裝。汗巾不分高低貴賤,而背心則分高低貴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