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狸貓校尉
-
2 # 美麗常村讀書會
諸葛亮深謀遠慮,在有生之年對身後之事做出了妥善安排。主持全面大局者,先後有董允、費禕、蔣琬等人。負責軍事者,有姜維、王平等人。從這些人的表現來看,諸葛亮看人的眼光確實精準獨到,幾乎沒有看錯一人。這些三國後期蜀漢的軍政首領,不僅忠心耿耿,且盡心竭力扶保劉禪,諸葛亮當可含笑九泉。
然而有一點他卻沒料到。他心目中的懵懂少年劉禪,隨著年齡增長,對權力和地位的慾望與日俱增。他不滿足於像一個襁褓中的嬰兒一樣,被眾人伺候的無微不至,只能做一個名義上的天子。他也開始暗中扶植培養自己的人馬,建立自己的嫡系。很不幸的是,他偏偏選中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諸葛瞻的特殊身份,使得蜀國軍民先天對他充滿好感,加之他聰慧過人,頗有幾分諸葛丞相神韻,因此人們對他寄予厚望也不足為奇。劉禪更是迫切希望諸葛瞻成為諸葛亮的替身人物,對諸葛瞻尤為關注。在他的刻意安排下,諸葛瞻娶了劉禪之女,成了皇帝的女婿,年紀輕輕,寸功未立,卻官運亨通。
諸葛瞻20多歲時,擔任老爸留下的軍師將軍之位,30多歲又晉升衛將軍,與大將軍董允共同掌管軍國大事。劉禪長期對於魏國降將姜維不是特別信任,加之姜維繼承諸葛亮遺願,堅持以攻為守的立國方針,連年興師北伐,朝野嘖有煩言。諸葛瞻不分青紅皂白,堅定站在老丈人劉禪這一邊,對姜維也極度不滿。蜀漢最重要的兩個人物,竟然水火不容。
景耀五年,兩人矛盾激化。諸葛瞻直接上書朝廷,要求罷免姜維兵權,貶斥姜維官職,一時激起軒然大波,使得姜維威望大受損傷。朝野民間對此議論紛紛,人們都看出蜀漢上層開始出現明顯裂縫,對於本就國小力弱的蜀漢來說,是個極度危險的訊號。蜀漢的安危,如果缺少了姜維這樣的人才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諸葛瞻之才根本不足以取代姜維。
很快,驗證諸葛瞻實力的機會來了。魏國大軍兩路進攻蜀漢,姜維獨木難支,諸葛瞻在綿竹之戰中披掛上陣,親自與魏軍對壘。結果出人意料,他一觸即潰,兵敗身死。姜維在極度困難局面下,堅持到最後一刻,運用詐降之計,使得魏軍自相殘殺,元氣大傷,用生命和能力回報了諸葛亮對他的信任。
回覆列表
諸葛亮的《出師表》不提姜維很正常,因為當時姜維是魏國將領,還沒有歸附蜀國。
出師表是建興五年(227年)寫的。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只好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蜀軍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231年),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拒不出戰。此時劉禪聽信謠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
第五次是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率軍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僵持不下。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諸葛北伐結束。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師表裡面除了提到諸葛亮自己和劉備劉禪父子外,還提到了5個人。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
郭攸之:三國時期蜀漢官吏。字演長,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建興中為侍中,深得諸葛亮信愛。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將北伐,慮劉禪富於春秋,朱紫難別,以攸之秉心公亮,欲任以宮省之事,上疏中極力推薦,使能為劉禪“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郭攸之的才學,可從兩方面反映:一是他能與後來成為“蜀漢四相”中的費禕、董允齊名,可見他的能力才幹著實出眾;二是,他是被先帝劉備親自選拔出來輔佐兒子劉禪的近臣,而且後來又受到諸葛亮所親信,可見他的品性才華在當時蜀漢皆是佼佼者。
費禕:三國時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深得諸葛亮所器重,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再遷大將軍,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後為魏降將郭循行刺身死。死後,葬於今廣元市昭化古城城西,墓碑為清朝光緒年間昭化知縣吳光耀所立,墓誌銘為其長女所書。
三國時蜀漢名臣。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費禕性格寬和,少時從伯父入蜀遊學,留於益土,及劉備平定益州,費禕便留蜀為官。後主劉禪即位後,費禕任黃門侍郎,深得丞相諸葛亮所器重。後來費禕遷昭信校尉,出使東吳,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以辭鋒論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至,始終不為所屈。孫權甚異其才,自禮遇之,費禕也因常使吳。北伐時為中護軍,又轉為司馬。當時將軍魏延與長史楊儀不和,坐常爭論,費禕常為二人諫喻,兩相匡護,以盡其用。諸葛亮死後,費禕為後軍師。不久又代蔣琬為尚書令,再遷大將軍。當國以來,盡心撫政,多禦敵寇;性格謙素甚廉,家無餘財。延熙十六年,費禕於宴會上為魏降將郭循行刺身死。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初為太子舍人。劉禪嗣位,遷黃門侍郎。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慮後主年輕,不分黑白,以允秉心公亮,上表請以允、費禕、郭攸之任宮省事。不久,遷允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親兵。允對後主常諍諫。時後主寵宦官黃皓,允不但正色匡主,而且數責皓。皓畏允,允在世時不敢為非作歹。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禕的副手。九年,卒。
董允有威嚴,黃皓也因其威嚴而不敢作亂。
而且謙虛、禮賢下士,董允常與費禕、胡濟等共同遊玩宴飲,一切已經準備好,一名較低階的官員董恢十分尊敬董允,想跟隨他們遊玩,但董允不準,他認為:“本所以出者,欲與同好遊談也,今君已自屈,方展闊積,舍此之談,就彼之宴,非所謂也。”為以身作則,更決定不去遊玩,費禕等也不準備了。
費禕、董允做出的貢獻更大,與諸葛亮齊名“蜀漢四相”。
向寵(?—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劉備時,歷任牙門將(類似於主將帳下的偏將),諸葛亮北伐時,以向寵為中領軍,封都亭侯。諸葛亮北行漢中前,特意在《出師表》中向劉禪推薦向寵。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夷時,遇害,屍體被其部下奪回。
事實證明,諸葛亮除了用錯馬謖,還是比較會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