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獵奇動物社
-
2 # 小民科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擬獅,是大約200萬年前遊弋於北美大陸中的一種大型肉食動物。
它肩高1.4米,從頭到尾的體長最長達4.5米,最大體重可達470公斤,對於這樣的龐然大物,它到底是怎麼滅絕的呢?
如果說,這樣的猛獸的滅絕與人類有關,那你信嗎?
據瞭解,古生物學家曾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的垃圾中發現有許多美洲擬獅的骨頭,因襲,古生物學家便猜測,美洲擬獅的滅絕,可能跟人類有著很大的關係,而這關係直接一點的說,那或許就是美洲擬獅的滅絕是被人類過度獵殺的結果。
說到這裡,你是否想“呵呵”的兩聲表示不認同?
畢竟那可是平均體重達350公斤的肉食動物啊,它們可不像草食動物那樣,你靠近它們了,它們只能跑,或者無動於衷,而肉食動物呢?
在你把它看成是你的食物的同時,難道在它就不會打算將你當成是它的美食了嗎?
當然,要說在敵我雙方都想吃掉對方的時候,而認為因為人類的肌體引數遠遜色於美洲擬獅,從而認定人類完敗那是不現實的,畢竟人類的大腦足以彌補各種引數上的不足。
可即便是人類能在頭腦上幹掉美洲擬獅,但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難道早期的人類特別的彪悍?骨頭專挑最硬的啃?
其實古生物學家作出美洲擬獅有可能是被人類幹掉的猜測的依據是,這種大型的肉食動物的存在搶奪了人類很多的食物資源,它們的存在與人類形成了食物上的競爭關係,於是人類才選擇啃掉這塊最硬的骨頭。
所以說,早期人類垃圾堆中的美洲擬獅骨頭這個直接證據有了,而人類幹掉它們的動機也有了,那古生物學家猜測美洲擬獅是被人類幹掉的可能為什麼就不能有呢?
“呵呵”,不知道你是否還會再發出這兩聲的不認同,其實啊,我也不認同,美洲擬獅是被人類幹掉的?是古生物學家猜測的?
這些猜測顯得非常荒唐,因為在自然規律中,從來不存在說一個物種是可以有能力直接將另一個物種給滅掉的。
畢竟物種之間總是會處在一種動態的平衡中的,無論是獵食與被獵食,還是競爭,物種與物種之間要存在這樣的關係,那必然是會有著相互牽制的影響的。
沒有一個物種可以單靠捕食的方式來將另一個物種的存在度壓縮至零,除非是自然環境突然的鉅變,或者是在人為意識下的趕盡殺絕。
那麼,所謂的考古學家猜測早期人類淘汰美洲擬獅的猜測是不是在人為意識下的趕盡殺絕呢?
這不太可能吧,要知道,那時的人類也跟絕大多數的動物那樣,活著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溫飽而已,哪像今天這樣有閒情有能力去做些愚蠢的事情呢?
所以美洲擬獅的滅絕,在排除人為的因素後,剩下的就只有環境的因素了,而環境的因素,除了因為某種某些天災導致的食物缺失,最終使它們被大範圍的餓死之外還有的,可能就是環境突然的驟變,讓它們適應不過來而導致的吧。
-
3 # 塞星第一擎天王
新仙女木重創了以刃齒虎擬獅為首的北美大型動物群落+人類登陸新世界,北美原本脆弱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活躍在大平原的大貓自然首當其衝。
擬獅最後的化石記錄在六千年前的五大湖地區。
-
4 # 紅色警戒懷舊80後
放眼整個大自bai然當中,存在著很多生命,我們一起共同生存在這大自然之中,我們誰都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大自然也不是我們的囚籠,人類、動物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體,剛開始這個世界_上本沒有生命,只不過是在地球. 上孕育了幾百億年才生成生命,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製造出了很多種型別的生命體,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是她賦予我們生命,在這地球上孕育出來許多生命體,同時也滅絕了很多生命,有很多種動物都已經在這個世界. 上消失了。
大家都知道,剛開始的世界是有恐龍主宰的,後來因為- -些自然災害導致恐龍一族滅絕,所以生命是脆弱的,當時那麼強悍的動物都已經滅絕,更何況我們現在脆弱的人類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美洲擬獅,原本他也是存在的,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滅絕,這種美洲擬獅曾經是美洲最大的一種貓科動物,就算是把他放到現在,所有的貓科動物都不及他的一半,他也算是食物鏈中最頂級的動物,就算是美洲豹,在他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
那麼如此強悍的動物,為什麼會導致滅絕呢?那種美洲擬獅化石是1852年在美國洛杉磯發現的,起初他的化石跟美洲豹非常相似,隨著科學家對他的研究,發現這種畫是與美洲獅是近親,所以把它叫做美洲擬獅,專家推測,這種動物的滅絕可能跟當時的環境有關,這種生物跟當時的絕大部分動物都經歷過滅絕事件,這是歷史上第六次滅絕事件,因此稱為第六次滅絕事件,至於滅絕時間,到現在科學家還無法確定,我覺得每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應該共同保護它們。
-
5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更新世時期,一種體重達到500公斤的大貓——擬獅曾經遍佈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北美大陸。
這個物種目前的分類是它是獅子的一個亞種。線粒體基因分析從已滅絕的歐亞洞獅、美洲擬獅和現代獅子對比中,強烈地表明這些動物都是一個遺傳多樣性物種的一部分,就像許多其他食肉動物物種一樣,在更新世末期失去了這種遺傳多樣性。歐亞洞獅和美洲擬獅是近親,並且已經確定歐亞洞獅與現代物種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最近形態學研究將美國擬獅的頭骨與其他豹屬貓科動物進行比較發現,美國獅子的下頜骨形態更像美洲虎而不是獅子。這項研究表明,美國擬獅實際上是獨立的物種,與美洲虎關係密切。
然而,遺傳證據表明美國擬獅是一種形似獅子的動物。也許它獨特的獅子種類,或者它只是獅類曾經相當多樣化物種的一個亞種。
從外貌上看這種動物是獅子,不是美洲虎或美洲虎的親戚。擁有美洲虎下頜骨的原因可能是生活在北美更新世的環境中,那裡的巨型動物比今天阿根廷草原還要多。美洲虎有非常強壯的下顎,美洲擬獅也進化出這種下顎來對付這類獵物。(美洲虎在南美以前也生活在北美)。美洲擬獅進化出相似的適應能力來捕食相似的獵物是有道理的。
應該警惕形態學研究,形態學研究永遠無法告訴你哈巴狗和灰狼屬於同一物種。然而,遺傳證據非常清楚地表明瞭這種關係。
美洲擬獅能像現代獅子一樣生活在熱帶草原和草原上。某些地區的美洲擬獅生活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它們可能在那些地區用洞穴來躲避寒冷的天氣。它們可能像現代東北虎一樣,用草或樹葉鋪在洞穴中取暖。
考古發現,美國擬獅的遺骸沒有拉布雷亞瀝青坑其他食肉動物如劍齒虎或恐狼多,這表明它們可能比較聰明以避開瀝青坑陷阱。美洲擬獅可能捕食鹿、馬、羊駝、貘、美洲野牛、猛獁象和其他大型有蹄類動物。美洲擬獅捕食野牛的證據特別充分,因為在美國阿拉斯加發現了一具綽號“藍寶貝”的野牛木乃伊屍體,身上有獅子清晰的咬痕和爪痕。根據屍體基本完好的性質,它可能在獅子吃掉它之前就已經凍結了。在第四紀滅絕事件中,美洲擬獅和大多數更新世巨型動物一起滅絕了。最近的化石來自加拿大埃德蒙頓,可以追溯到11000年前。在舊石器時代印第安人的垃圾堆中發現了美洲擬獅骨頭,表明人類的出現可能導致了美洲擬獅的滅絕。
-
6 # 江氏小盜龍
美洲擬獅(Panthera atrox)這個名字,大家聽上去一定覺得很陌生,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殘暴獅。是有的時候美洲擬獅也稱為美洲獅,這個美洲獅可不是今天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獅哦。
美洲擬獅可是有史以來在美洲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其體長超過2米,肩高1.2米,體重在230至520公斤之間。美洲擬獅的外形看上去與獅子很像,因為兩者有著共同的祖先,但是體型上美洲擬獅要比獅子大25%至50%。
美洲擬獅非常強壯,它們善於獵殺大型獵物,比如今天依然生活在北美洲的野牛、駝鹿,還有已經滅絕馬、駱駝和猛獁象等。美洲擬獅的生活方式與獅子不同,它們平時獨自生活,就像今天的老虎一樣。
美洲擬獅是除了短命熊之外,更新世美洲最頂級的掠食者,其體型超過了著名的刃齒虎、鋸齒虎、恐狼等大型食肉動物。從生存年代上看,美洲擬獅出現於距今34萬年前,至距今1.1萬年前最終消失。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美洲擬獅的滅絕呢?這要與晚更新世北美洲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事件聯絡起來。距今大約1萬年前,美洲出現了大型哺乳動物的大規模滅絕,滅絕的動物之中就包括了著名猛獁象、短面熊、刃齒虎、恐狼、大地懶、雕齒獸等等,當然還有美洲擬獅!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大型動物的滅絕與人類的獵殺有著直接的關係,同時來自於亞洲的人類可能攜帶有新型病毒,而這些病毒對於美洲動物的打擊很大,大批動物染病死亡。
可以想象,在更新世晚期的北美洲,美洲擬獅不僅面對著人類的競爭和獵殺,它的獵物也大量減少。對於這樣一種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其本來就很稀少的數量在面對環境的變化及食物的減少時,很容易出現整個種群數量的下降,以至於無法繼續延續,因此導致了最終的滅絕。
無論是人類的獵殺和競爭,還是食物的減少,又或是受到疾病的侵襲,美洲擬獅的滅絕肯定是與人類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 -
7 # 華亮的幸福生活
這個問題老子在《道德經》中己給了我們答案:第一、"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經》30、55章)。第二、“堅強者死之徒。”(《道德經》76章)。老子說的萬事萬物,當然包括動物。一時的兇猛,是維持不了長久的,到了極限時,道會讓它消忘的。縱觀歷史像美洲擬獅這樣的例子,大家想想它決不是個例!
-
8 # 樂觀的正能亮
美洲擬獅最大的特點就是身形巨大。
美洲擬獅生活在兩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它們聚集在北美大陸,以肉食為生。在冰河時代,食肉動物的體型都比較大,但是美洲擬獅可以算的上是當時的巨無霸,成年美洲擬獅甚至可以達到九百斤。就算是放眼當今,美洲擬獅也應該是最大的貓科類動物。美洲擬獅雖然名字中有獅,但它與獅子的親緣關係並不密切。
美洲擬獅廣泛分佈在美洲大陸的各個角落,美洲擬獅之前被稱作北美擬獅,但是後來發現它的分佈不僅在北美,而是整個美洲以後,就改名為美洲擬獅。近幾年,對美洲擬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主要是因為美國和加拿大有很多美洲擬獅的化石出土,加快了研究步伐,化石標本多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加了解它。
一百五十萬年前,在非洲東部有一種獅類在活動,那就是原始獅,這種獅子與現在的獅子有很大不同,更接近於獅子和老虎的結合體。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在非洲東部峽谷裡活動,雖然活動範圍有限,但它們進化的程序並沒有停滯,在進化的過程中原始獅開始向峽谷外擴散。原始獅走向東非後,又進化出了美洲擬獅。
它們在美洲的分佈很廣,北到阿拉斯加及現今加拿大育空地區廣袤的平原,而南部一直延伸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脈。(故我們也將北美擬獅改稱為美洲擬獅)。
多年來,美加兩國的古生物學家陸續發現了很多美洲擬獅極其類似動物的相關化石。尤其是在加州洛杉磯附近著名的La Brea瀝青坑中,已有超過 80個的美洲擬獅的個體被發現,這使得科學家及愛好者們對其身體結構及習性特點的研究有了很好的條件。
而在加拿大,美洲擬獅的骨骼遺蹟在育空地區最後的冰期堆積物中常常被發現,其中最好的化石往往來自道森地區,最北近北極圈附近。
美洲擬獅廣泛的分佈於美洲,在過去的化石挖掘中,至少出現了80個美洲擬獅的骸骨遺蹟,最北的甚至到達了北極圈,和現今的鬢獅同出一系,主要以各種大型哺乳動物為食,比如野牛,麋鹿等,到了全新世時,由於冰川的融化食物匱乏,而大面積的滅絕。
美洲擬獅的祖先,大概是150年前生活在非洲東部峽谷的原始獅,同時具備了獅子和老虎的特徵,經過多年的進化,才逐漸的向著東非開始擴散,美洲擬獅可能就是那部分走出非洲的後代。曾在美國的一處印第安遺蹟中,發現過美洲擬獅的骨骸痕跡,可能是當時的印第安人殺死過美洲擬獅。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美洲擬獅的滅絕呢?這要與晚更新世北美洲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事件聯絡起來。距今大約1萬年前,美洲出現了大型哺乳動物的大規模滅絕,滅絕的動物之中就包括了著名猛獁象、短面熊、刃齒虎、恐狼、大地懶、雕齒獸等等,當然還有美洲擬獅!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大型動物的滅絕與人類的獵殺有著直接的關係,同時來自於亞洲的人類可能攜帶有新型病毒,而這些病毒對於美洲動物的打擊很大,大批動物染病死亡。
可以想象,在更新世晚期的北美洲,美洲擬獅不僅面對著人類的競爭和獵殺,它的獵物也大量減
少。對於這樣一種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其本來就很稀少的數量在面對環境的變化
及食物的減少時,很容易出現整個種群數量的下降,以至於無法繼續延續,因此導致了最終的滅
絕。
這是這地球上地卻有個美洲,但說原始森林,獅也好豹也好,如果說滅種有以下原因,就是特大
物種它們生活,就是大吃小強者吃弱者,動物家養也好,野生也罷它們也跟人有一共同特點,就
是會老去還有就是,沒有它們呡食之處這跟生長在水裡無種一樣,都需要向比它們弱小的動物發
去攻擊,只要有嘴都需要找東西填肚子,這些猛獸面臨滅絕,就是沒了食物和老去,自然出現滅
亡的可能,野生物就一直屬於,大吃小小吃弱,野生物也與人相同要老去最後就是死掉,這就是
世界萬物輪迴,動物沒有不死人依是如此,動物和人都有長生不死,世界沒人知道會成怎樣的結
局,所以萬物有輪迴。由於冰川期結束和食物匱乏而滅絕。
也許與洞獅和現代東北虎一樣,美洲擬獅較好地適應了育空地區寒冷的氣候,它們住在洞穴或峽谷中,並以乾燥的草來鋪墊它們的窩。依照美洲擬獅的解剖構造,在追擊獵物時能達到每小時 70km 的速度,並且耐力更佳。與美洲劍齒虎一樣,它們最主要的獵物仍是野牛,1979年,在阿拉斯加Fairbanks發現的冰凍的野牛屍體,據專家考證,該野牛就是於36000年前被美洲擬獅所捕殺。美洲野牛、馬類、叉角羚甚至稍小的猛獁也在它們的食譜上。
-
9 # 岑家澤根藝
美洲振獅是200萬前一1萬年前生活在美洲大陸的大型貓科動物,它的滅絕是由於當時的氣候環境的變化,導致了食物鏈的匱乏,再加上印第安人的大量捕殺,才′導致了美洲擬獅的大滅絕。
-
10 # 翱翔79400
美洲擬師,名字不是真的,也就是很象獅的體形,身體某部位象似,其實基因不同,在同樣的環境條件,其類似的動物活了下來,而它災絕了。
原因我基本上同意。但被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即它的繁衍!生育和幼仔的扶養問題,生育少而間隔長,又不善於扶養,又沒雌雄比例,交配數次,成功率不高,又是近親,壽命短,或雙方生殖進化、退化,無精無卵,怎麼有後代?
-
11 # 吾道永恆
一 美洲擬獅的滅絕與環境的變化可能有關係,因為美洲擬獅與同時期的大部分動物都經歷了全新世大滅絕事件,這次生物滅絕事件在歷史上第六次,因此又被稱為第六次滅絕事件。
二 人類的獵殺是導致美洲擬獅滅絕的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美洲擬獅曾經是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即使放到現在,整個美洲包括美洲豹都不及美洲擬獅的一半大。像美洲豹這種大型的貓科動物在如今的美洲已經是食物鏈最頂級的動物了,即便是在大多數大型貓科動物都成為瀕危動物的前提下,美洲豹也僅是低危動物。
那麼,比美洲豹都要強悍的美洲擬獅是如何滅絕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史前巨獸-美洲擬獅美洲擬獅的化石是在1852年由美國的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的洛杉磯發現的。起初,化石出土後,由於化石與現在的豹的形態非常的相似,因此起初這個化石被命名為“兇殘的豹”。但是隨著對化石的研究發現,該生物化石與現存的非洲獅是近親,所以有改名為美洲擬獅。至此,美洲擬獅的生物學分類正式確定,它屬於貓科豹亞科豹屬美洲擬獅種,與獅虎豹一樣有著自己獨立的種。
從美洲擬獅的化石看,它生存在距今約3.4萬年-1.1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它有著平均4米左右的身長,1.2米左右的身高以及350公斤左右的體重,這個資料放在迄今為止所有的貓科動物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美洲擬獅又被稱為: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
從美洲擬獅化石出土的地質層中的動物來看,它的主要獵物與現在的貓科動物基本一致,都是以大型的有蹄類動物為主,比如鹿、美洲野牛、猛獁象等等。
有著如此龐大體型的美洲擬獅是如何滅絕的?從生活的年代以及化石的情況來看,美洲擬獅的滅絕有著三個主要原因。
01 生物滅絕事件
據專家推測,美洲擬獅的滅絕與環境的變化可能有關係,因為美洲擬獅與同時期的大部分動物都經歷了全新世大滅絕事件,這次生物滅絕事件在歷史上第六次,因此又被稱為第六次滅絕事件。
這次滅絕事件是從1萬年前左右開始的,而美洲擬獅也是這個時期滅絕的。至於是什麼導致了第六次滅絕時間,到現在為止科學界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
02 人為原因
人為原因是美洲擬獅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唯一有直接證據的原因。什麼證據呢?古生物學家在舊石器時代的美洲從早期人類的垃圾中發現了許多美洲擬獅的骨頭,因此,古生物學家稱:人類的獵殺是導致美洲擬獅滅絕的重要原因。
早期的人類為什麼要獵殺美洲擬獅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為了生存。美洲擬獅是大型的食肉動物,它們的存在同時也威脅著早期的人類,而且原始人類主要以動物為食,這與美洲擬獅存在競爭關係。人類向來如此,只要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動物必定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死在了“打虎熱”下的裡海虎和華南虎(野外滅絕)就是很好的例子。
總結其實只要是稍微留意一下,你就可以發現,從人類出現後,生物滅絕的速度加快了。人類的數量不斷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棲息地,而這些棲息地本來是屬於野生動物,而且人類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利益,瘋狂的捕殺野生動物,導致了物種的大量滅絕。
有的科學家稱:從人類出現以後,生物已經滅絕了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