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好多車企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研究無人駕駛,這事真的靠譜麼?尤其是在中國的路況條件下~
2
回覆列表
  • 1 # 愛合夥

    無人駕駛汽車廣泛商用化未來真的會從理論走向現實嗎?

    看過《速度與激情8》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影片中震撼的“殭屍汽車雨”場面,滿滿的黑科技加上強烈的視覺衝突效果,畫面中大批的商用化無人駕駛汽車儘管頗具科幻色彩,但現實中無人駕駛技術的確有了不小的突破,它的背後離不開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援。

    無人駕駛技術

    百度近期開放無人駕駛技術並且了釋出開源軟體平臺“阿波羅計劃”,該平臺能夠有效結合汽車的軟硬體系統並快速搭建一套自動駕駛系統。百度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或將降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門檻。未來若大規模商用化,百度無人駕駛技術將成為“汽車界的安卓”。

    與無人機不同的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似乎更接地氣。全球科技巨頭都將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谷歌是最早佈局無人駕駛汽車專案的,而目前蘋果,特斯拉以及優步都是該領域非常強有力的競爭者,但百度是目前全球第一家開源自己無人駕駛技術的科技公司,看來百度將人工智慧作為未來發展戰略的核心絕不是鬧著玩的。

    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顧名思義是將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到傳統汽車產業上,在汽車零部件和硬體組裝的基礎上加入雲計算,車聯網以及GPS導航等技術和內容,這對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無人駕駛整體造車的複雜程度和技術要求都是極高的。

    而百度將無人駕駛技術開源無疑對成熟的整車製造廠商來說是天大的福音,但是無人駕駛汽車商用化最大的問題在於安全性。雖然表面上看無人駕駛汽車依靠智慧控制上路會更加安全,避免了人為操作的非理性失誤,但是現實路況複雜多變,機器人畢竟不能像人腦一樣隨機應變,與此同時還必須保證無人駕駛汽車在長時間行駛的過程中不出現故障。

    無人駕駛汽車商用化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汽車銷售仍然是傳統汽車為主,新能源汽車為輔。新能源汽車有國家政策的支援再加上鋰電池技術的突破,商用化相比無人駕駛汽車顯然容易的多,假設無人駕駛汽車真的能夠從幕後走到臺前,就必須同時面臨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雙重競爭,而且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持有觀望的態度。

    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處於內部測試階段,由於現有法律法規的限制,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投入商用,但商用化的核心還是在於量產。無人駕駛技術是否適用於所有的車型?汽車品牌不同,相應的零部件規格一定會有所差別,無人駕駛技術應用汽車領域最大的阻礙在於沒有一個量化的通用技術標準。因此,針對無人駕駛,整車生產企業更有話語權。

    無人駕駛汽車面臨價格和量產的問題

    退一萬步來說,未來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廣泛應用到汽車領域還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價格的問題。據官方統計,目前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整車製造完成的價格是普通汽車的10-20倍,汽車生產商生產的成本如此高昂,售價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要知道無人駕駛技術商用的最終目的是消費,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如何能購買這麼昂貴的汽車?

    不可否認,百度開源無人駕駛技術以後會降低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平均製造成本,但是量產耗費的資金對中小型科技企業來說依舊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就註定了無人駕駛專案是隻有像谷歌,百度這樣的科技巨頭才能玩的資本遊戲,但是它們都沒有汽車製造的經驗和成熟的供應鏈。因此,無人駕駛汽車要想實現量產就必須和汽車製造廠商跨界合作。

    無人駕駛汽車還未達到可信任程度

    失去了價格優勢的無人駕駛汽車唯一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只有是安全舒適的服務體驗了。現在交通事故頻發,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安全穩定性非常好,相信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富人階層是會考慮購買的。當然,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會存在分化,畢竟對於駕駛愛好者來說,駕車行駛帶來的刺激感是一種享受,無人駕駛剝奪了他們開車的樂趣,潛意識裡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無人駕駛技術未來廣泛商用還存在一定難度,當技術條件和造車成本能夠無限接近高階汽車市場中等偏上水平的時候,那麼無人駕駛汽車的廣泛商用才是有可能實現的。而按照目前量產的邊際成本來看,無人駕駛汽車只會是小眾化的富人階層商品,至少不可能是理性中產階級消費的第一選擇。

    況且,人們對於無人駕駛汽車的信任程度是需要時間慢慢沉澱的,目前最有可能率先商用化的也許是半自動駕駛汽車,最後逐步過渡到完全無人駕駛階段。按照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的發展速度,無人駕駛可接受的時間範圍大約在10年左右。

  • 2 # 人生正點論理

    我不明白,一邊想實現無人駕駛,一邊又想讓一部分人失業。人心穩不住人都困難不能解決你讓他們失業了之後的狀態。未必能和無人駕駛汽車平衡相處。

  • 3 # 科技羅賓王

    無人駕駛在不久的將來必成現實。

    畢馬威2019年釋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報告》中,荷蘭排名第一,其次是新加坡,挪威,美國,而中國排名全球第20位。可以重點看一下三個國家的發展:

    1. 荷蘭-自動駕駛落地的模範國家。全國有3/4的地區都在進行自動駕駛測試,荷蘭有全球最高密度的充電樁和電動汽車使用率,荷蘭的自動駕駛計劃從運貨卡車開始嘗試,計劃上線從阿姆斯特丹和安特衛普到Ruhr Valley的自動駕駛卡車運輸路線,將超過100輛無人駕駛卡車參與其中。另外,在城市交通建設上政府也積極改造交通訊號燈等基礎設施。同時,在所有國家中,消費者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接受程度最高。

    2. 美國-自動駕駛技術最強的國家。在創新能力上美國排在首位,從主要的無人駕駛技術公司就能看出。在Navigant Research給出的全球十大無人駕駛公司中,Waymo,Ford,Cruise(通用),Intel四家佔據Top5四席,(其中第四名是百度)。而Waymo宣佈已完成2000萬英里的無人駕駛測里程。

    3. 中國-無人駕駛在特定路線和區域已開放。2018年2月,中國開放了首個AV測試路段,由景馳和小馬智行(Pony.AI)測試完成。而國家對自動駕駛的規劃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3800萬輛汽車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市佔率達到10%。

    從2017年至今,國家釋出了十多項關於自動駕駛的政策,截止2019年5月,釋出路測拍照105張,覆蓋13個城市,也就是說目前有13個城市的路上已經有無人駕駛汽車了。

    對於中國,無人駕駛的普及存在幾大優勢,也有幾大挑戰:

    優勢1:市場空間巨大,無論從汽車保有量來說,還是低端車的升級市場來說,中國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優勢2:政策引導,無人駕駛已經進入國家發展戰略,相關企業將得到的政策和資源支援,也是別的國家無法享有的;

    優勢3 :4G覆蓋率高,充電樁密度全球第二,以及網際網路出行服務的普及,對無人駕駛的推行積極有利;

    優勢4 :技術發展快,中國在5G,感測器,計算機視覺,語言識別,車聯網等方面的迅速發展,已經形成對無人駕駛未來的全面佈局。

    而畢馬威中國合夥人認為,中國將成為無人駕駛領域的“領導者”,正是因為這些原因。

    而挑戰同樣不小:

    挑戰1:中國的公路基礎相對薄弱,如果實現全面的普及,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因此中短期內,仍然以示範區的形式進行技術落地,例如雄安,粵港澳大灣區等;

    挑戰2:整車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較低,相比國外整車廠商對自動駕駛的積極佈局,國內傳統車廠的技術能力差距巨大,如奧迪,豐田,戴姆勒等公司已經從L1,L2級別穩紮穩打,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新車中,在未來L4級以上的技術研發和落地上一定快我們很多。

    隨著5G和車聯網的快速佈局,將大大提升自動駕駛在資料傳輸上的需要的能力,同時感測器,高精度地圖等關鍵技術的快速發展,相信無人駕駛在未來5-10年,會有快速的發展。正如10年前,我們也無法想象手機的功能如此強大一樣,無人駕駛將徹底改善我們的出行生活,降低交通事故率。

  • 4 # 淘車

    新能源汽車是目前全球大力發展的方向,各大汽車廠商都紛紛推出自家產品。近日在日內瓦車展上,大眾帶來了全新的純電動概念車I.D. VIZZION,但與純電動汽車有所不同的是,新車將具備SAE的5級自動駕駛能力,取消了用於控制車輛的傳統操作裝置,完全採用自動駕駛、自動轉向與自動導航等功能。

    I.D. VIZZION定位於全新大型豪華轎車,車身長度達到了5110cm,流暢的線條彰顯其不凡的身份。車頭造型採用大量橫向線條,並將前大燈組完美的與前進氣格柵融為一體,很好的拉伸了視覺寬度。封閉式的中網造型使興能源車型的專屬標誌,而倒梯形的大足設計澤宇Arton如出一轍。全LED大燈極具未來感,同時日間行車有三部分構成,上不和下部均是平滑的直線燈帶,中部燈帶採用了類似於U自行的設計,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貫穿車身側面的腰線有低到高,營造出一種俯衝的姿態。並且全新ID Vizzion概念車還採用與勞斯萊斯Phantom一樣形式的對開門設計。

    亞光銀的車頂搭配溜背式車尾,盡顯前衛不凡。大量橫向線條不僅很好的與車頭相互呼應,讓車尾的層次感更加分明。貫穿式尾燈與奧迪設計手法相似,白色燈帶與車標融為一體,看上去極具未來科幻色彩。

    白色內飾搭配木紋飾板讓整車凸顯豪華感。另外新車將具備SAE的5級自動駕駛能力,取消了用於控制車輛的傳統操作裝置,完全採用自動駕駛、自動轉向與自動導航等功能。乘客還可透過語音和手勢控制與車輛的虛擬主機進行交流溝通。

    新車搭載兩臺電動機,配備111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最大續航里程665公里。動力引數方面兩臺電機最大功率225千瓦(306馬力)最高時速可達到180公里/小時

  • 5 # Enjoy雅趣

    無人駕駛汽車大家已經不陌生了,比如去年百度無人車上五環,這事婦孺皆知。

    無人駕駛是未來車聯網大趨勢下的一項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各大科技巨頭包括傳統車企都在關注,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過距離真正成熟還很遠,換句話說就是短期內還沒辦法大規模民用。

    就拿特斯拉來說,再牛也逃脫不了“駭客”的襲擊,這事還是騰訊“出的招”。

    被騰訊收購的在資訊保安理論和技術研究方面全球領先的科恩實驗室(Keen Team)宣佈,利用安全漏洞對特斯拉進行無物理接觸遠端攻擊,實現了對特斯拉駐車狀態和行駛狀態下的遠端控制。

    所以如何讓駭客沒有任何可乘之機,才是無人駕駛汽車真正上路前的一項重要難題。

  • 6 # 小的小故事

    個人認為不靠譜,並不是技術不靠譜而是倫理不靠譜,以前聽說過一個講法:比如一個簡單的問題:無人駕駛的汽車行駛在很窄的盤山路上,路上躺著一個人受傷了起不來了,無人駕駛的汽車馬上撞上了,無人駕駛汽車本能的躲開這個人可是一打方向盤汽車就會掉進懸崖。這種問題機器是處理不了的。到底應該先保護司機還是先保護行人呢?有人會說人來開車也處理不了這種情況,但是人無論做什麼選擇他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可是無人駕駛就不一樣了,它可能繼續向前開也可能掉入懸崖,但是和司機的選擇就不一樣了。事後司機會說:“不關我的事,它自己操作的。別找我。”

  • 7 # 厚道人

    雖然深圳有無人公交車上路,但無人駕駛技術現在可能還會有點問題,交通、技術、相關法律…等等不夠完善,但未來絕對可靠呀,這是趨勢,毋庸置疑,還是要給時間來發展,畢竟才發展多久,可能10年20年後計程車、滴滴打車、高鐵、外賣、公交、飛機都是無人駕駛,反正二三十年內絕對看得到成果。

  • 8 # 小鳥攻城獅

    歷史趨勢

    縱觀科技文明的發展史,儘管人類文明的每次高峰都是由不同的人類天才們和辛勤付出所創造的,然而,科技的發展理論和趨勢都是大同。

    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到近現代西方的科學的發展,人類伴隨了工業革命,電氣革命和資訊革命,從工業自動化,到電氣自動化,到未來的資訊自動化,哪一項不是從由人參與,到逐漸的人輔助,到無人化,到自動化。無人駕駛技術趨向成熟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是透過車載感測系統感知道路環境,自動規劃行車路線並控制車輛到達預定目標的智慧汽車。

    它是利用車載感測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並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資訊,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

    集自動控制、體系結構、人工智慧、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於一體,是計算機科學、模式識別和智慧控制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研實力和工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國防和國民經濟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技術梯隊:

    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製的紅旗HQ3無人車百度阿波羅谷歌無人車Uber 無人車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態度我們該怎麼辦,怎麼站隊?

    縱觀科技發展,怎麼對待新技術,擺在我們面前的一般有三大梯隊:

    1、激烈抗爭

    2、遲緩接受

    3、正面擁抱

    國家的態度支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賽道上,中國有機會跑出“中國速度”。 “無人駕駛技術所帶來的全新變革,將改變汽車行業近百年來所沿用的技術和商業模式。

    那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擁抱無人駕駛呢。

  • 9 # 苟光勇DOG

    開放環境中的全自動【汽車自動駕駛系統】

    【如果你在開車,不論是外界客觀環境或自己身體條件造成看不清前方路況時,你會減速及停車】,這是基本常識。以人身安全為代價來打破基本常識,這樣的設計風險太高!【Model S和Uber自動駕駛】的交通事故說明其【自動駕駛】的【邏輯模型】存在嚴重的缺陷。

    孤立地將人類駕駛交通事故率和自動駕駛交通事故率做對比,這是不對的:不可能在自動駕駛系統中設計“酒駕模式”、“疲勞駕駛模式”、“注意力不集中模式”、“超速模式”等等,只要不犯常識性錯誤,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遠遠超過人類駕駛;因為常規感測器(攝像頭、超聲波感測器、普通雷達)的精度已超過人類,所以不犯常識性錯誤的根本在於自動駕駛【邏輯模型】的合理性;在【邏輯模型】不合理的系統中,把工作重點放在如鐳射雷達、紅外攝像之類更高精度、更多形式的感測器上,我相信不斷打補丁最終肯定能解決問題,但這不是嚴謹的工作態度。

    在現有成熟的技術基礎上,以合理的硬體成本,透過【重建模型、流程再造】,能在3至5個月內解決問題。

  • 10 # 苟光勇DOG

    開放環境中的全自動【汽車自動駕駛系統】

    【如果你在開車,不論是外界客觀環境或自己身體條件造成看不清前方路況時,你會減速及停車】,這是基本常識。以人身安全為代價來打破基本常識,這樣的設計風險太高!【Model S和Uber自動駕駛】的交通事故說明其【自動駕駛】的【邏輯模型】存在嚴重的缺陷。

    孤立地將人類駕駛交通事故率和自動駕駛交通事故率做對比,這是不對的:不可能在自動駕駛系統中設計“酒駕模式”、“疲勞駕駛模式”、“注意力不集中模式”、“超速模式”等等,只要不犯常識性錯誤,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遠遠超過人類駕駛;因為常規感測器(攝像頭、超聲波感測器、普通雷達)的精度已超過人類,所以不犯常識性錯誤的根本在於自動駕駛【邏輯模型】的合理性;在【邏輯模型】不合理的系統中,把工作重點放在如鐳射雷達、紅外攝像之類更高精度、更多形式的感測器上,我相信不斷打補丁最終肯定能解決問題,但這不是嚴謹的工作態度。

    在現有成熟的技術基礎上,以合理的硬體成本,透過【重建模型、流程再造】,能在3至5個月內解決問題。

  • 11 # 大洋網

    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吃、住、行方面,最先影響的必然是出行方式。在展望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時,出行將是最先被影響的領域,自動駕駛將徹底改變人類出行方式。人工智慧技術將讓駕駛更安全。無人駕駛系統縮短突發情況的反應時間,可以避免90%以上的交通事故。

    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其核心有:深度學習、情報分析、虹膜識別、人臉識別、視覺定位、文字識別OCR、物體識別、AR技術等。

    車企也早就開始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傳祺GS8、GM8已實現自適應巡航、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360度全景、行人檢測、交通標誌識別、主動緊急制動等12項駕駛輔助功能。高發的交通事故大多是由於不規範駕駛造成的,所以,只要無人駕駛技術在安全性上優於人類駕駛兩倍,就該讓它自動駕駛。

  • 12 # 暗夜裡的孤仙

            首先,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無人駕駛靠譜,因為我就是一名無人駕駛測試車的安全員,作為一名職業測試司機以及安全員,我們都有著豐富的駕駛經驗,經過嚴格的面試、路試和培訓,我們的工作就是保證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時車輛裝置的安全和車上測試人員的安全,按照道路交通規範保證道路交通安全,在自動駕駛測試遇到問題時及時接管車輛,目前我們這個群體在全國僅有300+人,分佈在百度、騰訊、滴滴等參與自動駕駛開發測試的公司,目前參與自動駕駛研發的有網際網路公司、科技公司、車企等等。

            近兩年國內自動駕駛可謂風頭正起,各個公司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資金進行研發,尤其是以百度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自動駕駛研發測試部門大約有兩千多人,精英薈萃,技術日趨成熟,版本迭代非常快,且去年一年45輛合規測試車路跑版本穩定性測試里程已超過140000公里,北京地區路測把安全性看得很重,測試車需要先在海淀等基地進行封閉考試,滿足條件後才能在公開道路上進行測試,2018年北京地區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已安全行駛超過15.36萬公里。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實現了L4級別的全程無人工干預的自主駕駛,並且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實現了量產,包括自主泊車、自動跟車、路況預判斷、自主規劃路線、自動超車等技術都已實現,可以跟負責任的說,技術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畢竟是在複雜路況下,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混行,自動駕駛汽車與人工駕駛車輛混行,道路交通安全都要得到保證,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有很多bug需要修復,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還有很多新的功能需要去開發,AI人工智慧需要不斷的去學習去融合,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科學技術是一點一點在進步,相信有朝一日,完善的自動駕駛技術一定能實現,自動駕駛汽車一定會走進尋常百姓家。

  • 13 # 老司機侃侃車兒

    隨著5G時代的日益臨近,車聯網有望成為移動物聯網的最大市場,無人駕駛汽車將可能是最早落地的一個應用。無人駕駛其實真的挺靠譜的,特別是在5G的加持下,有可能會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國家部委啟動道路硬體設施改造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透露,工信部與交通部已經達成共識,將推動對公路進行數字化、智慧化改造,對道路標誌、紅綠燈甚至管理規則都加以改造,以方便識別和傳輸資料。經過改造後,汽車可以接收、識別紅綠燈訊號,紅綠燈上也可以安裝攝像頭,以採集汽車行駛速度、駕駛習慣等資料,從而減少出現道路堵塞的機率。

    國內外車企苦練內功

    前不久,上海就已經確定要開放全國範圍內第一批用於智慧網際網路的汽車牌照,並且規劃出專屬的路段,,用於在真實情況中對無人駕駛車輛進行模擬。而為了率先在市場上卡住身位,很多品牌已經紛紛出招了。

    1、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計算機本月將上線

    據報道,特斯拉宣稱,其目前正在開發的、能夠透過無線更新實現全自動駕駛的車載電腦-FSD計算機,已取得重大進展。4月3日,特斯拉宣佈其新的全自動駕駛計算機(以前稱Autopilot Hardware 3.0升級版)現已投入生產,該公司將於本月晚些時候舉行新功能演示。

    值得一提的是,FSD計算機並不是搭載到車輛上即可實現全自動駕駛,而是後續透過無線軟體更新實現全自動駕駛功能。相比此前的車載電腦而言,FSD計算機最大的改變是搭載了特斯拉自主研發的晶片,該晶片的運算能力是英偉達Drive PX 2的10倍。目前搭載全新晶片的車輛已經在路上進行測試了。

    2、通用、福特、豐田:聯手推進自動駕駛標準制定

    通用、福特以及豐田三家主要汽車製造商4月3日表示,他們正在組建一個組織,幫助起草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這些標準最終可能為美國製定法規提供幫助。

    三家公司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它們正與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聯手,制定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指導原則,以幫助制定相關標準。該組織還將努力安全推進自動駕駛的測試、競爭前開發和部署。

    3、百度:計劃年內投放10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

    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的道路上,百度比很多車企還要領先一步。2018年7月,李彥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宣佈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車輛。在2018年年報中指出,百度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已覆蓋北京、天津、重慶、長沙、河北保定以及福建省,百度Apollo已在全國範圍內取得超過50張自動駕駛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照。

    今年下半年,百度將會和長沙合作,在一些特定區域進行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按照規劃,百度年內將在長沙投放100輛自動駕駛車輛。

    4、比亞迪:攜手華為佈局智慧網聯

    3月25日,華為與比亞迪在深圳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汽車智慧網聯、智慧駕駛以及智慧雲軌、智慧園區等方面展開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汽車與軌道交通的創新發展、助力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

    據介紹,華為和比亞迪共同開發的雲軌eLTE無人駕駛系統此前已在銀川花博園雲軌落地,此次合作升級後,比亞迪軌道交通將進一步整合華為eLTE車地無線網路通訊專網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異的出行新體驗。

    無人駕駛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自動駕駛一定會成功,只是這個時間節奏可能沒有這麼快。5G時代需要的是將無人駕駛技術與地圖導航、影片分析、智慧紅綠燈等智慧城市技術相結合,實現車城協同,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車輛以外的資料採集和傳輸、分析能力,才能想達到理想的無人駕駛效果。

    此外,5G時代物與物之間的連線更多,相應的安全漏洞也會更多,針對這類安全問題,也需要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技術。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無人駕駛汽車在不遠的將來會走進我們的生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非日系的車廠基本都是Abb、Kuka和發那科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