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123654789

    古代皇室管理如此嚴格,皇嗣更是嚴中之嚴!真不知道這種論調從何而來。按照這種說法,漢武帝劉徹豈不是也有可能是金王孫的兒子!豈不荒謬!

  • 2 # 希純小築

    魏明帝曹睿,魏武帝曹操之孫,魏文帝曹丕之長子,母親是曹丕的妻子甄姬。

    曹睿是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間擋住了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文治武功頗有建樹,只是可惜,他三十多歲便英年早逝,未能有更大的作為。

    而就是這位頗為顯赫的皇帝,其身世竟然成了歷史上的一樁公案。對於這樁公案,史學界歷來都有爭議,今天筆者將為您詳細解讀這樁公案幕後的種種秘聞。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曹睿死的時候是三十六歲,那一年是魏景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39年,對於這個記載,曹睿的身世就有了疑問。

    給《三國志》做注的宋代史學家裴松之就提出了這個問題,裴松之認為:“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鄴,文帝始納甄后,明帝應以十年生,計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時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為今年正月,可強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他這個疑問是有道理的。

    筆者為您大略講述一下裴松之疑問的意思:如果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曹睿三十六歲死於公元239年,那麼,往前推三十六年,就是曹睿的生年,那一年是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於是問題來了。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攻破袁氏的統治中心鄴城,袁氏家眷都做了俘虜,其中就包括曹睿的母親甄姬。甄姬當時是袁紹的次子袁熙的老婆,而曹操的兒子曹丕看上了甄姬,便將其納為妻室。

    這就是說,曹睿的親生母親甄姬是在建安九年八月才被曹丕納為妻室,曹丕又如何能使甄姬在建安九年懷孕並於當年就生出曹睿呢?甄姬最早也要等到一年後的建安十年才能生出來曹家的孩子嘛!正如裴松之所問:自建安十年至景初三年,整三十四年,即便加上改元的紀年誤差,也只能勉強說是三十五年,絕無可能是三十六年。

    《三國志》的這個“三十六歲”的記載頗為可疑,這就是裴松之提出疑問的原因。

    《三國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史書,尤其以取材嚴謹著稱,其作者陳壽惜墨如金,寧缺毋濫,很難想象,他會將這麼重要的內容搞錯。(參閱拙作《三國志的真實性》)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於這個問題,史學界歷來都有爭議。其中一派認為,陳壽寫曹睿三十六駕崩是有所指,指什麼呢?所指就是:曹睿非曹氏血脈,而是袁家後裔。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就說:“竊謂承祚(陳壽)此文,實為曲筆,讀史者逆推年月,證以甄夫人之賜死,魏明之久不得立為嗣,則元仲(曹睿)究為誰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也就是說,曹丕納甄姬的時候,甄姬已經懷了袁家的骨肉,曹睿並非曹丕之子,而是袁熙之子,袁紹之孫。

    對於這一點,倒是有不少旁證。

    第一,曹睿少時聰慧,連曹操都很器重這個孫子,但是曹丕卻始終沒有將身為長子的曹睿其立為皇儲,最後,曹丕是在病重無奈的情況下才將曹睿確立為接班人的。似乎正是曹丕知道曹睿的身世才有意如此。

    第二,是相貌氣質上有問題。曹操這個人雖然能力超群,但長相很一般,小時候大家都不認為曹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曹丕的長相沒有記載,想必與其父相當,沒有十分過人之處,否則作為皇帝如果相貌出眾,史書一定會寫上一筆,比如漢高祖“隆準龍顏”之類的。而曹睿呢,他卻是“天姿秀出”,又說他“幼而岐薿。”

    我們再看袁紹,史書稱其“姿貌威容”,所以,從遺傳學角度來看,曹睿的身世確實很可疑。不過,對於這種觀點,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有一種觀點認為,曹睿死於“三十六歲”不過是史書傳抄中的誤傳。這種觀點是根據《三國志·文帝紀》和《三國志·明帝紀》關於曹睿相關記載,倒推年表得出的結論。

    曹睿十五歲封武德候,時間不可能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而應該是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所以,曹睿出生時間應該是206年,而不是204年,曹睿死時不是三十六歲,而是三十三歲。這種論點主要的依據是:他們認為《三國志》那個“三十六”的“六”,極有可能是‘三’字的誤抄。

    這種觀點當然不無道理,但是,誤抄之說畢竟只是一種推論。陸侃如後來釐定曹睿生卒年是以三十四歲為準,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推出的這個結論。若是誤抄,那麼至少在宋代之前很久就已經是這樣了(裴松之就是宋朝人),具體錯誤時間無從考證。

    而後代至今亦無新的發現來支援這種論斷。那麼我想這種論斷也就只能是結論的一種,不能是確論。所以,曹睿的身世之謎仍不能算破解。

    其實,曹睿身世完全還可以有以下這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文帝紀》固然沒問題,但有可能是曹丕刻意隱瞞曹睿年齡。曹丕有可能這樣做嗎?是有可能的!這是因為:曹睿的身世牽扯到曹操選擇接班人!

    史書記載:曹操看到幼年的曹睿聰明過人,十分震驚,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並說:“有你在,我曹家基業可傳三代了。”帝生數歲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異之,曰:“我基於爾三世矣。”這個話是不是與歷史上許多“隔代制定接班人”相似?

    曹丕聽到這個話,自然會努力保護曹睿的真實身份,以此換取奪嫡的籌碼。若曹睿真實身份暴露,曹操自然不會把江山社稷交給袁家後代,那麼曹丕的這個重要籌碼也是完了。

    曹丕為了繼承王位而隱瞞曹睿真實身份,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除了這種可能性以外,其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陳壽故意留下疑點令後人追查。其實,曹睿或為曹植嫡子。

    《文帝紀》記載的時間沒有錯,只不過,陳壽是故意將《明帝紀》中的三十三或三十四寫成三十六。他若這樣做,最大可能是在暗示曹植與甄姬的關係。對於曹植和嫂子甄姬的緋聞,流傳已久。《世語》記載:曹丕知道曹植喜歡甄姬,便給曹植看甄姬的枕頭,結果看得曹植動了感情。曹丕即位後,肆意逼迫曹植,百般刁難。

    曹植做《洛神賦》,這篇文章的原名叫《感宓賦》,這篇文章被很多人認為是寫給甄姬的情書,因此甄姬又被稱為“甄宓。”

    後曹丕殘殺甄姬,以發敷面,以糖塞口,手段極其殘忍。所有這一切,都令人不能不對曹植與嫂子甄姬的關係產生某種聯想。曹植在與哥哥奪嫡鬥爭中十分消極,屢屢犯低階錯誤。他關鍵時刻醉酒,擅開“司馬”門,曹操死後不願與曹彰結盟奪權,將原本極有希望到手的魏太子寶座拱手送人,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智力超群的曹植身上,著實令人不可思議。以至於讓人感覺他是在故意退出爭鬥(參閱拙作《曹植為什麼鬥不過曹丕?不是因為女人,而是另有隱情》)。

    這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怪的現象,其實有一個比較令人能夠接受的理由:曹植知道曹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將來極有可能繼承皇位,他也就不必再苦爭了。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樁公案。若按曹睿36歲駕崩,那麼他生於建安九年,那一年曹植不過12歲,恐怕不易生育,但若曹睿為33歲駕崩,那麼他生於建安十二年,那一年曹植15歲多(甄姬23歲),倒是極有可能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曹植是否也繼承了他爹曹操喜歡熟女的特點呢?而陳壽不寫三十三,偏將三十三或三十四寫做三十六,《文帝紀》《明帝紀》的相關記載又與這個記載衝突,陳壽或許是故意留下破綻,留待後人探究。

    後人還曾猜測曹睿或為曹操親生兒子,與曹丕是兄弟,這種說法似乎缺乏依據,難成一說。

  • 3 # 秉燭讀春秋

    曹叡不是袁紹的孫子,也就是說不是袁熙的兒子。如此汙衊曹丕也只有後來的寵妃郭照郭女王吧。郭照為了爭奪皇后之位,肆無忌憚的往皇后甄洛身上潑髒水,也是郭照嫉妒甄洛為曹丕生了個兒子。郭照的目的可謂一箭雙鵰,既打擊了甄洛,又否定了曹丕的接班人曹叡。

  • 4 # 黑色燕尾服1986

    肯定不是,曹操一世梟雄,對於誰為繼承者的考慮可是非常嚴謹的,他選擇曹丕為繼任者,肯定對他的能力,人品,心性等等各方面都非常滿意,而曹丕也不是傻子,一個聰明人,還是有權有勢的牛人,會容忍自己的女人生下別人的孩子?更何況,古時王座繼承人的鬥爭可是非常殘酷的,一個來路不明的野孩子要繼承曹丕成為皇帝,即使曹丕本人同意,魏國的其他人也會跳出來反對的,可是從正史上找不到任何一點其他人反對的記載,而且曹丕到曹睿政權過度也非常平穩,這也說明其本身的正統不容置疑。

  • 5 # 魑人說

    前面幾位的觀點,似有理,實無據,難以讓人信服。

    愚以為,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為很難找到具體史書記載曹睿的生辰,

    但我們透過翻閱三國志可以發現

    《明帝紀》“(景初)三年春正月丁亥......時年三十六......帝崩於嘉福殿”。

    景初三年為公元239年,曹叡死時36歲,那麼其生年應當當為203-204年之間

    然後我們看看曹丕合適遇到甄氏的呢?

    還是翻閱《三國志》,按《武帝紀》“(建安)九年......八月......鄴定”

    《后妃傳》“文昭甄皇后......及冀州平,文帝納後於鄴”。

    建安九年為公元204年。

    那麼結果很顯然,當時甄妃很有可能已懷有身孕。當時曹丕為和曹植爭位,曹操有喜愛這個孫子,所以很有可能隱瞞了這一事實(此後曹丕早死,其他子嗣無有幾個,並且年幼,只得立曹睿)

    可嘆的是,曹睿無子嗣,魏國還是回到了老曹家的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下誰打過脫敏針?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