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泠永芳
-
2 # 鐵馬冰河wu
謝謝邀請!秦始皇的長子扶蘇仁慈寬厚,而且他智勇雙全,立過很多戰功。扶蘇反對丞相李斯提出的“焚書坑儒” 之建議,認為此計過於陰毒,會讓天下讀書人與立國不久的大秦離心離德,更會讓剛經過戰亂的天下百姓驚懼不安,於是他被始皇嫌棄,遂被派往在北方防禦匈奴的蒙恬邊防部隊中做監軍。
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去巡遊、視察。隨同前往的,除丞相李斯、宦官趙高外,還有始皇幼子胡亥。此時的胡亥剛二十出頭,他乖巧伶俐,善於察言觀色,最會看人下菜碟,因此頗得其父憐愛。
始皇的車駕儀仗出咸陽後沿路向東南方向行去,隨後越過今天的浙江,來到了會稽郡(今蘇州)遊山玩水。離開會稽吳中時,秦始皇就感到身體不舒服,到了平原郡(今山東平原縣以南)時就病倒了。隨行的御醫給他診脈、看病、進藥,可全無效果。前210年7月,車隊到了沙丘(今河北廣宗),秦皇的病勢愈來愈重,眼見回天乏術。他自覺不妙,忙叮囑李斯與趙高曰:“快寫封急信給公子扶蘇,命人快馬送至邊塞,叫他立即趕回咸陽。萬一我死了,命他主辦喪事” 。
李斯寫好信,呈給始皇看。始皇早已病得昏沉,他迷迷糊糊地看罷,命人蓋上自己的印信,打發使者疾速送去。李斯正和趙高商議派誰去送信比較穩妥之時,秦始皇已經一命嗚呼了。
李斯見狀出了個主意,他說:“此地距咸陽還有近1700餘里,山遙水遠,不是一兩日就能趕到的,如果皇上晏駕的訊息不慎走露出去,定會引起天下不安,六國餘孽乘機駁亂甚至諸皇子爭奪皇位、相互殘殺之事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不如暫時保守秘密,到咸陽後再作處理”。宦官頭子趙高聽罷深以為然。
他倆就把秦皇的屍體安放在車裡,關上車門和窗子,將帷幕遮得嚴嚴實實,除李斯、趙高、胡亥和幾個近侍外,其他人都不知道皇上已經死了。每日,隨行的文武百官照常在車外請安,每日的飲食也像平日一樣遞送。彼時,正值7月流火,為掩蓋秦皇屍體腐敗後散發出的氣味,李斯命人去海邊買來許多筐鮑魚放在車內,欲用鮑魚特有的腥臭味掩飾屍首腐爛後散發出的刺鼻臭味。
李斯命趙高派可靠之人將信送往太子扶蘇戍邊處,請扶蘇接信後即刻趕回咸陽。
趙高卻藏著秦始皇寫給長子扶蘇的信,並未派人送出。他偷偷跟始皇幼子胡亥商議篡奪扶蘇皇位之事。原來,扶蘇為人正直,他一貫瞧不上陰險狡黠的趙高。而且,趙高與手握30萬重兵的蒙恬將軍也有怨仇,他害怕扶蘇上位後重用蒙恬 ,那肯定於己不利 。於是他暗中勾結、利用胡亥, 二人沆瀣一氣 , 目的是陰欲竊奪原本是太子扶蘇的皇位。
不用說,趙高有此打算,胡亥求之不得。他倆逼迫李斯加入進來。李斯經不起威逼利誘,二來怕得罪小人丟了丞相尊位,他權衡再三,只得選擇順從,與二人同流合汙了。
三人密謀,由李斯編纂一份假冒始皇的親筆遺囑,立胡亥為太子。另外又仿冒了一封假信給扶蘇,斥責他在戍邊之地怨恨父皇,還經常和同黨蒙恬在一起出言不遜、發洩不滿,且陰欲起兵作亂,性質及其嚴重,特賜二人自盡,兵權交予副將王離,不得違命。他們派心腹帶數人馬上日夜兼程把信送往邊關,還叫他們必須逼迫扶蘇和蒙恬兩人當面自殺,不得有誤。
隨後,載著始皇屍體的車仗取路返回咸陽,一路臭氣熏天,眾人無不掩鼻屏息。
到咸陽後,他們還不敢把始皇的死訊傳出去,直到確認扶蘇和蒙恬都已被逼自盡後,才給始皇出喪,並宣佈立胡亥為二世皇帝 。留守諸臣還以為這是秦始皇生前的意思,大家心裡雖有疑惑,但誰也不敢反對。丞相以下的官位一切照舊,只有趙高升了官職,自恃功高的他愈發勢焰熏天,而且特別受秦二世胡亥的寵信。
實際上,“指鹿為馬” 的趙高早已凌駕於丞相李斯之上,權力甚至比李斯更大。舉凡國之大事,都是按趙高和秦二世胡亥兩人的意思辦,他還誘使胡亥深居簡出,縱情聲色,以便自己借皇帝大旗作虎皮,獨攬大權。趙高大權在握,先是大肆屠戮老臣,後又唆使二世大興土木營造奢華宮闕、陵墓 、馳道, 還橫徵暴斂,加重各項苛捐雜稅,荼毒天下蒼生。一時間舉國怨聲載道,烽煙四起。秦始皇死亡當年,中原大地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4年後,在此起彼伏的戰亂中,秦朝滅亡。正應了那句老話: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秦國被劉、項等人快速掃進歷史垃圾堆,充分顯示了“上不仁,下必暴”治國經驗教訓。
秦始皇長子扶蘇以仁厚著稱 。史載,始皇在李斯慫恿下“焚書坑儒”,扶蘇勸諫道:“天下初定,遠方的百姓還未曾全部安心歸順,諸位先生都誦法孔子,陛下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望陛下三思”。秦始皇怪罪扶蘇多嘴管閒事,罰他到北邊的上郡(今陝西榆林)去做監軍。從歷史記載扶蘇的一些言行與生平事蹟可以看出來,他軍政經驗豐富,能力出眾,有勇有謀,且登高望遠,體恤、憐憫天下蒼生 。秦始皇之所以選他做儲君,說明他還是獨具慧眼的 。假如扶蘇繼位,一定會善待知識分子,安撫百姓,行與民生息之仁政。他若能成為貨真價實的秦二世的話,雖不一定能實現秦始皇基業長青、千秋萬世的夢想, 但也一定不會像胡亥那樣荒唐、暴虐,至少不會讓曾經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的糾糾大秦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就匆匆退出歷史舞臺,迅速灰飛煙滅了。假如扶蘇不死,中華“百代皆行秦政制 ”的歷史體驗與內涵將會更加豐富、更加合理、也更完善、更能順應天地民心。
插圖源自網路
-
3 # 手機使用者3660766245
不太可能,從歷代秦王看,贏家可能有什麼遺傳病,很多是暴斃,這也是始皇帝求仙的原因,扶蘇其實也有這方面的事,所以始皇帝遲遲不立太子,萬一又是秦異人呢,此其一。其二,秦人靠商君立國,商君在秦國上下地位無人替代,但商君治國之道於秦有效,未必適用於六國,治理天下,可能呂不韋更有效。所謂打天下容易座天下難,秦的文化與齊魏楚相比落後太多,所以即使扶蘇繼位,後果可知。
回覆列表
秦亡於心急!始皇心太急!(1)統一後妥善安排6國貴族,滅6國後應多安撫,斷了6國勳舊的復國念頭,這需要換一代約20年 (2)戰後不宜竭民力去做些大功事:北長城、南征戰,與民休息即可 (3)中央集權太甚,政治寬鬆,仼用賢良,安撫百姓。
如果換扶蘇,北方防禦基本沒事,蒙恬等良將將會很好控制軍隊,可保持國內安定,只要挺過20年,基本秦國就是300年漢朝樣了。
胡亥即位則相反:名不正則需內部清理功臣良將,去自羽翼,政治中心轉為內部鬥爭,無法安撫百姓,在統治力不及秦始皇時,原來壓下去的問題也暴發了。
總之,秦同隋一樣,均是想名垂青史,太急而自亡,和別的朝滅亡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