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木偶剪輯

    如何理解《天道》中韓楚風評價丁元英“他是個明白人”?

    一、韓楚風對丁元英的評價就是一句話:“元英是個明白人”,這句話不太好理解。什麼算是明白?明白什麼?人?事?物?鬼?神?很難有個標準去判斷何為明白。所以芮小丹當時心裡微微一顫,說不出是一種什麼感覺。

    二、最後,韓楚風在送芮小丹回古城送別時,對芮小丹說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韓楚風才以老大哥的語氣交代了她幾句話說:元英不是個執著出人頭地的人,有口飯吃就知足,喜歡清靜,習慣一個人待著,這對女人而言是消極、孤僻,是不思進取。古城不是他的久留之地,他的資金在柏林被凍結了,直到兩年後才能解凍,那時候他就有能力找個地方,買個房子,也許就這麼無聲無息過下去。元英接受你,就意味著需要重新構建生活模式,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三、為什麼說丁元英是個明白人?或者是對明白的一個解釋,這句話蘊含了什麼意思?

    1:丁元英是個不爭的人,如果你芮小丹是為了名利而喜歡丁元英,那就儘早打消念頭。丁元英早晚會離開古城,只是時間問題,到那個時候,你是否跟著他一起走?是否不顧一切的跟著他?你芮小丹要慎重對待這個感情,可能會隨時崩塌,要做好準備。

    2:丁元英接受你,相當於和他去古城的目的恰恰相反,那麼即使是你們感情進展很順利,丁元英在這期間也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對元英來說很難,有不成功的可能性,你芮小丹要心裡有數。

    3:丁元英和你一起生活,難在他對你的認同和認同程度,以及他對自己能改變或者適應兩個人生活的能力、決心,不在物質,而在精神層面。

    四、芮小丹回憶韓楚風對他說:這個年代,執著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出人頭地。

    《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因為“道”論理高深,本來就難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麼輕易的能夠理解的話,那就不足以稱之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為道”。意思就是說普通人知道了“道”的意思,就哈哈大笑,覺得沒什麼。韓楚風口中的丁元英就是這個意思,已近接近了“道”的境界這很難得。

  • 2 # 悅天子安

    《天道》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成功之處在於喚醒了人們心智的覺悟和對道法自然規律的印證。韓楚風說丁元英是個明白人,大道至簡,言簡意賅,總結到位,所謂明白人就是一種覺悟,一切遵循規律辦事。

    我們經常說人要活個明白人,可就是遇到事情了就糊塗了,知道而做不到,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事中練心,鬧中取靜,忙中定禪。只有悟道這些才能做到,最後到知道。願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活個明白人。

  • 3 # 嘿鳳梨Xiao

    人性是複雜的。對於從事的職業,他是絕對的高手,能在股市遊刃有餘,他屬於不在乎外界評價的人,一個孤獨的人。在為人方面,如果真的是同類,應該是個不錯的朋友,看看韓楚風和他關係,他屬於一諾千金的人,有魄力。對於社會來說,更多的是異類,他不怕引起爭議,他有能力逃到國外享受安寧。對待愛情,不知道芮小丹不死,能否真的天長地老,也許他在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也不知道對他來說愛情是一次性產品還是長久的。一個仙人,有自由,能興風作浪,能安如泰山。極高文化無法度量,根據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做出自己的行為。

  • 4 # 蔣哥說電影

    一開始,電視劇透過肖亞文給丁元英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看她是怎麼說的“總之我沒見過這樣的人,或者說他根本不是人,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一句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是故弄玄虛嗎?

    接著往下看,“會賺錢的人、地位高的人、有思想的人、有學問的人……我想,或多或少、直接間接,我都見過,但他們都是人,想的、乾的都是人的那點事。丁元英不同,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很有道理,像魔,柏林有個居士說他是極品混混。”到這裡可以揭開丁元英的一點面紗。可歸納為一點,這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別人不同,導致了行為也和常人不同,極品混混,好通透的詞。

    再往下看,“咱跟人家根本不是一種人,憑什麼跟人家成朋友,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聽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這樣的人”由此可以判斷,丁元英是超越眾生的覺者,是個孤獨的人,正如尼采所說“更高階的哲人獨處著,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再往下看,“當你覺得這個人很特別的時候,千萬別對這種人動心思,一旦動了那種心思你就算把地獄之門打開了,除了自己受折磨不會有第二種結果”。丁元英是怕女人的人。

    為什麼會怕女人?看他自己怎麼說“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我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

    從上面可以歸納一下丁元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他的思維和常人不同,尤其和女人的思維不同,所以他是孤獨的,和女人是絕緣的。

    二、思維獨特導致了行為方式的獨特,和女人更是水火不相容。普通人都是執著出人頭地,而他卻是不執著出人頭地,這種無聲無息安靜生活的男人,在女人眼中就是消極,不思進取。

    三、他的思維超越且包含著常人的思維,丁元英的行為和周圍人處理得很和諧,他對世俗文化有種居高臨下的包容。

    接下來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行為的不同,其本質是思維邏輯的不同,丁元英的思維是極端的辯證邏輯,而丁元英眼中女人的邏輯是極端的形式邏輯,而介於兩者之間就是普通人的思維邏輯,一會兒是形式邏輯,一會兒是辯證邏輯,一件事情上用的是辯證邏輯,另一件事情上可能用的是形式邏輯。根據丁元英對普通人的包容來看,辯證邏輯包含形式邏輯,形式邏輯不包含辯證邏輯。寫到這裡,可以抽出兩個關鍵詞,形式邏輯,辯證邏輯。

    什麼是形式邏輯,什麼是辯證邏輯。有一點可以肯定,辯證邏輯比形式邏輯更具有優勢,是形式邏輯的升級和深化,辯證邏輯更符合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有這種辯證邏輯的人被稱為覺者,可以啟迪形式邏輯的人思維,給其帶來覺悟。

    哲學上“形式”是和“內容”是一對範疇。但是這裡的“形式”不做“內容”的對立面來理解,而指“辯證”的對立面來理解,“辯證”的核心意思就是“變”,它的對立面就是“不變”,所以這裡的“形式”就做“不變的僵化”來理解。

    簡單講“形式邏輯”說“是”就是“是”,說“不是”就是“不是”。而“辯證邏輯”說“是”也“不是”,說“不是”更“非是”。

    舉個電視劇中的例子。丁元英在他父親生病時和家人關於“孝順”的辯論。

    “孝順”在“形式邏輯”看來,“孝順”就是“孝順”,不會是別的什麼,它指的就是孝心以及由此產生孝的行為。那”不孝順”就是相反的含義了,這兩個概念是對立的,分明的。這個很好理解,普通人都知道。也是普通人的境界。

    但是在“辯證邏輯”看來,“孝順”不僅僅是“孝順”,還包含“不孝順”,如果不包含“不孝順”,那“孝順”的意義又從哪裡來呢?因此“孝順”裡面有個“不孝順”,同理,“不孝順”裡面有個“孝順”。因此“孝順”與“不孝順”是一件事物的兩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孝順”與“不孝順”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在“辯證邏輯”看來,真正的“孝順”是絕對的孝順,是孝順的本來,是沒有對立面依託的存在,是不可言語的,因為一說孝順就不孝順了。因此“辯證邏輯”對“孝順”與“不孝順”的理解已經超越且包含了“形式邏輯”的理解。所以丁元英對普通人是包容的。他的境界就是覺者的境界。

    看看他對“孝順”下的定義,“孝順是什麼,是美德,是把所有都弄髒了才踏實的東西”。讀者看一看,像不像鬼話,是不是很有道理。

    由此看來,丁元英看事物是異於常人的,所以是孤獨的,是寬於常人的,所以是包容的,是深刻於常人的,所以是智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自學韓語學得會嗎?韓語入門的學習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