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查缺補漏的看世界
-
2 # 匯課堂
個人認為,學習外匯交易必須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對於以下幾個方面,是必須要學習的,也是要必須要掌握的。
技術的基礎例如,K線是什麼,陰線、陽線、十字星及一些K線組合的認識及意義。這是最基本的交易基礎。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指標、趨勢的定義等等。這些都是交易中,必須要掌握和熟練識別並應用的。
交易系統關於交易系統,這是一個長期性的話題,也是學習過程最長的一個層面。之所以把交易系統介入第二位,是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投機交易多數都是以技術作為參考和依據的。
交易系統的難點並非在於系統的相關指標和走勢的界定,而是在於學習後的應用和執行問題。
可能會有夥伴會問,為何不把交易心理放在下一個環節或者第二位的位置上。其實,個人認為,交易心理層面在整個交易的過程,即是獨立的一個層面,也是基於交易系統的一個子環節。之所以說交易心理是一個獨立的層面,是因為它是獨立於整個交易系統的一個環節。
沒有交易心理的控制,很難達到一個擴大盈利的狀態。但是,說它是交易系統的一個子環節;也是因為它在整個交易中,只有掌握和熟練應用技術分析後,才能水到渠成的一個特殊環節。所以,與其說交易心理是一門獨特的技術,倒不如說是一個與技術分析相輔相成的環節。
基本面對於基本面的資料。我們不必知道所有的經濟資料是如何測算的,也不必完全知道這些資料對交易品種趨勢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只需要知道某些關鍵經濟指標對品種的影響即可。例如,每月的非農資料,和主要貨幣對國家的利率決議,GDP指標等等。這些都是對走勢影響比較大的經濟指標。
可能會有朋友會問,為什麼不必全部知曉,而是隻知道影響即可呢?這豈不是等於沒有學透?其實,我們大多數交易者都是進行投機交易,而並非投資交易,持倉時間比較短。
所以,我們只需要關注幾個重要的指標即可。這就像開車一樣,我們需要知道車輛怎麼去發動,怎麼開,而不必知道發動機的原理及維修。當然,懂的多了更好,俗話說的好“技多不壓身”嘛。
-
3 # 八位數花園
說實話問題有點大。
做好外匯要學習,要下的功夫還是很深的。
接下來我開車了
首先最重要的,學習交易哲學。其實學習這些是需要有一定的交易經驗做支撐的。當然如果你是情商足夠高的人,那麼也ok。
易經的哲學思想可以,道德經的也可以。論語也可以。毛主席的更可以。這些書看其中任何都可以,我都看了。最近再讀《毛澤東選集》
具體的哲學邏輯我在這裡只說一點:行情不可以被預則,唯一可知的就是未來是未知的。其他不說了,在我的其他文章都有提到,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其次學習技術指標。還是推薦兩本書:《日本蠟燭圖》《金融市場技術分析》我在回答裡面不止一次推薦這兩本書。技術分析方法不需要多高深,簡單的方法就會有效。(我在一個回答裡寫了我交易系統的技術方法有興趣去看看,是簡單而且有效的。)
還有外匯市場的基礎的知識,交易軟體的使用。
再次鍛鍊執行力。很多人覺得執行力是由思想決定的,執行力不好是因為哲學思想學的不夠好。我想說:扯淡吧。哲學思想學的再好,飛機也飛不上天。
形而上的和形而下是一個整體。
我來好好聊執行。執行力分解開,執行 和力。執行動詞。通俗說就是做某一件事情。能不能幹好呢?取決於這件事情的複雜程度。如果是一個削皮切好的蘋果讓你吃是不是很簡單,但是如過讓你摘,洗,削皮,切,然後在吃是不是就太複雜執行起來就難呢。
交易也是一樣,執行力的高低取決於這件事情的難易程度。你把交易系統每一步都儘可能絕對分類,每一步都清晰可辨。就如同你在對付一個蘋果,你的步驟是摘,然後是洗,再後削皮,切,最後是吃。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你的執行力會有問題?
說了這麼多,執行力是可以透過方法提高的,不僅僅是思想層面的問題。
思想指導交易系統的模型。技術將模型填充好,而好的模型又先天具有可執行的基因。
交易的全部。
這就是你想學的交易。
回覆列表
每個交易員的交易系統都是基於其所認知的這個世界:
有人認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研究價值本質自然能得到價格體現,於是出現了基本派;有人認為基本面最終要以技術面的走勢來反映,就出現了技術派;也有人認為基本面與技術面相互結合,將為價格走勢更有指導意義。
光從技術派角度講:
有人認為市場是不可預測的,下一秒的價格可以漲可以跌,其比率是各佔50%。於是出現了一批專做倉位管理的交易系統,不計較漲跌,不計較交易品種。利用類似網格交易等方式,不斷加倉減倉得以實現盈利。
有人用四個字就可以一夜暴富——“物及必反”,《大時代》中的鄭少秋就是典型,全世界都在做多恆指時,他滿倉做空。反映到技術面時,這些人就利用了KDJ/RSI等超買超賣指標,也能在這個市場中成為神話。
有人認為市場中80%的行情是震盪的,只要不斷把握震盪行情中的利潤,將足以彌補剩餘20%的趨勢行情所帶來的虧損。他們開始不斷建立完善自己基於震盪行情下的交易系統。裡面帶有了很多震盪指標。並可能利用均線等趨勢指標以“指標共振”來篩選出真正的震盪行情。
有人認為市場中在一定時期可能是振盪,而在較小時間期間卻是趨勢。就開始出現了多重時間週期的交易系統。找到長週期的振盪行情中的某一段,在小期間找到頂或底,以支援做多或做空。
有人只願意做趨勢,覺得只有這種行情可以讓利潤奔跑,而趨勢行情尊重波浪的走勢進行執行,就開始出現了波浪理論,斐波娜奇(黃金分割)理論。
有人認為人是有弱點的,是有情緒,有喜怒哀樂的,他們相信人在短期內是有可能獲利的,但在長週期下,或大資金下,或在特定的環境中是沒有辦法保證獲利的,於是出現在一批研究智慧交易系統(EA)的人,包括著名的索羅斯的量子基金都有此配置。再細分下去,就產生了全自動EA與半自動EA。很多都能實現一定期間與環境中的盈利。至少克服了“人”的弱點。等等等等
究其原因,每個人認同的思想不同,說大了是人生觀的不同,導致了其所建立的交易系統的不同。
而建立的交易系統是否賺錢只需不斷地覆盤與實盤驗證。
最終,你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大部分交易系統都是能夠賺錢的。最終虧錢的人只是信念不夠。與做人一致。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的人不多,這或多或少構成了這個交易市場的2、8定律。
所以,交易系統很簡單,問自己,你的信念是什麼?只要你願意堅持她,執行她,不懷疑她,不離不棄,相互進步,相互成長。穩定盈利又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