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鯉魚大王
-
2 # 校朋
作為父母的教養誤區,講完之後也許大家會豁然開朗。
1. 作為家長,我們是不是覺得如果不懲罰孩子就是家長失職呢,就是家長沒有盡到責任是嗎?難道要等到別人或這個社會去教訓他嗎?
我們會經常看到在公眾場合一些孩子有過激的行為反應,家長的反應會更加過激,不是大聲呵斥訓斥孩子,就是上手打孩子,看著家長變身的那一瞬,面目猙獰很是恐怖,相信當時的孩子也是極度害怕吧。不知道當時家長的感受如何,氣憤?煩躁?我們會覺得如果不這樣制止孩子的過激行為,就表明我們做父母的沒有教養,圍觀的人會認為這個小孩缺乏家教,無法無天嗎?我們是否在那個當下也無法承受這個世俗的想法呢?但我們這樣做就能夠表明我們是有教養嗎?我們看似是形式上盡責了,可是卻是以傷害孩子的方式在履行職責,是這樣的嗎?這樣能教會孩子什麼呢?這樣只會培養孩子低自尊和恐懼權威的活著。
2.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透過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或指責和批評的方式去激勵孩子!孩子真能被這樣激勵嗎?
我們為了激勵孩子,經常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的孩子比較,也常常透過指責孩子批評孩子來施加壓力,從而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去奮發圖強,看似好像起作用,但同時我們也種下了嫉妒和憤恨的種子。孩子感覺好才能做得好,可是我們卻要孩子感覺很糟糕之後再做得好!
3 .只要我肯定我的孩子,他就能獲得自信,是這樣的嗎?
曾幾何時,當我們瞭解到培養孩子給予自信心很重要,我們就開始了喋喋不休的讚美和肯定,最後連孩子吃口飯我們都說“你真棒”,我們相信這樣就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殊不知,孩子的自信是源自自己對自己能力的感受,而並不是別人告訴他的你很有能力,所以語言的肯定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但建立孩子的自信是真正源於孩子對一項技能的掌握。更何況很多肯定只是像糖果一樣的表揚,只會讓孩子更加在意別人的評價和認可。
4. 孩子從小就要懂得分享,所以在家裡和外面一定要教會孩子把東西分享給別人。
如果大人抱有這樣的想法,請一定注意2-3歲的孩子是教不會分享的,孩子要直到5歲左右才能夠自發地去分享。2-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孩子在透過佔有物品,支配物品來感受擁有的快樂,這個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需要他的東西,一定要徵求他的同意。這樣當孩子能夠體驗到擁有,孩子才願意去分享,也就是說,自己沒有的東西是無法給出去的!
5. 在多子女家庭中,哥哥(姐姐)就一定要讓著弟弟(妹妹),大的要讓著小的,要照顧小的。
很多多子女家庭這種問題很普遍,即使是獨生子,我們父母在自己孩子與朋友的孩子玩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去要求孩子去遵循大的讓著小的。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沒有這個概念,他只會為自己的去爭取,只是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當爭執衝突發生時,成人會按照這個原則來判定和解決 ,顯然孩子是無法理解的。如果是這樣,孩子都希望自己變成更小的,如果家長會站在受氣的一方,無形中就暗示孩子以後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是能夠獲得支援的。所以父母碰到此情形,只需將問題給到孩子們,“你們打算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啟發引導,孩子會給我們驚喜的!
6. 錯誤就要一定糾正,要嚴厲地批評,孩子才能下次不犯錯誤。
有沒有注意到,相對於優點和缺點,我們更注重孩子的缺點,也就是我們總是在隨時隨地的糾正孩子的錯誤,我們認為錯誤糾正了就會漸臻完美。殊不知孩子的習慣與品行都需要一定的量的重複才能固定下來,如果我們經常糾正錯誤,錯誤提醒的重複率很高會固定犯錯誤的機會,相反優點沒有被關注,優點也無法固定下來成為好習慣和好品質!其實只需要關注優點!錯誤恰恰是學習的好機會!
7. 孩子一定要在公眾場合或外人面前去打招呼,才能表明孩子是有禮貌有教養嗎?
我們的父母總覺得孩子就是我們的門面,孩子帶出去如果被人誇,其實就是在誇家長。如果孩子已經開始說話2歲左右,我們家長總會強迫讓孩子和朋友打招呼,孩子躲在爸媽後面,家長就會給孩子貼個標籤“我家孩子膽小害羞”。你知道嗎?2歲左右孩子自我意識啟蒙期,情感也開始發育,孩子的特性是變得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會有害羞,驕傲,嫉妒等承認的情感,是屬於敏感期適齡行為。其實很簡單,爸媽見到朋友打招呼,然後介紹自己的孩子就可以,這時大人就示範瞭如何打招呼的禮節,隨著反覆幾次,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如何和陌生人打招呼,你說呢?
8. 孩子一定要聽家長的話,才能成為父母期待中具有優秀品質的人嗎?
父母最希望孩子小時候聽我們的話,我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體會道理都告訴他們,希望他們擁有比我們更美好的人生!但希望聽我們的話,又希望他長大能夠有主見和獨立,你不覺得是自相矛盾的嗎?孩子的認知是透過個人體驗去獲得的,但我們透過直接告知他們我們的經驗來剝奪孩子體驗的權力和機會,那麼孩子沒有經過體驗採取了你的建議,那麼他就不會對事物有好惡,是非美醜的個人分辨和感受,孩子怎麼可能以後成為有主見的人呢?所以請提供愛與自由的環境給到孩子讓他去體驗去認知探索,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他自己!
9. 只要我肯定我的孩子,他就能獲得自信,是這樣的嗎?
當我們看到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或者吃虧了,我們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衝上去講道理分出孰是孰非,好像我們沒有辦法接受孩子的弱小。不能讓孩子吃虧。而且很多時候,孩子根本沒有被欺負或吃虧的感受,只是父母看到覺得是被欺負吃虧了,強行介入。殊不知,這恰恰是個暗示,暗示自己的孩子是弱小的,弱小是不允許的不好的,想一想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又會怎樣看自己呢?孩子的成長是動態的發展的,當孩子有了這種體驗和感受,才能自我去調節平衡自己的感受和與他人的關係,希望家長能夠尊重孩子的感受,以他的感受為準,給他機會自己去面對處理,知道他向你求救尋求支援幫助。
10. 大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脆弱或犯錯誤嗎?
我們孩子對父母是非常崇拜和尊敬的,我們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最完美最偉大的,無所不能的,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想法。作為父母也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夠給與孩子最美好的一切,哪怕生命。這樣我們總是會刻意的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不願意讓孩子看到父母的脆弱,失望,難過沮喪的負面情緒和感受,同時我們也不允許自己犯錯誤,這樣就沒有辦法去教育孩子了。但殊不知,這種美好的願望,示範給孩子的就是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不允許的,我們也要把他們隱藏起來。這種對負面情緒和感受的不接納,恰恰會影響孩子以後自己情緒的管控以及人際關係的平衡。所以父母真實的表達自己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孩子也會真實的接納自己的情緒與錯誤,這樣才會有健康的情緒管理。
成人喜歡用社會系統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的行為,但孩子的成長恰恰是按照生命系統的價值觀去成長,所以當成人用社會系統的價值觀來評判生命系統的價值取向時,就會形成很多的干擾,兒童生命的建構和內心的需求就會受損和不斷掙扎,當我們提供愛與自由的環境讓我們的孩子去成長,那才是真正的教育“Education”,拉丁語的詞根是“引出”的意思。所以說教育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生命潤澤生命,讓我們支援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真正的他自己!
-
3 #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但所有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當我們回頭看養育孩子的過程時,都想要糾正過去犯下的一些錯誤。
所以,趁著現在孩子還小,我們看看很多父母后悔的事情,儘量避免重複同樣的錯誤,少一些遺憾吧!
1、和孩子交流時沒有享受其中
當一個小寶寶呱呱墜地時,哭聲就是他的第一種語言:“媽媽,我餓了”、“我尿了”、“我害怕,想要抱抱”……如果父母經常能及時做出迴應,便是最好的溝通,小寶寶會感受到安全和溫暖,這會為以後親子之間的暢通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礎。
慢慢地,孩子從不會說話,到牙牙學語,再到伶牙俐齒,整個成長過程中都非常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但不要認為這種需要是單方面的,事實上,如果我們能把和孩子的交流當成一種享受,就能從中體會到很多為人父母獨有的樂趣和美好。
偶爾在陪孩子玩的時候,做點其他的事倒也沒關係,但如果你把這種三心二意的陪伴當成一種習慣,那麼在某個時刻,你可能會注意到你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正在過著自己的生活,他可能已經不需要或者看起來“不屑於”和你交流了。
2、沒有經常擁抱孩子
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擁抱對於一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有時候,嘮叨啊說教啊這些口頭語言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蒼白無力的,而像擁抱這種表達關懷、親近和友好的肢體語言,往往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支援和正能量。
有些父母可能會擔心,擁抱多了會讓孩子變得愛依賴大人,尤其對於男孩子,會變得不太堅強或獨立。
但其實,孩子未來變得堅強和獨立的基石,是小時候從家長那感受到足夠的愛和安全感,而擁抱恰恰是非常好的增進親子感情的方式。
要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長大,不再會讓你擁抱他的。
3、沒有給孩子拍足夠的照片和影片
當然,如果你沒經常給孩子拍照或錄影片,也不會對孩子和你們的家庭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但很可能在未來,當想要回憶起生命中那些最寶貴的時刻,並和孩子一起分享當時的感受時,很多父母真的很後悔當初沒用照相機記錄下來。
你肯定不止一次地想看到寶寶跌跌撞撞邁出第一步的萌態,也想要無限迴圈寶寶第一次叫媽媽時的那個場景,那麼照片和影像仍然是最佳的和最可靠的方式。
4、沒有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媽媽,我今天不想去上學……”“不行!怎麼能不上學呢!”“爸爸爸爸,我發現……”“大人講話小孩不要插嘴!”......這樣的情景是不是很常見? 孩子當下說的話,就是在傳遞著他最真實的感受和最切身的需求。但我們很容易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自以為對孩子瞭如指掌,知道他的意圖,經常根本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下意識做出反應,誤會和傷害也由此而生。 而且,一些父母在為孩子做決定時,並不太會去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也經常會被這樣迴應:“你還太小了不懂事”、“我們都是為了你好”、“大人知道的肯定比你多”…… 每個孩子聽到這樣的話都不會覺得開心,沒有被尊重的感覺。更糟糕的是,經常被忽視意見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和自立能力,很難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5、沒有讓孩子享受自由玩耍的快樂
曾幾何時,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時間嬉戲打鬧,過家家、藏貓貓、跳皮筋、玩彈球、滾鐵環……但現在,能享受到自由玩耍的快樂的孩子越來越少。 不少父母覺得讓孩子瘋玩撒野,很浪費時間。為了讓孩子的童年過得“更有意義”,他們會限制孩子的玩耍時間,而去參加“更有價值的”學習活動。 但科學家們經過長期的追蹤調研發現,如果孩子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如果小時候沒玩夠,會影響到以後社交、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孩子在小時候自由玩耍的渴望沒被滿足的話,很難葆有好奇心和創造性。因為“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則廢。”
6、在孩子生命中重要的時刻沒陪在身邊
有些事情對我們大人來說似乎無足輕重,但在孩子眼中可能非常重要,比如幼兒園放學等大人來接、佈置生日聚會場地、開學典禮、登臺表演、參加鋼琴考級等等。
而在這樣的時刻,孩子非常需要有一個親近的人能陪在身邊,悉心照料,打氣鼓勵,分享喜悅,見證榮耀。所以儘量不要錯過。
將來,當你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孩子的多少重要事件時,你會感到遺憾的。
時間無法倒流,逝去了就永遠無法挽回。很多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飛快地長大,會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所以好好珍惜眼下陪伴孩子的分分秒秒吧。
-
4 # 飛馳浸入式英語
父母教育中的“誤區”往往都發生在自己身上。
怎麼說?
中國很多父母都有很嚴重的情緒問題。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而忽略了激發孩子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喪失靈性。
這樣的“愛”,很容易被轉化成為“恨”。所以, 情緒化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缺乏幸福的能力。
而在心理學中,有個術語叫強迫性重複:一些人似乎故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重複經歷類似的痛苦——那些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後更容易離開自己的伴侶;那些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毒打的孩子,他們長大後也會更傾向虐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在情緒化家庭中長大的人,他們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成為一個易怒暴躁的人。
所以說,不能管理自己情緒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是場災難,因為他們也無法幫助孩子正確管理的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也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孩子,遊戲輸了,或是小朋友與自己產生分歧時便會大喊大叫,甚至不停地哭鬧,這些都是孩子不能有效管理情緒的表現。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某研究專案曾長期跟蹤兩組兒童,一組是在融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另一組是長期處於父母關係不和、被忽視、或存在受虐行為的孩子。
研究結果發現,第二組長期處於負能量環境中遭遇情感創傷的孩子,DNA出現了將近3000處表觀遺傳變異,23條染色體均有受損現象,受損的部分是主要負責鎮定壓力反應的基因。
在大人面前,孩子沒有反抗的能力,父母一旦情緒不穩定,他們往往便會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怒父母,招來一頓毒打叱罵。
當孩子長期處於一個爭吵的家庭,長大後他們會習慣把責任歸因於自己,認為是自己的錯。而這樣的敏感會一直藏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伴隨他們成長,影響著他們的性格和人生。
他們會容易迎合他人來獲得別人的喜歡;一旦收穫不好的訊息,便會壓抑自己的個性,並且迴避親密關係。
很多父母應該都不知道,在孩子面前的情緒失控(即使不是衝著孩子的),仍然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殺傷力,在他們看來父母的每一次相互發脾氣,都是雙倍疊加地指向他。
當家長之間產生矛盾時,記住,家長要做的是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打敗對方。因為父母吵架,不管贏的是誰,輸掉的都是孩子。
所以,正確的家庭教育,不是指責與咆哮,更不是責罵與毆打,而是讓孩子在充滿愛與包容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所以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願每一個家庭都充滿愛與和諧,願每一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回覆列表
正確的教育理念,可以讓我們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但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著諸多的誤區,例如:
誤區一、多物質投入,少時間投入。
改革開放的經濟大潮,讓很多人富裕了起來。一些人以為所謂的家庭教育就是為孩子報各種課外班,給他們請最好的老師,讓他們接受各種素質培訓,培養他們的各種特長。但他們自己卻沒有什麼時間陪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做做遊戲。殊不知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親子”互動,沒有了爸爸媽媽親身參與的家庭教育實際上已經變得名存實亡。
誤區二、重智商培養,輕情商培養。
智商、情商、財商,這些對於一個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但家庭教育主要是針對孩子的情商培養。情商(EQ)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與能力。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人,也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最長、和孩子關係最親密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首先成為孩子模仿的物件。而模仿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熟練的學習手段。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與其告訴孩子怎麼做,不如做給孩子看。
誤區三、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
大部分人在18歲前並不確定自己真正喜歡和適合做什麼。在這之前我們學習的知識,除了奠定我們的知識基礎,開啟我們的學習思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用實踐探索適合我們的學習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數的高低無法準確檢驗出我們是否學會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有的孩子在小學時學習很努力,但學習方法陳舊,主要靠的是“死記硬背”,小學知識量少,尚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取得好成績。但一旦上了中學,就會立刻感到學習很吃力。
誤區四、注重己願,違揹他願。很多父母會把自己的人生夢想或人生意願強加給自己的孩子。如果一旦孩子違背了或是達不到,就會萬分失望,甚至痛不欲生。這其實違背了家庭教育的另外一個原則“以人為本”。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併合理地引導他們。父母的人生不是兒女人生的過往,兒女的人生也不應該成為父母人生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