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武書記官
-
2 # 薩沙
夷陵之戰的影響非常大。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當然又為關羽報仇的意思,不過主要還是為了蜀國的軍事和經濟。
當時劉備雖然佔領了四川,然而四川無論軍事還是經濟都有很大缺陷。
就經濟上,四川雖比較富裕,農業產量較高,但畢竟是漢代,全省人口還不到100萬。
根據四川的人口來看,蜀國最多可以出動約八九萬軍隊,另外還有三四萬民夫,用於軍事作戰。
然而敵人曹魏的人口在400萬以上,可以出動三十多萬軍隊。雖然還有東吳的牽制,但曹魏對付蜀國的軍事至少可以在20萬左右。
古代軍事技術較為落後,人多人少還是很重要的。現在兵力還不到敵人一半,想要獲得決定性勝利難度極大。
就軍事上來說,荊州丟失以後,蜀國攻打曹魏就只能穿越川北攻擊陝西。
然而,這一條都是山路,地形崎嶇,有的地方還是棧道。這種地形過於複雜,蜀國大軍一旦攻入陝西,如何能夠把糧食穩定運輸到前線就是大問題。
其實在沒有鐵路的時代,不要說漢代,哪怕是清代也無法維持運輸問題。
所以,如果北伐去攻打曹魏,勝利可能性微乎其微。
曹魏以兵力優勢只要在陝西堅持防禦一段時間,蜀國大軍就不戰自潰了。
然而,如果蜀國控制荊州,可以透過長江將大軍和糧食源源不斷運到荊州。
而荊州的地形無論如何也比四川開闊的多,更適合蜀國發動攻勢。
況且雖然蜀國只控制荊州一部,但荊州本來人口就多,至少也有五十萬人口的增長,對蜀國有很大幫助。
可惜,夷陵之戰最終慘敗,導致蜀國一蹶不振。
不過,東吳實力由此增強,而且蜀國和吳國再也沒有衝突,維持和平局面直到滅亡。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公元219年,劉備集團的實力發生了一次過山車式的大崩盤。當劉備以攻為守,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之後,劉備集團的實力達到了巔峰狀態。當時的劉備集團坐擁荊益兩州,麾下戰將千員,都是劉備多年來收攏的四方豪傑之士,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可是隨著荊州軍失敗,關羽、劉封被殺,孟達投降魏國,劉備集團的實力折損過半。
(劉備勢力最大時控制區)
在劉備稱帝前後,黃忠、馬超等又紛紛去世,及至東征之前,猛將張飛又被暗殺。相形之下,曹魏集團卻是良臣猛將,兵精糧足。劉備自忖短時間攻擊發展勢頭尚可的曹魏不會得利,因而東征,攻打孫權。
與劉備一樣,孫權也是寒門出身,不管是蜀漢還是東吳,他們都是外地人建立的政權,必然會造成當地大族的各種抵制。劉備在蜀中的這些年沒有做過什麼德政,在劉備佔據了成都之後,人們甚至懷念起當年闇弱的劉璋來。因為劉備成功佔據川中之後,先是縱兵搶了成都的府庫,又髮型直白錢掠奪民間財富,在漢中之戰中再度呼叫整個蜀中的資源才勉強獲勝。在這期間,蜀中人們承受了苛刻的剝削和無休止的徭役,劉備集團利用軍事能力壓制地方勢力的反彈,因此蜀中的幹群關係一直都比較緊張。
(劉備集團是外來政權)
相對來說,孫權已經與江東的世家大族達成了一定的諒解。孫策時期製造的高壓政策,因為赤壁之戰的勝利使得孫氏暫時坐穩了江東盟主的位子。之所以把孫權稱作江東盟主,其實是想說明,與蜀中世家大族被東州兵搶劫殺戮之後勢力大衰,即使有心反抗卻力不從心不同,東吳的幾個世家大族的能量很強大,每個世家大族都有幾千上萬私兵。孫權當然想如臂使指一樣的行使王權,可是江東地區的世家大族可不會心甘情願聽從指揮。相對於曹操名為大漢丞相的身份,江東世家大族原本就沒有一定要綁在孫氏的戰車上的必要。孫權最終透過赤壁之戰證明了孫氏軍事集團有能力保衛江東的利益,從而使得江東世家大族放棄了部分獨立性從而避免曹操佔據江東後執行政策的不確定性。孫權勢力不夠強大,所以還不得不讓世家大族幾分,曹操可是財大氣粗,身份又是正統,而且還有蔑視世家的前科。所以,在這種現實的利益考量之下,江東的世家大族選擇了孫權作為盟主。
(江東世家大族是共主聯盟)
劉備集團與孫氏集團的政治模式,在出身庶族號召力不夠方面有類同的地方,但在世家大族的支援面上又有很不同。相比較來說,劉備的劣勢更大。因為劉備集團的人才多是庶族地主階級,他們追隨劉備屬於政治投機行為,如呂不韋的奇貨可居。世家大族與庶族地主階層最大的不同點,即在於世家大族有強大的宗族勢力,有強大的人力資源儲備,而庶族地主階級往往是暴發戶沒有這方面的儲備。所以,劉備集團的人才梯隊是斷檔的。劉備必須趁著自己勢力還算強大時,儘可能多的佔據地盤和人才儲備。不然,等到劉備從四方蒐集到的創一代人才凋零之後,蜀漢的國勢就會危如累卵了。所以,劉備選擇東征,本意是想借著現在勢力稍強,打下來江東地界,與曹魏劃江而治。
可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敗了,損失慘重,史稱僅以身免,只帶著100多騎兵逃入永安城。後來收容一些散兵,得到幾千人,加上趙雲從江州帶來的後援部隊,加在一起可得兩萬人,兵勢稍振。
(夷陵之戰後劉備勢力圖)
此時的劉備集團的勢力跌入了谷底,全國只有兩支兵馬可堪排程,一支在漢中由魏延帶領防備曹魏,另一支由劉備帶領防備東吳,以至於蜀漢國內空虛,軍事壓制能力減弱。這導致了原本就對劉備集團不滿的蜀中地方勢力趁機發難,南中地區、西川地區一時間皆反,國內洶洶,大有亡國之勢。劉備集團卻苦無兵力調撥,只能在解決成都附近的叛亂,對南中地區採取了放任自流的做法。直到六年後,在初步穩定了局勢後,諸葛亮才開始南征。所以,在夷陵之戰後,劉備集團徹底陷入守勢,成為三國中勢力最為弱小的一方。劉備集團勢力弱小到幾乎被忽略的地步,終曹丕之世,其意都在東吳,因為蜀漢已不足為慮。
夷陵之戰後,劉備很快病逝。劉備在去世前,已經改變了對蜀漢世家大族高壓的政策,開始尋求一定程度的和解,開始把蜀漢本地才俊招入朝廷。可是,蜀漢政權並不給予他們實際權力,蜀漢政權的本地化程序做的一直不夠好,本地人不願意為劉備集團賣命。所以,當鄧艾偷渡陰平後,蜀漢後主根本不能指望地方守將,派遣了成都的部隊過去抵擋。哪裡知道,魏軍一路上都沒有遭到抵抗,快速進攻到了成都城下。劉禪為什麼選擇投降?其實就是他認為沒有人會為劉家賣命了。
(夷陵之戰後蜀漢僅能控制成都周邊)
孫氏集團在夷陵之戰後,雖然避免了立刻亡國的危機,可是卻失去了強大的盟友和外援,在與曹魏的對抗中始終處於劣勢。曹魏集團和劉備集團經常稱呼東吳集團為鼠輩小兒,其實不是沒有緣由的。江東一帶多水兵、步兵,用於劃江而治尚可,登陸作戰則缺少機動性。當初周瑜帶領數萬人攻打曹仁據守的江陵,打了一年沒打下來,還被曹仁帶著幾十個騎兵反殺。後來劉備讓張飛帶著1000多騎兵支援,就再也沒有看到曹仁的陷陣之舉了。所以,魯肅建議孫權出借荊州給劉備,其實就是看到了己方軍隊進攻性不足,意欲讓劉備集團守備荊州,承擔曹魏的戰略壓力。
夷陵之戰後,劉備集團全數退出荊州,曹魏的戰略壓力全部都給了東吳了。劉備為此還特地寫了一封信給陸遜,各種嘲諷挖苦,說要約期再戰。陸遜收到後,知道劉備這是煮熟的鴨子嘴硬,在給自己失敗找回點面子,後來陸遜回信硬核回懟,劉備也沒什麼言語,他也知道要和東吳這個仇人再次結盟,可實在拉不下臉來。直到諸葛亮執政時,才派鄧芝出使吳國,再度建立起聯盟。
話說回東吳這邊,曹丕接連三次南征東吳,無歲不徵,逼得孫權疲於應付。幸虧曹魏沒有大量的水軍,北軍不習水戰,東吳勉強接下了曹丕時代的攻勢。不過,荊州掌握在東吳手中,並沒有發揮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作用。東吳的水軍、步軍完成不了北伐中原時所需要的穿插、分割等戰術機動性動作,陷入了陣地戰、消耗戰的困境。如果荊州一直在劉備集團手中,那麼疲於應付的就應該是曹魏集團了。當年關羽北伐,曾一度逼的曹操要遷都避其鋒芒。
(夷陵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所以,東吳打下來荊州,以及後來的夷陵之戰,雖然避免了東吳立即亡國,卻也給兩家造成了大量的損失。從此,北方一家獨大的局面形成,一直持續到鄧艾滅蜀,司馬晉滅吳。
-
4 # 冷月鉤沉
筆者認為,吳國和蜀國在夷陵之戰後,有著此消彼長的變化。
公元221年7月,劉備釋出天子詔書,正式向東吳宣戰。
為了這次東征孫吳,劉備準備了,一年的時間。
他從各地抽調士兵大概有5萬人,糧草軍械足夠消耗1年的時間。
在出發前,他還去祭拜了關羽的衣冠冢,發誓一定要為關羽復仇,奪回荊州城。
和劉備一起出徵的有吳班,馮習,張南,沙摩柯,黃權和馬良等人。
諸葛亮則留守蜀中,為劉備籌集糧草和淄重,保障後方的穩定。
戰爭初期,劉備兵鋒正盛,接連攻城拔寨,佔領了秭歸城。
東吳孫權為了這場戰爭,也下了血本。
他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領5萬餘人到前線和劉備對峙。
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劉備無奈放緩了進攻的節奏。
加上當時天氣乾燥炎熱,劉備的水軍在船上有中暑的症狀。
劉備於是下令棄船登陸,到山林裡避暑等到秋天後再和東吳決戰。
劉備進入山林紮營,正中陸遜的下懷。
他派斥候探知劉備的軍事部署後,發現劉備軍隊橫亙數百里,紮營在崎嶇的山道里。
而且營房大部分是木柵欄,利用火攻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劉備夜裡看到火光沖天,東吳大喊活捉劉備,卻已經無力迴天。
蜀軍死傷不計其數,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
劉備在親信的護衛下,逃到了白帝城,東吳本來還想擴大戰果。
可是趙雲率領援軍趕到白帝城,東吳只好作罷。
這次戰爭蜀漢損失兵馬5萬人,糧草軍械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次年劉備就因為悲憤交加而死,他死後蜀漢進入諸葛亮時代,蜀漢內部出現叛亂。
疲於奔命的諸葛亮用了數年整頓蜀漢內部,經過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國力才漸漸恢復。
可是,丟失荊州後的蜀漢,劉像老虎被拔掉了牙齒,沒有了威脅力。
蜀漢也沒有了和曹魏爭奪天下的可能和資本。
而東吳經過夷陵之戰,保住了荊州城,實力進一步得到了鞏固。
但同樣損失了數萬人馬,國力漸漸不濟。
反觀曹魏坐觀成敗,實力得到了增強,三國格局經過夷陵之戰基本形成。
此後數十年基本上保持著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魏的局面,直到蜀漢,東吳被滅。
—End—
-
5 # 始終先生
火燒連營,是指公元221年蜀漢對東吳發動的夷陵之戰,劉備憑藉剛剛稱帝,蜀國士氣大振,打算對東吳速戰速決,而東吳主帥陸遜透過對雙方實力的準確分析,以“拖”為守,雙方僵持6個月,蜀軍士氣沮喪,軍心渙散,陸遜趁機反攻劉備,一把大火燒光了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敗,劉備抑鬱而終。
夷陵之戰蜀國究竟損失了多少一.兵力損失嚴重
劉備發蜀軍精兵三萬,連同沙摩柯的兩萬夷兵,總共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大將張飛遇刺,張南、馮習、傅彤、程畿、馬良死於亂軍之中,杜路、劉寧也被迫投降東吳。夷陵之戰,對蜀國的軍事上是致命的打擊。加之老將黃忠、馬超病亡,五虎上將只剩趙雲一身,荊州派人才幾乎全軍覆沒。
二、物資損失嚴重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道:“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劉備在敗退途中,大量的糧草物資被丟失,這對僅佔一州之地的蜀國來說,是十分慘重的。
三、人心
蜀國內部一直分為三個派系,荊州派、益州派、東洲派。荊州派是劉備入蜀前的人馬,益州派是入蜀後歸降劉備的原劉璋人馬,而東洲派則是以馬超為代表的漢中、西涼人馬。原本漢中稱王后,一直不服劉備的益州派人士,開始對益州在劉備統治下的未來有所憧憬,但襄樊之戰失利,夷陵失利,這一憧憬也隨之破滅,加之劉備已死,益州派系更是蠢蠢欲動,蜀國大臣朱褒、雍闓、高定等夥同南蠻孟獲造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吳國在夷陵之戰中到底得到了什麼一、三國中的地位
襄樊之戰前,吳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而在夷陵之戰後,蜀國大敗,吳國成為實力上的老二。
二、安全性
夷陵之戰前,吳國的最大威脅,不是魏國,而是盟友蜀國。因為在於魏國之間,有長江天險,魏國想要跨江南下,是及其不容易的。反觀劉備,其野心一直是挺進中原,光復漢室(取代漢室),拿下漢中之後,益州北面的防禦就算是穩妥了,既然一時無力與曹操爭天下,劉備的目光自然會放到江東,這從劉備一直在荊州的問題上遮遮掩掩,四處鑽空子能得到印證。
夷陵之戰後,蜀國實力大損,對於吳國來說,來自長江上游的壓力也就隨之消失。
夷陵之戰的勝利不僅使東吳鞏固了優越的地緣條件,也打消了蜀漢對荊州的野心,而且鞏固荊州尤其是江陵一帶還使魏國對東吳的南侵變得困難重重,同時,此役的勝利使東吳君臣上下對既定國策方針的貫徹和執行力更上一層樓,也為東吳政權此後幾十年的延續和穩定奠定了基礎。
-
6 # 子正尋道
火燒連營這一慘劇發生以後,對吳蜀兩國都有巨大的影響。這一事件不僅直接影響到劉備伐吳的成敗,而且嚴重損害了蜀國好不容易積攢的國力。相應地東吳這邊取得了對抗蜀國的勝利,保住了荊州這一戰略重地的勝利果實。
為了給關羽報仇,也為了重新佔據荊州,劉備於221年,率領大軍攻打東吳。此時劉備剛剛稱帝三個月左右,可謂兵精糧足,士氣也比較旺盛,對於這次攻打東吳,有很強的信心。可惜天有不測風雲,蜀軍起初進展非常順利,但在夷陵一帶,吳蜀雙方出現了相持。緊接著陸遜根據蜀軍的佈置弱點,採取了火攻,於是火燒連營的一幕發生了。
對於被東吳軍隊用火攻一事,劉備做夢也想不到,因為自己志在必得。同樣地,對於火燒連營之後,所產生的極大戰略惡果,劉備也沒有做好應對的思想準備,導致他在白帝城,從此一病不起。
一:火燒連營之後,魏國獲利最大。本來天下三分,魏國所佔的地盤就最大,實力最強,現在吳蜀兩國相爭,嚴重消耗了兩國的實力。此消彼長,讓魏國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擁有了更強的戰略主動性。
幸虧蜀國在伐吳失敗以後,與吳國重新訂立了盟約,才避免了被魏國各個擊破。不過讓魏國看到了吳蜀兩國雖為同盟,但裡面還是存在裂痕,在以後對蜀和對吳戰略上,魏國將更加得心應手。
二:火燒連營之後,東吳保住了荊州這一勝利果實。之前看到劉備率領大軍前來進攻,東吳內心充滿了焦慮。甚至孫權還派遣使者到蜀國,向劉備請求和解。後來劉備大軍連戰連捷,更是加深了東吳的憂慮,擔心荊州會重新回到蜀國手裡,甚至東吳還要損失一些戰略要地。可隨著火燒連營的發生,東吳的一切擔憂都隨風飄散了,勝利已經到來。
現在的主動權交到了東吳一方,為了避免被魏國消滅,不管劉備內心如何難受,都必須接受與東吳重新結盟。而且從今以後,蜀國都不太會重新伐吳了。
三:火燒連營之後,蜀國遭受了巨大損失,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火燒連營的發生,劉備伐吳就已經失敗了,為關羽報仇,還有重新佔據荊州的願望,頓時化為了泡影。首先是兵力的消耗,從蜀國帶來的精銳部隊基本上都沒有了;再次是人才的折損,張南、馮習以及沙摩柯等將領已經戰死了。然後更惡劣的是,以後僅憑益州區區一州之地,怎麼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況且現在元氣大傷,還不知道有沒有恢復的機會。
即使是啞巴吃黃連,內心極度痛苦,也要接受與東吳簽訂盟約。還有荊州之地幾乎再也不會回到蜀國手中了,只能接受三分天下的現實。
火燒連營終結了劉備的統一大夢,諸葛亮的隆中對註定沒有辦法實現了。等到劉備去世以後,為了蜀國的生存,諸葛亮只能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北伐,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7 # 歷史風暴
其實,夷陵之戰才是三國格局最終確定的戰役。
在這場戰爭中,蜀國最後的機動部隊被殲滅,讓他再也沒有能力對魏國和吳國發動攻擊。
所以,哪怕劉備在夷陵之戰之後沒有去世,繼續在未來長期執掌蜀國政權,他應該也不會想著去攻打吳國了。
因為,荊州的丟失,已經讓蜀國成為當時三個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小的一個,他在人口上本來對吳國已經處於劣勢,再加上夷陵之戰的失敗,讓蜀國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兵力必須要選擇防備吳國或者魏國的其中一個。
當然,蜀國和魏國之間從來就沒有談判的空間,而他和吳國之間曾經卻有過非常好良好的合作記錄。所以,經歷了夷陵之戰之後,蜀國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和好吳國,聯合對抗北方的魏國。所以我說,在夷陵之戰之後,哪怕劉備沒有去世,而是繼續長期執掌蜀國政權,就算是再恨吳國也不會再和他爆發戰爭了!
對蜀國來說,這場戰爭的失敗,再次讓他迴歸到連吳抗曹的國策中去了,對吳國其實也是如此。
吳國雖然趁關羽北伐的時候奪取了荊州,但其實吳國並不想和劉備徹底撕破臉。對吳國來說,蜀國何嘗不是他對抗曹魏的重要屏障呢?
如果吳國和蜀國反目成仇,雙方就得在邊境線上佈置大量軍隊,那他們在面對曹魏的時候就會極為被動了。相對蜀國,吳國形勢更為兇險。蜀國統治中心在四川盆地,這裡物產豐富,但是交通閉塞。在漢中之戰之後,曹魏失去了南下攻打蜀國的基地,讓蜀國在面對北方強敵的時候比吳國要安全的多。
而吳國雖然有長江天險,但數千里長的長江任何一個地點都有可能成為曹魏大軍南下的渡口。所以,如果和蜀國關係緊張,吳國就不得不在北方和西方兩地都保持龐大的軍事力量。再加上吳國內部還有山越人叛亂,三個國家中最先垮掉的肯定是吳國。
想當初,秦國在兼併了巴蜀之後,就曾經多次從巴蜀地區順流而下攻打位於長江中下游的楚國,最後逼著楚國不斷遷都躲避秦軍的鋒芒。所以,和蜀國恢復友好關係,讓蜀國能夠全心全意對抗北方的魏國也給吳國提供了安全保障。
於是,夷陵之戰之後,雙方再次迴歸早期聯合抗曹的基本國策。
從此,三國格局正式形成!
-
8 # 雨夜構想
所謂的火燒連營就是劉備的夷陵之敗,演義中描寫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起傾國之兵征伐孫權,在猇亭一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導致劉備精銳盡失。從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病死。
此戰之後對吳蜀兩國的影響還是比較深遠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對吳蜀兩國都產生了那些影響,首先看一下吳國。
孫權陣營從來就不缺少對抗外敵的著名將領,歷屆最高軍士長官都是優秀人物。可以說掌握著戰爭主動權的都是這些人,從周瑜到陸遜孫吳經歷了四任軍事最高長官。其中尤以周瑜和陸遜最為出色,周瑜曾經在赤壁火燒戰船打敗曹操,使孫吳在江東地區的地位更加鞏固。陸遜更是在周瑜之後擊敗劉備同樣也是用了火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合。
陸遜戰勝劉備以後,孫吳政權再次穩固了自己的位置,在荊州地區的統治達到了最佳狀態。也讓孫吳的戰略防線推進到了長江對岸,這樣的佈局也是魯肅當年為孫權規劃的戰略意圖最重要的一部分。荊州的完全掌握也使孫權有了進一步爭奪天下的戰略縱深,背靠長江,有天下第一精銳的水軍的支援,讓孫權面對其餘兩家的戰略防禦遊刃有餘。同時孫權得到了荊州地區全境對他的國力增強有了更加促進的作用,江東地區在古代時候屬於相對比較閉塞地區,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相對欠發達。人口相對較少,孫吳綜合國曆還不是特別強大,得到了荊州同時也得到了很多人口,這直接影響到了孫吳以後國力的增強。
在戰略方面孫權一直沒有什麼爭奪天下的野心,可要是給他機會,他也不會放過。佔領荊州之後,讓孫吳的戰略防禦或者進攻都已經直面曹魏政權,這使孫吳在戰略方面處於曹魏的軍事威壓,不得不加強了荊州的駐軍來加強對曹魏的防禦。孫吳的軍隊主力都是水軍,在陸地上作戰是弱項。所以他對於蜀漢政權和曹魏政權從來都是防禦為主,基本上很少主動進攻。隨著夷陵之戰的勝利,孫權可以把軍事防禦的重點轉移到長江對岸,自己可以在後方大搞基礎建設,提高綜合實力,以待伺機而動。這就是夷陵之戰後對吳國的影響。
再來看一下此戰之後對蜀漢政權的影響。夷陵之敗對蜀漢政權打擊無疑是致命性的,這一戰蜀漢精銳盡失,很對年輕後備將官陣亡,投降。直接影響到了蜀漢政權後續的發展。
劉備兵敗逃回到了白帝城,一病不起。各路殘兵敗將陸續回撤,陸遜隨後尾隨而來。要不是演義中諸葛亮的八陣圖阻攔,陸遜有可能一鼓作氣攻進川中,那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其實陸遜要考慮的事情也是很多的,最重要的就是曹魏政權,他擔心自己率領部隊進川以後,曹魏來攻,自己來不及回援,那樣的後果也是自己不能承受的。所以陸遜沒有直接進攻蜀漢,而是追到了邊境線就回撤了。這一戰下來蜀漢政權的實力受到了致命打擊,劉備一命嗚呼。國內幾乎已經沒有可戰之兵,各類年輕備用將官損失殆盡,致使以後蜀漢無人可用。這一戰還損失了一個人,就是黃權,黃權是蜀中資深將領,在蜀中號召力極強。夷陵之戰時黃權沒有在劉備身邊,等到他得到訊息時,劉備已經敗逃。自己帶領一支孤軍滯留在孫吳境內,有國難回,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投降了曹魏。黃權的投降直接打破蜀漢政權內部實力的平衡,也讓諸葛亮在以後平衡內部勢力大費腦筋。
劉備死後,蜀漢政權進入到了諸葛亮時代。夷陵之戰帶來的後遺症才真正的爆發,荊州丟失從根本上打破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是蜀漢政權徹底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從漢中荊州一同出兵的計劃落空,失去了荊州的牽制,蜀漢政權的前途十分渺茫了。這一戰對蜀漢的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打擊巨大,諸葛亮用盡餘生之力也沒有挽回這一戰帶來的損失。本來就積貧積弱的蜀漢政權要是沒有諸葛亮的全力維繫,恐怕早就被滅亡了。蜀中之地人口稀少,還總是受到南方少數民族的騷擾。荊州一失,單靠川中之力是無法和強大的曹魏政權爭奪天下的。尤其是秦嶺地區山路崎嶇,道路不通,軍糧給養很難輸送。諸葛亮歷次北伐都是因為軍糧問題而落敗。所以秦嶺地區真的不適合出兵打仗,可是沒有了荊州的諸葛亮之有隻一條路可以走。
其實劉備為什麼非要征伐孫權,這裡邊還是有一個重要原因的,就是劉備的最初想法是透過長江出川的。荊州一失劉備出川的道路斷絕,要是不奪回荊州,以後就沒有機會爭奪天下了。基於這個原因劉備才迫不及待的去征伐孫吳,導致自己大敗而回,精銳盡失。為蜀漢留下了一大堆爛攤子,讓諸葛亮自己收拾。要說劉備這次出征就是一次賭博,他就像一個瘋狂的賭徒,這一次賭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來做這最後一擊。沒想到他的結果和大多是賭徒一樣,輸得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還有更深遠的影響那就是,在蜀漢後期直接使姜維勾結羌人來攻擊曹魏,致使外族可以透過庸涼地區直接進入到中原地區,為以後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蝴蝶效應吧!世界上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到歷史發展。更何況夷陵之戰這麼大的戰役呢!
回覆列表
火燒連營發生在吳蜀戰爭中的夷陵戰役中。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蜀國從巴中與荊州發動對魏國的攻擊,關羽在荊州戰線上捷報連連,就在此時一心想奪取荊州的東吳朝關羽的背後狠狠地捅了一刀。關羽敗走麥城,並被東吳所殺,首級被送往曹魏。公元222年,劉備為了替自家二弟報仇,同時也是為了奪回失去的荊州,率領大軍從長江三峽出發,進攻昔日的盟友東吳。
對於這場戰爭,蜀漢方面可以說是出師不利,在戰爭的準備時期五虎大將中的張飛又被部將謀害,這更令劉備喪失了理性。在蜀漢朝堂內,諸葛亮、趙雲等重臣都不同意劉備的此次出征。關羽初敗,士氣軍心不來就不高,再加上準備時間過短,倉促出征勝算不大。
但是執拗的劉備還是出征了,在蜀漢的優勢兵力之下,東吳的秭歸被蜀漢佔領。蜀軍在夷陵(現湖北省宜昌市)之南的猇亭與陸遜率領的吳軍主力相對峙。劉備為了防禦吳軍的攻擊,犯了一個和曹操一樣的致命錯誤,從秭歸到猇亭之間設立了成片的軍營,綿延七百餘里,同時用樹柵環繞,防止敵人偷襲。作為一個玩火的行家,陸遜把這七百里聯營直接當成了一支巨大的火把,趁夜對蜀軍發動了火攻,同時大軍跟進猛攻,蜀軍瞬間崩潰。劉備倉皇逃至白帝城,又急又氣,病逝於白帝城。
夷陵之戰可以看成是荊州之戰的後續,蜀漢至此丟掉了三峽以西所有的土地,蜀漢的勢力退回了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獨特的地形特點也註定了儘管敵人不容易攻進來,但是蜀漢也不容易打出去。
從整個三國形勢來看,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吳蜀兩敗俱傷。
在當時,南北方的通道有三條:一條是由漢中穿秦嶺進入關中,當時處於蜀國境內;第二條經巢湖——淝水——壽春,由南方可攻入中原,當時吳魏兩國的主要交鋒就在此處;第三條就是透過荊州向北,沿襄陽——南陽進入中原,這條道路就是此次吳蜀爭奪的焦點。
東吳攻佔了荊州,看似收穫頗豐,但是卻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一個防禦曹魏的包袱。東吳不僅僅要在壽春方向保留重兵集團,還得在荊州方向提防曹魏的南侵。
至於蜀漢那就慘得沒法說了,荊州的丟失使得諸葛亮夢寐以求的荊州——益州聯合攻勢成為泡影,北伐成功的可能性瞬間接近歸零。在劉關張在世時,諸葛亮的角色類似與蕭何,坐鎮成都,主持大局。此次吳蜀戰爭,劉關張一次性殞命,接受白帝城託孤的諸葛亮一個人挑起了蜀國的軍政大事,這與諸葛亮的早逝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此乃本人的一絲愚見,如有不妥之處,望各位大牛多多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