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小魏家
-
2 # 虎子哥農場
蔥(學名:Allium fistulosumL.),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單生,圓柱狀,稀為基部膨大的卵狀圓柱形;鱗莖外皮白色,稀淡紅褐色,膜質至薄革質,不破裂。葉圓筒狀,中空;花葶圓柱狀,中空,中部以下膨大,向頂端漸狹;總苞膜質,傘形花序球狀,多花,較疏散;花被片長6-8.5毫米,近卵形;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錐形;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不明顯的蜜穴;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花果期4-7月。 蔥起源於半寒地帶,喜冷涼不耐炎熱。
蔥
鱗莖單生,圓柱狀,稀為基部膨大的卵狀圓柱形,粗1-2釐米,有時可達4.5釐米;鱗莖外皮白色,稀淡紅褐色,膜質至薄革質,不破裂。
葉圓筒狀,中空,向頂端漸狹,約與花葶等長,粗在0.5釐米以上。
花葶圓柱狀,中空,高30-50(-100)釐米,中部以下膨大,向頂端漸狹,約在1/3以下被葉鞘;總苞膜質,2裂;傘形花序球狀,多花,較疏散;小花梗纖細,與花被片等長,或為其2-3倍長,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花被片長6-8.5毫米,近卵形,先端漸尖,具反折的尖頭,外輪的稍短;花絲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錐形,在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不明顯的蜜穴;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
花果期4-7月
生長習性
蔥的適應性較強,主要受溫度、水分、光照、氣候、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影響。
溫度
蔥起源於半寒地帶,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喜冷涼不耐炎熱,在冷暖的條件下,可獲得較好的產量和質量。最適宜大蔥生長的溫度範圍是13-25℃,最高能耐45℃的高溫,蔥耐寒能力較強,最低可耐-20℃。春化溫度2-7℃,一般完成春化的時間為7-10天。溫度在2-5℃範圍種子可以始發芽,最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為15-20℃,在此範圍內,溫度越高發芽越快。當溫度高於20℃時影響發芽速度;溫度15-25℃大蔥葉片均可生長,最適宜葉片生長的溫度是10-20℃,此溫度範圍蔥白生長迅速、生長旺盛,並利於葉鞘養分的積累,蔥白實、莖葉壯、品質佳;當溫度高於25℃,蔥生長緩慢,並影響蔥白及葉片的品質,影響產量及收益。
水分
蔥具有耐旱不耐澇的生長特點。蔥葉片為管狀,葉片表面有蠟質,可以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蔥雖耐旱不耐澇,但因其根系較短、吸水能力較差,因此在各生長期要及時灌溉、排澇,尤其是遇到雨水較多的年份,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避免田間積水過多、過久,造成漚根、爛根現象。因此,要注意保溼適宜的水分環境,以滿足植株生長需求,避免缺水或水分過大影響良好生長,從而給農戶造成損失。
將保有5片真葉的蔥晾曬7-10天,雖然葉片萎縮、根鬚乾枯,但植入土壤,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即可萌發生長。在北方地區,冬季儲存的蔥多是放在室外冷凍,但仍具有生命力。將凍蔥去掉表皮後,將留有根鬚的蔥植入土壤10天左右即可生長。
光照
蔥是不耐陰、也不喜強光作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為中度,正常春化後,光照強度、光照時間不論長短都可正常生長開花。在蔥各生長期,適宜的光照條件可以促進植株長勢健壯,使蔥白粗壯,提高產量。
土壤
蔥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適宜pH值在6.9-7.6的土壤種植,但因其根系較短、根群小、不發達,故宜選擇在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光照適宜、排灌良好的地塊。土壤pH值過高過低,都會阻礙種子發芽,影響蔥正常生長。
肥料
蔥喜肥,尤其是對氮元素需求量較大,充足的氮肥可以有效提高蔥產量及品質。其次為鉀、磷、鈣、鎂、硼、錳等營養元素。生長盛期所吸收的氮、鉀量約為1:0.9;葉鞘期氮、鉀的吸收量約為1:1.2;苗期需磷量最多,此階段滿足磷肥的供應,可確保蔥苗健壯,長勢旺盛,實現增長增收。反之,則會直接影響蔥產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蔥各個生長期滿足氮磷鉀三大主肥的同時,還要滿足鈣、鎂、硫、硼、錳等微量元素的供應,各種微肥能夠促進蔥白長且粗壯,味道濃厚,增加產量。
分佈範圍
蔥原產自中國,分佈較大,中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國外也有栽培。[1]
品種分類
蔥可分為普通大蔥、分蔥、胡蔥和樓蔥。
普通大蔥
普通大蔥分蔥樓蔥4張
蔥的品種
品種多,品質佳,栽培面積大。按其蔥白的長短,又有長蔥白和短蔥白之分。長蔥白辣味濃厚,著名品種有遼寧蓋平大蔥、北京高腳白、陝西華縣谷蔥等;短蔥白蔥白短粗而肥厚,著名品種有山東章丘雞腿蔥、河北的對葉蔥等。
分蔥
葉色濃,蔥白為純白色,辣味淡,品質佳。
樓蔥
潔白而味甜,蔥葉短小,品質欠佳。
胡蔥
多在南方栽培,質柔味淡,以食蔥葉為主。[3]
繁殖方法
蔥一般採用播種繁殖,分為秋播育和春播育苗兩種。
秋播
蔥
苗床準備
應選擇土壤肥沃、能灌能排、在3-4年內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地塊。每畝育苗床撒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500公斤,深耕細耙,做成100釐米寬的平畦。
播種
一般秋天旬平均氣溫穩定住16.5-17.0℃為適宜播種期,播種到土壤封凍有50-60天時間。一般採用條播法播種,行距15-20釐米,每畝川種3-4公斤;
播後管理
秋播一般6-8天苗,由於當時氣溫高,苗床應注息保溼,播種後覆蓋地膜出苗時及時揭去,苗床澆水應視土壤情況而定。一般出齊苗後澆一次小水,土壤封凍澆越冬水。澆封凍水後,可在育苗畦上撒一層馬糞、土雜肥或草木灰1-2釐米,以利防寒保溼,幼苗安全越冬。來年春天土壤化凍後要及時將覆蓋物摟出畦外,當秧苗長出3片真葉後,結合澆水追肥2-3次,每次用硫酸銨15公斤左右,或尿素6-7公斤。同時,近青後要及時拔除雜草進行二次間苗;定植前7天左右,停止澆水,返行煉苗,提高定植成活率。
定植前適齡壯苗為苗高40-50釐米,莖粗1.0-0.5釐米,根系發達,葉無黃尖,無病蟲害,每畝蔥苗可定植5-8畝的面積。
春播
苗床準備
苗床應在冬前準備好.要求同秋播。
播種
土壤解凍後越早越好,應頂凌播種。
播後管理
出苗後撤去地膜,由於生長期短,要加強肥水管理,生長前期進行適當間苗,中期要肥水齊攻,追肥3-4次,後期要控制肥水,防止徒長影響成活率。
栽培技術
定植
定植期
蔥
蔥的定植期要求不嚴,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定植。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地塊栽培。翻地前每畝撒施或定植前溝施4000公斤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農家肥中要事先摻入15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或20公斤複合肥、然後深翻耙平,開溝作壟。
嚴格選苗,及早定植
起苗前兩天澆一次水,保證起苗時乾溼適宜,起苗時要剔除病、殘苗,將壯苗分級定植。
合理定植
行距為80釐米,株距3-4釐米,每畝栽植2-3萬株為宜。
定植方法
一般採用排蔥和插蔥法。排蔥適宜短白蔥,插蔥適合長白蔥栽植。栽植深度要掌握上齊下不齊的原則,即蔥苗心葉要距溝面以上7-10釐米為宜。
田間管理
灌水
一般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緩苗越夏期。無論哪種方法定植都必須澆足定植水,然後在大約20天的緩苗期間,水分上要寧幹勿澇,防止爛根。第二階段是發葉盛期,8月中旬以上,根下恢復進入葉發盛期,視苗情澆小水。第三階段是大蔥旺盛生長及蔥白形成期;是水分管理的關鍵時期,要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第四階段是蔥白生長後期,10月下旬以後,應逐漸減少灌水。
追肥
一般需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在8月上旬緩苗後進入發葉盛期前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第二次在8月下旬進行,此時正值發葉盛期,每畝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第三次在9月上旬進行,每畝追尿素5-10公斤。如肥力較高,第二、三次追肥可不進行。
培土軟化
培土有軟化蔥白和防止倒伏的作用。必須在蔥白形成期分次進行,分別在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進行,培土深度第一、二次各為15釐米,一般第二次培土後平溝,第三次培土為7.5釐米左右,將行間土培到定植行上,使原先的壟變成溝,原先的溝變成壟。
病蟲防治
蔥的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紫斑病、鏽病、炭疽病、菌核病、軟腐病等;主要蟲害有蔥薊馬、蔥線蟲病、潛蠅、夜蛾等。無論發生哪種病蟲害,都會嚴重影響蔥良好生長,導致病蟲害的發生流行,造成減產並影響品質,影響銷路。
霜黴病
蔥霜黴病是影響蔥生長、造成減產的主要高發病害之一,霜黴病多發生在春、秋季節,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葉片發病,出現葉片扭曲、發黃、變厚,並生出黃白色或乳黃色病斑。花梗發病,會出現卵形或橢圓形病斑,溼度較大時,葉片及花梗的病斑上出現白色黴層,逐漸變成綠色或暗紫色。病害嚴重時,逐漸萎蔫枯死。若是整株發病,可使植株停止生長。病菌以孢子形式在病體組織內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活躍、萌發、飛散,經葉片氣孔入侵,成為初侵染源。潛伏期一般在5-10天。
防治方法:
霜黴病要遵循農業防治與藥物防治相結合的原則。
首先要選擇土壤條件良好的地塊,適時播種,避免連茬連作。
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適時追水、追肥,避免肥料偏施、漏施、少施,有條件的農戶建議測土配方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既能滿足蔥生長過程中對各類養分的需求,又能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偏施、少施、多施的現象,更能養活過量施肥造成的環境汙染,有悖於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還能減少經濟支出。
發病後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等噴施防治,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蔥薊馬
蔥薊馬也稱為煙薊馬、棉薊馬等,是危害大蔥、洋蔥、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及菸草,棉花等作物的主要蟲害之一,每年在各地均有發生。
蔥薊馬主要以成蟲和若蟲為害寄主的心葉、嫩芽、幼葉,成蟲、若蟲都可造成危害。發病初期,心葉、嫩芽表皮出現針頭大小的病斑點,病害發展後形成連片的銀白色條狀病斑,蟲害嚴重時,會造成葉片扭典、發黃、萎蔫,嚴重影響蔥產量和質量。此病害在5月下旬-6月中旬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前茬作物收穫後要及時清除殘枝病葉,從源頭減少致病源。
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澆水追肥,促進植株長勢,提高自身抗病蟲害的能力。
發病後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蚜蝨淨2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泊1500倍液等噴施防治,每週噴一次,連噴2-3次。
紫斑病
紫斑病又稱黑斑病、輪斑病。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病斑橢圓形至紡錘形,通常較大,紫褐色,斑面出現明顯同心輪紋,溼度大時,病部長出深褐色至黑灰色黴狀物。當病斑相互融合繞葉或花梗擴充套件時,至全葉變黃枯死或倒折。
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從傷口、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
防治方法:
重病區實行輪作。
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播前種子消毒40-50℃溫水浸泡1.5小時。
加強肥水管理。
及早噴藥,預防控病,用70%日託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70%1000倍液交替噴施,前密後疏。
蔥疫病
主要危害葉和花梗。患病部位初期呈青白色不明顯斑點,擴大後呈灰白色斑,致葉片從上而下枯萎,田間出現一片“幹尾“,溼度大時患部長出稀疏白黴,天氣乾燥時則白黴消失。剖開檢查長錐形葉內壁,可見白色菌絲體,這不同於蔥生理性“幹尾”。
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一般藉助雨水濺射和灌溉水傳播,從氣孔侵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植地,均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高畦深溝栽培,開溝排水,雨後及時降溼。
適當適時噴施葉面肥。
根據天氣變換,及時噴藥控制,可用25%日邦克菌1000倍液或25%甲霜靈錳鋅600倍液噴2-3次,7-10天一次。
主要價值
食用
營養價值
蔥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益處。
解熱,祛痰。蔥的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體汗腺,達到發汗散熱之作用。
促進消化吸收。蔥還有刺激機體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慾。
抗菌,抗病毒。蔥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顯的抵禦細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桿菌和面板真菌抑制作用更強。
防癌抗癌。香蔥所含果膠,可明顯地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有抗癌作用,蔥內的蒜辣素也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蔥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如果與蘑菇同食可以起到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腦力勞動者更適宜。
食用禁忌
胃腸道疾病患者。患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潰瘍病的人不宜多食。
表虛、多汗者也應忌食大蔥。
眼疾患者。過多食用蔥還會損傷視力,因此眼睛不好的人也不宜過多食用大蔥。[4]
營養成分
每100克小蔥中含水分90克,蛋白質2.5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4克,鈣54毫克,磷61毫克,鐵2.2毫克,胡蘿蔔素0.46毫克,維生素C15毫克。此外,還含有原果膠、水溶性果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種成分。
注意事項
小蔥拌豆腐:蔥含的草酸與豆腐容易形成草酸鈣,阻礙人體對鈣的攝取,不僅是豆腐,蔥也不應與其它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同食。
蔥燉狗肉、公雞肉:很容易導致上火,愛上火的人尤其應該少吃,鼻炎患者食用蔥燉狗肉可能會加重病情。
吃蔥不宜喝蜂蜜:蜂蜜中的各種酶類與蔥中的某些成分會發生反應,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容易導致人腹瀉,胃腸道不適。
服六味地黃丸期間不適宜吃蔥:六味地黃丸是中醫中的瑰寶,蔥是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配料,你可知這兩者的結合會產生什麼效應嗎?蔥、蒜味辛、性溫,能通陽活血、驅蟲解毒、發汗解表,對感冒、風寒、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痢疾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這種作用在中醫學的理論中與六味地黃丸中的地黃是正好抵消的,因此這兩者的結合是一個重大的錯誤,服用六味地黃丸期間是不適宜吃蔥的。
-
3 # 番茄的故事
大蔥軟化板是什麼?你說的是培土吧?如果專業種大蔥,現在都是機器培土,全栽培期需要培土三次以上。這樣做有以下好處。
一、培土有利於蔥白的生長,蔥的價值就是蔥白。大蔥本身屬於根莖類。
二、培土需要留夠足夠的行距,一般至少80cm以上,保證足夠的行距,才有土可培。希望我能幫到你。
-
4 # 農民新見
蔥的軟化栽培技術
將蔥營養植株由大田移至溫暖、黑暗、潮溼、透氣的環境下;或者就地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使其繼續生長,這樣進行光合作用,又可獲得柔軟鮮嫩的產品,即為軟化栽培,它是一門既古老又新興的生產技術,其產品既可供應淡季市場,又能增加經濟效益,是深受群眾歡迎的一種特產蔬菜。軟化栽培可分為兩大型別。第一種是就地軟化栽培,即在原栽培場地加蓋保溫、保溼、遮光材料,以創造軟化栽培的環境條件。其包括培土、瓦罐覆蓋、麥草或稻草覆蓋、草棚或草苫覆蓋、黑色塑膠薄膜覆蓋及溫水灌溉等形式。這類結構溫度應維持在10—15℃,空氣相對溼度80%左右。多用於韭黃栽培。第二種是移植軟化栽培,即利用
-
5 # 小滔影集
其實不用軟化板,就用農村的鋤頭和鐵叉也很快,先用鐵叉把地翻一翻,土變的鬆軟,在用鋤頭刨幾條溝,不要刨深哦,只是載蔥而已,當然你要是用板載蔥就不用刨溝了,應為土軟化了,再用板也就行了,感覺塑膠板好用點,只是個人認為,怎麼載呢,就是板和蔥放齊,一一起下土就行了,自己載一遍就會了,就分享到這,下面是俺家載的蔥地。
-
6 # 寧寧說的話
題目當中所說的“栽蔥用的軟化板”,就是在栽蔥的時候往土壤裡面“搗塞”蔥苗的一個工具。現在種植大蔥絕大多數還是在土壤裡面育苗栽培,至於無土化種植在農村裡面很少,大多數用於育種栽培上。
關鍵詞:大蔥移栽 黃土地種植 耐旱耐寒耐凍大蔥的屬性很突出的就是耐旱、耐寒、耐凍,注意耐寒和耐凍是兩個概念。在我們老家,大蔥是在山上坡地裡面完全可以越冬的,因此在大蔥的種植上就相對比較“粗狂”一些。
所以我就按照“比較粗狂”的育苗和移栽以及“什麼是軟化板”來說說我們那邊種植大蔥的過程。
1、“軟化板”材質有時候硬,有時候軟,硬的就是木頭片子,是手掌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小。軟的就是手指頭,趨於二者中間的則是在厚的塑膠放水管子上面剪下來的,要麼就是厚的鞋底子,這就是我們村子土方法做出來的“軟化板”。
因為移栽大蔥的土壤就是“黃土”所以軟化板我個人喜歡用軟的,就是直接拿自己的手指頭在移栽大蔥的時候往土壤裡面搗進去。速度還是蠻快的。
2、說到大蔥的移栽,我們主要還是在於山坡上,一般會有半畝至一畝左右,在我們那邊來說面積算是比較大的了。移栽大蔥的時間主要集中在農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初,以及小麥收割完畢之後的農曆6月底。
而我家移栽大蔥的時間一般集中在前後的2月下旬,已經有連著兩三年就是這樣了,我們家種植大蔥的地就是在山上。是很乾旱的,沒有灌溉條件,大蔥的生長主要靠天氣降雨和我們的除草、培土追肥了,不過大蔥總是不會讓我失望,每年長的都很好,儘管一直以來是“連茬重茬”種植,產量和質量依舊槓槓滴。
3、我仔細說說我家大蔥從育苗到移栽的步驟:
(1) 育苗是在我家蘋果園裡面,蘋果園靠近河灘,育苗一次,可以連續移栽兩年,前提是育苗量足夠可以,注意無論是移栽的大蔥還是育苗的蔥苗,都是可以越冬的,春風一吹,氣溫一回升,又會“起死回生”。
(2) 移栽粗狂簡單,有時候用旋耕機先耕地,有時候則不用,全看土壤的疏鬆程度,至於肥料就是腐熟的農家肥和尿素加磷肥這3種,尿素相對少一些,黑色的磷肥就很多。
(3) 撒好化肥之後就是做移栽大蔥的“小溝渠”,寬度在40至50釐米,深度在20至30釐米,做好之後,然後在小溝渠裡面撒上15裡面甚至是20多釐米的細軟土。
(4) 然後就是那手指頭或者是木頭小板子把挖來的蔥苗一棵一棵的給搗進去,兩棵蔥苗之間的距離在10至15釐米。然後迴圈就可以了,直至這片蔥地移栽完畢,一般需要兩三天時間來做完。
如果您是在農曆6月底在小麥收割之後移栽的話,那麼就要進行很好的旋耕了,因為種植完小麥的地“很瓷實”,所以必須要這樣去做,並且在基肥的施放上量要大,這樣才可以支撐起來大蔥的生長,不是說施肥少就不長,只是想要達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地步,必須要施肥。
4、我們老家的大蔥最主要的上市時間就是在臘月和來年的2月中旬,這個和咱們正常認知裡面的大蔥上市時間還不一樣,這個也是我們那邊種植大蔥的一個特色,我們所移栽種植出來的大蔥叫做“羊角蔥”,吃起來味美,適合包餃子和包包子,和東北的差不多一些。
總結以上就是我們老家那邊移栽大蔥用的“軟化板”說白了我還是覺得手指頭方便一些,至於移栽,我想是“比較粗狂”的做法了,這主要是適合我們那邊在山地種植的大蔥以及對於乾旱的一種很好的適應能力,算是當地的一種種植特色了。
-
7 # 鄉村貴州
大蔥秋季田間管理的中心是促根、壯棵和培土軟化,加強肥水管理,為蔥白的形成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提高大蔥的產量和品質。
1、澆水:大蔥定植後管理中心是促根,應控制澆水,雨後排水防澇,防止引起爛根、黃葉和死苗;同時加強中耕,促進根系生長。立秋至白露節之間,灌水應掌握輕澆、早晚澆水的原則。白露以後大蔥進入生長盛期,灌水應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每隔4-6天澆一次水。配合澆水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止水分蒸發,隔離氣傳性病菌侵入;在霜降以後氣溫降低,大蔥基本長成,需水量減少,要保持土壤溼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利於收穫儲運。
2、追肥:大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分期追肥。立秋以後植株生長加快時,追施“攻葉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促進葉部增長。白露節後進入蔥白生長盛期,是大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結合澆水追施“攻棵肥”2次,每次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追施撒於行間,淺中耕後澆水,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養肥有效成分利用率。
3、培土:培土是軟化葉鞘、防止倒伏、提高蔥白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從立秋節到收穫前,一般培土三次,前兩次結合中耕,將壟土壅入蔥溝內,處暑後將溝填平;大蔥每次培土高度,應根據假莖生長高度而定,每次3-4釐米,將土培到最上葉片的出葉口處,切不可埋沒心葉,防止葉片腐爛,結合培土及時噴施壯莖靈使大蒜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天然品味濃,商品價值高。
回覆列表
大蔥秋季田間管理的中心是促根、壯棵和培土軟化,加強肥水管理,為蔥白的形成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提高大蔥的產量和品質。
1、澆水:大蔥定植後管理中心是促根,應控制澆水,雨後排水防澇,防止引起爛根、黃葉和死苗;同時加強中耕,促進根系生長。立秋至白露節之間,灌水應掌握輕澆、早晚澆水的原則。白露以後大蔥進入生長盛期,灌水應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每隔4-6天澆一次水。配合澆水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止水分蒸發,隔離氣傳性病菌侵入;在霜降以後氣溫降低,大蔥基本長成,需水量減少,要保持土壤溼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利於收穫儲運。
2、追肥:大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分期追肥。立秋以後植株生長加快時,追施“攻葉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促進葉部增長。白露節後進入蔥白生長盛期,是大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結合澆水追施“攻棵肥”2次,每次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追施撒於行間,淺中耕後澆水,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養肥有效成分利用率。
3、培土:培土是軟化葉鞘、防止倒伏、提高蔥白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從立秋節到收穫前,一般培土三次,前兩次結合中耕,將壟土壅入蔥溝內,處暑後將溝填平;大蔥每次培土高度,應根據假莖生長高度而定,每次3-4釐米,將土培到最上葉片的出葉口處,切不可埋沒心葉,防止葉片腐爛,結合培土及時噴施壯莖靈使大蒜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天然品味濃,商品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