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融主管部門日前宣佈,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即機器人“一條龍”理財服務。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意味著臺灣機器人理財時代的到來。
臺灣金融主管部門宣佈,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即機器人理財,可以代理客戶下單、操作,未來客戶在事先約定相關投資條件後,再依自己的投資屬性及風險偏好填寫問卷,即由機器人產生投資組合建議,客戶按下同意鍵,即可由機器人代為自動停利停損、再平衡投資。
回覆列表
-
1 # 海外財富網
-
2 # 雲香宮
遲早要發生的事情,隨著AI智慧的普及,依賴於資料的支撐的行業,特別在金融領域最明顯,未來的金融從業者將會被淘汰60%以上,理由很簡單,機器人比人類對資料的掌控更精準!
要說現在最火的概念是什麼,“人工智慧”絕對能進入候選名單。AlphaGo 3:0完勝柯潔,橫掃圍棋界;微軟機器人出了詩集;BAT的大佬們不斷強調,我們已經進入人工智慧時代;孫正義前幾天演講時稱:人類將與機器共生,人工智慧將進入所有產業的中心;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
人工智慧帶來的變革無處不在,那麼人工智慧理財這件事是否靠譜呢?
人工智慧+理財
人工智慧其實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的本質是企圖讓機器或者系統對人的意識、思維的資訊過程進行模擬,像人類一樣思考,甚至超越人類。人工智慧理財是人工智慧與金融行業的結合。李開復在《人工智慧》一書中說到,金融是AI最好的落腳點,因為金融行業的資料積累、流轉以及儲存和更新,都比其他行業更能夠滿足達到讓智慧機器人深度學習演算法的大資料需求。
人工智慧需要底層大資料做支撐,而金融行業則正好有著龐大的資料,因此李開復說“人工智慧最好的應用領域之一是金融領域,因為金融領域是唯一純數字領域”。加上中產階級和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由於技術的發展,高品質理財服務的門檻持續降低,並將覆蓋更大體量普通投資者。所以,人工智慧與金融的融合,必將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而人工智慧理財也有可能很快就“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工智慧理財席捲全球
當今世界,人工智慧發展最好的無疑是美國和日本。在人工智慧理財領域,美國等發達國家也走在了前面。富國銀行、美銀美林、富達國際、高盛、先鋒、嘉信、貝萊德等傳統巨頭已陸續進軍智慧投顧業務。截至2017年2月,先鋒基金採用“機器+人工”的私人顧問服務管理的資產規模約470億美元,全球最大獨立智慧平臺
Betterment管理規模也達到80億美元。易觀諮詢7月25日釋出的中國首份《人工智慧理財市場專題分析》報告顯示,人工智慧金融的應用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被提到新高度。到2020年,預計華人工智慧理財規模將達到5.22萬億元。
而在國內,智慧投顧從2016年開始迅速發展。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大舉涉足,招商銀行推出智慧投顧產品——摩羯智投,華夏基金、安邦金融等基金系、保險系資金也開始涉足智慧投顧業務;光大集團旗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光大雲付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釋出其智慧投顧產品“光雲智投”。
以BATJ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當然也不甘落後。阿里的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小貸、芝麻信用和餘額寶、財富號都有智慧理財的影子;京東金融推出了“智投”產品,並且宣佈,未來三年將在大資料、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領域,資金、資源投入每年增長幅度不低於100%;百度金融則更強調演算法,李彥宏將百度金融定義成“智慧金融”;騰訊金融依賴於它的社交平臺,比如人工智慧對底層支付業務的促進,對理財通等業務的促進等。
宜信財富旗下的“投米RA是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智慧投顧平臺。“投米RA”有兩條產品線:2016年5月28日,海外RA組合上線,產品沿用海外智慧投顧的經典模式,在國內ETF產品種類較少的情況下,透過對接美國嘉維證券,直接投資於海外ETF構建組合。在資產配置上遵循“跨地域國別、跨資產類別”的原則。2017年5月28日正式上線境內RA組合,標的為9只國內公募基金產品,覆蓋A股、債券、美股、黃金等大類資產。
還有一類是智慧投顧創業公司。這裡面比較知名的有彌財、藍海智投、拿鐵智投、理財魔方以及璇璣智投等。彌財、藍海智投主要投資於海外ETF,拿鐵智投投資於國內的公募基金。
人工智慧理財到底有什麼好處?
首先,對於金融機構和理財行業來講,AI擁有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可以對歷史上各種經濟資料、市場資料甚至政策文字資料進行復盤,然後歸納、總結市場當中特有的執行機制和機率,提供更多客觀的資料,能夠實時根據市場情況用演算法調整投資策略,不斷地對投資理財決策進行修正。可以提升企業運營活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成為投資經理和基金經理們一個非常好的助手。
其次,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AI也能提供很多幫助。華人民銀行原副行長馬德倫說過:“絕大多數人的財富管理其實還是最簡單的方式,比如選擇現金、儲蓄和房產等。國內中等收入群體興起,理財需求日益旺盛,但專業投資顧問的成本卻令這一群體無法負擔,從這一點講,人工智慧的加入降低了普通人多元化理財的門檻。”
最後,AI可以保障使用者參與度、提升投資理財生命週期中每個節點的轉化率,為使用者提供自動化、智慧化、個性化的人工智慧理財決策;可以降低使用者投資成本,最佳化投資風險不收益;AI沒有情感,沒有恐懼、沒有貪婪,可以永遠向著客觀的目標最佳化投資策略,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比如說,宜信財富的智慧投顧平臺投米RA,7月14日對外發布了一週年業績。稱在這一年中投資收益穩健,99.6%的在投使用者取得了正收益,年化收益在2.55%-11.48%之間。投米RA管理的投資規模月增長率33.6%,續投率為52.2%,資金續投增長高達268%。
人工智慧理財並非完美無缺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對人工智慧表示擔憂:霍金說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滅亡,比爾・蓋茨認為人類需要敬畏人工智慧的崛起,馬斯克也稱人工智慧是人類生存最大威脅。人工智慧理財目前的發展同樣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網路及財產安全。AI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令不少人感到擔心。不法分子可能會運用AI獲取隱私以及金融資料。而螞蟻金服副Quattroporte、首席資料科學家漆遠則認為,科技是中立的,但人類有選擇。AI可以用來詐騙,但也可以用它來分析今天社會經濟體系中系統性風險或信用的好壞,從而推動一個好的金融社會的發展。
第二,顛覆行業的危險。AI未來究竟是金融行業的助手,還是行業的顛覆者?AI的大規模應用必將會取代人類的很多工作,那麼是否會因此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第三,現在處於“弱AI時代”。由於技術和應用並不成熟,弱AI時代給投資者的感覺是,“虧損比賺錢的時候多”。很多投資人表示,應用的一些智慧投顧系統效果並不理想,收益不高甚至出現虧損。
人工智慧理財的未來
筆者認為,人工智慧理財是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趨勢,趨勢不可逆,也不可阻擋。據易觀資訊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人工智慧理財規模及滲透處於低位,預計2020年中國達到5.22萬億元,美國達到14.9萬億元。”這一市場具有巨大的需求,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每當一種新事物出現的時候,都會伴隨著爭議,而且它給社會帶來的變革越大,爭議也就越大,人工智慧理財就是如此。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積極地擁抱變化。筆者相信,未來機器人能比我們人類更好地管理我們的財富。